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玉米细菌性条斑病是一种对玉米造成严重危害的新型细菌性病害,其病原为Xanthomonas vasicola pv. vasculorum,近10年间传播迅速,从非洲蔓延至南北美洲,目前分布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家。本文对玉米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原分类地位、危害症状、寄主、地理分布、传播途径、侵染循环、检测方法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述,以降低病菌随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花生病毒病是我国北方花生上重要病害。俞大绂先生早在1939年曾对山东、江苏花生病毒病做过调查和报道,七十年代以来,病害趋于严重,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我国北方花生上流行的主要有花生轻斑驳、黄花叶和普通花叶3种病毒病,本文将对前两种病害及其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韩国新近发生两种梨树细菌性病害,梨枝条黑枯病和梨褐色叶枯病,已流行并造成严重危害,两种病害均可随种苗传播。梨枝条黑枯病的症状、病原及危害与梨火疫病极其相近,其病原与梨火疫病菌的关系还未完全研究清楚。梨褐色叶枯病也显著影响梨的产量。建议国家立即对这两种病害采取检疫措施,以防止这两种病害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4.
花生病毒病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条纹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花生矮化病毒是影响我国花生生产的3种重要病毒。该文对近20年来这3种病毒引起花生条纹、黄花叶和普通花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进展作一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和消费国(彭振英等,2019)。花生焦斑病是花生上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在叶片上常产生焦斑和胡麻斑,焦斑症状更普遍,与其它叶部病害混合发生导致花生中后期叶片大量枯死,对花生生产造成一定的威胁(晏立英等,2015)。目前国内外对花生焦斑病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对花生焦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该病原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明确花生焦斑病菌的致病机理及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结线虫病是我国红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经4年在湖南、浙江、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红麻主产区调查和鉴定,病原线虫有下列3个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是优势种,其在湖南阮江县砂壤土麻田1年可发生4代。文中并对最佳施药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花生网斑病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花生网斑病是我国花生上新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近年来蔓延迅速,为害严重,经1983-1992年历时10年的系统研究,摸清了该病症状、发生和为害规律、分布特点;明确该病的发生与主要发病因子的关联性;于国内首次明确了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摸清了病害发生程度与花生荚果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了受害较敏感的花生物候期,建立了防治经济阈值模型;筛选出目前最好的杀菌剂、生物制剂和物理保护剂以及较抗病的花生品  相似文献   

8.
2012年,北美地区发生了一种由山毛榉李氏垫刃线虫麦肯恩亚种(Litylenchus crenatae mccannii)引起的森林新病害——山毛榉叶线虫病,病情蔓延迅速,已扩散至美国和加拿大30个县。病原为害山毛榉属植物,可造成病树成片死亡。由于山毛榉是北美温带阔叶林的主要构成树种和重要用材树种,新病害已引起美国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分布5种山毛榉属植物(均为特有种),是我国南方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鉴于我国每年从北美进口大量山毛榉木材,病原线虫存在随进境木材传入国内的巨大风险。因此,检疫部门应开展风险评估,口岸应针对性开展山毛榉叶线虫病的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山毛榉叶线虫病的发生历史、分布范围、为害症状、病原线虫形态学特征、生活史、传播途径、分子检测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期为口岸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快速有效地对甘蔗重要病害病原进行诊断检测,明确监测病害的病原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病害的基础和关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通过探索研究、改进创新、优化建立了甘蔗黑穗病、锈病、白条病、宿根矮化病、赤条病、花叶病、斐济病、黄叶病、杆状病毒病和白叶病等10种重要病害13种病原的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为甘蔗病害的有效诊断和防控、脱毒健康种苗检测及引种检疫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花生病毒病是世界性的花生重要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上重要的、侵染花生的病毒有9种,包括主要发生在美国的花生斑驳病毒(PMV)和番茄斑萎病毒(TSWV),在印度和南亚国家花生上发生的花生芽枯病毒(PBNV)和印度花生丛矮病毒(IPCV),在非洲国家发生的花生丛簇病毒(GRV)和花生丛矮病毒(PSV),以及我国花生上发生的条纹病毒(PSt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花生矮化病毒(PSV)。在过去的十余年内,国外对花生病毒的研究迅速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不仅加深了对病毒自身的认识,也提高了病毒检测、病害诊断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花生条纹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治张建成于长军(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李国荣(山东省莱西市种子公司花生条纹病毒病是花生上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病害。在我国各花生产区广泛分布,特别是在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和安徽等广大北方花生产区,许多...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花生病毒病及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5—1987年研究表明北京地区花生上流行的病害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引起的黄花叶病害和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引起的轻斑驳病害。血清鉴定451份花生病害样品,黄花叶病害样品受CMV-CA侵染占95.7%,轻斑驳病害样品受PMMV侵染占91.3%,中后期病害样品受CMV-CA和PMMV复合感染较普遍。CMV种传率2%左右,种传病苗在花生出苗后开始出现,6月病害进入高峰。三年CMV-CA流行程度明显不同,主要取决于苗期蚜虫发生早晚、发生量及苗期降雨量。PMMV种传率低于1%,病苗出现稍晚,但病害扩散快,6月上旬进入高峰,7月上、中旬发病率达100%。三年流行程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甜菜黄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甜菜黄萎病,是危害甜菜较大的病害之一。早在三十年代就由 C.F.Hen Drson首先报道了阿根廷、智利甜菜黄萎病的危害情况。六十年代末,C.W.Bennett.等人,又进一步的研究报道。七十年代初,C.Urbina-Vidal 等报道了对智利甜菜黄萎病病原物的研究结果。1980年,我们对黑龙江省阿城县的甜菜作病害调查时,发现了一些黄萎病株:整株黄化、矮缩、枯萎。该病虽尚未造成严重危害,亦应及早控制其蔓延。本文报道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甜菜黄萎病病原物及其药物防治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斑马片病是一种可对马铃薯等茄科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其病原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主要通过马铃薯木虱(Bactericera cockerelli)等介体进行传播。该病害主要分布于美国、墨西哥、中美洲各国和新西兰等国家,虽然目前中国没有发生的报道,但具备该病害传入和发生的条件。本文对斑马片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病原基因组学、分子检测技术、防控措施及对我国的风险等进行讨论,对于全面了解该病害,防范其传入我国并在我国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僵果病和炭疽病是蓝莓上普遍发生的两种重要真菌病害,危害极其严重,近年来随着蓝莓引种工作以及新鲜果实的大量进口,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逐渐增大。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病害的病原、危害及分布、症状、病害循环、防治措施和检疫鉴定特征等,以其为防止这些病害随着引种工作传入我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柑橘是我国第二大水果,是我国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甜橙疮痂病(sweet orange scab)和壳针孢斑点病(septoria spot)是我国可能尚未发生,但面临较大入侵风险的两种柑橘真菌性病害。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病害的危害性、分布范围、症状、寄主范围、病原性质和发生规律,并分析了这些病害经繁殖材料和果品贸易入侵我国的风险,以期加深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对这两种病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薏苡叶枯病和叶斑病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薏苡叶部病害进行了调查。用组织分离法,PSA平板培养经纯化后作病原鉴定,在其上发现了两种病害:薏苡叶斑病为一种新病害,病原鉴定为薏苡尾孢(Cercospora sp.);薏苡叶枯病为福建省首次记录,其病原为薏苡平脐蠕孢(Bipolaris coicis)。  相似文献   

18.
十五种根结线虫病害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全国的不同地区采集的15种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按照国际根结线虫协作组综合鉴定方法,对每种病原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花生、葡萄、唐松草(均采自北京)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北方根结线虫;月季根结线虫病的病原(北京)有一种是北方根结线虫,另一种是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泡桐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河南禹县)也属于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烟草(河南郑州)、番茄(湖南长沙)、西瓜(湖南长沙)、白菜(江西南昌)、萝芙木(广西南宁)和栀子(广西南宁)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在广西南宁采集的美登木根结线虫病病原有一种是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另一种是爪哇根结线虫;黄瓜(北京)和柳树(广西桂林)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爪哇根线虫;在广东海南岛采集的青皮象耳豆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是国际上没有报道过的新种,定名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相似文献   

19.
辽宁花生疮痂病发生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作者对辽宁省花生疮痂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花生疮痂病在辽宁发生轻重不一,阜新、锦州、葫芦岛地区发生严重,沈阳地区零星发生,铁岭地区尚未见发生.花生疮痂病已从次病害上升为辽宁省花生产区主要病害.作者结合花生疮痂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及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该病害严流行的原因并对防治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发炜 《植物医生》1995,8(1):21-21
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烟草的苗期病害已查明有17种,就其为害程度可作下述划分: 主要病害;炭疽病、猝倒病和立枯病; 次要病害:根黑腐病和普通花叶病毒病; 少见病害:菌核病和菟丝子病; 偶发病害;白粉病、灰霉病、角班病、剑叶病、镰刀菌根腐病、黑胫病、蛙眼病、黑霉斑病、根结线虫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 就其病原越冬和初染源形成可划分: 病原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者;炭疽病、立枯病、普通花叶病、灰霉病、角斑病、蛙眼病和黑胫病7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