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广东口岸在对进境美国苹果中发现明显腐烂症状病果,症状表现为果萼或果柄处腐烂,病果表皮褐色,果肉变褐腐烂,分离培养物菌丝体逐渐纠集形成红色肉质半圆瘤状子座,分生孢子团粘质、乳白色。子囊壳散生,亚球形至瘤状,砖红色肉质,直径0.4~0.9 mm。分生孢子表面光滑,无色透明,单胞,圆柱形,直,两端稍窄至棒状,1隔。大型分生孢子大小(17.92~25.44) 21.47×(3.30~4.63) 3.98μm,小型分生孢子大小(5.44~15.08) 10.73×(2.26~5.36) 3.84μm无色,透明,偶有末端稍弯曲。ITS片段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知Neonectria candida同源性为100%。综合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ITS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白色新丛赤壳菌(Neonectria candida)。此截获鉴定在我国尚属首次。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发生为害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广东口岸从美国华盛顿输华苹果(Malus domestica)中截获可疑腐烂病果, 症状表现为果梗凹腐或萼凹腐,病部果皮暗褐色至黑色,病健交界处纹带褐色,分生孢子器黑色、颗粒状,直径0.3~0.8 mm,部分埋生或近表生, 显微镜检可见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分离物生长温度-3~25℃, 最适为20℃, 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认为截获病果的病原菌。Blast分析表明从分离物基因组中扩增到的ITS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的Phacidiopycnis washingtonensis菌株ITS序列同源性达100%。经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ITS系统发育分析, 将病原菌鉴定为苹果星裂壳孢果腐病菌(Ph. washingtonensis Xiao& J.D.Ro-gers,2005),在分类上隶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星裂壳孢属(Phacidiopycnis),此截获鉴定属我国首次。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发生为害的报道,本文就此病菌对我国苹果和梨产业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别对来自比利时和荷兰的水曲柳原木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结果在原木的树皮中各分离到1株疑似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的菌株Bs-1268和Bs-8212。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s-1268和Bs-8212在PDA和OA培养基上均能产生一定量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通常为球形;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和测序,菌株Bs-1268和Bs-8212与Gen Bank中登录号KF766158.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分别接种苹果和梨6 d后发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Bs-1268和Bs-8212鉴定为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 Shoemaker)。  相似文献   

4.
从阿根廷进境的一批大豆中分离到一株疑似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菌株。该菌株在燕麦琼脂培养基(OA)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无色,继续培养3 d后变褐色,产生1隔膜,个别2隔膜;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和测序,该菌株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16个菌株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均为99%;菌株接种梨、苹果和大豆幼苗不同部位后,均发病。经形态特征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致病性测定,该菌株鉴定为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  相似文献   

5.
进境哈萨克斯坦向日葵种子中向日葵黑茎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进境哈萨克斯坦向日葵种子中,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向日葵黑茎病菌Plenodomus lindquistii菌株LL4,通过生物学性状、ITS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及致病性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菌在PDA平板上培养初期菌丝无色,分隔分枝多,后期菌丝褐色或深褐色,常膨大;分生孢子器暗褐色,分散或聚集,球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71.2~361.8μm;分生孢子形态变化较大,无色,单孢,肾形至椭圆形,大小为3.6~8.2μm×2.2~3.7μm,常含有2个油球;培养期间未见有性阶段。基于ITS序列分析比对发现,菌株LL4与Gen Bank中多个向日葵黑茎病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系统进化树显示其与其它向日葵黑茎病菌分离物聚在同一个分支。菌株LL4可侵染向日葵根茎部,造成典型黑茎病症状。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LL4为向日葵黑茎病菌P.lindquistii。  相似文献   

6.
矮化核桃枝枯病病原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河南省洛阳地区核桃枝条一种新病害的病原种类,对采自田间的典型症状枝条进行了常规组织分离,对单孢菌株进行了形态鉴定、rDNA ITS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色,随着色素的积累,由中心向边缘变为灰绿色,再变成墨绿色,最终全部变成黑色;气生菌丝棉絮毛状,菌落边缘不整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呈黑色小粒状,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深褐色,具孔口;分生孢子梗短缺,无色,杆状,末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梭形、纺锤形,无色,无隔,基部钝圆,顶部稍尖,单孢(24.5~29.0)μm×(4.8~7.5)μm。离体枝条接种结果表明,该菌能侵染核桃枝条引起与田间相同的症状。据此将分离物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相似文献   

7.
进境美国苜蓿草中苜蓿黄萎病菌的检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分离物M1。该分离物原始菌落为白色,边缘规则呈圆形,菌丝较致密,气生菌丝较少,苜蓿组织块不被菌丝覆盖,菌落生长速度为小于2.5 mm/d;M1在PDA上进行纯培养,前6d内,菌落为白色圆形,容易产生分子孢子轮枝状分生孢子梗,7d后菌落中央表面因产生休眠菌丝开始变成黑褐色至黑色,20d后菌落的表面和背面大部分均变黑色,仍不产生微菌核和厚垣孢子。M1的DNA用V.albo-atrum特异引物Vaa1/Vaa2进行检测,PCR扩增后得到预期330 bp的产物片段,产物序列与V.albo-atrum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100%。该分离物接种苜蓿草根部,15d后引起苜蓿黄萎病的典型症状。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PCR检测结果、PCR产物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进境美国苜蓿草样品中的分离物M1鉴定为苜蓿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8.
法国向日葵种子中向日葵黑茎病菌的首次截获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国进境向日葵种子中分离到3株疑似向日葵黑茎病的菌株,对所有菌株进行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分子序列比对分析。分离菌菌落乳白色或象牙色至灰白色,有大量黑褐色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内含无色单胞、卵圆形分生孢子,有明显或不明显油球;针刺接种4片真叶向日葵幼苗的下胚轴,7~9d后茎部产生典型黑茎病黑色椭圆形病斑,病斑上着生黑色分生孢子器;菌丝DNA用ActF1/R1和ITS1/ITS4扩增,序列与NCBI基因库中P.macdonaldii序列相似性为98%~100%。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性检测结果显示,截获的3株菌均为向日葵黑茎病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桑里白粉病菌的重寄生真菌种类,通过分离和寄生性验证,获得2个桑里白粉病菌重寄生真菌菌株HP8和HP9,这两个菌株寄生闭囊壳后,子囊及子囊孢子溃解.菌株HP8菌落绿色,菌丝体无色至褐色,菌丝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结节状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褐色或无色,ITS序列(MT463536)与尖孢枝孢Cladosporiu...  相似文献   

10.
Monilinia fructicola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真菌有害生物。广州白云机场口岸从美国输华樱桃中截获可疑病果,病果表面有微小的圆形褐色病斑。保湿培养4d后,病斑迅速扩展至全果,并簇生绒状灰白至灰黄色菌落,导致果实腐烂。经对分离物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将病菌鉴定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Winter)Honey),从进境美国樱桃大宗货物中截获该病菌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1.
广东梅州蜜柚柑橘黑斑病菌的检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柑橘黑斑病成为阻碍我国柑橘鲜果出口贸易的瓶颈,广东梅州名优鲜果蜜柚生产基地也遇到类似情况。该病发生后,病果果皮表面产生许多圆形病斑,初呈红褐色,中间凹陷,直径多为2~3mm,后期病斑逐渐转为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中部明显可见细小的黑色粒点状分生孢子器。病果分离物的培养性状与形态特征与柑橘黑斑病菌(柑橘球座菌,Guignarida citricarpa)一致。采用真菌ITS通用引物和柑橘球座菌特异性引物,从病斑组织基因组DNA及分离物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得到541bp和396bp的片段。BLAST分析表明:扩增到的片段均与GenBank中已知柑橘球座菌菌株的rDNAITS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7%和98%。根据分离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及ITS区序列分析结果,将梅州蜜柚上的柑橘黑斑病菌鉴定为柑橘球座菌(Guignarida citricarpa Kiely)。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油菜秸秆作为基质培养植物病原菌核盘菌的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并从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及其抑制核盘菌菌核子囊盘萌发等方面评价了所获得的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质量。结果表明:盾壳霉野生菌株Chy-1和Zs-1,以及Chy-1的突变菌株SV-5-2(抗杀菌剂vin-clozolin)可以利用油菜秸秆为基质进行培养,有利于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产量可达2·4×109~3·4×109个孢子/g干秸秆。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影响盾壳霉分生孢子产量。在接种量为5×105个孢子/g干秸秆的条件下,以干秸秆中含水量为3~6ml/g,在20℃下发酵12d较为适宜。水琼脂平板试验表明:在20℃下培养48h,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达到90%以上。将油菜秸秆基质培养的盾壳霉分生孢子接种于土壤中,无论是夏季试验,还是秋季试验,对核盘菌菌核萌发及存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3年夏季,4·0×106个孢子/m处理其核盘菌菌核萌发数比对照减少26·3%;秋季该处理比对照减少57·1%~88·0%。  相似文献   

13.
从进口美国小麦中分离纯化到一株分离物4072-62,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发达,呈白色絮状,后期变粉红色,菌落中央明黄色;分生孢子器和假囊壳单生或聚生,球形至椭圆形,黄褐色至深褐色。分生孢子圆柱形,直或稍弯,两端钝圆,无色,大多有隔膜,大小23~44μm×2.6~3.5μm。子囊棒状,直或稍弯,无色透明,大小37~79μm×9~11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梭形,多数具有3个隔膜,隔膜处明显缢缩,淡黄色至黄褐色,大小19~24μm×4~6μm。该分离物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Parastagonospora pseudonodorum)(登录号AY196988、MZ049620等)的序列相似性为100%。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4072-62与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聚在同一个分支(Bootstrap值为66),亲缘关系最近。菌株4072-62接种小麦,出现叶斑、叶枯等典型症状,对病菌再分离可重新分离到该病菌。以上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此为深圳口岸...  相似文献   

14.
自80年代初以来,芒果树 Mangifera indica L.上的一种枯萎病已在尼日尔共和国引起严重危害。通过分离得到串珠壳孺孢 Hendersonula toruloideaNatt(由联邦真菌研究所鉴定),这是一种可通过伤口侵入多种寄主的兼性寄生菌。其症状只有在相对湿度和昼夜温度均很高的条件下出现,主要表现为嫩芽、细枝或整个枝条突发性枯萎,叶片变成红褐色但不脱落,在受侵染的枝条上产生溃病并且渗出透明状的树胶,内部组织呈黑褐色到黑色。在雨季,黑色碳状分生孢子器产生无色透明到淡绿色的椭圆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一些砂田西瓜中出现了严重的叶疫病,严重田块病株率超过70%。2018年7月,从靖远县高湾乡罹病西瓜叶片上分离得到拟多隔孢属Stagonosporopsis真菌,病叶检出率达100%。采用离体叶片和植株接种法评价单孢分离菌株XG-3对西瓜和甜瓜的致病性,所有接种处理在24 h内均发病显症而对照未发病,其中发病叶片原接种菌的检出率为100%。菌株XG-3在PDA和OA平板培养基上20和25 ℃培养20 d,未见产孢。在自然感病的西瓜叶片上观察到少量分生孢子器,在人工接种发病的西瓜和甜瓜茎、叶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球形至亚球形,大小为(82.4~243.3) μm×(82.4~188.4)μm,分生孢子器具1~2个孔口,孔口直径15.7~27.5 μm;分生孢子无色,0~3个隔膜,杆状、柱状、长椭圆形、花生形及不规则形,直或稍弯曲,分隔处不缢缩或缢缩,大小为(5.2~28.3)μm×(2.2~6.0)μm,分生孢子形态和大小依基质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XG-3(GenBank登录号:MW282128)的rDNA-ITS序列与瓜拟多隔孢Sta. cucurbitacearum分离物287ITS(GenBank登录号:AY293804.1)的序列相似性达99.80%。在基于rDNA-IT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XG-3与Sta. cucurbitacearum聚为一组,与西瓜拟多隔孢Sta. citrulli和木瓜拟多隔孢Sta. caricae区分开来。依据病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菌株XG-3鉴定为瓜拟多隔孢Sta. cucurbitacearum [Basionym: Sphaeria cucurbitacearum]。  相似文献   

16.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绿僵菌英文通用名称:Metarhizium anisopliae(拉丁文)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100亿孢子/毫升绿僵菌油悬浮剂(克洛卡)理化性质:该药的有效成分为金龟子绿僵菌的分生孢子。金龟子绿僵菌是由重庆缙山自然保护区黄脊竹蝗僵虫体内分离出的,菌株编号为CQ102。经鉴定该菌株CQ102属于菌物界、丰知菌亚门、丝孢纲、绿僵菌属、金龟子绿僵菌(异名:黄绿绿僵菌)。其菌落特征:在SDA(萨氏葡萄糖)培养基上菌落初期为白色茸状,产孢时灰绿色至橄榄绿色,自菌落中心由里向外长出成丛的绿色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梗单生或聚集或紧密排列,帚状分枝…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10日在佛山涑石口岸,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从美国进口的苹果(Malus domestica,品种:Red Delicious,中文名:蛇果,产地:华盛顿)中采获一病果,病果自果蒂向下呈水浸状腐烂,病部组织变褐、海绵状,病健有明显的褐色交界线;病部可见白色真菌霉团及黑色小粒点,切片镜检可见分生孢子器涌出大量无色椭圆形单细胞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浙江省桐乡市发生的杭白菊叶枯病的病原菌,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法对采集的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在测定其致病性的同时,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基于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TS)、nrDNA大亚基(LSU)和β-微管蛋白基因(TUB2)的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多菌灵的抗性。结果表明,从杭白菊叶枯病病样中共分离到35株菌株,在回接试验中杭白菊表现出的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证明分离到的菌株为引起杭白菊叶枯病的病原菌。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初期为淡黄色,后为灰白色;培养25 d后菌落上的黑色球形分生孢子器产生大量液体状的淡粉色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为单胞、无色、长椭圆形,大小(n=200)为2.8~4.9μm×1.2~3.0μm,初步判断该病原菌是茎点霉属Phoma真菌P. bellidis。基于ITS、LSU、TUB2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P. bellidis。该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94.3%,且全部为高水平抗性菌株,抗药性机制为其TUB2的E198A突变,即TUB2的第198位密码子从GAG突变为GCG,导致第198位氨基酸从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其分生孢子呈褐色,直立或弯曲,脐部稍突出,表面光滑,纺锤形或圆柱形,有5~10个假隔膜;分生孢子梗褐色,弯曲,部分有分枝。分子鉴定得出病原菌ITS区序列与稻平脐蠕孢有性态(Cochliobolus miyabeanus)序列相似程度达到99%。确定该病原菌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生长最适条件为光暗交替、酸碱度中性、25℃、碳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甘氨酸。  相似文献   

20.
从进境美国大豆茎秆上分离到一株真菌分离物5321,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形态特征、ITS序列、ACT序列以及致病性测试结果,将其鉴定为楸子茎点霉(Didymella pomorum),这是该真菌感染大豆的首次报道,也是中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