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真姬菇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生质体融合与漆酶转化体系筛选到一株真姬菇融合菌株(金山1号),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pH及含水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该菌株的漆酶活性、生产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金山1号在PDA胡萝卜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活力较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5,最适含水量60%~65%,漆酶活力为3.95 U·mL-1,生产周期可缩短3 d~5 d,生物学效率72.86%,与真姬菇相比提高了17.15%,表现出该融合菌株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侧耳属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3个主要栽培种母种的不同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酶活性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表明侧耳属3个菌种的母种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菌落萌发时间延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长势减弱,生物学效率降低,出菇污染率升高。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平菇木聚糖酶酶活性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活性几乎不变;杏鲍菇3种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秀珍菇淀粉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他2种酶酶活性几乎不变。研究证明侧耳属3个栽培种母种保藏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3.
平菇栽培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新831、黑平王和黑平5号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漆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菇栽培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在菌丝生长阶段酶活性较低,在子实体成熟期都出现酶活高峰;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在菌丝满袋期酶活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一、二潮菇间期出现次高峰.  相似文献   

4.
曹新红  苏静  李德舜  王臻 《食用菌》2008,30(3):56-57
主要采用平菇菌丝体固体和液体培养以及子实体人工感染试验,研究平菇黄腐病源菌--荧光假单孢菌对平菇菌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2 d的菌丝体周围接入致病菌后,菌丝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培养3 d长有菌丝球的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致病菌后,导致菌丝体被严重分解,培养液pH下降.经采用几丁质固体培养基和纤维素固体培养基培养病原菌后,发现在菌落周围能够产生透明圈,表明该菌能够产生几丁质和纤维索酶,因此对平菇菌丝细胞壁具有分解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4株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PDA-愈创木酚培养基、PDA-苯胺蓝培养基、产纤维素酶筛选性培养基、产木聚糖酶筛选性培养基对这些菌株进行产木质纤维素酶能力的初筛,研究了菌株发菌期不同培养料配方中的菌丝生长速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以期为研究灵芝发菌期灵芝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4种培养基筛选出木质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LZ-10,并用于后续试验。玉米秸秆降解试验中,随着配方1~7中玉米秸秆占比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配方1达到最大值(5.72±0.12)mm·d-1。在灵芝发菌期内,不同配方间木质纤维素酶活性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之间存在差异。在配方5、6中,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43.08%±0.05%,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木聚糖酶活性最大的配方5、6中,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36.20%±0.23%,而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不明显。综上所述,灵芝发菌期内玉米秸秆添加量为80%~90%时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但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6.
谌斌  易小畅 《北方园艺》2024,(8):114-118
以产漆酶的红芝LYL263菌株为试材,采用不同微生物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红芝LYL263与苏平平菇、白金金针菇、凤尾菇混合培养的产酶效果和产酶条件,以期能筛选出提高红芝LYL263产漆酶的相容菌株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红芝LYL263与其相容菌株-苏平平菇混合培养后漆酶活性达到1 346.4 U·mL-1,比红芝LYL263单独培养产酶提高35.7%;红芝LYL263与苏平平菇的接种比例为4:2时,其产酶量最高,最优接种时间是同时接入红芝LYL263和苏平平菇。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5,(3)
灵芝具有巨大的潜在漆酶生产能力。研究采用ABTS法测定灵芝漆酶的酶活,比较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灵芝漆酶酶活的影响。结果显示:PDB加富培养基、Cu2+培养基诱导漆酶最大酶活期提前;PDB加富培养基有利于灵芝菌丝的前期生长及漆酶的产生,秸秆粉对漆酶酶活诱导作用最大、Cu2+培养基次之,Ca2+对试验灵芝菌株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七株贵州蜜环菌胞内多糖得率及胞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株贵州蜜环菌为试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得率、DNS法测定蜜环菌发酵液中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丁香醛连氮测定发酵液中漆酶活性,研究了不同蜜环菌在发酵过程中漆酶等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菌丝胞内多糖提取率。结果表明:各菌株间多糖得率存在显著差异;各菌株胞外酶活性变化趋势均是先升后降;各酶在不同菌株间达到最大酶活的时间、最大酶活性值存在明显差异;优良菌株DJ1第4天就能结束发酵,达到最大酶活时间最短、持续时间长。蜜环菌液体发酵时最早分泌的是CMC酶、漆酶,然后是木聚糖酶,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9.
以平菇680为试材,以漆酶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对平菇液体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期为实现木质纤维的快速降解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膏、铜离子及接种量为影响漆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最佳液体培养基为葡萄糖52 g·L-1、酵母膏9 g·L-1、铜离子1.5 mmol·L-1、接种量3%,在该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得到漆酶活性为359.12 U·g-1,与预测值358.77 U·g-1相近,说明响应面设计对于优化液体培养基以提高漆酶活性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六六六、滴滴涕、毒死蜱、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五种农药在平菇子实体、培养料中残留分析的气相色谱(GC-ECD)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五种农药在培养料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通过乙腈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浓缩后进行GC检测.结果表明,五种农药在培养料中平均回收率在72.55%~ 123.53%;子实体中平均回收率在77.46%~115.52%.五种农药在培养料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六六六、滴滴涕、毒死蜱、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在培养料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7.27 d、52.51 d、18.19 d、9.38 d、18.14 d.并对子实体中和培养料中最终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平菇中五种农药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1.
选用稻草作为主要原料配制培养基,接种10株红平菇单、双核菌株,比较红平菇单、双核菌株菌丝体对稻草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能力.结果 表明,接种红平菇双核菌株的稻草培养基中纤维素被降解70 d后质量分数由原始的39.56%降到17.00%,5个双核菌株平均降解率为57.02%;降解70 d后木质素质量分数由原始的11.12...  相似文献   

12.
红托竹荪母种菌丝生长特性及胞外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屑培养基培养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母种90d,培养过程中观察测定菌丝生长特性,从第40天开始测定5种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漆酶(lacc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L)活性较高,漆酶活性为31.2~52.7U/mL,CL活性为10.7~31.9U/mL;中性木聚糖酶(neutral xylanase,NEX)活性较低,为0.2~0.4U/m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为3.3~11.7U/mL和2.5~13.5U/mL。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母种菌丝生长状态、生长速度和胞外酶活性有相关性,菌丝变红程度与漆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漆酶活性与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晓丹  王俊玲  王霞 《北方园艺》2019,(14):124-129
以一株产漆酶树舌灵芝的菌丝片段为试材,利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逐级诱变;采用愈创木酚显色圈初筛突变菌株,并通过摇瓶复筛对优势菌株产酶能力进行验证,以期选育稳定高产漆酶菌株。结果表明:最终诱变获得一株遗传稳定的高产突变株,与原始菌株相比,漆酶活性提高63.3%,同时发酵周期缩短1 d。  相似文献   

14.
综述食用菌产漆酶规律、食用菌农药残留消解规律,以及漆酶对农药残留降解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食用菌产漆酶规律的研究包括不同食用菌的产酶规律、食用菌漆酶的酶学特性、漆酶与食用菌生长相关性等;食用菌的农药残留消解规律的研究内容含食用菌培养基中和子实体中的农药残留消解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16.
洛巴伊大口蘑对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巴伊大口蘑为试材,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洛巴伊大口蘑在棉籽壳培养基上生长期间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以了解洛巴伊大口蘑对碳源的降解利用特点。结果表明: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淀粉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羧甲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呈正相关,但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木质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很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属于白腐菌;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107d的栽培过程中,培养基失重52.40%,其中呼吸消耗43.98%,子实体转化率为8.42%。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玉米秸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对不同配方中平菇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商品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及培养料中碳氮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为玉米秸秆52.2%、棉籽壳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该配方可使平菇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快,朵形好、叶片紧凑、朵大肉厚,平均单朵质量为193.34 g,生物学效率为127.66%,投入产出比为1∶2。通过对不同培养料配方中碳氮的研究,发现随着玉米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全碳和全氮含量均降低,碳氮比升高;随着平菇生长时间的延长,碳含量逐渐降低,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碳氮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漆酶活性随平菇的生长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性随平菇的生长发育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6种食用菌在液体和栽培料培养时产漆酶能力和产酶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凤尾菇、秀珍菇和鸡腿菇均在第6天左右达到酶活性峰值,金针菇酶活性持续增加,在第10天达到峰值。在栽培料培养条件下,风尾菇、秀珍菇和鸡腿菇均在大试管中长至一半时达到酶活性峰值,金针菇酶活性持续增加,在原基形成时达到峰值。在2种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的凤尾菇、秀珍菇、金针菇f198、鸡腿菇漆酶活性均较高,而生长速度慢的白玉HM03和滑菇漆酶活性较低,漆酶产生规律相同,产漆酶能力较强的菌种菌丝生长较快,产酶高峰多出现较早,而产漆酶能力较弱的菌种菌丝生长较慢。以上结果说明食用菌中漆酶在菌丝生长速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为以后食用菌提高其生长速度、定向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PDA加蛋白胨培养基(PDAP培养基)及添加平菇原种培养基煮汁的PDAP加富培养基对平菇615、玉专2号、南京1号、科大杂优和早秋509等5个菌株进行母种菌丝培养试验,结果为:PDAP加富培养基可促进平菇菌丝生长,菌丝长势、长速、均一性均明显优于PDAP培养基。其中,早秋615、玉专2号和科大杂优3个菌株表现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湘茶158”白色茶树菇为试材,分别采用ABTS法和DNS法对其进行了液体发酵和出菇培养2个阶段的漆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以探讨菌丝体对培养基质中纤维素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阶段,前6d漆酶活性较低,6d之后迅速上升,第8天达到最高峰值,之后酶活性峰值又急剧下降,最后趋于缓和;CMC酶活性前4d较低,之后迅速上升,第6天达到最高峰值,之后酶活性又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缓和.出菇培养阶段,菌丝长满半袋和满袋时,漆酶活性处于很低的水平,1潮菇原基时,酶活峰值急速升至较高水平,幼菇时达到最高峰值,之后又急剧下降,在2潮菇的几个阶段,漆酶活性均处于较低水平;CMC酶活性在菌丝长满半袋和满袋时处于一般水平,而在1潮菇原基时期,酶活峰值急速升至最高峰值,在幼菇时期又急剧下降至一般水平,在1潮菇子实体成熟期和二潮菇的几个阶段,CMC酶活性变化不大,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