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汉语、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音方面存在着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存在着迁移现象。由于地区差异,地方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迁移现象尤为显著。本文利用迁移理论,论述了山东方言对英语语音的正负迁移作用,提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负迁移的干扰,利用正迁移因素提高英语语音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依据语言迁移理论,英语学习者的母语语音会对英语语音产生迁移作用。安徽中原官话方言语音对于受试的英语语音习得有一定的正负迁移作用,分别表现在元音、辅音、重音、连读及语调等方面,其中负迁移表现较为明显。汉语元音松紧对立缺失、与英语相似辅音的发音部位差异、辅音连缀之间的增音等是造成负迁移的主要原因。通过汉英语音对比分析及系统语音干预训练,受试母语方言负迁移导致的语音偏误能够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3.
在皖北地区的英语语音教学实践中,方言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基于语言迁移理论,针对皖北学生英语发音的普遍现象,分析了皖北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减少皖北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并提高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闽南地区英语学习者受闽南方言语音负迁移影响较大,尤其在超音段音位习得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超音段层面中节奏与重音、语调与声调、连读三方面对闽南方言与英语作一大致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异同,探讨闽南方言地区学习者英语语音偏差的深层原因,以期对闽南方言地区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也为英语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英语语音学习情况的调查,以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为样本,探究其在英语作为三语习得中存在的语言迁移现象,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比少数民族方言、普通话以及英语在发音方面的异同。根据研究内容和所得数据,对英语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影响、提高其英语语音学习水平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注重语音语调的协调配合之美;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注重用词含义的雅俗共赏之美。中西方在语言的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两种语言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双方存在的特色方言而产生分歧。汉语文化博大精深,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断演变从而发展成今天的地域标志性方言。本文以东北方言为例,探究东北方言的形成及其发音特点,从本质上细究因语音的发音不同而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能够提高东北地区英语学习者语音语调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本研究以迁移理论为切入点,亳州师专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皖北中原官话对英语语音中音段音位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并提出教学建议。旨在帮助皖北中原官话区学生克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障碍,提高教学效果,并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补充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二语习得理论,以大连本地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可视图谱的研究手段,研究了大连方言对英语学习者语音(美音)方面产生的影响,得出方言对英语学习会产生负迁移影响,并对此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  相似文献   

9.
商水方言是中原官话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河南方言的重要部分。调查本地区语言实际,总结出该地区的语音与词汇特色,为河南方言研究的全面展开而努力。推求出该地区方言的音系,不仅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便利,也为语音的历时研究提供基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条,为记录方言词汇与揭示悠久地域文化提供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10.
语音知识与听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是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语音是听力的基础。只有准确掌握音位、音变、语调、变体等方面的语音知识, 排除方言干扰,掌握听力技巧,逾越英语听力障碍,才能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辽西方言是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分别是辽西方言语音与其他方言语音的比较研究、辽西个别方言点的语音描写研究以及基于语言教学的辽西方言语音研究等。从方言归属、语音概貌、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不但能够对辽西方言的研究现状有整体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便对东北方言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江淮官话的重要分支,合肥方言中的韵母普通话有着明显差异。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合肥话发生了不少变化。目前,有学者对它的连读变调进行了研究,但学没有针对其语音变化的研究。因此,本文进行了一次以合肥方音中特有韵母为语音变项的语音变化调查,并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发音人的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和语音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云南下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因此下关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多相近甚至相同的地方,但同时也有不少差别存在。从韵母(元音)、声母(辅音)以及声调等方面对普通话和以关迤语音为代表的下关方言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语音差别,突出下关方言的语音特点,为推广普通话和研究下关方言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整体水平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对中国教师班级和外籍教师班级语音课教学效果调查,从英语语音音段音位、超音段音位和非语言因素等方面进行分项研究,采取学生自评的方法获得对比数据,得出应该结合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语音教学的优势进行英语语音教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RAP说唱音乐主要来自美国, 是仅次于摇滚乐的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形式。笔者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这与黑人英语方言本身的文体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黑人英语方言的歌词具有特殊的节奏性、新颖性、简洁性、流行性、创造性特点。而作为其中最主要的词汇部分更是体现了黑人英语在RAP中的主要特色,为RAP音乐在美国的发展和流行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方言辨识系统分类决策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方言辨识方法。该方法将高斯模型与语言模型组成的系统作为一组基分类器,然后根据这组基分类器所得分类结果的加权组合来决定方言语音所属类别。实验结果表明,新的集成决策分类方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辨识精度,而且有效地解决训练样本数目和模型参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准确到位的语音语调是进行英语交际的重要前提,在口语交流中占据突出地位。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利用视听设备和信息技术分阶段地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系统训练。在英语语音语调课程中引入微格教学法,结合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面对面访谈等,能有效降低语音语调学习的难度;且信息反馈及时全面直接,紧密结合示范、指导和实践,较大地提高了英语语音语调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望成为将来英语语音语调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方言存在异读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歙县许村方言[1]的实际情况看,其异读情况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白异读,二是元音内部屈折变化,三是变调,四是在语音发展中产生的合音现象。而音变则是在语流中由于音节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化,从许村方言看,主要是清入与平、上、去三声结合而产生的变化。严格意义上说,它不属于异读,是与异读有本质区别的语音变化形式。对于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对于揭示方言语音与中古音韵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方言语音内部元音的屈折变化的研究,对于中古汉语是否存在形态变化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音节节拍规律,语言学习应从语音知识开始.语音符号具有浓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其中韵律是语言最核心的本质.朗读是掌握一门语言语音知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阅读离不开内部言语活动,语音符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发现,语音符号在英语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学习也不例外,英语语音符号是文字符号的基础,是打开文字符号大门的钥匙.所以笔者呼吁,英语教师们,尤其是少儿英语和小学英语的教师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语音符号的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并克服聋哑外语.  相似文献   

20.
自动语音识别(ASR)是机器或程序识别语音命令或听写的能力,其内容涉及将语音模式与所提供或获取的词汇匹配的能力。目前,主要使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语音识别器。本文旨在为应用于农产品交易领域的宁夏银川方言普通话构建语音识别系统,隐马尔可夫模型工具包(HTK)用于开发系统,它使用声学词模型识别孤立的词。系统训练113个常用农业词汇,训练数据收集于9位说话人,实验结果表明,HMM拓扑中10个状态的系统的整体精度为96.61%和95.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