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010年1月27日,美国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为人类文学史做出了不容小觑的重大贡献。《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本文尝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鲜明的小说主题,新颖的故事取材,独特的写作风格,典型的性格塑造,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作品的艺术魅力,希望能抛砖引玉,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的小说里出现最频繁的原型意象大多出自《圣经》。对于《熊》这部作品而言,主人公艾萨克的成长经历与《旧约》中摩西成人仪式的对应。作品中充满耶稣复活,耶稣救赎的隐喻,以及小说中对于荒野的描述与基督教中的伊甸园极其的相似。福克纳独特的将基督教原型与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现实的有机融合,标志着神话原型从无意识的展现转而成为一种小说创作手法,从而无比真实的刻画了日渐被摧毁的传统价值观以及逐渐衰落,困惑迷惘的南方贵族子弟。  相似文献   

3.
弗罗斯特以新英格兰为背景的诗篇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现代意蕴,揭示了现代美国社会的混乱、虚幻、飘忽不定,现代人的孤独、矛盾、困惑、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以及"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也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不起的盖茨化》反映了作者对美国社会严厉的批判态度,体现了他精湛成熟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早期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看与被看”是最为明显的结构模式之一,而和鲁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尤其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也对这一结构模式情有独钟。鲁迅和劳伦斯这两位时代的先锋分别以自己时代赋予的责任为己任大胆创新,在各自的作品中以不同题材反映时代弊病。  相似文献   

6.
与中国相似,美国的主流社会也会在政治、文化、传媒等层面进行一些先进人物的符号灌输,以体现其主流价值观。例如,《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就常常是一些人们争相追捧的社会标杆,据分析,按出现次数,排名第一的是商业领袖,其次是政治领袖,再次是科学家。近日,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20大人物。  相似文献   

7.
大卫·马麦特的戏剧代表作《美国野牛》,以精妙生动的“马麦特话语”,凝练丰富的喜剧冲突,从语言与行动和事实、生意与人情人性、货币与商品及善恶等复杂关系的层面,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矛盾纠结、困扰与惶恐。由此展现了现代美国人焦虑不安的经济生活和精神危机,暴露了现代美国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其意义是,马麦特以反面警示的方式唤起人性中善的一面,即爱和信任;这也就是本剧人性关怀的现实主义主题所在。  相似文献   

8.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是一个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的思想基础是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现实基础是当时严酷的社会现状。该体系发端于日本留学期间,到《呐喊》、《彷徨》时代基本形成——《呐喊》、《彷徨》就是这个思想的艺术结晶,并且随着鲁迅世界观的不断发展深化而日趋成熟、丰满。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许寿裳回忆在日本留学时鲁迅与他们一起经常讨论的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茅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塑造了"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体现了"迷惘的一代"的文学的基本特征,他本人因而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然而其女主人公布莱特·阿什利却遭到了人们的谩骂和唾弃。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了海明威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并指出布莱特是时代的新女性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0.
张莉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1):210-212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上的彷徨与困惑,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结合现实问题,从完善制度建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社会力量等层面出发,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其市民化步伐、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史记.酷吏列传》体现了司马迁强烈的人民性和批判精神,他透过当时的社会现实,看到了酷吏及酷吏制产生的历史根源及时代必然性,并对其作出了较为客观地评价。在肯定酷吏及酷吏制存在的同时,对酷吏所施行的严刑峻法及汉武帝倚重酷吏实行酷吏制统治也进行了严厉批判和无情鞭挞。酷吏及酷吏制让司马迁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困惑之中。正是这种无法消解和不能自拔的矛盾心理,才为其作品赋予了异常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请你喝茶     
胡爱林 《百姓》2006,(5):61-61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虚谷(清朝画家)活到现在,他很想请他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美国作家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中也借主人公之口说“: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组织现象,特别是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一年多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困惑,通过分析,整理出解决困惑的对策,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余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产生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尤为盛行的19世纪上半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奥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多余人"现象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它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乡村干部的好向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彦 《新农业》2001,(9):50-51
我与《新农业》结识的时间不长,却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使我从灰心迷惘变得志坚矢明,从心浮混世变得信心百倍,从厌恶工作变得热情满怀,这都得益于《新农业》对我的鼓励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真实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特征。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他的创作源泉。从小说中能读到了他的写作背景、人物刻画方面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作品也就成为了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报业史上,《晨报》是与《申报》、《大公报》并立的著名报纸。晨报社开创的文化空间肇端自清末民众启蒙的理念,它充分展示了现代文化在媒介形式里的表现。《晨报》副刊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从同人期刊到更为大众的传播时所产生的变化和转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时代,《晨报》所开辟的文化空间里,关乎民众的通俗教育与现代艺术实践并行不悖,而启蒙的话语也散落在报刊、戏剧等多种媒介当中。  相似文献   

18.
《孽海花》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曾朴的著作,曾朴运用谴责的手法向社会大众描写了一遭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变革,在小说中曾朴浓墨重彩的运用大量叙事写实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历史变迁,运用讽刺的手法凸显出了清政府的造作与无能。《孽海花》为典型近代历史小说,对于后世影响深远,鲁迅也曾暗自赞许《孽海花》的结构与文采。《孽海花》小说中最为突显即运用叙事手法充分的展示其思想的现代性色彩,在小说中不难看出小说中带有鲜明的西方现代小说影子,其文章中展现了传统小说的精髓,并充分发挥了时代创新的特色。基于此,本文以《孽海花》为研究对象,并从叙事角度分析整篇小说,探究《孽海花》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9.
李佳 《农家致富》2014,(12):64-64
“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儿失去……”谢凯手机的音乐播放器里,常常循环播放这段时间热播剧《北京爱情故事》里的主题曲。  相似文献   

20.
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在于其创造了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的记忆。《雷雨》以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集中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都市上层社会的糜烂与罪恶。小说塑造了繁漪、鲁侍萍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通过展现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控诉了封建社会和宗法礼教对女性的迫害和思想的束缚。通过探析繁漪和鲁侍萍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及其社会背景,探讨人物角色性格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揭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探讨女性解放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