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施草莓作为典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形式,是经济效益较高的设施种植作物,传统粗放的水肥管理技术很难适应生产要求。近年来在一些高端草莓种植基地应运而生,采用智能化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大大提升草莓现代化种植水平。为此,通过智能化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与传统沟灌冲施肥和膜下滴灌注肥泵模式的示范应用比较,对节水、省肥、增产、提质、增效等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草莓采取滴灌施肥比沟灌冲施肥能够显著地节水、省肥,增加草莓的产量和效益,节约灌溉水38.5%、每667 m~2节水121 m~3,节省肥料投入量43 kg,节肥32.4%,节水、节肥、省工效果明显;每667 m~2产量实现1 828 kg,增产量322 kg,增产21.4%;省工550元,每667 m~2节本增收11 964元;另外膜下滴灌智能灌溉施肥与膜下滴灌注肥泵注肥相比,灌溉施肥制度明显不同,其节水省肥增产增效效果也十分明显,节水46 m~3,节水18.9%,省肥6 kg,节肥6.3%,增产量204 kg,增产12.6%,省工550元,每667 m~2节本增收7 370元。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近年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发展很快.与常规灌溉相比,膜下滴灌比常规灌溉节水40%~50%,皮棉增产15~20 kg/667m2,平均增效200元/667m2以上,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市早春大棚辣椒膜下滴灌与常规沟灌相比具有节水、省肥、增产、便于农事操作等优势。通过大棚辣椒膜下滴灌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早春大棚辣椒膜下滴灌定额154 m~3/667 m~2。定植水2 m~3/667 m~2;定植至始花期灌水定额6 m~3/667 m~2.次,灌水周期20~30 d,灌水2~3次;始花期至门椒成熟灌水定额10 m~3/667 m~2.次,灌水周期10 d,灌水3~4次;采收期灌水定额12 m~3/667 m~2.次,灌水周期10 d,灌水7~8次。大棚辣椒膜下滴灌较好的施肥方法是泵前施肥法。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以及2009年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膜下滴灌的增产优势。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的节水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显著,各滴灌处理平均产量达150t/hm2以上;不同的灌溉定额和滴灌次数显著影响产量,滴灌次数增加,产量也增加,但当灌溉定额增加至4500m3/hm2时,产量呈降低的趋势;焉耆盆地工业番茄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滴灌最佳灌溉方案为滴灌次数14次、灌水定额为3300m3/hm2。  相似文献   

7.
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栽培技术,具有节水、增产、省工等效应。为解决海南省在旱坡地难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的问题、开发海南省大面积旱坡地资源,特研究了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应用常规喷灌技术节水35.2%、增产26.7%、每667m~2节约用工量6d。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水分差异对玉米各生育时期根重及产量的影响,在白银市靖远县进行了不同灌水处理对膜下滴灌玉米0~100 cm土层根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对膜下滴灌玉米根重产生了重要影响;膜下滴灌600 m~3/hm~2与大田漫灌900 m~3/hm~2在产量上无显著性差异,而用水量却减少了33.3%。试验为探索覆膜滴灌条件下玉米灌水量与根重、产量之间的响应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河西地区玉米高产栽培及节水灌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对夏花生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不同灌溉方式处理,并在准确调查降水量、灌水量和土壤贮水量的基础上研究花生膜下滴灌技术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溉产量提高17.32%;膜下滴灌总水分利用效率为2.044 kg/m~3,较常规灌溉提高23.80%,其灌水的水分利用效率为6.935 kg/m~3。因此,膜下滴灌能改善水分在不同时间的分布,协调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荚果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三种灌溉技术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日光温室蔬菜在膜下滴灌、膜下沟灌和沟灌3种灌溉技术下的灌溉水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的灌溉水生产效率可达到20.82kg/m3,膜下沟灌的灌溉水生产效率为15.91kg/m3,而沟灌的灌溉水生产效率只有11.44kg/m3;膜下滴灌的灌溉水生产效率比膜下沟灌提高30.87%,是沟灌的1.82倍;膜下滴灌每667m2增产14.8%,减少肥料投入量26.8%,减少农药投入量32.44%,省工212.5元,节水180m3,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灌水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中心灌溉试验站进行,共设3种灌溉方式(沟灌、分根交替灌溉、膜下滴灌),分别在分枝期、开花期、薯块结块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个生育阶段研究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效益。结果表明,薯块结块期内,马铃薯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沟灌和分根交替灌溉,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2017,2018年,马铃薯在膜下滴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3.16,8.58 kg/mm,比沟灌和分根交替灌溉分别高出55.37%,38.53%和36.84%,31.80%;在不施用化肥条件下,3种灌溉方式在经济效益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整个生育期间,2017年沟灌、分根交替灌溉、膜下滴灌分别灌水285,225,120 mm,2018年沟灌、分根交替灌溉、膜下滴灌分别灌水240,240,127.5 mm,膜下滴灌处理下节水效果更明显。总体来看,同其他2种灌溉模式相比,膜下滴灌是当地生产马铃薯中效果最好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黄瓜为试验材料,利用微孔膜灌溉技术,研究了随水施不同肥量处理下黄瓜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营养元素分配、品质和产量的变化规律,明确了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生产的最优施肥量。以膜下沟灌随水施肥量为对照(CK),微孔膜灌溉随水施肥量共设5个梯度:57.0kg/667m~2(FA)、69.0kg/667m~2(FB)、81.0kg/667m~2(FC)、93.0kg/667m~2(FD)和105.0kg/667m~2(FE)。结果表明:1)FC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最大,而分别在FE处理和FD处理中最低,差异达显著水平;2)FC处理促进了黄瓜植株中P的积累,根、茎和叶中P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FC处理下土壤中N、P和K含量均逐渐减少;3)维生素C含量在FC和FD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最低值FE处理提高64.5%和78.5%,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以FC处理下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4)同CK处理相比,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在FB和FC处理中均显著增加。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的施肥量为FC处理,即81.0kg/667m~2。  相似文献   

13.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膜下滴灌是我团近年重点推广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具有节水、省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2004年,我团棉花膜下灌溉面积600公顷,平均单产籽棉360千克,2005年新增膜下滴灌棉田333公顷,平均籽棉单产380千克,667米2增效益120多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大力推广引大灌区膜下滴灌技术,通过对辣椒种植的膜下滴灌对比试验,就膜下滴灌的应用条件、节水技术参数、效益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平均节水量7 500 m3.hm-2,而膜下滴灌平均节水量3 750 m3.hm-2,节水率达到51%以上,产量高达105 000 kg.hm-2,增收45 000元.hm-2左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攀西地区石榴进行灌溉试验,探讨适宜的石榴节水灌溉制度。[方法]通过3种不同灌溉方式和3个水平灌水量的对比试验,测定各处理下石榴的果实品质性状及产量,确定石榴的最佳灌水量。[结果]适宜石榴滴灌的最佳灌水量为225 m~3/hm~2,微喷灌的最佳灌水量为300 m~3/hm~2,滴灌和微喷灌试验处理的产量相近,均高于对照人工浇灌的收获产量。[结论]攀西地区石榴节水灌溉持续时间为48~77 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3~4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5~30 d,滴灌适宜的灌溉定额为675~900 m~3/hm~2,微喷灌适宜的灌溉定额为900~1 200 m~3/hm~2。  相似文献   

16.
滴灌量对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春玉米高产、节水以及灌溉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对新疆高产(≥15 000kg/hm~2)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新疆奇台总场,采用覆膜滴灌技术,以当地高产玉米滴灌量为对照(I100),设置4个滴灌量水平,分析滴灌量对高产(≥15 000kg/hm~2)玉米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综合2a试验结果表明,当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600mm)的90%(I90)时,6个供试品种籽粒产量无显著降低;多数品种在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的80%时产量显著降低,表明降低10%滴灌量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在I90(540mm)处理下,不同品种吐丝期叶面积指数为7.53~8.67,穗位层透光率为3.5%~4.5%,群体底部透光率为0.5%~0.8%,消光系数为0.56~0.72,产量达到15 686.0~19 135.4kg/hm~2。滴灌量影响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指数以及各层光分布,改变玉米的群体结构。随滴灌量的降低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但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的90%(I90)时,提高穗下第三叶层的透光率,籽粒产量无显著的降低。因此,在节水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与高效的统一,该灌溉制度(540mm)适宜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伊犁新垦区玉米生产滴灌最佳灌溉制度和滴灌水肥调控技术。【方法】设置3个不同的灌溉定额(4 800、5 400、6 000 m~3/hm~2)处理,采取统一的灌溉周期:4 d,并对土壤水分、玉米产量、水分生产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对玉米应用小水量多次灌的滴灌技术,灌溉定额对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成正相关,当灌溉定额在5 631.6 m~3/hm~2时,可获得最佳产量。【结论】伊犁新垦区玉米在滴灌条件下,采用小水量多次灌并在生育期内追肥的水肥调控技术,可实现当地玉米生产的节水、节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阳军 《农村科技》2014,(3):75-75
<正>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集水利、农业、农机等多学科结合、综合性的成功技术,其关键是地膜与滴灌技术的综合应用。一、灌溉现状2013年,33团种植棉花79.64千米2,在生育期灌溉上全部采用了加压滴灌方式,灌溉周期6.2天/次,生育期灌溉15~16次,667米2灌溉量390~420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哈密市耕地面积36万(667m2),属资源型缺水区.多年来,通过对膜下滴灌水、肥、盐、热的运移规律及水肥耦合、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环境效应等各方面的研究,力争2009年高效节水面积10万(667m2),到2011年达到高效节水面积24万(667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不同覆膜灌溉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及对玉米生育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灌溉方式,为节水灌溉技术在本地区的全面推广提供数据支撑。试验结果显示:膜下滴灌的耕作方式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延长玉米生育期,耕层土壤水分条件最好。膜下渗灌产量最高,达949.57 kg/亩,亩增产424.46 kg,增产率为80.83%,但和膜下滴灌的产量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