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芥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对41份芥菜种质进行聚类分析。8个RAPD和10个SSR差异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30个多态性位点,两种标记的多态性比例分别为3.04%和3.90%。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9种类型,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31~1.00,同类型之间差异小,不同类型之间差异大。育种时应尽量选择不同类型、遗传相似度低的芥菜相互配组,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23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芥菜型油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聚类法可将23份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群,品种的地理来源同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3对SSR引物在23份供试材料中共获得58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5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3.1%,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出4.3条条带,其中3.7条条带具有多态性,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3份西藏芥菜类型油菜材料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O.79—0.99,平均值为0.89;野生芥菜型-2与芥菜型油菜-2、野生芥菜型-5与下生分枝野生油菜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分别为0.79和0.80。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育种是油菜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研究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提高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测试了208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12个品质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类平均法在聚类阈值λ=4.86处将208份资源划分为6大类,其中第1大类包含170份资源,在聚类阈值λ=3.70处第1大类比较明显的分为4个亚类;通过聚类分析的离差平方和法在聚类阈值λ=27.00处参试资源比较明显的分为7大类。综合2种聚类分析结果最终将208份资源分为13个类群。  相似文献   

4.
外国芥菜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集到的8个国家共96份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分、含油量、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芥菜型油菜中无高含油量(>45%)种质及低硫代葡萄糖甙(<30μmol/g)种质,仅在澳大利亚品种中发现1份低芥酸(<1%)的种质。云南成功地利用了这份低芥酸种质育成4个优质芥菜型油菜新品种,目前已在生产上推广种植5000 hm2,这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的芥菜型油菜优质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将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收集到的380份春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整理、鉴定、保存、评价和归类,并对每个材料的76项基本信息进行综合描述记录,建立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芥菜型春油菜种质资源数据保存管理、种质资源数据评价检索和种质资源网络信息对外发布模块构成的应用管理平台,实现晋北地区芥菜型春油菜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方便育种过程中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筛选以及对新的种质资源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加强相关育种单位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芥菜种质资源的特性及分类,对52份芥菜资源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瘤茎皮刺毛变异系数最大;单瘤重和叶重2个农艺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性各异,对茎芥菜和叶芥菜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52份芥菜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25处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为20处分为Ⅰ、Ⅱ、Ⅲ类,其中Ⅰ、Ⅲ类种质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赵福永  鲁军雄  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8-720,794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与野生芥菜型油菜杂交子代的性状遗传。[方法]选用1个甘蓝型油菜种(湘油15号,编号138)与2个野生芥菜型油菜品系(编号153和154)作为试材,进行正反杂交并获得了杂交种子。对杂种F1、F2代的发芽率、叶片大小及形状、株高、花粉育性、籽粒颜色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芥甘杂交较易获得杂交种子,F1代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花粉育性均相对较高,平均株高低于双亲;而甘芥杂交较难获得杂种,且F1代自交亲和性差,结实率低,平均株高介于双亲之间;不论正反交,F1代营养生长优势和叶形母本效应明显,F2代株高出现明显分离,呈正态分布,未获得黄籽品系。[结论]为将甘芥杂交子代进一步应用于油菜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明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通过对西藏野生白菜类型油菜和野生芥菜类型油菜共49份种质资源的子叶形态、苗期生长习性、伸长茎性状、苔茎叶性状、植株性状、花瓣类型、角果着生状态、果喙长度、角果密度、籽粒性状等多种表型形态进行了种植观察与分析,结果发现:西藏野生油菜的形态类型多种多样,不仅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与西藏林芝地区栽培油菜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些性状在西藏的油菜育种中有着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西藏地区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提高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利用效率,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测试了322份西藏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12项品质性状,用DPS软件进行表型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项品质性状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多个品质性状之间达到显著相关;通过采用标准化转换,欧氏距离,类平均法(UPGMA)的聚类分析,在阈值为55时,可以将322份资源划分为6个类群。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聚类分析对于甘蓝型油菜品质鉴定、种质创新和今后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单株粒重的种质资源。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株粒重种质资源的研究与鉴定发现:在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油菜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2个等级;而在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3个等级,其中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株粒重较高的材料所占的比例明显强于野生白菜型油菜。并且通过大田鉴定从中分离出一些优质的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如:野白13(9 g/株)、野芥6(13.4 g/株)、野芥24(11.6 g/株)、野芥25(17.7 g/株)、野芥29(11.0 g/株)、特别是野芥15(27.1 g/株)和野芥26(20.4 g/株)等单株粒重高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10个芥菜型油菜品种的SSR标记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三峡库区芥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使用9对SSR引物,对10份来自三峡库区的芥菜型油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47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结论]地理和生态条件是影响三峡库区芥菜型油菜类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芥菜型资源300多份,其中省外80份,国外45份。1973年从新平巴哈乡油菜中发现不育株并开始了芥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工作。1985年将加拿大引进的泽蒙1号(Zem-1)的低芥基因导入地方品种,开始了优质丰产结合的品质研究工作。现已审定2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2万hm^2;审定1个杂交种,累计面积466.7h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南地区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芥菜型油菜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益的数据。【方法】选取以西南地区为主的73份芥菜型油菜资源,分别进行14个随机引物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和15个主要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显示为3大类,共15个亚类:四川盆地资源为第1大类,含川东、川南、川北和重庆来源等6个亚类;盆周及盆周高原和云南部分资源为第2大类,分川东南、川西南和川西北来源等4个亚类;云贵高原及长江两岸为第3大类,以贵州、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贵阳周边、金沙江流域和云南中部来源等5个亚类。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为4大类,共14个亚类:第1大类以川东南、重庆和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3个亚类;第2大类以川南、川北、云南和贵州来源的资源为主,分4个亚类;第3大类以贵州、四川来源的资源为主,分4个亚类;第4大类以川西北来源的资源为主,含3个亚类。【结论】西南地区芥菜型油菜资源间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类主要遵循地域和生态环境规律,可分清芥菜型油菜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远近;在分子水平上,分类结果可能更深入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耐热速生叶菜是浙江省“渡夏淡”的主要蔬菜类型,芥菜风味浓、适应性广、抗性强,是耐热速生叶菜开发利用的优异资源。浙江省芥菜种质资源丰富,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共收集到113份芥菜地方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叶片形态、株型、长势、耐热性和苦味5个方面对113份芥菜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首先从叶裂刻、叶面平皱、叶缘齿状、叶缘波纹、叶面刺毛、叶面蜡粉进行评价,筛选到优异叶型芥菜种质资源20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株型、长势、耐热性和苦味进行评价,筛选到叶型优异、耐热性强、速生性好、苦味适中的芥菜种质资源5份,为后续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新疆野生油菜与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黑芥品种尤嫩斯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比较结果看:芥菜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在染色体核型上有较大差异。芥菜型油菜染色俸核型与黑芥和白菜型油菜染色体核型的混合核型较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59个甘蔗细茎野生种质资源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为高光效甘蔗细茎野生资源的筛选利用及高光效甘蔗品种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光合特性4个参数Fv/Fm×ETRfactor/2最大电子传递产量、α光合利用效率、ETR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Ik最小饱和光强差异均达到达到极显著。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以α光合利用效率为指标,将59个材料分为4大类,即Ⅰ类高光合利用效率、Ⅱ类中高光合利用效率、Ⅲ类中光合利用效率和Ⅳ类低光合利用效率。筛选出云南75-Ⅰ-10、云南82-61、福建登科8号和四川88-34等4个高光效种质材料,在甘蔗原始创新上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塔城盆地是新疆主要的芥菜型油菜种植带,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和形成了单产可达200公斤/666.7米2的成熟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陈西仓 《特产研究》2002,24(1):44-47,55
根据十余年调查研究,甘肃野生果树有260种(包括变种、亚种),隶属27科58属。本文综述了甘肃野生果树资源、特点及利用途径,并为今后开发利用这种野生果树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鄱阳湖野生蔬菜有25种,分16科24属。根据对湖水深度和草洲土壤湿度等适应性的差异,将其生境类型分为水生野生蔬菜有浮叶型、挺水型,旱生野生蔬菜有湿生型和中生型。浮叶型主要分布于高程11~13m的湖底滩地上,叶片浮水而生;挺水型分布高程12~15m,植株挺立水面生长;湿生型和中生型则主要分布于高程14~17m的草洲。鄱阳湖野生蔬菜种类随湖水的涨落呈季节性更替,且多呈不规则等高分布。  相似文献   

20.
系统调查了陕西秦巴山区油菜品种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特点,报道了各类型油菜的形态特征及经济农艺性状鉴定结果,发现了北方白菜型油菜黄籽类型及2份耐病材料、4特异性状材料,分析和研究了陕南秦巴山区质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