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GGE双标图对参加甘肃省2015-2016年六个试验点的10个晚熟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稳定性大小(G6)03-5-7>(G10)当地品种>(G1)L0528-3>(G7)0528-30>(G9)陇薯6号>(G2)L9901-10>(G8)P2>(G4)天05-7-5>(G5)天06-3-4>(G3)L0527-7,其中(G6)03-5-7虽稳定性最好,但其丰产性不好;丰产性(G4)天05-7-5>(G5)天06-3-4>(G9)陇薯6号>(G3)L0527-7>(G1)L0528-3>(G7)0528-30>(G10)当地品种>(G2)L9901-10>(G6)03-5-7>(G8)P2,(G4)天05-7-5和(G5)天06-3-4的丰产性最好。实验点的代表性(E3)临夏>(E3)静宁>(E2)天水>(E5)宕昌>(E4)安定>(E1)会川,鉴别力(E4)安定>(E1)会川>(E2)天水>(E3)临夏>(E6)静宁>(E5)宕昌;(G4)天05-7-5和(G5)天06-3-4在(E2)天水、(E3)临夏、(E4)安定、(E6)静宁地区适应性最好,(G7)0528-30次之;(G3)L0527-7在(E1)会川和(E5)宕昌表现较好,(G1)L0528-3和(G9)陇薯6号次之。通过GGE综合分析(G5)天06-3-4、(G4)天05-7-5、(G1)L0528-3和(G3)L0527-7表现良好,可以进行下年度试验,继续完成育种程序,其他品种不再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古浪县黄羊川二阴山区气候条件下,采用垄作覆膜栽培方式,以陇薯3号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6号、陇薯11号和L0527—43个新品种综合表现优异,具有显著的增产潜力,适宜古浪县二阴地区种植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筛选各生态区域适宜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新品种意义重大。因此,2015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甘肃定西以陇薯3号为对照,引进了18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宜马铃薯主粮化品种的筛选试验,通过对各个品种(系)的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了适宜主粮化的7个新品种陇薯14号、陇薯11号、陇薯10号、陇薯9号、陇薯7号、青薯9号、中薯19号和2个品系L0527-2、LY08104-12,宜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作为主粮化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通过2年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模式试验及生产实践,渭源县北部山区除了大面积种植的陇薯10号、陇薯7号外,晚熟品种青薯9号、定薯3号、陇薯14号、定薯4号、陇薯9号、青薯10号、陇薯15号、L1036-34(拟登记陇薯22号)适宜该区域种植;熟性偏早的冀张薯12号、L12141-6(拟登记陇薯20号)可作为错峰收获品种应用。栽培模式采用机械覆膜垄作放苗、机械覆膜人工点播、机械播种膜上覆土、机械露地起垄播种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引进适合漯河地区种植的食用甘薯品种,以当地普遍种植的食用甘薯普薯32为对照,对川薯228、烟薯25、岩薯5号、苏薯16、郑红28、龙薯601、广薯79共7个新品种进行了引进鉴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鲜产、干率、淀粉率存在差异。川薯228、烟薯25、岩薯5号、苏薯16 4个品种鲜产、干产和淀粉产量较高,大中薯率高,食味佳,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广薯79和龙薯601丰产性不强,口味不佳,不建议在本地推广;郑红28丰产性较强,大中薯率较高,但干率和淀粉率较低,口味一般,建议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马铃薯试管薯诱导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5种培养基和3种培养方法对马铃薯的大西洋、陇薯3号和甘农2号品种进行了试管薯的诱导。结果表明:8%的蔗糖浓度是大西洋和陇薯3号试管薯诱导的最佳糖浓度;5mg/L 6-BA的添加可有效提高结薯率和增加块茎直径;在含8%蔗糖的培养基上,琼脂的添加与否对试管薯的诱导率没有影响;在不含蔗糖的MS培养基中,300μmol/L 山梨醇+20mmol/L NH4NO3+20mmol/L KNO3的添加对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不利;3种培养方法中,液体培养法的试管薯诱导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7.
GGE模型是研究基因型×环境互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2018—2020年甘肃省甘南州第十一轮青稞区域试验中7个品种(系)的产量性状数据,基于GGE模型对5个试验点的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区组间、品种(系)、试点、年份、品种×试点、品种×年份、试点×年份和品种×试点×年份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试点变异占总变异平方和比例较大,为67.43%。PC1和PC2分别解释了2018-2020年青稞不同品种(系)间环境互作效应为70.26%、88.92%、74.64%。参加区域试验的7个青稞品种(系)在丰产性与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的依次是G07(0628)、G02(0349-1)和0429(G05),其平均单产分别比对照‘康青3号’(ck1)增产15.6%、14.7%和10.2%,比对照‘肚里黄’(ck2)增产19.2%、18.2%和13.6%。对参加区域试验5个试点的代表性与鉴别力分析发现,E3(临潭县种子工作站)和E1(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是本试验中比较理想的2个试验点,不仅具有较好代表性还有强的环境鉴别力。  相似文献   

8.
以陇薯6号为对照,在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北塬试验站对12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品种(系)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有5个品种(系)比对照陇薯6号增产,增产率在48.29%~8.62%,其中产量位于前3位的品种(系)为201614-5、201727-4、201827-2,折合单产分别为2305.67 kg/667m2、22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湟中县引进的4个马铃薯新品种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青薯2号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陇薯5号产量为2703.4kg,增产13.1%,庄薯3号产量为2473.5kg,增产3.5%,2个品种可以作为搭配品种示范推广。青05-11-16产量为2143.4kg,减产10.3%, LX-22产量为1433.4kg,减产40.0%,这2个品种不宜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云南省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优良新品种,为该区域玉米新品种精准推广和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9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15个试点的区域试验籽粒产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不同试点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综合评价参试地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均对参试品种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综合产量、AMMI模型分析及GGE双标图结果,G3(文17-115)、G6(文15-5851)和G5(文17-5313)属较理想品种;E15(普文镇试验点)和E2(石林县试验点)是综合性较好的试点,均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品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可以用来作为全面有效地评估品种和试点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挖掘陕油1609的生产潜力,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GGE双标图对2016年、2017年国家冬油菜黄淮区22个参试品种进行了丰产、稳产和适应性分析,并且结合重要的农艺、品质、抗逆等性状对陕油1609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陕油1609在平均环境轴(AEA)上最接近正方向,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2)陕油1609理想程度排名第一。3)陕油1609适应性广,尤其在陕西杨凌、富平、宝鸡、大荔、河南郑州、甘肃成县6个试验点均表现良好,适宜种植。4)与对照秦优7号相比,陕油1609在冬油菜黄淮区种植优势明显。5)陕油1609含油量高、优质、多抗、适合机械化生产。在冬油菜黄淮区组参试品种中,陕油1609是兼有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的优良品种,本研究可为采用GGE双标图法综合评价其他作物的数量性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离体培养8个马铃薯普通栽培种(2n=4x=48)品种的未授粉子房,获得了青薯168和青薯7号的双单体小植株。花蕾4℃下预处理24~72 h的愈伤组织诱导率(51.24%~57.08%)比未预处理(9.35%)的明显提高。对青薯168和青薯7号而言,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4-D 2.0 mg/L+ZT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和1/2MS+GA3 0.5 mg/L+2-4-D 0.5 mg/L+KT 2.0 mg/L+BAP 2.0 mg/L+ ZT 0.2 mg/L+蔗糖20 g/L+琼脂7 g/L。品种对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小植株的影响比培养基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准确鉴定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马铃薯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并以酶带图谱作为鉴定依据,从而实现对马铃薯品种的鉴定。本文以14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的芽部、茎部、叶片为实验材料,分别提取其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比对同工酶的酶谱差异,进而确定不同品种的差异及其亲缘关系的远近。结果表明,马铃薯芽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可以作为区分马铃薯品种的一个重要指标,14个品种中4、7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晋薯11号和晋薯14号;6、9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晋薯21号和晋薯18号;5、12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同薯22号和同薯20号;13、14号品种酶带相似,品种分别为05-32-7和同薯23号;表明这些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为快速、准确鉴定马铃薯不同品种。本研究以14个马铃薯品种的芽部、茎部、叶片为实验材料,分别提取其过氧化物同工酶,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比较不同品种马铃薯同工酶的酶谱差异,来确定马铃薯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芽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可以作为区分马铃薯品种的一个重要指标,14个品种中4、7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晋薯11号’和‘晋薯14号’;6、9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晋薯21号’和‘晋薯18号’;5、12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同薯22号’和‘同薯20号’;13、14号品种酶带相似,品种分别为‘05-32-7’和‘同薯23号’;表明这些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灰色多维综合分析在紫肉甘薯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紫肉甘薯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多维度综合分析法对14个紫肉甘薯品种的9个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优劣顺序为福宁紫3号、龙紫4号、福薯404、榕薯910、泉薯22、泉薯32、榕薯32、泉薯9-6、福薯006、龙紫5号、榕薯52、莆紫薯5号、徐紫薯2号和龙紫7号。加权关联度的评价结果与品种表现吻合。  相似文献   

16.
GGE双标图在玉米品种区域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以及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GGE双标图法分析了7个玉米新品种在贵州省高海拔地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分析了5个参试地点的辨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盛农4号’产量最高,‘金发玉201212’产量最低,‘水玉108’最稳定,‘胜境847’最不稳定。就综合而言,‘盛农4号’综合性状最为理想。就各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而言,大方县大方镇关井村和威宁县小海镇卯家村的区分能力最好。赫章县古基乡桃园村的代表性最好。综合起来,‘盛农4号’可算作一个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大方县大方镇关井村和威宁县小海镇卯家村代表性和分辨力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15-17
叶菜用型福薯7—6;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该品种叶片心脏形,顶叶、叶色、叶脉色及叶柄均为绿色。短蔓,茎绿色,基部淡紫色,基部分枝10个,株型半直立。单株结薯3个左右,薯块纺缍形,粉红皮桔黄肉,结薯习性好,磬块萌芽性好。鲜嫩茎叶Vc含量14.87mg/100g,粗蛋白30.8%,粗脂肪5.6%,粗纤维14.2%,水溶性总糖0.06%。茎叶食味优良,抗疮痂病、不抗蔓割病。2003-2004年参加国家甘薯叶蕖型新品种区试,食味搭定综合评分4.06分.  相似文献   

18.
胡麻新品种定亚23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院以8729-13-1-3为母本、8431-3A-5-2-1-T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为油纤兼用型,株型较松散,中抗枯萎病,含油率42.6%;丰产稳产,在2007—2008年全国胡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017.2 kg/k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加4.0%,位居9个参试品种首位;生育期90~118 d,适宜新疆伊犁、宁夏固原、甘肃中部、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和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了激素配比与基因型对马铃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AA和NAA浓度的增加,费乌瑞它的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呈波浪式递减,6-BA+IAA处理的诱导率高于6-BA+NAA处理,6-BA+NAA处理的单薯重高于6-BA+IAA,添加6-BA+NAA有利于改变组培苗腋芽处茎尖的生长方向,诱导试管薯的形成;添加6-BA+IAA有利于试管薯块茎膨大、提高试管薯鲜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对激素诱导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60.26%、34.78%。综合比较5个品种在L5和L7两种激素配比处理时的试管薯诱导效果,L5处理比L7处理的费乌瑞它、黑美人、庄薯3号和大西洋4个品种试管薯诱导率高出5.83~11.11个百分点,以试管薯诱导率为第一主分量,筛选出最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1.4 mg/L+30 g/L白糖+4.8 g/L。本研究明确了筛选最优激素配比的主要指标,探明了NAA和IAA两种激素对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效果,为规模化生产试管薯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接第5期第49页) 5.4 鄂马铃薯7号 5.4.1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4. 5.4.2 选育单位: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 5.4.3 品种来源:AJU-69.1/393140-4. 5.4.4 特征特性: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8天左右.株高73 cm左右,株型散,生长势较强.分枝少,天然结实性差,匍匐茎中等长.块茎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结薯集中.区试单株主茎数4.3个,结薯8.4个,商品薯率7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