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农药制剂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农药制剂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质量分数, 使用HP-5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在载气流速1.5 mL/min, 分流比30∶1, 进样口温度180℃, 柱温70℃, 检测器室180℃的条件下, 用癸烷作为内标, 用内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在异硫氰酸烯丙酯质量浓度为1 029.1~5 204.6 mg/L时, 异硫氰酸烯丙酯与内标物癸烷的峰面积比与质量比线性关系良好, 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 异硫氰酸烯丙酯可溶液剂?水乳剂标准偏差分别为0.01%?0.18%,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100.85%?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快速, 适用于农药制剂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梁学平 《江西植保》2011,(3):129-134,136
异硫氰酸酯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制备及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笔者综述了异硫氰酸酯的多种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合物合成、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对目前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新的绿色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的室内生测和生化方法,开展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作用机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添加5mg/L浓度的三种支链氨基酸即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能完全恢复丙酯草醚对高粱茎的生长抑制作用,而添加相同浓度的单一支链氨基酸只能部分消除其抑制作用.离体条件下,丙酯草醚IC50>100mg/L,而双草醚IC50值为10-5~10-4mg/L,说明丙酯草醚对离体ALS没有抑制作用;活体条件下,丙酯草醚对AL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降低,对ALS的抑制作用增加.因此,丙酯草醚使植物体内必需的支链氨基酸合成受阻,仍然属于ALS抑制剂,但其作用方式不同于磺酰脲类和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等典型的ALS抑制剂,它类似于前体农药,即在植物体内通过代谢活化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吡丙醚和烯虫酯对嗜卷书虱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饲料混毒法系统测定了吡丙醚和烯虫酯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对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对若虫发育情况、成虫繁殖力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吡丙醚和烯虫酯10 mg/kg的混毒饲料饲喂嗜卷书虱2龄幼虫49 d后,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0.00%和31.11%;取食20、10和5 mg/kg吡丙醚的若虫最长存活天数分别为71.0、98.2和116.4 d,而对照仅11.3 d即全部羽化为成虫;取食20 mg/kg以下烯虫酯混毒饲料的若虫一部分仍可羽化成成虫,而且成虫仍可繁殖后代;取食吡丙醚混毒饲料的若虫,60 d后存活下来的若虫大多以超龄若虫的形式存在,而取食烯虫酯的若虫则很少出现超龄若虫。成虫取食烯虫酯(200 mg/kg)和吡丙醚(40 mg/kg)混毒饲料后7 d,死亡率分别为26.67%和23.33%,成虫产卵量分别是对照的39.77%和26.13%,产卵后15 d,卵的孵化率分别是65.71%和8.69%,而对照仅为93.18%。该项研究表明,采用40 mg/kg吡丙醚和200 mg/kg的烯虫酯对嗜卷书虱虫口数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2006年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登记试验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在有效成分375~750 g/hm2的剂量下能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危害,对小麦生长安全。2005年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筛选试验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在1∶2 000~5 000倍液浸种时,秧苗期防效达100%;在1∶2 000~3 000倍液浸种时,大田防效达95%以上,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Z139菌株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秦蛉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小单孢菌属放线菌菌株Z139,其代谢产物对多种农业病原真菌和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无论是在连续传代过程中,还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保存中,Z139菌株的培养特征和产生抗生素性能均表现稳定。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可耐100℃高温,且对酸碱稳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烯丙异噻唑对空育131水稻进行灌根处理,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诱导后的水稻叶片和对照叶片蛋白质的表达差异,通过PDQuest8.0.1软件分析比较诱导组和对照组的双向电泳图谱后找到10个差异表达(2倍以上)上调的蛋白质点,取其中表达量较大的8个进行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这8个蛋白分别具有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苏氨酸肽链内切酶活性、苹果酸脱氢酶活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交替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质体特异性30S核糖体蛋白质活性。其中P1、P3和P4蛋白参与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P2蛋白参与蛋白质降解途径;P5蛋白参与植物糖的合成;P6和P7蛋白参与活性氧代谢平衡。研究表明,烯丙异噻唑是通过增强水稻呼吸作用、激活蛋白质降解、促进抗病相关糖的合成和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等从而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油菜田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丙酯草醚(ZJ0273)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室外盆栽法和温室盆栽法,以油菜田发生的主要杂草为试材,对新型除草剂10%丙酯草醚EC杀草谱、施药适期和作用速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作物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该药剂在60g ai/hm^2剂量下,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牛繁缕、小藜、茼草、硬草、早熟禾、棒头草、刺果毛茛和荠菜等10种杂草的防效在80%以上;该药剂属于缓效型除草剂,杂草1~3叶期为施药适期;丙酯草醚对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安全剂量是推荐用量的2倍;不同地区田间使用丙酯草醚防除油菜田杂草应在杂草1~3叶期施药,推荐剂量为45~60g ai/hm^2,总体除草效果为72.3%~97.6%.  相似文献   

10.
 病原菌与寄生植物相互作用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两者很多因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Isothiocyanates (ITCs) extracted from Armoracia rusticana Gaertn., May & Scherb. have been shown previously to have insecticidal activity. Allyl isothiocyanate (AITC), a major component of ITCs with high volatility, was therefore extract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and tested as a fumigant against four major pest species of stored products,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 lesser grain borer Rhizopertha dominica (F.), Tribolium ferrugineum (F.) and book louse Liposcelis entomophila (Enderlein). RESULTS: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ydrodistillation and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 extraction in extraction rate for AITC from A. rusticana, both methods resulted in higher extraction efficiency than water extraction. AITC fumigation showed strong toxicity to the four species of stored‐product pests. Adult mortality of 100% of all four pest species, recorded after 72 h exposure to AITC fumes at an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3 µg mL?1,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of insects exposed to phosphine at 5 µg mL?1, the recommended dose for phosphine.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good insecticidal efficacy of AITC against the four stored‐product pests, with non‐gaseous residuals on stored products. AITC obtained from A. rusticana may be an alternative to phosphine and methyl bromide against the four pest species.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13.
植物源驱避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源驱避剂的市场现状及应用前景,植物源驱避活性物质,植物源驱避活性物质提取方法,植物源驱避剂剂型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BYDVs)侵染引起的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是世界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对小麦生产及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BYDVs的生物学特征、分类地位、致病机理及抗性育种等相关研究, 并基于相关研究进展, 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抗性基因挖掘、加快优异抗病基因克隆、加强抗病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建议, 旨在为我国小麦黄矮病抗性育种及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丁布是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中的异羟肟酸类次生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活性。本文从丁布的抗虫活性、抗菌活性、化感作用、土壤微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施用杀菌剂是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由于杀菌剂的长期使用, 病菌抗药性问题逐渐加重, 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杀菌剂抗性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并开发出了病菌抗药基因型快速检测的方法。本文总结了植物病原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ZD)、肌球蛋白合成抑制剂、甾醇脱甲基抑制剂(DMI)、QoI类抑制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的抗药性现状与抗性机制。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杀菌剂抗性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 对抗药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类杀虫剂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昆虫对此类杀虫剂的相关代谢抗性机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有机磷杀虫剂的生物代谢途径及相关代谢酶系。在生物体中,有机磷类杀虫剂主要发生氧化代谢、水解代谢和轭合代谢等反应。其氧化代谢主要在细胞色素P450酶系(P450s)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氧化反应是硫代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氧化脱硫形成生物毒性更高的有机磷氧化物的反应,以及氧化脱芳(烷)基化的反应;有机磷杀虫剂及其氧化产物在生物体内还可发生水解代谢反应,在对氧磷酶PON1等磷酸三酯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低毒性或者无毒的代谢物;有机磷杀虫剂的轭合代谢主要是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催化下进行的。昆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与昆虫中参与此类杀虫剂代谢的解毒酶的改变密切相关,其中,与有机磷类杀虫剂代谢相关的P450s基因的过量表达和酶活性增强、丝氨酸水解酯酶的过量表达及基因突变、GSTs基因的过量表达等,均可导致铜绿蝇Lucilia cuprina、桃蚜Myzus persicae等昆虫对二嗪磷和马拉硫磷等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明确有机磷类杀虫剂的结构特点、代谢途径以及昆虫对此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机制,对掌握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毒理学机制,安全有效地使用此类杀虫剂,有效治理害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药性,以及开发生物选择性好的新型有机磷类杀虫剂,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蝗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蝗灾是世界性生物灾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20年初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再次暴发,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蝗虫防治的新技术和新策略不断发展.本文概述了我国蝗虫主要成灾种类、分布及其危害,总结了近年来蝗虫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