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掌握郑州市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情况,为奶牛胎衣不下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于2012年4月~2013年11月,对郑州市不同奶牛场800头奶牛进行了胎衣不下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被检的不同奶牛场800份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38%,各场阳性率变化幅度在0~16.25%之间。结果表明:郑州市胎衣不下的感染普遍存在,且发病率较高,尤以4~6岁的奶牛对胎衣不下的易感率最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胎衣不下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对舞钢市12个奶牛场户346头(985头次)分娩奶牛的胎衣不下情况进行集中调查。结果:夏季(6—8月)发病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干奶期营养水平低的散养户奶牛发病率极显著高于营养水平高的规模场奶牛;发病率与产奶量和胎次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调查了合肥市某牧场269头奶牛的分娩情况,其中胎衣不下奶牛26例,发病率为9.67%.结合该奶牛场的实际情况,并调查了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与胎次、犊牛初生重、妊娠时间和异常分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前补硒和维生素E预防胎衣不下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缺硒地区 ,对 9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产前补硒和VE预防胎衣不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产前 3 0天补硒和VE的试验组 ,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为 8.3 % ,未补硒和VE的对照组 ,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为 18.4%。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发病率 10 .1个百分点 ,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对青海省湟中县某奶牛场2007—2010年间148头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在8月发病率较高,达55.56%;1~5胎与6~11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分别为17.21%和50.00%(P<0.01);产双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80.00%)明显高于产单胎奶牛(20.97%);上胎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45.28%)明显高于胎衣自然脱落奶牛再次分娩的发病率(10.53%)。说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季节、胎次、胎儿数量、胎衣不下发生次数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观察云南省峨山县小街镇462头荷斯坦奶牛,其中263头可疑为胎衣迟滞,用赘物法简易防治,结果显示,试验组有132头可疑牛,胎衣不下发病26头,发病率19.7%;对照组有131头可疑牛,胎衣不下发病43头,发病率32.8%,差异极显著(P&lt;0.01)。试验过程中,总共出现69例在产后12 h胎衣不下的奶牛,试验组按治疗量悬挂沙袋后,试验组奶牛全部在产后18 h内排出完整胎衣,胎衣排出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提前4.3 h,差异极显著(P&lt;0.01)。用赘物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作用明显,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和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产科疾病之_一。发病率为13%—35%。有些奶牛场高达42%。本病常引起子宫炎,影响产奶和繁殖力,甚至可因子宫大出血或败血症引起死亡。我们于1986—1991年底对产后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合生产对产后奶牛施行防治,收到一定效果。一、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规律1.与饲养条件的关系饲喂大量青干草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低,平均12.98%;而用稻草代替青干草,且精料不足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20.35%。两种不同饲养水平条件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2.与季节的关系炎热夏季发病率高,可达24.55%,冬季发病率低,为12.90%,夏秋季发病率20.36%,冬春季发病率15.45%。夏秋季(5—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 ,是指母牛产后超过1 2小时而胎衣仍不能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 ,常引起子宫炎 ,影响再孕和产奶 ,甚至能导致败血症 ,危及奶牛生命。为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规律 ,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进行了有关的调查和研究。1 发病调查1 999~ 2 0 0 1年 3年间 ,本市 680头次分娩母牛 ,发病 1 0 7头次 ,发病率 1 5 7%。1 1 产犊季节与胎衣不下的关系 (见表 1 )。表 1产犊季节与胎衣不下的关系项  目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娩数 (头 ) 14 8  172  15 9  2 0 1 发病数 (头 ) 16  44  2 5  2 2 发病率 (% )…  相似文献   

9.
本调查对伊宁市郊区部分小规模牛场和养殖户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一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呈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并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差异极显著(P<0.01).怀孕过长或过短与正常怀孕时间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胎衣不下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做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分娩后12h内不能将胎衣自然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甚至会继发其他疾病,危及生命,给奶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伤。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占分娩牛的8.2%,有些奶牛场甚至高达25%~40%。对此,笔者在2007~2011年间,对安阳地区及周边县区奶牛场的奶牛胎衣不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共有856头奶牛分娩,有胎衣不下的有188头,发病率22%。针对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情况,笔者采取了综合防治指施,使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氟尼辛葡甲胺在缓解分娩疼痛、促进奶牛产后生理代谢功能恢复、预防围产后期代谢病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奶牛产后不当使用氟尼辛葡甲胺对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有不良影响。为探讨氟尼辛葡甲胺不当应用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影响,笔者对北京市郊区某奶牛场奶牛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前后胎衣不下发病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奶牛产后不当使用(胎衣排出前注射)氟尼辛葡甲胺会极显著(P0.01)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分娩后12小时内不能将胎衣自然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甚至会继发其他疾病,危及生命,给奶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伤。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占分娩牛的8.2%,有些奶牛场甚至高达25%~40%。对此,笔者在2003-2007年间,对安阳地区及周边县区奶牛场的奶牛胎衣不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共有856头奶牛分娩,有胎衣不下现象的有188头,发病率为22%。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调查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衣不下,是指正常母牛产后24小时之内胎衣不能自行排出。该病常引起子宫炎症,影响正常受孕和产奶,而且可以导致其他疾病发生,甚至可能导致败血症,危及奶牛生命。我们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病规律及特点的调查2004 ̄2005年间,我们对2个奶牛场分娩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情况进行观察,共有717头奶牛分娩,发病148头,发病率为21%,具体情况如下。1.1胎衣不下和产犊季节的关系(见表1)从表1可见,夏冬季奶牛胎衣不下明显高于春、秋两季,尤其是夏季发病率最高,达29.8%,高出春季16.0%,高出秋季11.5%。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4.
胎衣不下(Retention of Fetal Menbranes,简称RFM)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一般的奶牛场中,发病率为10~25%,少数的高达40%以上,并常继发子宫炎综合征,严重影响病牛以后的繁殖和生产性能,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作者于1986年调查了北京地区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情况,在总共1025头次分娩中,193头次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奶牛胎衣不下的研究现状*杨玉成(河北省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宣化075131)胎衣不下是奶牛分娩时的常见病。据报道,西安市第二奶牛场1987~1988年间奶牛的发病率为41.60%〔1〕。康承伦综合9市26个奶牛场的调查资料,统计了产犊牛8124头,其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研究了2010年度农八师石河子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分娩产犊后胎衣不下发病情况,共确诊胎衣不下奶牛393头,发病率平均为17.83%;并对发病奶牛的发病季节、年龄、胎次、分娩情况进行了统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实验室检测对胎衣不下奶牛血清V_A、V_E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不仅与季节、年龄、胎次、分娩异常等因素有关,而且与奶牛机体维生素A、E的代谢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胎衣在12 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下来称胎衣不下(Retention Fetal Membrane,简称RFM)。有资料显示,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奶牛合作社为30%~40%,夏季可高达60%[1]。高清友等[2]研究报道,在717头分娩奶牛中有148头发生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为21%。靳国旺等[3]于2007-2011年间,对安阳地区奶牛场的奶牛胎衣不下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856头分娩奶牛中,有188头在产后发生了胎衣不下,发病率22%。该病作为奶牛产后常发、多发病之一,在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的同时,可继发子宫内膜炎,造成繁殖障碍,导致奶牛因不孕而被提前淘汰,使奶牛养殖业遭受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前补硒和维生素E预防胎衣不下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缺硒地区,对9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产前补硒和VE预防胎衣不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前30天补硒和VE的试验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8.3%,未补硒和VE的对照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18.4%。试验组比对照降低发病率10.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