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八角和杜仲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酶活性及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布和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杜×长×大"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八角提取物(500 mg/kg)、杜仲叶提取物(250 mg/kg)和金霉素(5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八角提取物、杜仲叶提取物和金霉素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八角和杜仲叶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肝脏TNF-αmRNA相对表达量(P0.05)。TNF-α免疫阳性结果主要见于肝脏的肝小叶间及肝血窦。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八角、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并具有抵抗肝脏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谷氨酸,探究谷氨酸对断奶仔猪回肠结构及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4头28日龄健康、体重[(7.90±0.50) kg]相近的杂杜×长×大三元交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酸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粮是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的玉米淀粉,谷氨酸组饲粮是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的谷氨酸。试验期28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的谷氨酸可显著增加断奶仔猪回肠单位长度重量及回肠单位长度黏膜重量(P0.05);显著增加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使回肠黏膜形态结构更完整;显著增加回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封闭蛋白-1(claudin-1)]及增殖标志蛋白(PC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脂多糖(LPS)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0.05);显著上调回肠组织中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1.0%的谷氨酸可通过上调断奶仔猪回肠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增殖,进而保护其结构完整性,增强其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4):8-1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八角和杜仲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代谢产物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里岔黑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断奶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八角提取物(500 mg/kg)、杜仲叶提取物(250 mg/kg)和金霉素(5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八角、杜仲组和抗生素三组,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P0.05)。八角组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5);八角组和杜仲组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SUN)含量(P0.05)。八角组和抗生素组显著降低了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八角、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并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4.
7日龄断奶长×大仔公猪,以代乳粉配制代乳液饲养。12头仔猪9日龄按体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甘草次酸(GA)组(代乳粉添加200 mg/kg的GA),每组6头。连续饲喂12 d。仔猪21日龄称重后处死,测定内脏指数、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固有层厚度以及空肠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A组肝脏指数、小肠质量/长度比、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空肠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提示GA促进了仔猪小肠和肝脏的发育,改善黏膜结构;提高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可能是GA影响小肠发育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对肉兔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育肥期肉兔上的应用效果。选择出生日龄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726.55±94.92) g]无显著差异(P0.05)的伊拉肉兔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杜仲叶提取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100~300 mg/kg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肉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但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300 mg/kg的杜仲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肉兔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200 mg/kg的杜仲叶提取物还可显著提高肉兔血清中球蛋白含量(P0.05),不同程度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综合考虑所测指标,在本试验的3个杜仲叶提取物添加量中以200 mg/k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12头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组(丁酸钠组:基础日粮 1g/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 抗生素,复合组:基础日粮 抗生素 1g/kg丁酸钠),饲喂4周后,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和杯状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空肠和回肠黏膜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肠绒毛排列整齐,柱状细胞结构清晰,丁酸钠组和复合组肠绒毛粗壮,而抗生素组肠绒毛顶端偶见肠上皮脱落,肠绒毛相对较细;各试验组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为空肠的1.3~2.2倍,且以复合组的杯状细胞数最多,丁酸钠组次之,抗生素组最少;各试验组空肠和回肠肠上皮表面微绒毛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复合组的细胞衣最厚且均匀.丁酸钠组次之,抗生素组较薄。表明,丁酸钠能促进杯状细胞增殖,改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而促进仔猪的消化吸收,提高其生产性能,其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均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镰刀菌毒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小肠二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35日龄平均体重为(8.45±0.94)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头,试验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的试验饲粮是用霉变玉米和霉变玉米蛋白粉代替基础饲粮中50%的玉米和玉米蛋白粉配制而成(含玉米赤霉烯酮0.90 m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43 mg/kg,烟曲霉毒素5.85 mg/kg)。仔猪采用单体笼饲养,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降低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升高了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乳糖酶活性、空肠和回肠的蔗糖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镰刀菌毒素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升高了空肠和回肠的丙二醛含量(P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镰刀菌毒素能够降低断奶仔猪小肠二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危害小肠健康,并对其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早期断奶仔猪回肠黏膜形态、紧密连接蛋白和炎性因子基因表达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选取50头胎次、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健康断奶仔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喹烯酮及200、300和400 mg/kg姜黄素的饲粮。预试期7 d,于第4天接种大肠杆菌;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00和400 mg/kg姜黄素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紧密连接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4(TLR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和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显著提高(P0.05);2)喹烯酮组回肠绒毛宽度和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添加300或400 mg/kg姜黄素可改善回肠黏膜上皮形态,增加肠黏膜屏障完整性,提高仔猪免疫力,其作用效果优于喹烯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脂多糖(LPS)应激仔猪肠道形态、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用35日龄、平均体重为(10.0±0.5)kg的苏山猪90头,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LPS组和BL+LPS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对照组和LPS组仔猪均饲喂基础饲粮;BL+LPS组仔猪饲喂添加5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的基础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于正试期第21天从每个重复中选2头仔猪腹腔注射LPS(LPS组和BL+LPS组)或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24 h后屠宰取样。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PS应激显著降低了仔猪十二指肠二胺氧化酶(DAO)、空肠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及空肠一氧化氮(NO)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中NO含量和NOS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回肠绒隐比(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十二指肠和回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提高了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2)与LPS组相比,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LPS应激仔猪回肠DAO和NOS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IgG含量(P<0.05)。由此可见,LPS应激导致仔猪肠黏膜损伤,在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提高LPS应激仔猪的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形态的修复,减缓LPS应激导致的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桑叶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肠道免疫功能、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288只38周龄的罗曼灰蛋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预试期内所有鸡饲喂基础饲粮,正试期内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8%和1.2%的桑叶提取物。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4%、0.8%或1.2%的桑叶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4%、0.8%或1.2%的桑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回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4%、0.8%或1.2%的桑叶提取物可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以及回肠绒隐比(P<0.05);饲粮中添加1.2%的桑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0.4%或1.2%的桑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回肠隐窝深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4%、0.8%或1.2%的桑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盲肠菌群中变形...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6,(5)
试验主要探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K88感染仔猪小肠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体重(6.8±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去势公仔猪8头,随机区组均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饲养试验结束前每头猪灌服致病性大肠杆菌K88菌液(1×1011 CFU)。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比对照组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回肠部位隐窝深度(P0.05),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空肠和回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结果提示,在仔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K88时,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有利于调节仔猪小肠发育和肠道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9):53-56
试验旨在研究超微茶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黏膜形态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2头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4%和0.8%超微茶粉,试验期35 d。在试验的第35天检测断奶仔猪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肠道抗氧化性能和肠道结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8%的超微茶粉可以显著增加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小肠黏膜的抗氧化性能(CAT、GSH-Px、SOD),同时显著增加空肠绒毛长度、降低隐窝深度(P0.05)。结果提示,超微茶粉可以增强仔猪肠道抗氧化机能及促进黏膜生长,从而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ZEA)对断奶母仔猪血清酶、代谢产物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28日龄平均体重为(14.01±0.86)kg、健康的三元杂交(杜×长×大)雌性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 mg/kg ZEA。预试期10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都显著增大(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降低(P0.05),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都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明显增大且排列疏松无序,小肠腺数量减少,黏膜厚度变薄。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肠绒毛高度增大,小肠腺数量减少,并且试验2组和试验3组空肠上皮脱落固有层裸露。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回肠绒毛高度增大且黏膜下层内弥散淋巴细胞增多。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ZEA(0.5~1.5 mg/kg)改变了断奶母仔猪的肝脏代谢和肠道的形态结构,进而影响断奶母仔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激素分泌及仔猪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399头日龄、体况相近的长白×约克杂交的后备母猪,随机分为3组,妊娠1~90 d分别饲喂含10.8%(n=132)、15.8%(n=132)和20.8%(n=135)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饲粮,妊娠91 d至分娩及泌乳期各处理饲喂相同饲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49-1953
试验仔猪选用妊娠45日龄至分娩期间饲喂精氨酸民猪母猪所产7日龄仔猪,共48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水平上添加0、0.8%的谷氨酰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组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长度显著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谷氨酰胺组十二指肠、空肠以及回肠ZO-1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谷氨酰胺对仔猪小肠绒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形成,增强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免疫状态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6.89±0.88) 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1日龄长×大×杜杂交阉公断奶仔猪32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酵母多糖(0.1%酵母多糖组)、0.2%酵母多糖(0.2%酵母多糖组)、55 mg/kg吉他霉素和20 mg/kg硫酸黏菌素(抗生素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0.1%酵母多糖可显著增加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盲肠内容物pH(P0.05);添加0.1%和0.2%酵母多糖和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0.1%和0.2%酵母多糖有增加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的趋势(0.05P0.10),添加0.1%酵母多糖和抗生素可显著增加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5);3)饲粮中添加0.2%酵母多糖和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十二指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添加0.1%、0.2%酵母多糖和抗生素可显著降低空肠黏膜SOD活性(P0.05);4)0.2%酵母多糖组断奶仔猪的十二指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0.1%、0.2%酵母多糖组和抗生素组的空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酵母多糖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盲肠pH,改善肠道形态并降低肠道炎症。在本试验条件下,仔猪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1%。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指标及小肠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5日龄断奶"大白×长白"二元杂交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500、800 mg/kg牛至油。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第1~30天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第15天的血清IGF-Ⅰ含量显著提高(P0.05),第30天的血清IGF-Ⅰ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IGF-Ⅰ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提高断奶仔猪血清和小肠组织IGF-Ⅰ含量,促进断奶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磷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256头遗传背景相同、初始体重为(8.37±0.97) kg的30日龄断奶仔猪,按照完全随机区组的方法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仔猪.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低磷饲粮、低磷饲粮+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及低磷饲粮+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1)2个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相比较低磷饲粮组可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2)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低磷饲粮组(P<0.05),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由此可知,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用以减少无机磷的添加,能达到与基础饲粮组仔猪生长性能相近的效果,且对小肠黏膜形态结构有促进作用;添加新型耐热型植酸酶1 000 U/kg优于添加500 U/kg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组织抗氧化能力及相关酶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8 kg的大×长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苜蓿皂苷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苜蓿皂苷的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降低仔猪十二指肠和盲肠的pH(P0.05),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乳酸菌数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提高仔猪肝脏和肾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并显著提高仔猪肝脏和空肠中GSH-Px mRNA表达量及十二指肠和回肠中CAT mRNA表达量(P0.05)。综上,苜蓿皂苷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其组织抗氧化能力并有效改善其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黏膜结构和免疫细胞的影响。选择24头(9.15±0.90)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主因子包括:1)饲粮处理(5%玉米油或5%亚麻籽油);2)免疫应激(注射生理盐水或LPS)。饲粮中添加5%玉米油或5%亚麻籽油饲喂21 d,在试验第21天,每组1/2的猪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另外1/2的猪腹膜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将仔猪麻醉屠宰,取肠道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空肠固有层细胞密度和嗜中性粒细胞数目(P0.05),有降低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目(P=0.080)和回肠杯状细胞数目(P=0.059)的趋势;2)LPS刺激对亚麻籽油组仔猪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5%亚麻籽油有提高回肠派氏结细胞密度的趋势(P=0.064),且在LPS刺激下,显著降低空肠固有层细胞密度(P0.05),并有增加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目的趋势(P=0.069)。结果提示,5%亚麻籽油在一定程度上可维护LPS刺激断奶仔猪的小肠黏膜结构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