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云南省西盟县岳宋竹要基地,进行了龙竹、甜龙竹植苗林技术的研究,选择6个造林技术分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为:竹种、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施N肥、P肥、K肥、土高度等7个因素对竹子的直径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竹种、整地方式、施N肥、封顶高度对发笋量有极显著影响;施P肥、K肥对发笋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省西盟县对龙竹、甜龙竹植苗造林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施肥种类和数量、封顶等内容的造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下,龙竹的生长发育状况优于甜龙竹;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消除了杂草、灌木与竹子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较好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竹子的生长发育;每hm2配合追施尿素99kg、普钙165kg、K2SO433kg有利于竹子的直径生长和多发笋;适宜的封顶可去除竹子的顶端优势,促进竹林速生丰产;造林密度以330丛/hm2为好。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西盟县岳宋竹林基地,进行了龙竹、甜龙竹植苗造林技术的研究,选择6个造林技术分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为:竹种、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施N肥、P肥、K肥、封顶高度等7个因素对竹子的直径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竹种、整地方式、施N肥、封顶高度对发笋量有极显著影响;施P肥、K肥对发笋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西盟县对龙竹、甜龙竹植苗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施肥种类和数量、封顶等内容的造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下,龙竹的生长发育状况优于甜龙竹;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消除了杂草、灌木与竹子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较好地改善了土壤理的理化性质,有利于竹子的生长发育;每hm^2配合追施尿素99kg、普钙165kg、K2SO433kg有利于竹子的直径生长和多发笋;适宜的封顶可去除竹子的顶端  相似文献   

5.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施肥、覆盖等措施对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进行竹笋早产、丰产试验,分析比较勃氏甜龙竹在各种有机肥及覆盖的作用下竹笋早产、丰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过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地温越高的处理在竹笋早产丰产方面效果越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对勃氏甜龙竹竹笋早产丰产作用明显;Ⅰ处理(牛粪、鸡粪+薄膜)最有利于勃氏甜龙竹竹笋早产丰产。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施肥、覆盖等措施对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进行竹笋早产、丰产试验,分析比较勃氏甜龙竹在各种有机肥及覆盖的作用下竹笋早产、丰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过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地温越高的处理在竹笋早产丰产方面效果越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对勃氏甜龙竹竹...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为加快普洱市墨江县竹产业培育和开发利用步伐,推进实施“林业立县”的发展进程,墨江县通关林业站积极探索勃氏甜龙竹竹笋早产培育技术,力图为推广勃氏甜龙竹在全县的种植打下基础。分析了勃氏甜龙竹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生长特点,探讨了调节水、肥、温等因子的技术措施,总结出了一套适宜于向广大农村推广的勃氏甜龙竹竹笋早产培育技术,为大幅提高勃氏甜龙竹竹笋栽培的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土壤结构和质地适宜、种源比较集中的苗圃地及一系列的整地筑床过程,以龙竹为母竹进行节间切口不带蔸埋秆育苗,用勃氏甜龙竹的主枝及次生枝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进行扦插的无性繁殖。在埋扦和扦插过程中,技术把关、管理跟上,龙竹埋秆育苗平均成活率达到70.2%,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技条平均成活率达78%。  相似文献   

9.
勃氏甜龙竹引种及栽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福建省三明市从华安县引种勃氏甜龙竹进行栽植,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引种初步成功。竹种栽植当年,成活率达78%,保存率达75%;栽植第2年可郁闭成林,第3年可形成盛产高产的林分结构,且经济效益显著。在引种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勃氏甜龙竹栽植与管理技术可供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版纳甜龙竹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甜龙竹之一。通过对版纳甜龙竹竹笋不同部位的主要营养物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版纳甜龙竹N、P、K含量由笋基部至尖部逐渐增加,尖部N、P、K含量分别是基部的2.26倍、2.11倍、1.45倍;总糖、粗脂肪、粗纤维含量由笋基部至笋尖逐渐减少,粗蛋白质则由笋基至笋尖部逐渐增加;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半必需氨基酸总量由笋基部至笋尖逐渐增加,尖部分别是基部的1.40倍、1.43倍、1.39倍,其中尖部至中部变幅较小,中部至基部变幅较大。总体来看,以笋尖部品质较高,其次是笋中部,基部最差。  相似文献   

11.
云岭水果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试验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措施对高氏甜龙竹发笋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勐海县、普洱市海拔1 300~1 700 m,重庆市武隆区、四川宜宾市等地海拔600 m以下的地区适合栽种笋用高氏甜龙竹;高氏甜龙竹栽植适宜的株行距为2 m×4 m,栽种时,以每丛留3~4株母竹、米径控制在4~8 cm为宜;在母竹高2.5 m处封顶可促进枝叶生长和笋芽萌发,增加笋产量;施肥、浇水、竹丛覆盖和剥土晒蔸等措施均能提高笋产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麻竹笋用林因长期管护措施不到位而导致竹林退化、产笋能力下降、竹农经济效益受损的现状,通过采取扒土晒目、培土施肥、除蔸打萌、浅翻垦复、地膜覆盖等综合培育措施以及适当的密度控制对退化竹林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培育管理和适当的密度控制,可以显著提高退化麻竹林的出笋率、单笋质量和笋产量;提高笋产量的适宜密度控制措施为:1年生竹株每丛留4株,2年生竹株每丛留2株,其余年龄的竹子全部采伐。  相似文献   

13.
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规律,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 方法 在高节竹出笋盛期采集刚出土和出土后1 d、出土后2 d、出土后3 d的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 高节竹笋出土后生长时间对竹笋长度、笋个体质量和脂肪、维生素C、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以及木质素、草酸、单宁、总黄酮含量、芳香味氨基酸比例有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蛋白质、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纤维素含量影响并不明显,对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呈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也不明显。 结论 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存在明显的出土后时序变化,食味品质主要影响成分为木质素、草酸、单宁和总黄酮等,呈味氨基酸影响较小,营养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高品质竹笋生产出发,宜及时采挖出土后1 d内的竹笋。  相似文献   

14.
对麻竹林3种培土高度(20 cm、40 cm和60 cm)下的笋产量、发笋量、笋品质、发笋期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培土措施可增加竹丛发笋0.9~6.2条/丛,产笋时间提前12~15 d,产笋期延长12~19 d,每667 m2笋产量增加6.0%~26.1%,竹笋食用率提高3.2~10.14个百分点; 3种培土处理中,培土40 cm时最具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5.
龙竹是丛生竹中适应性最强、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的竹种,推广龙竹栽培可有助于山区林农脱贫致富。文章试验研究了龙竹组培快繁的适宜技术条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年龄影响组培效果,以半年生苗播种枝条为最佳;在培养基中添加100 mg/L的GA3能够促进种子的发芽;2.3 g/L的KNO3对于黄化外植体具有较好的复绿效果;组培苗移栽后的土壤基质以泥炭土+红土+珍珠岩混合基质为最好。  相似文献   

16.
麻竹笋用林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的定位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麻竹母竹粗细对秆基笋目萌动率和新竹(1—3年生)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增值趋势则明显下降。加强萌动前的管理措施,可望大幅度提高笋竹产量。选择适宜各生态区的优良竹种,也是提高笋用竹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良种要有良法,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竹种及其品种类型的立地环境,加强经营管理水平,才能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经营措施对高氏甜龙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四川、重庆等10个不同环境条件的试验点,高氏甜龙竹的生长状况差异显著,其中在云南省元江县、重庆市武隆区和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生长较好,3年生竹笋年产量分别达到30.03、27.23和26.20 t/hm2,而在云南嵩明县的生长相对较差,笋年产量仅为10.93 t/hm2;经营措施也影响着高氏甜龙竹的生长,采用全面整地,旱季时每月对竹丛进行1次浇水,浇水量为900 kg/丛,造林时施用大量有机肥,出笋高峰期施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500 g/丛),可促进竹林生长,提高笋产量和笋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以其半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地径、苗高、每丛株数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确定苗木质量等级。结果表明:云南龙竹实生苗苗高、地径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苗高、地径和每丛株数作为苗木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可行的。经综合评定,确定云南龙竹半年生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高度≥37 cm、地径≥3 mm、每丛株数≥4;Ⅱ级苗27≤苗高<37 cm、2≤地径<3 mm、3≤每丛株数<4株;Ⅲ级苗16≤苗高<27 cm、1≤地径<2 mm、2≤每丛株数<3株。研究结果可为云南龙竹苗木等级进一步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甜龙竹发笋和退笋规律及秆高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对甜龙竹秆基芽目发育规律、芽目发笋顺序、发笋规律、秆高生长、秆龄识别、退笋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甜龙竹发笋历期较长,约120 d,发笋盛期主要集中于7月下旬到8月中旬。初期所发笋笋体较大,退笋少,成竹率高;盛期竹发笋笋体粗状,退笋增多,末期所发笋笋体较小,且退笋多、成竹率降低。甜龙竹Ⅰ、Ⅱ年生秆的发笋量较大,Ⅲ年生秆基本不发笋,Ⅳ年生秆不发笋。  相似文献   

20.
龙竹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竹为大型丛生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试验研究了育苗方式、坡向、肥料种类以及造林整地方式对龙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育苗方式相比,龙竹组培苗造林竹株生长好,竹材产量高;龙竹适宜栽植于阴坡,采用全面整地法,在造林后的前4年每年施用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可培育出高产的龙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