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肠道损伤模型。试验选用16头7日龄健康幼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PEDV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0d,试验期间两个处理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于试验第7天晚上对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PEDV病毒(剂量为104.5 TCID50),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0天早上空腹灌服D-木糖(0.1g/kg体重),1h后前腔静脉采血,屠宰取样,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组织样品,测定平均日增重(ADG)、腹泻率(DR)、肠道形态结构、肠道黏膜损伤相关基因mRNA水平。试验结果表明:(1)PEDV感染显著降低了仔猪ADG(P0.05),极显著提高了仔猪腹泻率(P0.01);(2)PEDV感染极显著降低了血浆D-木糖含量、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3)PEDV感染极显著提高了仔猪空肠黏膜PEDV 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肠绒毛蛋白(villin)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以上结果表明,口腔灌服PEDV可以成功诱导建立幼龄仔猪肠道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探讨混合饲喂枯草芽孢杆菌RJGP16和猪源乳酸杆菌B1对仔猪肠道肠绒毛发育的影响,以及这两种益生菌在体内拮抗大肠埃希氏菌K88的能力.试验选取8窝新生仔猪为研究对象,分别于0、7、11和26日龄经口腔灌服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活菌数1.0×109 CFU· mL-1)、猪源乳酸杆菌菌液(活菌数1.0×109 CFU· mL-1)、枯草芽孢杆菌和猪源乳酸杆菌混合菌液(体积比1∶1),以及对饲喂混合菌液的试验组进行大肠埃希菌K88的攻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时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和猪源乳酸杆菌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P<0.05)和回肠(P<0.01)的肠绒毛高度,增加十二指肠(P<0.05)和空肠(P<0.0l)绒毛的数量,降低空肠(P<0.05)和回肠(P<0.01)的隐窝深度,以及增加十二指肠(P<0.05)、空肠(P<0.05)和回肠(P<0.0l)的绒腺比.此外,同时饲喂这两种益生菌能有效地拮抗大肠埃希菌K88对仔猪肠道上皮的损伤.笔者的研究提示枯草芽孢杆菌和猪源乳酸杆菌对肠道绒毛的发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并能有效地提高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外源粪菌干预对受体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重相近、胎次相同、同日出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12窝,随机分为2组,每组6窝(每窝10~12头)。试验组于1~10日龄隔天灌喂1 m L金华猪粪菌悬液进行外源粪菌干预;对照组灌喂等量无菌0.1 mol/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试验期间,仔猪自由哺乳采食和饮水,分别于12日龄和27日龄进行屠宰、采样。结果表明:外源粪菌干预可明显减少腹泻,提高受体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P0.05);外源粪菌干预能显著降低27日龄受体猪肠道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外源粪菌干预能显著增加肠道杯状细胞数和12日龄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阳性(SIgA~+)细胞数(P0.05),同时显著提高肠道黏蛋白Muc2、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水平(P0.05),而27日龄试验组的肠道SIgA~+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外源粪菌干预能通过增加肠道杯状细胞和SIgA~+细胞数、提高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方式调节受体猪肠道屏障功能,具有维持猪肠道功能稳态和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肠道损伤模型。试验选用16头7日龄健康幼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PEDV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0 d,试验期间两个处理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于试验第7天晚上对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PEDV病毒(剂量为104.5 TCID50),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0天早上空腹灌服D-木糖(0.1 g/kg体重),1 h后前腔静脉采血,屠宰取样,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组织样品,测定平均日增重(ADG)、腹泻率(DR)、肠道形态结构、肠道黏膜损伤相关基因mRNA水平。试验结果表明:①PEDV感染显著降低了仔猪ADG(P<0.05),极显著提高了仔猪腹泻率(P<0.01);②PEDV感染极显著降低了血浆D-木糖含量、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③PEDV感染极显著提高了仔猪空肠黏膜PEDV 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肠绒毛蛋白(villin)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以上结果表明,口腔灌服PEDV可以成功诱导建立幼龄仔猪肠道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感染大肠杆菌K88仔猪脾脏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6.8±0.5)kg的去势"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8头,随机分为2组,每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饲喂期结束时每头猪灌服致病性大肠杆菌K88菌液(每头猪灌服1×1011CFU)。试验结果表明,仔猪采食枯草芽孢杆菌的饲粮,进行大肠杆菌攻毒后,能显著降低脾脏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P0.05)。结果提示,仔猪采食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饲粮,在致病性大肠杆菌K88感染时,能降低脾脏TLRs的表达水平,调节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大肠杆菌(E.coli)外膜蛋白酶T(OmpT)的免疫原性及对小鼠的免疫效率,本研究将原核重组表达纯化的OmpT蛋白(rOmpT)免疫小鼠,并以灭活的E.coli 308-2全菌疫苗株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其抗体效价、体外调理吞噬作用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攻毒试验进行保护效率评价。结果表明rOmpT免疫组在二免后14 d其抗体水平可以达到峰值(1∶64 000),并且其抗血清具有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对E.coli的吞噬作用;同时,重组蛋白与全菌免疫组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IL-4和IFN-γ的表达。而且重组蛋白免疫组对4个进化种系(Phylogenetic group)的E.coli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均为60%左右,比全菌免疫组高约10%。研究结果显示rOmpT比全菌灭活E.coli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更有效免疫保护作用,表明rOmpT可以作为E.coli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4组及K88组分别在早晚两次口服灌喂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pBAD-STa、LMG194和K88,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7天早上各组灌服D-木糖并采血,屠宰并取空肠、回肠组织样品,测量仔猪血常规指标、血浆D-木糖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力,以及吸收与转运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与K88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K88组仔猪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血浆DAO活力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LMG194组空肠AQP8、AQP10、KCNJ13和b0,+A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K88组空肠AQP8、AQP1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Ta组回肠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QP10、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K88组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K88组AQP10、KCNJ13、b0,+AT、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空肠HSP70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产生炎症,吸收与转运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粪菌移植(FMT)对仔猪肠道发育、肠道菌群组成、肠道激素分泌的影响。选取相同出生日期的新生"长×荣"二杂仔猪6窝,分为2组,每组3窝。在出生后3~7 d,FMT组仔猪每天灌喂1 mL健康成年猪的粪便菌悬液,对照组仔猪灌喂等量无菌生理盐水。28日龄时,每组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6头健康仔猪采集静脉血后屠宰,收集相应肠道及内容物样品用于组织形态、激素水平、基因表达和肠道菌群组成的检测。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约20%(P0.01),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隐窝深度极显著增加(P0.01)。2)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饥饿素(ghrelin)这3种肠道激素的水平不同程度增加,其中GLP-1和ghrelin的水平达到显著水平(P0.05);FMT组仔猪回肠中CCK和ghrelin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CCK的受体胆囊收缩素A受体(CCKAR)和胆囊收缩素B受体(CCKBR)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样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 0.05或P 0.01),而ghrelin的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FMT组仔猪结肠中GLP-1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其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的mRNA相对表达量有上升趋势(P0.05)。3)FMT明显改变了受体仔猪回肠中的菌群结构,增加了结肠菌群的alpha多样性。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回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加,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减少;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回肠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减少,SMB53、Sarcina和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增加。2组仔猪的结肠菌群组成差异不明显。4)将肠道中相对丰度排在前3位的菌群与肠道激素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回肠中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和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的相对丰度与GLP-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肠中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与GLP-1表达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相对丰度与CCK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与CCK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些结果表明早期FMT能够加速受体仔猪的生长和肠道发育,并通过干预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影响肠道激素的分泌和传递。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检测F1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对新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及饲喂直接饲喂型微生物添加剂DFM(百猛灵,明星实验室/美国饲料研究公司)对F18~+ETEC引起的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2头(公母各半,体重6.99 kg±0.33 kg),随机分成4组(2×2因子试验)。试验期25 d:分0~9 d和10 d~25 d两个阶段。第一影响因子:断奶后第13天F18~+ETEC攻毒(0或2×10~9 CFU);第二影响因子:DFM(第一、二阶段添加量分别为0.15%和0.10%)。在第5、9、13、19和25天称量断奶仔猪体重和采食量。第2、3、5、9、12和13天检测粪样得分。第19和24天颈静脉采血收集血液样品。在第25天屠宰将所有仔猪处以安乐死并收集空肠、回肠和脾脏,检测空肠、回肠和结肠内容物的p H。血清和肠道组织用于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丙二醛(MDA)。肠道组织用于组织学评价。结果显示,E.coli口服攻毒后,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241μm~221μm),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增加(255μm~284μm),粪样分数显著增加(0.45~1.03)。13 d~25 d的仔猪腹泻数明显增加1头~6头。DFM显著可增加断奶仔猪体重(11.8 kg~14.7 kg)、平均日增重(193 g/d~308 g/d)和平均日采食量(193 g/d~308 g/d),但对料重比无影响。DFM显著增加了空肠隐窝深度。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R)的交互作用表明,当猪受E.coli攻毒后,DFM可进一步增加绒毛高度和VCR值。第19天的血清TNFα浓度显示当猪只E.coli攻毒后DFM可进一步减少TNFα。由此可见,E.coli口服攻毒可增加仔猪腹泻发生率,引起肠道形态的轻微改变。DFM可通过增加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来改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对轮状病毒(RV)攻毒的断奶仔猪腹泻评分及十二指肠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3双因子交叉设计,第1个因素为基础日粮中Ile水平(0、0.5%、1.0%),第2个因素为RV攻毒与否。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48头(杜×长×大),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第1、2组饲喂基础日粮,第3、4组为基础日粮+0.5%Ile,第5、6组为基础日粮+1%Ile。在饲喂第14天时,所有仔猪灌服100 mmol/L碳酸氢钠溶液5 mL,20 min后,第2、4、6攻毒组进行灌服RV 5 mL(106 TCID50/mL)攻毒处理,第1、3、5组灌服生理盐水5 mL。攻毒后饲喂日粮不变,在试验第18天进行采样。结果显示:攻毒试验前14 d Ile试验组的腹泻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试验15~18 d时RV攻毒对照组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显著高于试验组,通过Ile的治疗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有降低的趋势,Ile与RV具有交互作用。在Ile处理下,试验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不同纤毛抗原的猪大肠杆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试验动物发病的最小菌(毒)含量,用不同菌数的E.coliC83549(K88)、C83644(K99)和C83710(987P)菌株培养物对出生18~24h的仔猪进行攻毒,用不同毒素含量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别对出生18~24h的仔猪和家兔进行攻毒。结果表明,引起仔猪发病的大肠杆菌三种菌株的最低含量均为150×108CFU,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1日龄仔猪和家兔发病的最低毒素含量分别75和80小鼠MLD。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4组及K88组分别在早晚两次口服灌喂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pBAD-STa、LMG194和K88,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7天早上各组灌服D-木糖并采血,屠宰并取空肠、回肠组织样品,测量仔猪血常规指标、血浆D-木糖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力,以及吸收与转运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与K88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K88组仔猪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血浆DAO活力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LMG194组空肠AQP8、AQP10、KCNJ13和b0,+A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K88组空肠AQP8、AQP1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Ta组回肠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QP10、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K88组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K88组AQP10、KCNJ13、b0,+AT、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空肠HSP70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产生炎症,吸收与转运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cecropin AD对肉鸡大肠杆菌K88攻毒状态下,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对其肠道微生物和血浆IL-6的影响。试验选用1周龄AA肉公雏288只,随机分为3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①空白对照:基础日粮;②抗生素组:基础日粮+80mg/kg金霉素;③抗菌肽组:基础日粮+300mg/kg的抗菌肽cecropin AD。试验期28d。第22d攻毒,各组肉鸡分别灌服1mL大肠杆菌K88的PBS菌悬液(109CFU/mL)。攻毒7d后,每个重复屠宰1只鸡,心脏采血并收集盲肠食糜。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抗菌肽组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数目,乳酸杆菌数目没有显著变化,IL-6水平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可以抑制大肠杆菌数目、控制炎性反应来保证肉鸡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和K88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K88),每组6头。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观察空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空肠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与K88组仔猪空肠绒毛明显萎缩变短,有明显损伤甚至脱落;STa、LMG194及K88组血清中IL-10、IL-8和IL-6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LMG194和K88组血液和肠道iFAB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STa和K88组血清中TNF-α浓度显著降低、NF-κB浓度显著升高,LMG194组NF-κB浓度显著降低、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5);STa和LMG194组CCL2和CXCL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Ta和LMG194组IFN-γ组基因水平分别显著上升和下降(P0.05);K88组CXCL9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CCL2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几乎具有与K88一样的毒性,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黏膜受损,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仔猪腹泻,可作为仔猪腹泻模型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和K88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K88),每组6头。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观察空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空肠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与K88组仔猪空肠绒毛明显萎缩变短,有明显损伤甚至脱落;STa、LMG194及K88组血清中IL-10、IL-8和IL-6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LMG194和K88组血液和肠道iFAB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STa和K88组血清中TNF-α浓度显著降低、NF-κB浓度显著升高,LMG194组NF-κB浓度显著降低、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5);STa和LMG194组CCL2和CXCL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Ta和LMG194组IFN-γ组基因水平分别显著上升和下降(P<0.05);K88组CXCL9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CCL2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几乎具有与K88一样的毒性,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黏膜受损,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仔猪腹泻,可作为仔猪腹泻模型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色氨酸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感染损伤SD大鼠肠道的防御作用。本试验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将40只28日龄雌性SD大鼠,体质量(68.41±0.29)g,随机分为4组:基础日粮组(B);ETEC攻毒组(E,1.0×10^8 ETEC K88);色氨酸缺乏组(I,0.1 mL/d、10 g/L依那普利)。色氨酸缺乏+ETEC攻毒组(E+I,1.0×10^8 ETEC K88+0.1 mL/d、10 g/L依那普利),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H.E染色组织切片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三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蛋白印迹、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分别对SD大鼠肠道细胞因子水平、抗菌肽表达和蛋白水平、粪便中ETEC数量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依那普利通过抑制ACE2酶阻碍肠道色氨酸吸收,显著降低大鼠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淋巴细胞数量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ETEC攻毒显著降低大鼠空肠淋巴细胞数量、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和回肠绒毛高度和淋巴细胞数量(P<0.05)。ETEC攻毒使SD大鼠粪便中ETEC数量显著增高(P<0.05)。依那普利抑制剂对SD大鼠粪便中ETEC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依那普利通过抑制ACE2酶阻碍肠道色氨酸吸收增加空肠和回肠IL-6(P<0.05)和空肠TNF-α质量浓度(P=0.059),降低空肠TGF-β质量浓度(P=0.056);ETEC攻毒使空肠IL-6和回肠IL-6、IL-8和TNF-α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降低空肠TGF-β质量浓度(P=0.059)。依那普利通过抑制ACE2酶阻碍肠道色氨酸吸收显著降低大鼠空肠和回肠Defa-5、BD-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P<0.05);ETEC攻毒使空肠Defa-5、IDO基因和回肠IDO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依那普利通过抑制ACE2酶阻碍肠道色氨酸吸收使空肠、回肠mTOR、BD-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使空肠TLR-4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色氨酸缺乏、ETEC攻毒降低盲肠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拟杆菌门微生物数量,色氨酸不缺乏组盲肠微生物多样性优于缺乏组。结果显示色氨酸通过维持肠道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稳定、促进肠道黏膜发育和提高肠道抗菌肽基因表达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ETEC感染SD大鼠肠道具有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仔猪免疫损伤模型,研究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仔猪血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和MLCK-MLC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机制。试验选取42头健康仔猪,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LPS模型组(B组)、LPS+丙酮酸乙酯处理组(C组)、LPS+氟尼辛葡甲胺处理组(D)和LPS+黄芩苷处理组(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E、F、G组)。饲喂7 d后,攻毒前0.5 h进行药物处理,处理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诱导6 h后再次给药。试验1 d后,采集主动脉血管样品2份,通过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观察血管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密封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血管MLCK-ML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肌球蛋白轻链2(MLC2)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2(p-MLC2))的表达量。结果表明,LPS诱导后,仔猪血管中ZO-1、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黄芩苷处理能明显提高仔猪血管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LPS模型组MLCK和p-MLC2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黄芩苷能显著下调MLCK和p-MLC2表达量(P0.05),各组间MLC2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LPS能引起仔猪的血管损伤,激活MLCK-MLC信号通路,影响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及功能,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仔猪血管紧密连接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试验结果为黄芩苷用于治疗猪的炎性血管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仔猪免疫损伤模型,研究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仔猪血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和MLCK-MLC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机制。试验选取42头健康仔猪,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LPS模型组(B组)、LPS+丙酮酸乙酯处理组(C组)、LPS+氟尼辛葡甲胺处理组(D)和LPS+黄芩苷处理组(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E、F、G组)。饲喂7 d后,攻毒前0.5 h进行药物处理,处理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诱导6 h后再次给药。试验1 d后,采集主动脉血管样品2份,通过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观察血管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密封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血管MLCK-ML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肌球蛋白轻链2(MLC2)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2(p-MLC2))的表达量。结果表明,LPS诱导后,仔猪血管中ZO-1、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黄芩苷处理能明显提高仔猪血管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LPS模型组MLCK和p-MLC2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黄芩苷能显著下调MLCK和p-MLC2表达量(P<0.05),各组间MLC2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LPS能引起仔猪的血管损伤,激活MLCK-MLC信号通路,影响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及功能,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仔猪血管紧密连接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试验结果为黄芩苷用于治疗猪的炎性血管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干酪乳杆菌对断奶仔猪回肠黏膜组织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96头14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乳杆菌对照组、K88攻毒组、预防组,每组4个重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回肠黏膜组织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饲用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回肠绒毛高度、V/C值,增加PCNA含量,提高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表明干酪乳杆菌能保护肠道组织,提高肠道免疫力.降低大肠杆菌对肠道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银杏叶复方对免疫应激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形态及其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目的影响,本试验将3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灌服110 mL生理盐水)、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应激组(灌服110 mL生理盐水)、银杏叶复方组(灌服110 mL银杏叶复方制剂),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试验第23天采用腹膜注射LPS刺激断奶仔猪建立免疫应激模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及LPS应激组相比,银杏叶复方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段的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银杏叶复方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LPS应激组(P0.05)。综上,银杏叶复方可维持和修复由免疫应激引起的断奶仔猪肠道损伤并能增强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