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刻画美国社会下层阶级的生活以及人性的善恶是欧·亨利小说的一大特色。欧·亨利的《市政报告》也毫不例外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市政报告》以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而深受读者的赞赏。《市政报告》中独特、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其成为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杰作。本文通过探索《市政报告》中的开篇风格、人物刻画、叙事手法以及修辞方式等写作手法,赏析该小说独特的文学魅力,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小说,从而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欧·亨利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游记体小说《老残游记》采用了旅行者限制叙事的描写方式,突破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形式,通过对晚清黑暗社会状况的所闻所见,揭示了主人公的悲悯情怀。本文试从启悟主题与整体感,补史之阙与限制叙事,引游记入小说,旁观"民间疾苦"四个方面阐述《老残游记》旅行者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3.
晚明拟话本小说《型世言》以“树型今世”为编著目的,在题材选择、情境冲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与同时期拟话本小说相比,其恪守礼教摒弃世俗人欲,重振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小说采用叙事 议论的叙事模式,情节平铺直叙,固然朴实,却缺乏艺术性。作者注重小说的教化功能,忽视其娱乐功能,所以造成《型世言》的艺术价值与同时期拟话本小说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樋口一叶被誉为日本"闺秀作家"。短短人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二十二篇杰作。其代表作《十三夜》叙事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在于并驾齐用三种叙事结构,即对比叙事结构、嵌入式叙事结构、复线叙事结构,从而使小说具有复调的诗学美。  相似文献   

5.
空间叙事的研究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作者以线性结构安排地质空间从而突出空间的表征意义,以社会空间的存在、差距及进入社会空间的手段来描写克莱德的人生悲剧,以存在的宗教空间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空间来阐述人们信仰的空虚。地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宗教空间等三个空间叙事维度增强了小说的空间化效果,加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进一步烘托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残雪的小说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足以代表先锋的声音,她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对读者的挑战。《边疆》这部长篇小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边疆景象,它的叙述方式依然延续了残雪式的神秘、诡异的叙事风格。主要表现为:线条错杂,叙事呈网格状;视角多变,叙事呈多声部;意象累叠,叙事呈立体态。正是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无从得到关于《边疆》的确定意义,《边疆》成为探索精神王国边疆的一次心灵探险。  相似文献   

7.
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以19世纪的伦敦为背景,生动描写中下层女性生活。围绕该系列三部小说,结合热奈特、申丹叙事视角类型,分析作者采用的叙事视角及其效果,有助于把握沃特斯早期小说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侦探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传统文化观念依然是近现代侦探小说创作者们难以割舍的情结。近现代侦探小说的审美特征相对于传统小说有了很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方面,如倒装叙述、叙事角度的变换等;此外近现代侦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以及心理描写相比传统小说更加细致。  相似文献   

9.
《侏儒小查赫斯》是德国作家霍夫曼的融趣味性与叙事性为一体的怪诞风格小说。小说运用怪诞文学的特征和手法,把小查赫斯的丑陋写到极致的同时又将完美描写得无以复加,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讽刺和幽默是其怪诞审美功能的表现。小说在怪诞风格下,仍有诸多写实主义元素。叙述背景以当时社会为参照,叙述情节以现实背景为依托,叙述基调建立在写实主义之上,揭露查赫斯丑恶本质亦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丑陋,符合逻辑和当下社会现状。表现手法上现实与虚构相分离,与当下社会环境相关;写实与怪诞相促进,用怪诞的手法来震撼读者的内心,以引起反思。怪诞和写实的两种文学表现手法最终殊途同归,共为表现小说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0.
《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是威廉·福克纳运用哥特式手法的经典短篇巨作。本文试从场景描写,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三大方面探究小说的哥特式风格,并进一步解析和挖掘作家传达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中运用了大量象征化的描写手法,艾米莉把自己在生活中所体悟到的深刻而又难以言传的人生哲理,通过意象的塑造,曲折地表现出来,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思考、探寻小说背后那丰富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2.
时间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文学的发展深受时间观流变的影响。当代西方文学作品里出现了大量常规逻辑不可能出现的时间构架和意象,产生了循环叙事手法、意识流写作手法及死亡叙事等不同文学叙事手法。其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时间发展直线与圆的统一,时间感受主体与客观的统一,死亡与永恒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简笔与繁笔是两种对立统一的具体描写手法.也是文艺欣赏和文艺评论中经常涉及的问题。本文拟以《变色龙》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试析契诃夫小说的简笔、繁笔艺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将景观叙事手法总结为"点""线""面"三大类,基于文学语言叙事手法,分别对各类景观叙事形式进行解析,并构建了景观叙事手法框架图,意图在文学语言的视角下完善景观叙事手法的内容,使景观叙事的实践手法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与“自由联想”手法的运用匡写出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社会内容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的描写方法很多。心理描写无疑是方法之一。心理描写的范围很广,其中有静态心理描写,动态心理描写,从人物的行动、表情、语言中揭示人物的心态,从环境、景物、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叙事视角是小说的首要特征。本文试图从三方面阐明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的叙事技巧 :作者作为全知全觉的叙事者 ;作品中人物作为转换视角 ;把叙事者与故事中人物结合起来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7.
《神秘的河流》是澳大利亚和解小说的代表之一,凯特·格伦维尔基于自己白人祖先的经历重塑了英国罪犯索尼尔扎根于澳大利亚的殖民历史。作为大英帝国的"弃儿",索尼尔被流放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志空间的移动与人物身份的重建同步进行,土著与白人殖民者二元对立的社会空间的形成与帝国殖民体系相伴而生,最终土生土长于澳洲的白人后代打破了二元对立,第三空间的开创试图为种族和解作出新的诠释。《神秘的河流》作为新历史书写浪潮的典型,将空间叙事、殖民历史和种族矛盾交织在一起,达到了小说叙事的空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詹姆斯?费伦运用修辞叙事理论对《我的老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中的叙述声音,罗兰?巴特的“可写式”文本解读方式和布思的叙事理论中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叙事这几个角度对文本作了更进一步的解析。最后对巴特勒的死亡尝试着做了宗教方面的解释。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故事包含着双重叙事的线索,亦即作者讲述的是两个伦理故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叙事伦理的视角将近年周梅森政治小说与书写“官场”的其它小说(王跃文《国画》、阎真《沧浪之水》等)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存在的区别体现在3个方面:思索而非展示问题;道德在场而非缺席;作者发言而非失语。因此,相对于市场语境下大量匮乏写作伦理的作品而言,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拥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产物。把同一时代中国和英国两本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加以比较,不难发现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红楼梦》和《十日谈》这两本小说对人物肖像描写的不同手法反映了东西方对人体美、服饰美、男性外貌的不同认识,以及对“丑”这一概念的不同处理。作者在书中对环境的不同描写也充分反映出中西文化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和对意境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