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来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近几年传入我国的一种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城市行道树悬铃木.本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控制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传播、危害,以及进一步的防治研究提供系统资料.  相似文献   

2.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悬铃木方翅网蝽1年发生5代,全年发生期4~12月,第1代近70 d,2、3、4代的历期在40 d左右。若虫5龄,若虫期9~23 d,成虫寿命为10~25 d。每雌虫产卵约300粒,卵期为9~34 d。该虫10月中下旬开始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主要是主干或主侧枝的树表翘皮,每年发生量主要与气温、林木的郁闭度以及天敌相关。  相似文献   

3.
北京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8月在北京怀柔的二球悬铃木上初次发现了外来入侵物种—悬铃木方翅网蝽 (Corythucha ciliata), 但数量较少, 未造成明显危害; 2013年在北京昌平再度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 且种群数量极大。北京发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是该入侵物种在我国的最北分布记录。本文记述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北京的为害现状, 并提供了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的非典型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 co-receptor,Orc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和组织特异性表达谱,采用Trizol法提取茶翅蝽成虫触角的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其Orco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茶翅蝽Orco蛋白进行跨膜区域预测、结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Orco的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克隆获得茶翅蝽Orco基因并命名为Hhal Orco,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 428 bp,编码475个氨基酸。Hhal Orco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4.11%,无规则卷曲占36.84%,延伸链占29.05%;其分子质量为53.49 kD,等电点为6.16,无信号肽,是非分泌蛋白;有7个跨膜区,是疏水性蛋白,疏水性系数的平均值为0.297;预测的Hhal Orco蛋白为对称亚基构成的同源四聚体。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hal Orco与同为半翅目的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亲缘关系最近。qPCR检测结果显示,Hhal Orco基因主要在雌雄成虫的触角中表达,在成虫的头、胸、腹、足中仅有微量表达。  相似文献   

5.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悬铃木属植物的重要害虫,一旦定殖为害,对新疆悬铃木属植物将造成严重危害,对该虫进行风险评估可为其在新疆的监测、防控提供依据。本文参照通用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从该虫在分析区域的分布情况,传入、定殖和传播的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公式计算,悬铃木方翅网蝽风险值R=1.66,表明该虫在新疆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已在新疆发生,建议已发生地区做好监测与防控工作,防止该虫向外传播扩散,未发现地区应加强检疫与预警,严禁该虫传入。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该虫近几年在石家庄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调查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石家地区的寄主植物、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观察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测试分析了树冠喷施不同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的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浙江新发现的一种林业危险性害虫。采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值R为1.95,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结合本省悬铃木属寄主植物的资源状况及气候特点,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大部分区域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作者提出了检疫管理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动态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期调查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虫口密度和悬铃木叶片的受害情况,利用悬铃木效益成本比,计算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结合虫口密度与危害指数回归方程,确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指标.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卵、若虫、成虫1年有5个相对明显的高峰期,4月中下旬虫口密度开始上升,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种群发生高峰.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36.77%,其百叶虫量与危害指数间呈显著的Logistic回归,其关系式为Y=0.928 4/(1+e0.895 2-0.001 9x),防治指标为250头成若虫/百叶.根据“早防旱治”原则,在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在4月中下旬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需及时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9.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是2002年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严重为害悬铃木等园林植物。本文利用CLIMEX和GIS软件,并结合悬铃木方翅网蝽已知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数据,对其在当前(1981年-2010年)及未来(2011年-2040年、2041年-2070年和2071年-2100年)气候条件下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适生范围较广,适生区占我国内陆总面积的61.27%,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半部地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中大部、华东大部及西南局部地区;未来气候变暖情境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生区呈现向东北方向扩展的趋势,总适生范围不断增大,且适生程度增加。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悬铃木方翅网蝽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对于现已发生和预测出的潜在适生分布区,要加强检疫,防止其进一步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10.
几种植物对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条件下用二球悬铃木、构树、板栗、杜鹃等4种植物的幼嫩叶片饲养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若虫4、龄若虫和成虫,观察该虫发育、存活、寿命和产卵量,结果表明,在悬铃木叶片上悬铃木方翅网蝽能取食、发育或产卵,在其他3种植物叶片上存活时间仅2~7d左右,不能取食、发育或产卵。证实构树、板栗和杜鹃不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嗅觉通讯分子机制,本研究应用RT-PCR克隆获得了梨小食心虫气味受体基因GmolOR10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GmolOR10在梨小食心虫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头、胸、腹、足、翅)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molOR10编码区长1 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等电点和相对分子量分别为8.57和46.14 kD,有7个跨膜结构域。多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GmolOR10与卷蛾科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CpomOR18和山毛榉卷叶蛾Cydia fagiglandana CfagOR18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分别为84.38%和83.38%。GmolOR10在雄成虫触角中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雌虫触角(P<0.01),在雌、雄成虫头部也有较高的表达量,在成虫其他组织表达量很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谱显示,GmolOR10在梨小食心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成虫期的表达量最高(在雌雄成虫中的表达量均呈现出随着...  相似文献   

12.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气味受体家族存在明显扩张现象,推测在豌豆蚜寄主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豌豆蚜特异性扩张分支上的气味受体基因,明确这些气味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PCR技术克隆特异性扩张分支上气味受体基因的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技术测定这些基因在触角及足中的表达水平。克隆获得豌豆蚜特异性扩张分支中4个气味受体基因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OL739156-OL739159),分别编码374~376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为68.09%~83.11%,均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荧光定量RT-qPCR结果显示ApisOR6、ApisOR8、ApisOR13和ApisOR14基因在豌豆蚜成虫触角及足中均有表达,其中ApisOR8、ApisOR13和ApisOR14基因在触角中偏好表达,ApisOR13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解析豌豆蚜特异性扩张气味受体的功能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木霉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木霉产生的几丁质酶在其生物防治的重寄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T-51是一株对番茄灰霉病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株,本文测定了T-51菌株产生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表明T-51在PDB中液体培养以及与灰霉病菌在PDA上对峙培养时产生的几丁质酶活性显著受到灰霉病菌的诱导。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拟康宁木霉T-51中一个几丁质酶基因Tkchit42,全长为1 817bp,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预测该基因有一个1 27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24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总分子量为46.378kDa,预测的等电点(pI)为5.16,与T.koningii中42kDa内切几丁质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9%。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腰果角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气味结合蛋白3(odorant binding protein 3,OBP3)功能及其嗅觉感受机制,利用PCR技术结合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其cDNA全长序列,利用多个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检测其在腰果角盲蝽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腰果角盲蝽HtheOBP3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QHI06949)开放阅读框为474 bp,编码15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约为17.15 kD,等电点为5.14,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和性信息素结合蛋白-普通气味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PBP-GOBP)家族的保守结构域。HtheOBP3蛋白具有6个α-螺旋和3对二硫键,其中5个α-螺旋形成1个结合口袋。腰...  相似文献   

16.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鱼尼丁受体(Px-RyR)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全长15 748bp,5′非编码区267bp,3′端非编码区109bp,开放阅读区全长为15 372bp(GenBank登录号:JF927788),编码5 123个氨基酸残基。估测其蛋白分子量为579.39ku,等电点为5.45。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和其他鳞翅目昆虫RyR氨基酸序列比对相似性较高(92%),与哺乳动物3种亚型RyRs的相似性为45%~47%。此外,二级结构预测,其C-末端存在6个跨膜区域;且Px-RyR中存在一个出现4次重复,长度为89~95个氨基酸的RyR结构域,平均相似性为33%。  相似文献   

17.
由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引起的葡萄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ieback)是葡萄上的主要枝干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致病力最强的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糖转运蛋白在调节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