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绪清 《湖北植保》2023,(4):20-23+29
作物连作障碍对其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国内现阶段作物连作障碍现状,陈述了作物连作障碍的危害性,从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生态环境破坏、植物自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形成原因,提出了土壤改良和田间管理、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优化、嫁接技术利用、生物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这一难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连作对谷子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谷子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连作年限对谷子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在4a不施肥定位试验的基础上,设置连作2 a(T1)、连作3 a(T2)、连作4 a(T3)和轮作(CK)4个处理,分别测定了土壤养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其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轮作(CK)相比,连作2 a(T1)、连作3 a(T2)和连作4 a(T3)分别减产6.9%、12.7%和35.6%,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减产幅度加大;连作土壤氮、磷含量降低,其中速效氮含量降低最为显著(P0.05),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土壤p H升高。连作条件下,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且随着连作年限增加,降低越显著,连作4 a(T3)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植物疫苗胶悬剂的制备工艺,确定胶悬剂制备的适宜参数为:琼脂终浓度为2.0‰、氯化钠终浓度为2.0%和pH为7.0。在此条件下,胶悬效果最好,质地均匀,无上下分层。试验了植物疫苗胶悬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胶悬剂能较好地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其防效(77.45%)与化学农药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77.23%)相当,配合生防菌剂20亿活芽孢/g蜡质芽孢杆菌WP施用,效果更佳,防效达81.81%。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海南省万宁市广藿香连作地青枯病发病率为33.06%,病情指数为15.77;非连作地青枯病发病率为16.64.%,病情指数为7.40。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地广藿香青枯病发病偏重,所以在海南种植广藿香,应该尽量避免连作。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先接种放线菌St-145菌株2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3.83%;先接种病原菌2d后再接种St-145菌株对该病的防效为30.86%.St-145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大田防治效果为16.39%.  相似文献   

6.
拮抗放线菌St-145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先接种放线菌St-145菌株2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3.83%;先接种病原菌2d后再接种St-145菌株对该病的防效为30.86%。St-145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大田防治效果为16.39%。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不同连作年限对黄瓜主要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害是温室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生物灾害,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和栽培年限的延长,病害发生加重,土壤连作障碍加剧.本研究旨在揭示日光温室土壤连作病害发生的机理,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及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不同连作年限(连作0、3、5、7年)的土壤测定其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并采用盆栽的方法获取不同连作年限的马铃薯幼苗,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及抗性生理指标,以探究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含盐量、碱解氮含量和土壤容重逐年上升,在连作7年时分别比对照高348.31%、228.57%和5.39%;在连作5年和7年时,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连作7年时比对照下降27.43%、31.27%和38.30%;土壤中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除对羟基苯甲酸外)显著增加;在连作5年和7年时,香草酸分别高于对照24.87%、19.82%;阿魏酸和总酚酸含量在连作7年分别达到对照的270.2%、374.9%;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其中转化酶活性在连作3、5、7年时其活性分别下降为对照的78.6%、70.8%和48.1%;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连作7年时分别比对照下降26.67%和10.85%;马铃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MDA含量和活性氧产生速率显著升高。从整体上看马铃薯连作5年和7年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说明连作障碍达到显著水平,这与上述土壤各环境因子的变化是相对应的,这可能就是连作障碍的直接原因。马铃薯连作5年和7年时,由于土壤菌类组成、关键酶活和理化性状的改变及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的显著增加,造成了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胁迫,从而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连作是根结线虫为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为评估连作年限对根结线虫数量及其与土壤线虫数量关系,选择典型的不同连作时间的保护地(种植番茄),研究番茄生长期间根围土壤不同土层的根结线虫二龄幼虫(second-stage juveniles,J2)与自由生活线虫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根结线虫J2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增多,0和5-year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少,平均根结线虫数为1.1和2.1条/100g干土,8、10和12-year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平均值分别为154.9、68.3和861.8条/100g干土;在0~30cm土层,根结线虫J2数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土壤自由生活线虫数量随土层的增加而增多,连作对自由生活线虫数量无显著影响。0和5-year土壤中根结线虫群体占土壤线虫总数的比例小,属稀有类群,在土壤线虫中处于稳定的群落结构状态。连作8、10和12-year的土壤中根结线虫J2为优势类群,土壤中自由生活线虫数量与根结线虫数量呈现相反的趋势,根结线虫J2占土壤线虫总数的比例增加,自由生活线虫与根结线虫J2数量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无致病力青枯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Tm0 4 4和Asp0 6 1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 ;两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 ,移栽浸根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番茄经ATm0 4 4和Asp0 6 1处理后 ,分别较对照推迟 9和 7d发病 ,2 0d后的防效达 56 .7%和 53.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经ATm0 4 4和Asp0 6 1菌悬液浸根处理番茄 ,1 5d后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53.8%和 37.7%。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单一拮抗菌抑菌活性不够稳定、防治效果差等不足,本文研究了2株优良放线菌菌株之间亲和性及其复合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表明,2株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将亲和性菌株FX81和FX28等比例同时复合发酵,复合发酵液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6.0 mm,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菌株FX81(27.0 mm)和FX28(28.8 mm)。将2株拮抗菌制成复合菌剂BOF8128对番茄青枯病的盆栽防效为82.03%,比单一菌剂分别提高了8.13%(BOF81)和18.63%(BOF28),同时复合菌剂显著促进了番茄地上部分的生长,干重增加76.58%。由此表明,2株放线菌在防治番茄青枯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有望用于进一步菌肥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离体条件下测试了81株芽孢杆菌分离物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的能力,有4个菌株(B2、B5、B7和B8)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效果,经细菌生物学性状、Biolog和16S rDNA序列分析,B2菌株鉴定为短短小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B5、B7和B8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温室环境中,4个菌株都能不同程度的促进灭菌土和自然土的番茄生长,并能减轻番茄青枯病的发生。B2菌株显示了显著的抑菌作用,在灭菌土和自然土中分别降低了80.0%和87.4%的番茄青枯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SB1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SB1 isolated from tomato roots was evaluated for its ability to control tomato bacterial wilt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Application of strain SB1 culture suspension suppressed tomato wilt disease both in sterilized and non-sterilized soil,providing 76.03% and 77.78% protection,respectively.Wilt symptom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en strain SB1 was applied before pathogen inoculation,while less suppression was conferred by strain SB1 application after pathogen inoculati...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利用芽胞杆菌资源,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从不同地理来源的芽胞杆菌中筛选出24个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6个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14.00 mm,菌株FJAT-11709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14.78 mm。盆栽试验比较了6个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JAT-20261和FJAT-19700防效最好,分别达72.73%和67.7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FJAT-20261和FJAT-19700分别被鉴定为耐寒短杆芽胞杆菌和特基拉芽胞杆菌。本文报道这2种芽胞杆菌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拮抗作用,为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于番茄茎部能较强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生长的内生细菌B47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最适生长pH5~6,最适生长温度为35℃。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淋根法先接种B47菌后接种病原菌和用注射法先接种B47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可取得81.25%和92.10%的防效,而用淋根法、注射法同时接种B47菌与病原菌的处理防效较低。  相似文献   

16.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本研究将制备得到的伊利石吸附W51菌剂作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伊利石吸附W51菌剂中的伊利石最佳剂量为4%,最佳吸附时间为30 min,在该条件下伊利石对菌体的吸附率达到90.78%;温室试验中,伊利石吸附W51菌剂处理组在第14 d仍然表现出较好的防效62.29%,远高于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sp.W51菌悬液处理组的42.91%。本研究表明,伊利石吸附W51菌剂相对于单一的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sp.W51对番茄青枯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床作为发酵槽,通过二次好氧发酵生产含有多个功能微生物组的一种新型土壤连作障碍修复剂。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不同浸提液体浓度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浸提液的100倍稀释液处理的番茄种子发芽指数(36.75)和种子活力指数(106.07)均显著高于无菌水对照(发芽指数33.98,种子活力指数65.26);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浸提液的稀释倍数低于50倍会抑制番茄种子萌发,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无菌水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植株生长及青枯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添加量为小于60%)会促进番茄植株生长,而高浓度整合生物组菌剂(添加量大于80%)抑制番茄植株生长;添加量为40%,其促长效果最好,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3.77%、26.00%和79.51%,其根系活力31.15 μg/(g·h),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4.72 μg/(g·h);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随添加量增大而增加,添加量大等于40%,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均大于65%,添加量为100%的防治效果最好,为77.37%。综合促长效果、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成本,建议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使用剂量为添加量40%。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北京地区番茄青枯病健康与发病植株根际细菌组成差异,构建相关性网络,并从健康植株根际分离和筛选青枯菌拮抗菌群。结果显示,pH和速效磷是影响各采样地区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发病植株根际土壤群落结构比健康植株更复杂,群落间相互作用数量增多;网络分析表明有15个属与Ralstonia直接相关;通过拮抗实验获得14株对青枯菌具有显著拮抗能力的根际细菌,其中包括3个不常见拮抗细菌类群,为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剑菌属Ensifer和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该研究结果为北京地区番茄青枯病预警和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9.
两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Erwinia persicinus RA2和Bacillus pumilus WP8浸种和拌土处理对番茄青枯病的实际防治效果,及其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菌都具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作用,并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幼苗生长。主要体现在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健株率,病原菌处理的健株率最低,仅为22.4%,而RA2和WP8浸种处理分别达68.9%和62.8%;促进幼苗地上部增高、增粗和根部生长,如WP8浸种处理的茎叶干重和根干重分别达到4.87 mg·株^-1和35.69 mg·株^-1,分别比病原菌对照提高110.82%和205.83%。浸种处理的促进效应明显优于拌土处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25 mm)比例,WP8浸种处理尤为明显,分别比空白对照和病原菌对照提高269.91%和156.88%。DGGE指纹图谱表明根际微生物群落受番茄种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青枯病菌,而受这两种菌施用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花生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鉴定、抗菌活性及其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区健康花生植株茎秆内分离到1株对花生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命名为BZ6-1菌株.拮抗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广抗菌谱,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形态观察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糖蜜10g·L-1,蛋白胨0.5g·L-1,酵母膏0.5g·L-1.最适发酵条件为pH8.5、装液量50mL/250mL、温度25℃、转速200r·min-1、培养时间21h,在此条件下拮抗圈直径达34.0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BZ6-1菌株对花生青枯病防效达6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