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分别将引自北美洲的4个种源柔枝松播种于4种不同配比的基质中(以表土混合基质为对照),进行容器育苗。通过测定4个种源1年生容器苗在不同基质中的8项形态指标和4项生理指标,筛选出最适基质是V沙∶V泥炭∶V蛭石=3∶5∶2。通过分析基质理化性质与容器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发现基质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柔枝松1年生容器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柔枝松容器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引自北美洲的4个种源柔枝松播种于4种不同配比的基质中(以表土混合基质为对照),进行容器育苗。通过测定4个种源1年生容器苗在不同基质中的8项形态指标和4项生理指标,筛选出最适基质是泥V沙:V泥炭:V蛭石=3:5:2。通过分析基质理化性质与容器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发现基质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柔枝松1年生容器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求适合于夜香树嫩枝扦插繁殖的性能良好、成本较低的基质类型,试验选用了珍珠岩、蛭石、河沙、珍珠岩 蛭石(1:1)、珍珠岩 蛭石(2:1)作为扦插基质,通过测定备基质的物理性质及插穗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选定出最佳基质类型.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物理性质中以珍珠岩 蛭石(1:1)和珍珠岩较好,其保温、保湿、通气状况优于其它基质,为插条生根提供了良好条件;在不同基质中,其幼根的生长情况不同,其中珍珠岩 蛭石(1:1)和珍珠岩较快;不同基质对夜香树根长、根粗、根重等影响很大,其中珍珠岩 蛭石(1:1)效果较好;根据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指标的测定,珍珠岩 蛭石(1:1)与珍珠岩较好.综合各项指标知:珍珠岩 蛭石(1:1)更适合作为夜香树嫩枝扦插繁殖的基质.  相似文献   

4.
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黄皮白肉火龙果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皮白肉火龙果嫁接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设置3个基质配比和3个缓释肥量,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不同处理水平对盆栽苗枝梢长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90 d,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盆栽苗枝梢长度生长影响不大;90~120 d,当基质的物理性质在标准范围内,盆栽苗枝梢生长量随着配比基质中草炭比列增大而提高;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 kg以下时,缓释肥施用量增加可促进盆栽苗枝梢生长量提高,但随着缓释肥施用量超过2 kg时,反而影响枝梢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最适合黄瓜生长发育的基质配比和氮的浓度,以黄瓜(Cucumber)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用陶粒、珍珠岩、沙子作为基质材料,配置5种不同配比的混合基质(各3盆),研究其对黄瓜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株高、开花情况、根系体积和叶绿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方面,陶粒∶珍珠岩沙子为2∶1∶1和3∶1∶1的混合基质物理性质对株高、叶片长度、根系体积、开花情况的影响都较适合于黄瓜生长。营养液方面,随着氮素的升高,黄瓜植株的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也在增加,有利于黄瓜有机物的积累。为以后黄瓜的无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垂直绿化栽培的基质保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椰砖、生物炭(木屑)、珍珠岩、陶粒、生物炭(稻壳)、蛭石、鸡粪、菇渣、泥炭9种适用垂直绿化栽培的基质材料(以轻质为前提)进行保肥性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垂直绿化适用保肥型栽培基质配方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支撑。采用各类标准方法测定各基质材料的理化性质,并对各基质的理化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通过淋溶试验测定各基质材料的氮、磷淋出特性,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基质的氮、磷淋出特性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种不同基质的持水特性和孔隙特性等主要物理性质均差异显著,有效磷、水解性氮、有机质含量等化学性质也均差异显著;9种基质的氮、磷流失量差异显著,鸡粪的全氮流失量、流失速率最大,菇渣次之,稻壳炭的全磷流失量、流失速率最大,菇渣次之。淋溶后基质的全氮流失量与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全磷流失量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基质淋溶后的p H值、EC值(电导率)差异显著。与基质材料保肥特性密切相关的物理指标是体积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它们是基质材料氮、磷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粒径和配比桉树皮基质中的苗木观测及基质分析,研究桉树皮基质理化性质变化与苗木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3号基质中的苗木生长最好;粒径不大于0.5 cm的桉树皮基质育苗效果较好,桉树皮在进行混配时比例不宜超过50%;在本试验基质育苗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作用要小于化学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容重、总孔隙、CEC值同比上升,而气水比、pH值、EC值同比下降。经主成分分析知,基质的EC值、CEC值、pH值、C/N、全磷和全钾是苗木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浙江省水田地区常用的整地工艺方案。研究了在不同作业条件下,水田犁耕和旋耕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排水条件下,犁耕和旋耕对土壤物理性质诸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旋耕相对犁耕有较好的耕作质量。在浸水条件下,旋耕相对犁耕而言,对土壤物理性质诸指标有不良影响,且达统计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将农业废弃物剑麻糠用于桉树育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了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桉树优良无性系DH32-26组培苗在剑麻糠轻基质和椰糠轻型基质上生长的成活率、苗高、地径、鲜重、根冠比、根长等生物学指标的差异,并检测了这2种轻型基质的物理性质参数。[结果]剑麻糠轻型基质组培苗的生物学特性不及椰糠轻型基质组培苗好。[结论]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提高苗木成活率是利用剑麻糠降低育苗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黏土、沙石等构建生物基质床,研究其在净化生活污水的过程中水力学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坡降、水力停留时间和水深等因素对生物基质床净化污水效果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比较了进出水物理指标及各形态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以4年生七叶一枝花根茎为材料,分析不同无土栽培基质配方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的基质配方提供理论依据。将泥炭、腐叶、菇渣、蛭石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共设12个处理,以园土为对照,添加一定比例菌肥;分析比较不同复配基质的物理性质及对七叶一枝花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5配方(腐叶、蛭石、菌肥比例为2:1:0.25)表现最优,其物理性质指标理想,栽培的七叶一枝花净光合速率值最高,为8.53 μmol/(m2·s);同时T5的蒸腾速率值仅次于T6,两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杉木1年生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配比、缓释肥量和容器规格三因素析因实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互作效应对杉木容器苗生长和养分浓度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中,缓释肥量对苗木生长和营养指标影响最大,对绝大多数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基质配比其次,容器规格最小,两者仅对大多数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而对营养指标几乎无影响。双因素互作效应中,缓释肥量×基质配比互作效应最大,对所有营养指标和除根冠比外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缓释肥量×容器规格互作效应其次,对所有营养指标和部分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容器规格×基质配比互作效应最小,仅对部分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影响。三因素互作效应对多数生长指标和少数营养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缓释肥施用量为3.5 kg/m~3、容器规格为4.5 cm×10.0 cm、V(泥炭)∶V(稻壳)∶V(木屑)=7∶1.5∶1.5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753 8,其营养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0.762 2在所有组合中最大,生长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0.745 3在所有组合中排名第2位,该组综合表现为所有组合中育苗效果最好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腐殖酸肥料添加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物理性质相似但EC值具有差异(0.63、0.84 mS/cm)的2个混配基质作为原料,分别添加2、4 g/L腐殖酸后配制成育苗基质,研究在EC值差异较大的基质中腐殖酸对番茄‘粉都53’幼苗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EC值的基质中添加腐殖酸均能有效提高番茄幼苗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和光合色素的含量,且随着腐殖酸含量的增加,促进效果越明显;在添加相同腐殖酸含量的条件下,较低EC值基质的效果好于较高EC值,基于番茄幼苗生长主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腐殖酸和基质EC值对番茄幼苗生长综合指标存在互作关系,以0.63 mS/cm EC值条件下添加4 g/L腐殖酸(B3处理)效果对于幼苗生长综合指标最好。综上在试验范围内,以椰糠∶菇渣∶草炭=1∶1∶2(0.63 mS/cm)中添加4 g/L腐殖酸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鸟巢蕨盆栽试验,研究组配改良剂(竹酢液+麦饭石)施用对园林废弃物堆肥栽培基质理化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组配改良剂的施加对栽培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空隙和通气孔隙等物理性质影响不明显;组配改良剂的施加对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降低有机碳含量和基质pH值,提高基质EC值及全氮、全磷、全钾、碱解N、速效P、速效K的含量,同时对微量元素Cu、Zu、Fe含量提高有积极作用;组配改良剂添加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生物量的积累(鲜质量)、株高、冠幅,叶绿素含量,同时提高植株全N、全P、全K营养元素含量。将栽培后基质和植株之间各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组配改良剂稀释1 000倍竹酢液500 mL/kg+麦饭石40 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质对络石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基质对扦插络石生根的影响。设计6种不同的扦插基质配方对络石进行扦插生根实验培养,测定了不同基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在不同基质条件下插穗的根长、根粗、根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等数据。试验得出如下结论:珍珠岩+泥炭+蛭石(1∶1∶1)的扦插基质对络石生根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容器规格、基质配比和缓释肥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互作效应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给出优选方案。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中,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蒙古栎容器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影响大于缓释肥,其中容器规格对苗高和地径指标影响最大,而基质配比对根体积和生物量相关指标影响最大,缓释肥仅对高径比指标影响优于前两者。双因素交互效应中,容器规格×基质配比互作效应最大,基质配比×缓释肥互作效应次之,容器规格×缓释肥互作效应最小。三因素互作效应对多数生长及生理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容器规格A_4(φ=13.0 cm,H=25.0 cm)、基质配比B_3(V(泥炭)∶V(珍珠岩)∶V(蛭石)=4∶1∶1)、缓释肥C_1(w(N)∶w(P_2O_5)∶w(K_2O)=16∶16∶16)的组合平均隶属函数数值最大,为所有组合中育苗效果最好的组合,且1年生蒙古栎苗高、地径、根体积及总生物量分别达到20.04 cm、5.02 mm、21.56 cm~3、18.65 g。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蓝莓对新疆盆栽土壤环境的适应性,以天山云杉林表层腐殖质与园土按比例混合,并辅以腐熟羊粪和腐殖酸配置而成的复合基质,研究其对不同蓝莓品种的生长发育和光合指标的影响,为蓝莓在新疆推广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室条件下,以蓝丰、北陆、达柔和都克4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方法,按双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设置4种基质和4个蓝莓品种,观察基质对蓝莓的生长情况和测定其叶片的光合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基质对蓝莓生长的综合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基质与蓝莓生长的相关性。【结果】复合基质的p H值均不能满足蓝莓生长环境条件,需要用醋酸对基质和灌溉用水调p H至4.5,而孔隙度等理化指标均能满足蓝莓生长环境要求;基质因素和品种因素对蓝莓生长和光合指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基质作用大于品种作用;北陆和达柔两个蓝莓品种在腐殖质与园土按2∶1至3∶1混合的复合基质里生长的综合影响评价高;蓝丰和都克两个蓝莓品种的生长与基质的EC有相关性,差异显著。【结论】天山云杉林表层腐殖质与园土比在2∶1到3∶1范围内并辅以腐熟羊粪和腐殖酸配成的复合基质,醋酸酸化基质和浇灌用水至p H值4.5后,能够代替草炭进行盆栽北陆和达柔两个蓝莓品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桉树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并通过相关试验方法测定了土壤物理性质的指标,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为桉树的生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泥炭、松鳞、珍珠岩、椰糠为基质材料进行不同配比,测试不同基质配比的物理性质(容重、总孔隙度、气水孔隙比等),以及化学性质(p H值、EC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这些理化性状指标,为温室植物无土栽培筛选适宜的基质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为建立温室植物无土栽培的标准化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弄清香菇菌糠不同粒径含量对油松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不同粒径含量的香菇菌糠在栽培过程中的物理性状变化及对油松生长指标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按≥2-5 mm、≥0.5-2 mm、<0.5 mm三种粒径等级筛分并复配后作为栽培基质,5个处理的物理性质比较稳定,且栽培前后各项物理指标均能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综合油松生物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分析,5个处理均好于对照,大中小粒径组分比例为1∶3∶1的香菇菌糠作为基质,油松生长状况最好,壮苗指数为0.166,顶芽干质量为2.88 mg·株-1,除叶绿素无规律外各项生理指标也最高。可见粒径规格≥2-5 mm,≥0.5-2.0 mm,<0.5 mm三种质量比为1∶3∶1的香菇菌糠最适合栽培油松,中小粒径含量越多油松长势也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