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梁山慈竹竹节和侧枝为试验材料,研究竹节年龄、部位、侧枝年龄、扦插基质、扦插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育苗发笋率和成活率的影响,为湖南地区梁山慈竹埋节与侧枝扦插育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3年生竹节育苗发笋率和成活率均高于1年生竹节,竹秆中部竹节育苗发笋率和成活率高于竹秆下部和上部竹节,竹腔灌注IBA溶液会降低竹节育苗...  相似文献   

2.
3.
对节白蜡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0年生对节白蜡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季节、基质及管理方式等对比试验,开展对节白蜡的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节白蜡1年生枝条大田扦插宜在夏季进行,选择沙壤土做基质,并覆盖塑料膜和遮阳网,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桧柏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经过生产实践探索,总结了桧柏苗木埋条繁殖经验,从整地、施肥、做床、材料和埋条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桧柏苗木埋条繁殖技术,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融水 《湖南林业》2006,(5):18-18
把猕猴桃的根段埋在苗圃中,根段下部生根,上部长芽抽新梢繁殖成新的植株,称埋根繁殖。优良株系扦插苗和组培苗的根可直接繁育优良植株;而实生苗和嫁接苗的根因遗传性不稳定、雌雄难分,只能繁殖砧木。现将埋根育苗方法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把猕猴桃的根段埋在苗圃中,根段下部生根上部长芽抽新梢繁殖成新的植株,称埋根繁殖。优良株系扦插苗和组培苗的根可直接繁育优良植株;而实生苗和嫁接苗的根因遗传性不稳定、雌雄难分只能繁殖砧木。现将育苗方法和结果简介如下。苗圃整理苗圃地经犁翻耙碎、拣去草根、碎石等杂物后,每亩施复合肥30kg,起宽120cm、高15cm的苗床,床面铺约15cm厚沤制好的碎塘泥或每亩施腐熟牛粪1500kg。埋根把起苗后遗留在苗圃中的根挖出,选取直径0.2cm以上的根,剪成6~8cm长的根段埋在苗床上,上部露出地面约0.5cm,株距15cm,行…  相似文献   

7.
寿竹埋鞭育苗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寿竹因其竹秆、笋、箨壳的经济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开发前景。但是,由于寿竹开花不结实,竹秆节部无休眠芽(隐芽)和根点,大面积造林一直受制于种苗短缺的难题。从育苗时间、竹鞭鞭龄、覆盖措施、激素处理等方面试验研究了寿竹埋鞭育苗繁殖技术,结果表明:3月上旬埋鞭育苗效果最好,成苗株数和成苗率与其它育苗时段有显著差异;2年生、3年生竹鞭的育苗效果明显好于1年生的竹鞭,尤以2年生竹鞭最好;小拱棚覆盖较不覆盖提前发笋出苗12d,与其它3种覆盖措施的效果有显著差异,成苗率达77.9%,而其它3种覆盖处理的效果无明显差异;100×10-6ABT2号生根粉处理效果最好,成苗数较清水处理提高10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丛生竹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是丛生竹造林的新方法,在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此项研究从立地条件、竹种和种源选择,母竹运输贮存,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应用生根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枝条粗壮、秆壁较厚、易于生根的黄金间碧玉、甜龙竹、龙竹等大中型丛生竹种,扦插、埋节前先用相应的生长素处理,采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清理大块状整地,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造林,造林5m×6m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分别在双江县坝糯竹林林场和勐库忙那林场,西盟县岳宋乡,新平县平甸乡等四个试验点,对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绵竹、勃氏矩龙竹、大叶慈竹、龙竹、版纳甜龙竹、野龙竹、慈竹、云南龙竹等10个竹种,进行枝条件扦造林,埋节造林试验,从立地条件、竹种、种源、平竹运输贮存、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时间、促进生根剂、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七点  相似文献   

10.
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是丛生竹造林的新方法,在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此项研究从立地条件、竹种和种源选择,母竹运输贮存,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应用生根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枝条粗壮、秆壁较厚、易于生根的黄金间碧玉、甜龙竹、龙竹等大中型丛生竹种,扦插、埋节前先用相应的生长素处理,采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清理大块状整地,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造林,造林密度5m×6m,造林后进行封山育林和林农间作,能收到好的造林效果。与植苗造林相比较这两种造林方法具有繁植材料易得,利用率高,技术操作简单,造林成本低的优点。但造林效果不如植苗造林,仅适宜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营造丛生竹林时采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龙头竹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消毒药剂及消毒时间对组培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炼苗时间、不同育苗基质、不同肥料种类及施肥方式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发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头竹播种苗秆芽是最适合的组培外植体,外植体消毒以0.1%氯化汞、消毒7 min效果最好;组培苗移栽后炼苗9 d,育苗基质宜采用20%蛭石和80%珍珠岩混合基质,移栽15 d后叶面施用0.3%氮磷钾复合肥组培苗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2.
孝顺竹组培苗增殖培养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孝顺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以及接种方式等对孝顺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孝顺竹增殖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0.4 mg/L+活性炭1 g/L;对孝顺竹组培苗进行埋节处理可以提高增殖系数;同时孝顺竹组培苗去除顶梢后伤口下部竹节增大,有利于出现不定根,也可以提高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13.
实验观测了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和慈竹(B.emeiensis)不同发育期(竹笋、幼竹和成年竹)的解剖特征,包括组织比量、基本组织、维管束及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成熟,2个竹种的基本组织比量都呈现下降趋势,而输导组织和纤维组织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基本组织的减小量基本上等于纤维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增加量。在同一发育期慈竹的维管束密度大于青皮竹。纤维长度随着竹龄的增加而变长和增宽,在同一发育期,纤维细胞的直径中部大于基部和顶部。竹子发育期间,纤维直径、双壁厚、长宽比及腔径比都随竹龄增加而增大,壁腔比则呈现下降趋势。2种竹材维管束的径向宽度均大于其弦向宽度。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景洪市对从巴西引进的巴拉圭实心竹进行繁育试验研究,总结了该竹种的分篼、埋节、埋秆等繁育技术。研究认为:分篼和埋节是巴拉圭实心竹最适合的繁育手段;而埋秆育苗成活率较低,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试验。本研究为南美竹种引种和繁育提供了前期经验。  相似文献   

15.
撑篙竹秆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广西南宁市的撑篙竹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竹秆全高、秆材长、胸径和节间数,以及每节间直径、长度和壁厚等秆形指标,统计分析撑篙竹的秆形结构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撑篙竹全高、秆材长与胸径之间呈显著相关,节间的数量、长度和壁厚等因素与胸径、节间号等秆形指标之间呈显著相关,在拟合的相关方程中以幂函数和线性方程获得较高的估测精度;撑篙竹高径比值随着胸径的增加而降低;自基部至梢部,节间长度呈“短—长—短”的变化规律,最长节间出现在第15~20节;壁厚率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基部节间壁厚率大于50%,中部空腔大,壁厚率19%~21%,往梢部壁厚率逐渐增加至40%;节间直径呈“细—粗—细”的变化规律,最粗直径位于7~9节,处于胸高位置之上。秆形特征的研究可为撑篙竹林的抚育管理及竹材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作者在云南南部筇刺竹集中分布地区所做的调查观测,对筇刺竹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个体结构规律和发笋率与竹丛结构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筇刺竹是我国南部热区的适生竹种,尤其适于在河谷地带、盆地边缘和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筇刺竹秆形指标(f1.3)为0.695,明显大于其它相近竹种或树木;竹秆最大直径和最长节间出现于秆之中部;胸径与秆高呈指数函数关系,可用H=2.246473D0.926725来表达;胸径与秆重呈正线相关,可用W=0.193395(D2H)0.690404来表达;竹丛发笋率、成竹率与秆丛密度和竹丛平均秆径有较密切的关系。本文对竹笋采收指数与老秆采伐年龄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佯黄竹的纤维素含量、纤维形态和制浆性能。结果显示:佯黄竹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52.54%)、较大的纤维长宽比(111.9)和较高的制浆得率(52.6%)。研究结果表明,佯黄竹可用于制浆造纸,制浆性能优于四川大多数造纸竹种。  相似文献   

18.
佯黄竹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丛生竹新品种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选育对象,以竹材产量高、浆(材)用品质好为选育目标,对佯黄竹4个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无性系YHZ03各项指标表现较好,栽植后3年即可正常投产,单株平均发笋量为5.4株,新生竹平均胸径6.50 cm、平均秆高13.20 m、平均秆质量8.60 kg/株;制浆造纸性能优于当地其他竹种,且具有区域适应性强、性状稳定、抗寒性较强等特点,在川南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灰秆竹种子质量特征及苗木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显示:灰秆竹种子纯净度为99.0%,千粒质量为13.5 g,病虫害感染度为6.7%,含水量为7.9%;种子点播的发芽率好于撒播,环境温度在30~35℃时种子发芽率最高;在灰秆竹播种苗快繁时,作为外植体的枝条幼化程度越高,繁殖苗生长越快;在培养基中加入生长激素能显著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生长激素以细胞分裂素(BA)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具有发笋期长、发笋量大、生长适应性广、材性好等特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试验研究了底肥类型(农家肥、复合肥)、栽植季节(春季、冬季)、栽植方式(双头带蔸埋秆栽植、单株栽植)对佯黄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底肥类型间对佯黄竹成活率具有显著影响,对发笋数和成竹数则影响不显著;不同的栽植季节和栽植方式对佯黄竹成活率、发笋数和成竹数均有显著影响;底肥类型、栽植季节和栽植方式的不同处理组合对佯黄竹成活率、发笋数、成竹数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施复合肥底肥,春季采用双头带蔸埋秆栽植方式在成活率、发笋数、成竹数3个指标上均表现最优,成活率达到96.7%,发笋数达到8.3株/丛,成竹数达到6.7株/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