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角膜穿刺治疗马混睛虫在兽医临床上虽然多用,但很难做到一次成功取出虫体。笔者近年接治了22匹病马,1次穿刺取出虫体20例,成功率为90%。方法如下: 1.针具选用针体粗细适中(相当于1.5寸铁钉)、针尖锋利的三棱针。穿刺后的针眼呈三角形,便于房水向外喷射,将虫体带出,术后角膜针孔对位  相似文献   

2.
组织交尾群(简称核群)的方法简直数以千计,只要蜜蜂和蜂王能接受,下述数种,对小规模育王者(核群不超过5~100只)最好。大规模育王采用低廉的技术,但突尾成功率不理想,平均3群中只有2只王交尾成功。 10年前,我记得访问过美国加利福尼亚  相似文献   

3.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内皮素(endothelin, 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AP模型组、甲磺酸加贝酯组(0.01 g/kg)、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8 g/(kg·d)]、血府逐瘀汤中剂量组[16 g/(kg·d)]、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32 g/(kg·d)]。除血府逐瘀汤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外,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7 d。第7天灌胃结束,除SHAM组外,各组分别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P模型;于造模前12 h和造模后1 h,除甲磺酸加贝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甲磺酸加贝酯外,其余各组分别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采血,检测AMY、ALT、ET、VEGF及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β、IL-6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P模型组大鼠AMY、ALT、ET、VEGF与血清炎...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鸽肉对创伤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将建模成功的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饲喂基础饲粮+20%鸽肉,试验B组饲喂基础饲粮+30%鸽肉。试验期28 d。致伤后第3、7、14天,描绘伤口形状,计算创面的愈合率,同时取伤口附近皮肤标本,石蜡包埋处理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第14天进行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含量;记录大鼠伤口愈合天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鸽肉组的大鼠在第7天、第14天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添加20%和30%鸽肉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0%和30%鸽肉第14天肉芽组织、血管增生明显,并且添加30%鸽肉组IGF-1R和PD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饲喂鸽肉有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Nesfatin-1对肥胖大鼠慢性炎症的影响,试验以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为对照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28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Nesfatin-1低剂量(1μg/kg)组、Nesfatin-1中剂量(10μg/kg)组和Nesfatin-1高剂量(100μg/kg)组,每组7只。Nesfatin-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连续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Nesfatin-1,5周后测量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取肝脏并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运用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miR-155-5p和miR-146a-5p的相对表达量,以评估Nesfatin-1对慢性炎症的调节能力。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和Lee’s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的Nesfatin-1均极显著抑制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P<0.01),并且对肝脏脂肪变性有改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esfatin-1低剂量组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836-1839
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8组,即溶剂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丁香酚组、联合给药组和阿司匹林丁香酚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7 d,最后1次给药1 h后,除溶剂对照组外的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和肾上腺素,制备小鼠肺栓塞模型,溶剂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急性肺栓塞小鼠在15 min内的存活情况,记录存活时间,计算存活率和肺系数,并制备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部病理变化,鉴定小鼠急性肺栓塞模型是否成功建立。结果显示,该小鼠肺栓塞模型成功建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能够增加肺栓塞小鼠的存活率,显著延长肺栓塞小鼠的存活时间,并显著降低肺栓塞小鼠的肺系数。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能够对肺栓塞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期发情+超排对12只特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采用自然发情+超排对12只德国肉用美利奴母羊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同期发情+超排处理,平均每只特克塞尔母羊获卵达8.7枚,平均获受精卵数7.1枚;陶赛特母羊平均1.8枚,受精卵数7枚,平均获受精卵数1.8枚(P<0.01)。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供体母羊的平均获胚数可达13.5枚,可用胚达8.7枚,可用胚率(%)迭67.0%(P<0.01)。对85只受体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同期发情率达88.2%。将12枚可用胚胎移入10只受体,其中11只受体移入单胚,1只受体移入双胚,移植成功率达63.3%(P<0.01)。对62只自然发情的受体母羊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移植2枚胚胎,受体母羊的受胎率比移植1枚的要高34%(P<0.01)。同期发情时间差异为±0d,妊娠率达100%,而时间差异为±0.5d的为66.67%(P<0.01)。对母羊发情时间与超排效果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撤栓后24h内,或为注射FSH后第1天,标准时间内排卵(≤±4h)的母羊占64%,延时8 h以内排卵的占27%,提早或延时1.0h~1.5h排卵的占9%。  相似文献   

8.
探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定位引导技术在恒河猴脑脊液动态采集中的应用。将28只恒河猴随机均分为2组,经左前肢静脉推注30g/L戊巴比妥钠溶液全麻后,常规剔除背部脊柱周围体毛并消毒;试验组在DSA定向引导技术下行腰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采集脑脊液,结果14只全部穿刺成功,穿刺后均有脑脊液从穿刺针中流出;对照组直接行腰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8只穿刺成功,6只穿刺失败,后经DSA定位引导技术调整针尖方向与位置,完成穿刺,采集到脑脊液;28只恒河猴穿刺成功后均在DSA定位引导下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经蛛网膜下腔至枕大池,置泵于腰背部,通过所置的泵可实现恒河猴在清醒、全生理状态下对脑脊液进行动态多次采集,快速省时,由于采样导管置于枕大池,采集到的脑脊液无色透明、样品质量有保证,易于满足检验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母鼠发情率和早期胚胎及胚子数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昆明小鼠[(26±1.3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试验组腹腔注射0.2mLNMDA溶液,采用棉签蘸取母鼠阴道黏液,涂片后用苏木精(HE)染色,判定母鼠发情情况。随后在发情母鼠与公鼠合笼后第3天,每组随机取10只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冲胚后在体视镜下捡胚观察胚胎个数;第9天处死剩余小鼠,取出子宫统计胚子数。试验结果显示,腹腔注射NMDA试验组母鼠发情率、胚胎数和胚子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57%、18.18%和12.94%。该试验表明腹腔注射NMDA可促进母鼠的发情,提高早期胚胎和胚子数,为NMDA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探索大鲵腹部手术方法,观察术后情况。4.7龄东河大鲵和2.7龄黑河大鲵各16尾,麻醉消毒后向大鲵体内放入无线电发射装置,观测创口愈合、存活等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大鲵术后75.80±31.96min麻醉清醒开始活动。手术后10周,创口愈合完整,东河组存活率(100%)高于黑河组(68.75%)(χ~2=5.93,P0.05)。存活率与年龄和恢复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30)。大鲵手术后恢复、存活与个体大小、暂养时间、手术操作等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引入南非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引入南非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的效果进行了报道。共引入冷冻胚胎 2 0 0枚 ,分夏、秋两次进行了移植。用孕激素处理受体羊共 172只 ,3 6小时内有 164只发情 ,同期发情率 95 3 5 % ;平均移植成功率 3 6 84% ,其中夏季较低 ,为2 5 0 0 % ,秋季较高 ,为 44 5 7%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移植冻胚数 (单双胚 )对移植效果有影响 ,双胚移植成功率为49 0 2 % ( 2 5 /5 1) ,单胚为 3 0 69% ( 3 1/10 1) ,差异显著 (P <0 0 5 ) ;产羔用胚率 ,单胚 3 0 69% ( 3 1/10 1) ,双胚 2 9 41% ( 3 0 /10 2 )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表明移双胚比移单胚可提高移植成功率 ,但不节省胚胎。杜泊羔羊 ,具有典型的肉用体型 ,生长发育快 ,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培养大鼠肝脏细胞,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功能检测及表面受体的鉴定,以探索其短期培养的最佳功能状态。结果表明,平均每只大鼠可获取2.12×108个肝脏细胞,平均活率达94.23%;光镜下观察发现肝脏细胞呈多角形并成片生长;对肝脏细胞的LDH、Alb和尿素进行连续检测,结果发现细胞离体培养第3天功能较好;Mab263-PE单抗鉴定结果显示,肝脏细胞生长激素受体功能健全尚未受损,为细胞信号转导等相关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取84只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分为100%长度结扎组和50%长度结扎组各36只。其中各长度组又分为3个手术亚组,分别为1穿孔组、2穿孔组、3穿孔组,每个亚组实验大鼠为12只。假手术组为100%长度结扎组6只和50%长度结扎组6只。观察各组的死亡率、生存时间、大体情况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没有死亡,大体情况好,手术组在12h后出现死亡,死亡率随结扎长度和穿刺孔数量增加而增加,大体情况与生存情况也随结扎长度和穿刺孔数量增加而变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分割液对水牛胚胎分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3种不同分割液PBS、PBS+0.2 mol/L蔗糖和PBS+5%聚乙稀吡咯烷酮(PVP)对水牛胚胎分割效果的影响。借助显微操作仪,将体外受精培养的水牛桑椹胚(第5天)和囊胚(第6~7天)分割,体外培养半胚,观察其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PBS+0.2 mol/L蔗糖与PBS+5%PVP中分割桑椹胚,其分割成功率显著高于PBS(71.67%,67.26%,55.44%)(P<0.05),而半胚的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三者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在PBS+0.2 mol/L蔗糖与PBS+5%PVP中分割囊胚,其分割成功率显著高于PBS(79.13%,76.73%,65.25%)(P<0.05),而半胚培养的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三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说明在PBS中分别添加0.2 mol/L的蔗糖和5%的PVP有利于提高水牛桑椹胚和囊胚的分割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病大鼠肝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及血清 NO水平的影响。用3 0只成年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感染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各 10只。感染组每只腹腔注射 2× 10 5/ m L 活的纯化弓形虫速殖子悬液 2m L。治疗组每只腹注同上剂量纯化弓形虫速殖子悬液后 ,每只每天喂服阿奇霉素 2 0 0 m g/ kg体重治疗 ,连用 7d。空白对照组每只腹注生理盐水 2 m L。 9周后解剖所有的大鼠 ,取肝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同时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 NO水平。结果表明 :感染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 10 .3 0± 2 .62 ) %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 9.2 3± 3 .0 3 ) % ( P<0 .0 5 )。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 9.73±3 .73 ) %明显低于感染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10 .3 0± 2 .62 ) % ( P <0 .0 5 )。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相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肝细胞周期中 S期肝细胞比例感染组较治疗组低 ( P <0 .0 5 ) ,而 G1 期比例二者相反。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周期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同时 ,感染组大鼠血清 NO平均水平为 ( 10 3 .2 6± 3 7.14 )μm ol/ L,治疗组大鼠血清 NO平均为 ( 85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静脉注射法:分为颈静脉注射和耳静脉注射两种。颈静脉注射,在颈部的静脉沟内上1/3处,助手立于羊右侧面,术者立于左侧,术者用左手拇指和中、食指夹住静脉沟,让其怒张、突鼓,观察静脉走向,确定进针方向。之后,剪毛、消毒,对进针部位重复上述操作,右手持针头(右手拇指夹住针头基部)呈30°角进针。若进针后未见回血,随即退出针深之1/3~2/3,移向再进针。如扎针2~3次未成功,应拔针重来,此时进针点应向上移。耳静脉注射,耳大之波尔羊、大耳羊或老龄成年羊使用方便。操作遇光线差时,可用手电筒照射耳部以使血脉走向清楚可见。肌肉注射法:…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提供理论依据。将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麦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采用经典尾静脉注射油酸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肺体系数、病理切片、超微结构及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的含量变化,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肺组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参麦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变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体系数,减轻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同时降低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的表达。证实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的含量,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引入南非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就引入南非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的效果进行了报道。共引入冷冻胚胎 2 0 0枚 ,分夏、秋两次进行了移植。用孕激素处理受体羊共 172只 ,36h内有 16 4只发情 ,同期发情率 95 .35 % ;平均移植成功率 36 .84 % ,其中夏季较低 ,为 2 5 .0 % ,秋季较高 ,为 4 4 .5 7%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移植冻胚数 (单双胚 )对移植效果有影响 ,双胚移植成功率为 4 9.0 2 % (2 5 / 5 1) ,单胚为 30 .6 9% (31/ 10 1) ,差异显著 (P <0 .0 5 ) ;产羔用胚率 ,单胚 30 .6 9% (31/ 10 1) ,双胚 2 9.4 1% (30 / 10 2 )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表明移双胚比移单胚可提高移植成功率 ,但不节省胚胎。杜泊羔羊具有典型的肉用体型 ,生长发育快 ,适应性强 ,颇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同期发情+超排对12只特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进行处理;同时采用自然发情+超排对12只德国肉用美利奴母羊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同期发情+超排处理,每只特克塞尔母羊平均获卵胚8.7枚,获受精卵数7.1枚;陶赛特母羊平均获卵胚数1.8枚,获受精卵数1.8枚(P<0.01)。德国肉用美利奴供体母羊的平均获胚数13.5枚,可用胚8.7枚,可用胚率67.0%(P<0.01)。对85只受体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同期发情率达88.2%。将12枚可用胚胎移入11只受体,其中10只受体移入单胚,1只受体移入双胚,移植成功率达83.3%(P<0.01)。对62只自然发情的受体母羊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移植2枚胚胎受体母羊的受胎率比移植1枚的要高34.0%(P<0.01)。  相似文献   

20.
郭芳彬 《蜜蜂杂志》2005,25(10):13-14
研究表明,花粉有降血糖作用。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胡福良等(2003)测定和比较了茶花粉对糖尿病SD大鼠血糖的影响,试验用体重300±20g的雄性SD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测空腹血糖后,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40m g/kg,7日后测定血糖值,选择血糖值在20m m ol/kg左右的为糖尿病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花粉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大鼠每天早上9时和下午3时在给饲料之前按1m L/100g体重灌胃(每亳升花粉溶液含花粉0.375g),持续4周。实验结果,花粉灌胃后1周,与模型组相比血糖下降了15.28%(p<0.05);灌胃2周,血糖下降了5.76%;灌胃3周,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