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进一步明确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精准防控方法,以常规粳稻品种为对照,分析了在单季和连晚种植条件下4个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生育进程、抽穗特性及其与植株"叶枕平"出现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单季种植时植株"叶枕平"始期至齐穗一般需13~16 d,连晚种植需12~15 d,而常规粳稻通常为9~10 d,二者相差3~6 d.不同时期无人机施药预防甬优1540单季稻稻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田5%~15%植株剑叶"叶枕平"时施药对稻曲病的预防效果最佳,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91.7%和93.3%,提早或延后施药的防效均下降.因此认为,预防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最佳用药时期在全田5%~15%植株剑叶"叶枕平"时.  相似文献   

2.
选取4个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对其进行稻曲病防治药剂、防治时间试验,考察小区的病穗率和平均每穗病粒数两个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爱苗乳油防治浙优18稻曲病效果较好;阿米妙收悬浮剂防治甬优15稻曲病效果较好;阿米妙收悬浮剂、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甬优12稻曲病效果较好;爱苗乳油和拿敌稳水分散粒剂防治甬优538稻曲病效果较好。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可适当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3.
籼粳交超级晚粳稻稻曲病药剂控制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甬优12籼粳交超级晚粳稻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的植株占总植株的比例在30%左右时,每667 m2用75%肟菌·戊唑醇20 g或30%苯甲·丙环唑30 mL预防,对稻曲病病粒和病指的控制效果达80%以上,即使药量减少1/2,其对病粒和病指的控制作用也能达到80%左右;但在80%的植株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时施药,肟菌·戊唑醇的防效下降到66%和61%,苯甲·丙环唑的防效下降到71%和65%;在全部植株的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时喷施,2种药剂对稻曲病病粒和病指的控制作用则下降到40%以下,肟菌·戊唑醇下降得更多.试验表明,籼粳交超级晚粳稻稻曲病的药剂控制的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以25%~30%的植株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时施药效果最佳,采用推荐剂量即可.而最佳施药时间的确定,以在甬优12籼粳交超级晚粳稻上应用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的植株占总植株比例的方法更容易被农户所掌握.  相似文献   

4.
水稻籼粳交育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水稻籼粳交育种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内涵,评述了水稻籼粳交相关的科学术语、育种理论和育种实践,分析了籼粳交杂种不育基因座位研究结果对籼粳交育种的指导作用,简述了广东的籼粳交育种现状,提出了以大群体筛选籼粳交后代的育种方法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5.
以籼粳杂交稻为试验材料,研究关键期施药后,齐穗期施药对稻曲病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的剑叶与倒2叶的叶枕相平植株占15%~20%时为稻曲病关键预防适期;齐穗期进行第2次用药对控制稻曲病病情不明显,不提倡应用。如种植品种是易感稻瘟病品种,齐穗期则是预防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发挥江苏沿江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在靖江市西来镇示范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机插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结合科技推广和行政给力,有效推动水稻的清洁生产,为打造该地成为国家级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该文介绍了"武运粳24号"的品种特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动水稻清洁生产的措施以及示范推广"武运粳24号"新品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南方许多粳稻品种引种栽植后,较籼稻表现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叶片浓绿,光能利用率高;茎与穗梗粗壮,抗倒能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因此,得到广大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粮食种植合作社、粮食科技示范户)认可,它对水稻产量普遍提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水稻籼改粳中的水稻稻曲病发病严重,能否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决定水稻籼改粳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水稻稻曲病是水稻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用育种中常用的籼型和粳型水稻材料,研究了F1和F2代稻谷粒形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都是典型的数量性状,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其中籼籼交F1代粒形接近双亲均值,籼粳交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而趋近粳形亲本;F2代各组合都出现了较大比例的超双亲粒形,但在籼粳交中,F2代粒形大多偏向粳型亲本,出现大量超粳型亲本粒形,只有少量超籼型亲本粒形出现。本研究对目标粒形组合和亲本材料的选育在双亲粒形的选择上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6种药剂在籼粳杂交稻甬优12进行防治稻曲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750 mL·hm-2、49%丙环·咪酰胺悬浮剂525 mL·hm-2和36%氟唑·嘧苷素悬浮剂300 m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相仿,分别为89.0%、87.4%和81.5%,能作为防治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杀菌剂预防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控制或减轻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程度,2017年利用5种新杀菌剂,开展田间预防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剑叶叶枕距为0的植株占10%~15%时用药1次,5种参试药剂的稻曲病病穗率防效,36%氟唑·嘧苷素悬浮剂为71.2%,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为59.7%,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为57.8%,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为40.5%,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为34.4%;在生产上建议采取2次防治,即在第1次适时用药后7~10 d进行再次防治。  相似文献   

11.
籼粳交水稻花药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筛选最适出愈培养基,以水稻籼粳交品种的花药为植体,以预处理时间、2,4-D质量浓度、播期、接种密度、叶枕间距为因素的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影响籼粳交后代花药出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最适值进行优化。成苗阶段研究MS培养基中加入4种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的愈伤培养时间以及培养温度处理条件下对籼粳交材料愈伤组织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籼粳交材料后代均在3号M8培养基的出愈率最高;预处理时间、叶枕间距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分化成苗阶段,蔗糖是影响成苗阶段的主要因素,其次为6-BA,且分别在30g/L、4mg/L时分化率最高。愈伤培养30d转接分化率最高;培养温度为29℃时绿苗率最高。表明,M8+8mg/L 2,4-D+8mg/L NAA+4mg/L KT+2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为最优出愈培养基;预处理时间和叶枕间距是影响出愈率的主效因子,最适宜分化培养基配比为MS+6-BA 4mg/L+蔗糖30g/L+琼脂6g/L;最佳愈伤转接时间为30d;最佳培养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我县开始推广籼改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我县百亩示范片经江西省农业厅总技推广总站组织专家进行测产,平均单产达到913.76公斤。但是稻曲病一直是制约籼改粳技术高产再突破的巨大瓶颈,为此,我们特此加大了对粳稻稻曲病防治的探索,着力为籼改粳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3.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思南县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2008年,思南县连续2年实施"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了该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法措施,并分析项目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水稻纹枯病及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生规律水稻纹枯病的传播来源是菌核,当年水稻收割时,菌核大量落在田里,在土壤中安全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菌核在第2年灌水整田时与浪渣混合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随风飘移,集中到下风头田边的水面。插秧后菌  相似文献   

16.
<正>一、水稻纹枯病及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生规律水稻纹枯病的传播来源是菌核,当年水稻收割时,菌核大量落在田里,在土壤中安全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菌核在第2年灌水整田时与浪渣混合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随风飘移,集中到下风头田边的水面。插秧后菌  相似文献   

17.
通过籼粳杂交培育了9个水稻品系,进行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GY908、GY1128、GY1124和GY2888属籼稻类型,GY926和GY2750属偏籼类型,GY726、GY770、GY1134属偏粳类型,与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说明通过籼粳渐渗手段,培育中间型水稻品系,对丰富水稻新材料的遗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水稻籼粳交 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各组合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大小排序为 :抽穗期、株高、主穗千粒重、主穗结实率、穗长、主穗总粒数、主穗单穗重、穗颈大维管束数、剑叶面积、有效分蘖。狭义遗传力高的性状为株高、主穗千粒重和主穗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认为,籼粳杂交稻的剑叶与倒二叶的叶枕相平植株占15%~20%时为稻曲病关键预防适期;齐穗期进行第二次用药,对控制稻曲病病情不明显,基本没有作用,不提倡应用。如种植品种是易感稻瘟病品种,齐穗期是预防关键,应另当别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