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获秀粉蚧(Paracoccus interceptus Lit)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及林木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在东南亚地区分布较广,已入侵古热带区,中国大陆目前无分布报道。2015年5月,广西局从进口泰国榴莲中首次截获该虫。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国内外截获情况,提出了该种与其近似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提供了秀粉蚧属种类检索表,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 Gimpel et Miller)在东南亚地区分布较广,寄主植物多达200余种,对寄主植物的为害十分严重。2009年4月,深圳检验检疫局从进口泰国莲雾中首次截获该虫。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国内外截获情况。  相似文献   

3.
截获秀粉蚧(Paracoccus interceptus Lit)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及林木害虫,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我国尚无分布报道。本研究以截获秀粉蚧的分布数据为基础,利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和Arc GIS对其在世界、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截获秀粉蚧的适生区域主要位于南北半球0~30°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美洲北部及中部、亚洲南部、非洲中部等地区。截获秀粉蚧在中国的适生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高度适生区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江西等地,与我国热带水果的主要种植区域相吻合。各口岸应加强对东盟进口水果、苗木的检验检疫,有效防止该类害虫的入侵。  相似文献   

4.
香蕉粉蚧(Pseudococcus elisae Borchsenius)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该虫目前在我国无分布报道。本文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截获情况,提出了其鉴别特征,提供了真葡萄粉蚧复合种雌成虫检索表。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粉蚧的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气生根粉蚧(Pseudococcus baliteusLit)是一种对水果及林木造成较大危害的有害生物,主要分布于缅甸、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大陆目前无分布报道。2009年9月,深圳局从进口泰国榴莲中首次截获该虫。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国内外截获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基于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RAA)技术快速鉴定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反应体系,并利用该技术开展了口岸截获粉蚧的检测与鉴定。通过分析河南口岸常截获的17种粉蚧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设计筛选了基于RAA技术的新菠萝灰粉蚧的特异性引物,并对其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线粒体COI基因能准确区分新菠萝灰粉蚧与其他16种粉蚧;新菠萝灰粉蚧RAA特异性引物能稳定扩增出片段大小为323 bp单一条带,最适宜扩增温度为恒温39℃,扩增时间为20~30 min,检测DNA浓度限值为1.6×10~(-3)μg/mL。本文利用RAA技术建立的新菠萝灰粉蚧快速鉴定方法,耗时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一线口岸初筛鉴定。  相似文献   

7.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多次从越南进口的火龙果中截获粉蚧活虫,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定到种,选用通用引物LCO1490/HCO2198扩增该虫的COI序列,得到698 bp的基因片段,与Gen Bank和BOLD Systems v3系统中已发布的DNA序列进行比对,初步确定种类后,再查阅文献资料,利用形态学进行复核,最终确定该粉蚧为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 GimpelMiller)。  相似文献   

8.
蚧虫是进口水果中最重要害虫类群。厦门口岸截获的检疫性蚧虫主要有大洋臀纹粉蚧、南洋臀纹粉蚧、新菠萝灰粉蚧,一般性蚧虫有橘臀纹粉蚧、椰圆盾蚧、芒果白轮蚧等。携带蚧虫较多的水果有火龙果、番荔枝、莲雾和菠萝等。本文详细介绍了重要蚧虫的分布与为害、传播途径和检疫方法,以期为一线口岸检疫查验提供指导,严防检疫性蚧虫随水果传入。  相似文献   

9.
臀纹粉蚧属有多个种类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Maskell))和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us Cockerell)是我国有重要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这两种臀纹粉蚧经常从进口泰国和东南亚水果口岸检疫中截获,但形态学方法很难进行准确鉴定.本研究首次利用mtDNA COI基因设计了两条特异性探针,应用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大洋臀纹粉蚧和南洋臀纹粉蚧进行了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月,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南非啤梨上截获暗色粉蚧(Pseudococcus viburni(Signoret))。笔者详细介绍了该虫的地理分布、寄主范围、形态特征等。应用DNA条形码技术扩增了该虫的COI基因片段,通过Gen Bank和BOLDSYSTEMS v3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与Gen Bank上的4条暗色粉蚧序列99%以上一致,与BOLDSYSTEMS v3上的8条暗色粉蚧序列99%以上一致。  相似文献   

11.
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于2008年5月从旅客携带的水果中截获了检疫性害虫一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Maskell).该害虫在我国大陆尚未分布,应严防其传入.文章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寄主、生物学特性及基本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粉蚧是一种有重要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近年来,双流机场入境旅客携带的水果中检出粉蚧科昆虫的频率较高.本文对2012—2018年这7年中在双流国际机场口岸旅检截获的昆虫进行了统计,发现粉蚧科昆虫的检出率大于41.6%.通过分子鉴定结果可知,共有鉴定到8个种,其中有2个种属于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别为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和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另外,还有部分粉蚧科昆虫未被鉴定到种.检出粉蚧较多的水果主要有番荔枝、红毛丹、山竹等.粉蚧科昆虫的鉴定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陈乃中 《植物检疫》2003,17(6):354-356
20 0 2年我国口岸从进口水果上截获昆虫的有效记录 4 6 74条 ,约占本年度昆虫总截获量的三分之一。现将有效记录分别按害虫种类、来源和寄主种类进行统计 ,并对种类鉴定中可能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评析 ,供同行参考。1 截获害虫统计表 1 截获害虫数量害虫名称截获批次害虫名称截获批次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 15 97蚜科Aphididae 10臀纹粉蚧Planococcussp . 30 9芒果实蝇Bactroceraoccipitalis 9爻纹细蛾Conopomorphasinensis 193吹绵蚧Iceryapurchasi 9肾圆盾蚧Aonidiellasp . 15 6粉虱Bemisiasp . 8粉蚧Pseudococcussp . 14 9黑点…  相似文献   

14.
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是木薯上一种重要的害虫,明确木薯上该虫空间分布是虫口调查的基础。本文调查获取了多个木薯品种上木瓜秀粉蚧分布数据,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法、Taylor幂法则、Lα-m回归模型和Z-V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该粉蚧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木薯上木瓜秀粉蚧在密度较低时呈均匀分布或聚集分布,密度高时呈聚集分布。在木薯叶层上的数量总体呈现下层中层上层,在桂热4品种上木瓜秀粉蚧密度较大,桂热891品种上密度最低。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2月,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从岘港到太原VN458航班旅客携带山竹上检出菲律宾粉蚧(Pseudococcus philippinicus Williams)。本文对该虫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其分布、寄主及国内外截获情况进行了相应介绍,同时列出了该种与其近似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提供了该虫取食寄主图片、重要显微特征图片,供口岸及科研机构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友谊关口岸从进境泰国鲜山竹上截获了中华平刺粉蚧(Rastrococcus chinensis Ferris),属我国口岸首次截获,且寄主亦为首次记录。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及其与近似种的区别,以期为相关部门针对该虫的检疫鉴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检疫人员在对入境旅客携带物实施检疫时,发现一名旅客携带大量榴莲,上面布满粉蚧,检疫人员当场截获并送至江苏局植检实验室。经初步鉴定并经南京林业大学严熬金教授复核为南洋臀纹粉蚧。该虫隶属于粉蚧科(Pseudococcidae),团粉蚧亚科(Trabutininae),臀纹粉蚧属(Planococcus),被列入新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属于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此对该虫的特征、寄主等作详细介绍,以期对口岸一线检疫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东亚椰粉蚧(Palmicultor palmarum (Ehrhorn))是为害椰子的重要害虫,凭祥口岸从进境泰国鲜椰果上全国首次截获该虫,对该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进行介绍,以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Beardsley))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新菠萝灰粉蚧和菠萝灰粉蚧(D.brevipes)经常从进口菲律宾和东南亚水果中截获,用形态学方法对二者进行鉴定较难,且耗时较长。为了对这两种粉蚧进行快速准确鉴定,本研究利用mtDNA COI基因设计了两组特异性引物和MGB探针,应用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实现了对新菠萝灰粉蚧和菠萝灰粉蚧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的目的。该方法耗时短,重复性好,适合在口岸检疫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菠萝粉蚧Dysmicoccusbrevipescockerell,又名菠萝洁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是菠萝的重要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粤、桂、琼、台、闽等省(区)。该虫有群集的特性,主要在植株的根及地下茎部位群集。根部多集中在距头茎5~15cm的根段;地下茎及中老叶腋内中成蚧较多;地上叶腋内以幼蚧为主。低温胁迫会导致菠萝粉蚧从植株向四周转移。蚂蚁是田间菠萝粉蚧的指示昆虫。田间该粉蚧年发生2次高峰:3月下旬~5月出现小高峰,9~11月呈持续高峰。除不利天气影响外,大部分时间低龄蚧均占60%~85%,说明其世代重叠严重。夏秋季抽查有粉蚧危害的田块,菠萝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