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不育技术是一种通过释放不育昆虫来控制田间害虫种群的生物防治新策略。为将昆虫不育技术应用于防治全球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该文对昆虫不育技术的作用机理和防治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利用该技术成功防治害虫的作用原理、作用方式和对多种害虫防治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归纳;同时,对防治靶标基因doublesex的功能性作用进行总结。本综述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调控靶标基因,整理并展望通过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的昆虫种群实现虫口密度控制的研究现状,为促进昆虫不育技术防治害虫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对主要害虫的抗性观察与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研究转双价基因(Bt+CpTI)和转单价基因(Bt)抗虫棉对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及其对非靶标害虫种群动态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转双价基因抗虫棉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鳞翅目(Lepidoptera)是昆虫纲中的第二大目,现已经记载的鳞翅目昆虫多达18万个种.鳞翅目昆虫中的许多成员是重要的全球性农业害虫.多数鳞翅目害虫具有繁殖快、危害重、抗药性强及长距离迁飞等特性,对农业生产构成巨大威胁.RNA干扰(RNAi)技术是指通过将目的基因特异性同源双链RNA(dsRNA)导入到细胞内,引起与其同源的mRNA特异性降解,从而达成目标基因表达沉默的一种分子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鳞翅目昆虫的基因功能研究和绿色害虫防治策略探索,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进展.基于此,对RNAi在昆虫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并重点总结和探讨了近年来RNAi技术在鳞翅目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以及鳞翅目害虫防治新方法探索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期为鳞翅目昆虫相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厚亮  李任明  刘森 《江西植保》2003,26(3):139-141
锐劲特(Regent)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原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于1987年开发研制的,1993年开始商业化的苯吡唑类新型杀虫剂,其通用名为氟虫腈(Fipronil),化学名称为(±)-5-氨基-1-(2, 6-二氯-α,α,α-三氟-r-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硫酰基吡唑-3-碳化腈。由于该药剂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活性高,被国际上喻为新一代高技术杀虫剂。 锐劲特是新型化合物苯吡唑家族中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分子,它具有不同于现存杀虫剂的全新化学结构和独特的杀虫机理。因此,能有效防除对常规农药具有抗性的害虫。此外,由于作用机理的特异性,锐劲特在有害昆虫和哺乳动…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内源或外源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引发的mRNA降解,导致特异性阻碍靶标基因表达的现象,在昆虫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功能基因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传导通路、益虫保护、新型农药的开发、害虫防治等。本文总结了RNAi技术应用于害虫防治上的原理,即以miRNA、siRNA及piRNA等小分子RNA介导的基因沉默过程,分析了影响RNAi技术防治效率的因素,如dsRNA导入方式、导入剂量和靶标基因的选择等,旨在进一步探讨RNAi应用于害虫防治的机理和存在问题,为运用RNAi技术防治害虫新思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抗性的治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转Bt基因植物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可以产生抗性,从而影响其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价值。通过制订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可以使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的抗性得到延缓和克服,在论述了转Bt基因抗虫植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IPM理论和生态学角度,就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的抗性治理中的多毒素策略,高表达/低表达策略、避难区策略、特异性/诱导性表达策略以及其他可并用的防治手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在抗性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昆虫的靶标敏感性降低与抗击倒基因、氧化代谢、酯酶水解代谢、表皮穿透作用降低、药剂间的交互抗性机制、混用增效作用,以及非杀虫剂诱导的抗性机理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棉铃虫对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就混剂在抗性治理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植物精油应用于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植物精油对害虫的生物活性(驱避、拒食、引诱、触杀、熏蒸、抑制生长发育)、植物精油的增效研究,以及植物精油对害虫的作用机理方面综述了植物精油用于植物保护领域防治害虫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植物精油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翅的形成有利于昆虫的迁移,一些害虫依靠强大的飞行能力扩散为害,致使农林业产业经济损失严重。目前,昆虫翅发育研究在遗传调控机理方面取得了大量突破性进展,作为生物器官的研究模型,昆虫翅为生物医学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为深入了解昆虫翅发育的研究进展和在植物保护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昆虫翅发育的普遍调控机理,对比了不同变态发育类型代表性昆虫的翅发育关键调控基因及其作用机理,并结合最新涌现的RNA农药、纳米材料转染生物分子、基因编辑等技术,分析并展望了农业害虫防治中的翅模型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一直试图用化学药品防治害虫。有时有效,有时无效。农民和科学家都知道,在农业上用化学药品,还有其他问题。用化学药品防治害虫、除草和施用化肥可使施用者得癌症和其他疾病,而且还会长期污染地下水源。最近,孟山都化学公司培育成一种不需要施用化学药品的植物。该公司要求农业研究局的政府科学家对该种植物进行试验。这种植物就是基因移植棉。孟山都公司的科学家们从苏云金杆菌中分离出基因,移植到普通棉花植株上,培育出这种基因移植植物。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克隆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台湾稻螟(C.auricilius)、芦苞螟(C.luteellus)、甘蔗条螟(C.sacchariphagu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甘蔗红尾白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黄纹髓草螟(Calamotropha paludella)、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棘禾草螟(Chilo hyrax)和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11种常见蛀茎害虫10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该COⅠ基因片段长为709bp,序列都未发生缺失或插入现象,碱基颠换率(55.42%)高于转换率(44.58%);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40(0.088~0.179),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04(0~0.015),两者之间没有重叠区域;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蛀茎害虫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支自展值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该COⅠ基因序列具有适宜的变异信息,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变异显著,适用于蛀茎害虫的物种识别,并为开发蛀茎害虫DNA条形码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敖聪聪 《新农药》2005,(3):33-33
Rmc Industry研发出一种天然昆虫控制剂,代号为325,是一种无毒害的杀虫粉剂,由99.5%的石灰石和0.5%的corn gluteal meal组成。作用机理为通过皮肤吸去害虫的水分,从而使害虫脱水而死。根据联邦杀虫、杀菌和灭鼠条例,该产品属于豁免登记注册产品,可以直接上市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克隆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台湾稻螟(Cauricilius)、芦苞螟(C.luteellus)、甘蔗条螟(C.sac-chariphagu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甘蔗红尾白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黄纹髓草螟(Calamotrophapaludella)、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 eralis)、棘禾草螟(Chilo hyrax)和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erens)11种常见蛀茎害虫10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该COⅠ基因片段长为709 bp,序列都未发生缺失或插入现象,碱基颠换率(55.42%)高于转换率(44.58%);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40(0.088~0.179),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04(0~0.015),两者之间没有重叠区域;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蛀茎害虫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支自展值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该COⅠ基因序列具有适宜的变异信息,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变异显著,适用于蛀茎害虫的物种识别,并为开发蛀茎害虫DNA条形码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甲胺磷(Metham idopho,MAP)是一种水溶性的广谱杀虫、杀螨剂,化学名称为O,S-二甲基胺基硫代磷酸酯。该农药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其杀虫机理是抑制害虫体内的胆碱酯酶活性。人们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其防治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1],即造成土壤、水体污染,粮食、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15.
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防治甘蓝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噻啉是江苏省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噻唑杂环类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神经传导阻断作用.与烟碱的作用机理相同。为明确该药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药剂诱导稻飞虱再猖獗及科学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是典型的再猖獗型重大害虫。害虫再猖獗包括生态再猖獗和生理再猖獗,前者主要由药剂杀伤天敌使天敌功能崩溃引起,后者指药剂刺激害虫生殖导致害虫增殖倍数显著增加。刺激稻飞虱生殖的药剂包括大部分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一些除草剂和杀菌剂(如井冈霉素、多菌灵)等。通过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基因沉默试验证实化学药剂刺激稻飞虱生殖主要涉及与生殖和代谢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但同一药剂对稻飞虱组团物种产生物种间基因功能生态位分离。这就需要在深入理解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中组团物种的正负效应和生殖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用药技术设计。本文综述了一些农药对稻田害虫天敌行为、生殖、捕食功能及稻飞虱生殖影响的机理,并基于同种药剂对稻飞虱组团内不同物种生殖的相反效应,提出稻飞虱多物种共存时的科学用药技术。  相似文献   

17.
植物抗蚜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宿主免疫系统在抗蚜过程中的作用,从物理屏障、化感元素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阐述目前的抗蚜应答机理研究,提出了抗蚜研究应该整体地考虑植物-蚜虫互作动态体系,抗蚜基因的挖掘应该建立在有效性和持久性双重标准上,培育抗蚜新品种应考虑蚜虫效应因子与植物的基因间互作以及植物NBS-LRR抗病基因家族可能参与抗蚜免疫反应等观点,以期为揭示植物-蚜虫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索在生产实践中绿色、生态的蚜虫防治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昆虫分子标记基因和序列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应用较广的核糖体DNA(rDNA)、线粒体DNA(mtDNA)、核蛋白编码基因和卫星、微卫星DNA等几类核酸分子标记基因和序列及其研究进展。检疫性害虫的分子检测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分子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9.
苏云金芽胞杆菌在防治夜蛾科害虫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晓慧  胡萃 《昆虫天敌》1999,21(1):38-42
根据苏云金杆菌的作用机理,对夜蛾科害虫的杀虫活怀、防治效果、对取食行为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增铲作用等以及苏云金力防治夜蛾科害虫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农林病虫自动测控物联网系统(ATCSP)对玉米螟、草地螟、小地老虎、黏虫4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监测效果,2019年5月21日-10月10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开展了该系统对上述4种害虫的监测试验,对比远程监测识别害虫与实地调查确认害虫的种类、数量与发生动态.结果 表明该系统可以自动拍摄上传害虫照片,两种方式得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