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亩田农产品电商平台,日前在全国"互联网+"新农人发展论坛上发布的一份用户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一亩田用户45岁以上的仅占13%,45岁以下的占87%,其中主要集中在25-34岁。该报告显示新农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农业创业创新的新兴主体人群、现代农业的探路者。业内人士指出,新农人成为农业"双创"主体的同时,正在获得来自市场端和生产端的双重赋能。新农人正成为农业"双创"主体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新农人新产业"论坛在京举行。会议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实的人力基础和支撑保障。新农人是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先行者和探路人。新农人要充分发挥群体结构新、理念思维新、知识手段新、组织模式新的特点,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鲜活力量。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尽管新农人概念的内涵外延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研究清晰化,但人们已经可以明显认识实践中新农人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讷河市依托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发力"绿色食品",建设绿色优质安全"大厨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从田间到餐桌的天然绿色优质农产品,叫响了讷河绿色食品品牌,不仅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还给人带来醇厚甜美的回味,更使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轨过程中跨出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正>有史以来,固安是农业大县。农业一直是固安发展全局中一盘举足轻重的棋。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固安农业却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困局。农村土地经营粗放、春秋冬三季裸地面积逐年激增、种植茬次迅速减少,眼看这盘棋要散!固安该怎么办?固安人始终相信"科技兴农"。优质农资推广——先进农技推广——"全产业链"模式推广,为了拯救固安农业,固安人连续走了三步完美的棋,使固安农业逐步实现了科技化、网络化、模式化,这盘棋越走越活!第一步:优质农资引进一粒种子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5.
《云南农业》2016,(4):8
正现实中农村对"新农人"的认同缺失,反映出当前农业创业遭遇的多重尴尬。只有从资金、科技、市场等多个角度引导"新农人",让他们玩转现代农业,让农业更有竞争力,让农民这一职业更加体面,形成强烈、普遍、持久的向心力与吸引力。20年前,罗强不顾父亲反对,离开农村进城打工,父亲三年未与他联系。因为父亲希望他能通过读书进入城市,而不是打工。20年后,在罗强成为一名"城里人"后,携妻带女返乡,准备当个"新型农  相似文献   

6.
正结构调整方面,在政府主动引导与市场需求倒逼之下,粮食种植打出"优质牌";产业模式上,生态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转入现实,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多保障;经营主体构成上,从"三农创客"到新农人群体踊跃登场,给农业领域带来新气象……"十三五"开局之年过半,笔者在河南、福建、黑龙江等地调研时发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表面波澜不惊的农业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专家认为,相关变化将进一步助力国人端牢"饭碗",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使得农业供给从"养得活"向"养得好"转变。  相似文献   

7.
汪向东 《新农业》2014,(2):18-20
<正>务农人员青黄不接、难以为继是世界性隐忧。面对未来"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新农人"这个新兴群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多元主体中的一支生力军新农人,正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什么是新农人?新农人现在已经成为现今条件下"三农"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生的主力军。新农人可以用三个"新"来定义,第一,农民新群体,这个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管理》2017,(2):74-77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农业"助推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文章阐述了"互联网+农业"的深刻内涵,剖析了"互联网+农业"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并提出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合格"新农人"、创新智慧农业生产方式和打造农业电商新模式等措施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民以食为天。中国是农业大国,河南是农业大省,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当下,农业在这一轮变革中备受瞩目。随着互联网形式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作为新兴社交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活跃着一批以"新农人"自居,关注农技创新、生态农业、电商流通、品牌概念的助农群体,他们充分应用新媒体手段,切实地践行着惠农助农责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3-4日,2017中国农业(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本次论坛以"未来农业——生态、智能、共享"为主题,以"站在世界前沿,心怀天下民生;聚焦科技发展,谱写新农故事;分享成功经验,弘扬农耕文化;凝聚人类精华,共创三农新貌"为宗旨。来自长期关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相关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家以及媒体代表共计600余人参会。论坛上,与会嘉宾选择以主题报告分享、专题论坛研讨等形式,先后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理清了现代农  相似文献   

11.
再看新农人     
《新农业》2015,(16)
<正>2013年,在农业领域出现了一批崭新的面孔——新农人。对于新农人的定义,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城市的农业从业人员。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总结为:"新农人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爱好者、投资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12.
新农人群体作为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正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农人自身具备的较高文化素质,以互联网为工具,营销创新思维都是农村发展形式中前所未有的。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农业科技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必然与新农人群体产生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对新农人群体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农业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人的合作共赢模式,即由新农人参与的"冠名一捐赠"、"跨界合作营销"运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注定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三农",正在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发展机遇。回顾一年来我国"三农"发展的历程与成果,本刊特对那些备受瞩目的热词和大产业等进行了梳理和盘点,并以数字的形式,呈现了"河南三农"取得的累累硕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新农人""三权分置""取消农业户口""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这些关键词让我们看到了2016年农业发展的铿锵足迹,看到了新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论述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目标,推进宁夏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安徽农垦大圹圩农场围绕打造"生产现代、生活生态、富裕文明"三大板块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以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实施民生工程、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为载体,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为实现到2020年"建成魅力农场"的总目标而努力奋斗。一、现代农业强"三化",增强发展新动能今年,农场农业工作的重点是提升现代农业市场化、信息化、精准化建设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以“创新唤醒农业,艺术连接城乡”为主题的2017北京休闲农业主题展,其中的“新农人”主题活动及展览不仅讲述了“新农人”感人的创业故事,而且也展现了新时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20位“新农人”代表,展现了其超高的觉悟、理性的认识及由衷的自信,也充分给出了未来“谁来种地”“谁来种好地”的不二答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高效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9,(20)
<正>"新农人"运动已经蔚为壮观。与上世纪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相比,无论是返乡还是下乡,多了一些主动和心甘情愿。很多是从农村出去、在城里打拼很多年的,又回来了;更有从城市主动来到农村的。他们的到来,明显不同于原本的农业从业主体,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不是传统的农民却在从事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人,我们都可以叫"新农人"。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8,(24)
正如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组织)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新农人"总量突破1 500万人,发展质量提升,"红利"逐步释放。在首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上,主办方正式发布了《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2月12日-17日以"科技之冬"为主题的新疆农资集团新农发展公司业务骨干技能培训会顺利召开。此次培训以"不忘初心、服务‘三农’、共创价值、共享资源、弘扬品牌"为宗旨,以新农发展公司各销售大区为主体,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中心,贯彻国家农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促成科企协作、加强产业链协同、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锻造新农发展公司技术员工队伍,引导新农发展公司各销售大区通过标  相似文献   

20.
<正>国庆长假时间充裕,可以宽泛地读些东西,但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到农业主题上。这期间读到一篇雷通明先生写于20多年前的文章《从土壤学观点谈现代农业》,他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土壤学博士,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的研究很能启发我们的思路。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有很多表象背后的真相并不为人知。第一个真相就是美国农业好像"举重若轻",其实是暗中咬牙使劲。一般人以为美国农业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2%,但是与农业生产直接及间接有关的全部计算在内,就资金及从事工作的人力而言,仍是美国庞大企业之一。这就解释了美国农业庞大生产能力的来源。第二个真相就是美国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