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犬猫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宠物疾病治疗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确保犬猫MSCs在宠物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满足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属性、生物学安全性、生物学有效性等相关质量要求,现就犬猫MSCs细胞质量属性进行讨论,为建立宠物干细胞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调控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蛋白合成的可能作用机制,实验共分为8组,实验组利用Transwell小室双层共培养UC-MSCs和BMECs,BMECs单培养为对照组,每组又分为不处理组和IGF-ΙR抑制剂AG1024、PI3K抑制剂LY294002不同处理组,ELISA检测上清IGF-Ι和β-酪蛋白(CSN2)、κ-酪蛋白(CSN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CSN2、CSN3、P13K、AKT、m TOR m RNA表达。结果表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G1024处理显著下调各基因表达(P0.05),极显著降低CSN2、CSN3蛋白含量(P0.01);LY294002处理极显著抑制PI3K m RNA表达(P0.01),显著降低CSN2、CSN3 m RNA表达和蛋白含量;AG1024和LY294002共同处理极显著下调P13K、AKT、m TOR m RNA表达(P0.01),显著下调CSN2、CSN3 m RNA表达(P0.05),极显著降低CSN2、CSN3蛋白含量(P0.01)。综上,UC-MSCs能够通过IGF-Ι介导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上调BMECs主要乳蛋白基因表达,促进乳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犬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联合滑车沟再造术对髌骨脱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只髌骨脱位患犬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当天,干细胞治疗组关节腔注射0.5 mL UC-MSCs(106/kg)混悬液,常规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通过收集患犬基础信息、回访跟踪记录,检测血常规和血液因子含量以及影像学等方法评估犬UC-MSCs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手术组对比,术后第1、7天干细胞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两组间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0天数字X线摄影复查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组关节腔清晰,骨损位置有明显的软骨及骨组织生长,无再次脱出和关节炎等并发症。常规手术组的骨损伤处骨生长情况缓慢,2例患犬髌骨再次脱位(2/10)。【结论】滑车沟再造术后,在常规术后护理(使用抗炎、抗菌和止疼药物)条件下,关节腔内注射UC-...  相似文献   

4.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兽医临床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犬是一种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经常被用于新药或治疗方法的疗效与安全性测试。犬间充质干细胞在犬病治疗上的应用将有助于人类疾病的研究,而目前犬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培养条件、纯化技术、鉴定方法等基础性研究仍较少,临床应用的标准还没有建立,治疗疾病的范围仅限于骨与软骨损伤的修复和炎症性疾病等。为此,综述犬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鉴定方法、临床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且能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细胞,因其具有较大的治疗潜力,近年来在宠物疾病诊疗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概括了利用犬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犬的几种疾病及其研究进展,包括骨关节炎、心脏病、糖尿病、神经损伤等治愈率较低的疾病;同时对干细胞治疗的现状进行总结,为今后开展犬及其他宠物疾病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宠物诊疗行业的发展。1 简介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多能细胞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野生盘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的分离、培养及体外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取盘羊分娩后的新生雄性胎儿脐带,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盘羊UC-MSCs后进行体外培养,并对UC-MSCs进行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显示,应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盘羊UC-MSCs具有UC-MSCs特有的呈簇、成纤维状的特性,细胞呈"S"型曲线生长,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33.50 h,且可以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诱导分化特异性染色结果表明,野生盘羊UC-MSCs经诱导后的成骨细胞经茜素红S染色呈现典型的橙红色钙沉积物聚集,成软骨细胞经阿利新蓝染色呈现蓝色的软骨基质,成脂细胞经油红O染色呈现深红色的脂滴。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成骨分化的细胞中骨内γ-羧基谷氨酸蛋白(BGLAP)、骨桥蛋白基因(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成软骨分化的细胞中光蛋白聚糖(LUM)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双糖链蛋白多糖(BGN)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盒9(SOX9)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成脂分化的细胞中脂蛋白酶(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试验结果表明,用盘羊胎盘附带的脐带组织可以分离到盘羊UC-MSCs,且分离到的UC-MSCs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及成脂细胞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microRNA-133(miR-133)在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采用脂质体法以化学合成的miR-133转染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续培养。当细胞呈现成肌细胞的形态特征时,采用qRT-PCR法、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成肌细胞特异性基因Desmin与Myf5 mRNA的相对表达量、成肌细胞标记蛋白Desmin与MyoD的表达情况及表达成肌细胞标记蛋白的细胞比率。结果表明:转染并续培养后第28天,续培养的细胞有序生长并呈现融合趋势;qRT-PCR检测可见,转染细胞中成肌细胞特异性基因Desmin及Myf5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提高;与未转染细胞相比,转染细胞特异性表达成肌细胞标记蛋白MyoD和Desmin;此外,转染细胞中表达MyoD和Desmin的细胞比率分别为99.3%和99.0%。说明miR-133在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小鼠MyoD基因诱导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为成肌细胞的可能性,本研究用小鼠MyoD-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质粒转染绵羊UCMSCs,在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的同时,检测成肌细胞标记蛋白表达、表达成肌细胞特异蛋白的细胞比率和成肌细胞特异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未转染)相比,在转染MyoD-pcDNA3.1质粒后第21天,大部分细胞呈现似成肌细胞的细长管状;与对照组未表达相关蛋白相比,转染MyoD-pcDNA3.1后第8天,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表达MyoD和Desmin蛋白荧光,转染后第16天,不仅观察到细胞表达MyoD和Desmin,而且观察到MyoG蛋白的表达;对于转染细胞后22 d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表达MyoD、MyoG和Desmin的细胞比率分别达93.5%、97.4%和99.5%;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转染MyoD-pcDNA3.1后第28天,其细胞中的MyoD、MyoG和Desm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2.046、2.389和5.489倍。上述结果表明,利用小鼠MyoD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具有诱导UCMSCs分化为成肌细胞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为多种功能性细胞,其分类根据细胞发育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SC)和成体干细胞(ASC);根据发育潜能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如TSC)、多能干细胞(PSCs)和单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后,具有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再生潜能,对神经、血液、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等多个系统的重大疾病具有明显疗效,正在成为各国政府、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战略必争领域.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的发展,干细胞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干细胞是具有多重分化潜能的自我复制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来源于囊胚的内层细胞团,而成体干细胞则起源于内胚层、中胚层或外胚层的组织。间充质干细胞(MSC 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的一种多能干细胞,最初在骨髓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永生化的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MSCs)株,为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创造方便快捷的途径,本试验将构建好的pLOX-Ttag-iresTK慢病毒载体包装后感染cBMSCs,连续培养传至50代,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计数、RT-qPCR基因表达分析、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以及三系分化鉴定永生化cBM...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证明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为后续移植试验提供活性良好的种子细胞,试验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表面标记流式分析、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集落样生长,表面标记CD44呈阳性,CD34、CD45呈阴性,能够向成骨细胞和心肌样细胞分化。说明全骨髓贴壁法便捷可行,获得的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增殖旺盛,分化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本试验取犬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分别利用组织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犬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比观察不同来源细胞的形态和增殖特征,并通过诱导液促进细胞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方向分化,检测其分化潜能。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培养法培养的青年犬脂肪组织,可获得大量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该细胞生长旺盛,形态均一,可分化为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成骨细胞和油红O染色阳性成脂细胞。组织培养法分离培养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操作简单,可为细胞移植治疗等研究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二甲基亚砜(DMSO)在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肌细胞的作用,研究将绵羊MSCs用含有DMSO的F12/DMEM合成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后观察其细胞形态、免疫荧光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肌细胞特异因子,如肌分化因子(Myo D)、肌间线蛋白(Desmin)、肌细胞生成素(Myo G)等的表达及RT-PCR检测成肌细胞特异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不含DMSO的F12/DMEM培养基)细胞形态不发生变化相比,用含DMSO的F12/DMEM培养基诱导培养21 d后,其细胞由长梭形变为具有成肌细胞特点的细长管状;在开始诱导培养后的第16天进行成肌细胞标志性蛋白Myo D、Desmin、Myo G抗体免疫荧光检测,与对照组呈现阴性相比,所诱导细胞呈阳性。用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显示,诱导细胞的表达成肌细胞特异因子Myo D、Desmin、Myo G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9.3%、99.5%、86.6%;RT-PCR的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表达量为1)相比,诱导细胞的Myo D、Myo G、Desmin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分别为(3.71±0.01)倍、(1.86±0.01)倍、(5.27±0.01)倍。表明DMSO具有诱导绵羊MSCs分化为成肌细胞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马异体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对马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在1匹骨关节炎自然发病马的关节腔内注射2×106~10×106个AD-MSCs, 5次注射为1个疗程,通过马匹行为学变化和X线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经AD-MSCs治疗1个疗程后,马匹球关节外第三掌骨和系骨的粗糙表面逐渐趋于稳定,且有缩小趋势,骨密度均匀,骨表面逐渐平滑,骨界线逐渐清晰,马匹跛行消失。结果表明,关节腔内注射异体来源AD-MSCs治疗马骨关节炎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犬异体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对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治疗效果。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犬的脂肪MSC;通过静脉注射MSC对1例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犬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犬脂肪MSC呈长梭形、三角形或多菱形等形态、贴壁生长;干细胞移植治疗后一周,病犬精神恢复良好,饮食正常,检测血液肌酐和血磷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内,尿素氮含量明显下降且接近正常范围。表明犬脂肪MSC移植能有效治疗钩端螺旋体诱发的急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17.
细胞自噬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自噬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MSCs)干性的影响。分离培养cBMSCs,将其分为对照组、使用雷帕霉素促进细胞自噬的雷帕霉素组、使用3-MA抑制细胞自噬的3-MA组,于药物处理12、24、48 h后收集细胞,利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Ⅱ(LC 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 3、Beclin 1、自噬相关基因7(Atg 7)以及干性相关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 2)、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 2)mRNA转录水平;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经成骨诱导的c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经成脂诱导的c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的LC 3Ⅱ蛋白表达量上调,3-MA组则为下调。雷帕霉素组干性相关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调趋势;3-MA组干性相关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程度降低,且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调趋势。成骨诱导试验中雷帕霉素组cBMSCs形态变化最明显,且矿化面积较大,3-MA组细胞矿化面积小;成脂诱导试验中雷帕霉素组脂滴数量少,3-MA组脂滴数量多且聚集程度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BMSCs自噬水平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干性并提高成骨分化能力,为优化治疗中cBMSCs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马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对鹿茸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鹿茸的生长,是否可以通过体外培养获得马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细胞蛋白。结果表明:传代马鹿茸间充质干细胞1d内完全贴壁,细胞呈多边形,3~5d细胞生长达到高峰,细胞呈纤维状,7d细胞生长趋于稳定,14d细胞长满。将5.0×10~6个细胞裂解,获得蛋白的浓度为7.3μg/ml。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在不同浓度下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共培养对共培养体系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将P3代UC-MSCs与P3代BMECs,按照浓度为1∶1、1∶2、1∶3、1∶4、1∶5、1∶10、1∶50、1∶100、1∶1 000和2∶1等不同比例随机混合培养,同时设立UC-MSCs与BMECs单纯培养组为对照组,并分别于0、24、48、72、96、120和144 h时提取上清液,检测己糖激酶(HK)、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及乳酸(LD)的分泌量。发现将UC-MSCs和BMECs按照不同浓度比例混合共培养后,1∶2浓度组HK的活性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且72 h时活性显著高于0、24、48和144 h(P0.05);LD的分泌量在1∶2浓度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且72 h与0 h相比差异显著(P0.05);PK活性在1∶2浓度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且72 h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120和144 h(P0.05);1∶2浓度组的LDH活性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0 h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浓度UC-MSCs和BMECs混合共培养能够促进共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代谢,其中1∶2浓度组葡萄糖代谢最快,葡萄糖代谢速率最快的时间点为72 h时。其作用机制是UC-MSCs和BMECs混合共培养能够增强HK和PK活性,降低LDH活性,提高LD分泌量。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 stem cells)不同于成熟细胞.首先是因为它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自我更新和扩增的能力.干细胞是未成熟的细胞,不具有组织特性,不发挥与组织相关的细胞功能.其次干细胞能够向多种细胞系分化.干细胞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良好的种子细胞来源.胚胎干细胞( ESC)是能够向各种细胞系分化的全能干细胞,但是由于取材存在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