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针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本文探讨分析了气象部门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工程中可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气象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2)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研工作,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3)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4)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村镇建设规划水平;(5)拓展环境气象业务,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贡献;(6)促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宜居畜牧业发展迅速。饲养方式大多为集中饲养,大大增加了畜牧业产生的粪便污染的排放。这些由畜牧业产生的粪便一般都是有害的,由于它含有大量的毒素和有毒物质,如果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会破坏自然环境。宜居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粪便污染量也在不断增加,严重超出了宜居企业处理固体废物排放的能力。为了有效控制畜牧业环境污染,相关人员必须分析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绿化对提升居住小区居民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的宜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探讨宜居绿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即:宜地、宜时、宜人的"三宜"模式,才能创造生态、优美、宜居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市生态宜居型农村建设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宜居型农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对兰州市周边生态宜居型农村建设调研发现,当前兰州市周边农村对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兰州市需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农业清洁化生产和改善农村道路,以生态宜居型农村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韩淑华 《农技服务》2014,(4):199-199
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农民的收入在不断提高,居住的环境也不断改进,但是农村环境出现的问题却日益严重,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大,土壤和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等,但是目前对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首先阐述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进 《吉林农业》2010,(9):166-166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卫星技术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作物的检测研究上,特别是气象卫星遥感检测系统的使用,使人们开始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有了全面的掌控和检测,并及时运用检测到的信息来估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估产等服务。文章以北方冬小麦为例,运用获得的气象卫星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北方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估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当务之急,发挥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角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9.
冬小麦抽穗期长势遥感监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抽穗期是其生长的关键阶段,田间群体较大、郁蔽,抵抗力弱,常遇高温高湿天气,也是病虫害多发时期.因此,及时监测小麦抽穗期的苗情长势,是制定和采取科学管理措施的必要前提.有学者曾使用NOAAAVHRR、EOSMODIS数据进行小麦长势监测研究[1~3],由于这些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常常造成"同物异谱"或"异物同谱"现象,使得监测精度降低.本研究利用分辨率较高的TM影像数据并结合实地GPS定位调查,试图通过分析TM影像植被指数与小麦抽穗期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以及植株氮素含量的关系,建立上述群体质量指标监测模型,为小麦抽穗阶段的农田精确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欣  王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78-14079
分析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并结合目前监测体系存在的弊端,重构监测体系,监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落实和运行情况,发现隐藏信息,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者前后感知环境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者前后感知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让会对乡村旅游者前后环境感知产生影响。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乡村旅游地、旅游者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显示,差异很大,且不同聚类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年龄、职业差别。乡村旅游地应根据乡村旅游地的特点和不同层次游客的兴趣与需求,强化他的形象宣传及景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简析信阳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阳市农村环境特点分析出发,找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可行之路,以达到改善现有农村环境状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率极高的福州市区进行长达20年的环境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实验与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航空和资源卫星遥感获取的图象和资料,进行环境与土地利用类型动态预测与评价其数据可靠,且成本费用低,方法切实可行.分析结果可应用于建立与更新土地管理数据库,为各级制定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方针与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可对城市规划管理与研究城市演变提供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渐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尽管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大改善,但仍存在整治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部分地区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基于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及其现有研究与工作实践,深入剖析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系统规划设计、技术政策、系统协调性、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需求,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现路径,旨在拓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思路,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土壤环境是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前提,农业土壤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本文运用GIS的交叉定位、逻辑查询、空间分析及空间数据库匹配等技术,建立基于GIS的农业土壤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农业土壤环境监测点的管理、质量评价、预警提示以及对农业产品信息和质量的管理与评价,实现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动态监测,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宏观决策支持。本文重点阐述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赤潮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赤潮的危害及成因,介绍赤潮监测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张家港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As、Cd、Cr、Cu、Zn、Ni、Pb、Hg的含量,并与土壤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数据建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定量估测模型,以快速获取研究区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为保证模型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首先,对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进行一阶导数、倒数一阶导数、倒数的对数一阶导数、平方根一阶导数和连续统去除等形式的光谱变换;然后,提取不同变换光谱的特征波段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重金属含量的定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农田土壤中Cd、Hg、Cu、Zn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在高光谱的不同变换形式中,一阶导数和连续统去除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变换形式。基于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与高光谱数据建立的定量估算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Cd、Hg、Cr、As、Cu、Zn、Ni、Pb估算模型的实际值与验证值的拟合度分别为0.874、0.879、0.800、0.646、0.513、0.655、0.603和0.542,可用于预测张家港市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黑灰水对庭院菜地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天津市宁河区张老仁庄一农户为示范户,于2020年7月13日在其庭院外建造三格化粪池+渗滤沟式土壤渗滤系统,同时在土壤渗滤系统上方建造菜园,设置4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CK)、白菜组(BC)、黄瓜组(HG)、水萝卜组(SLB),探究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黑灰水对庭院菜地土壤理化指标[全氮(TN)和全磷(TP)]、卫生学指标(粪大肠菌值和蛔虫卵死亡率)、微生物群落及蔬菜卫生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指标方面,菜地各处理组两土层TN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于BC、HG和SLB,从蔬菜种植到收割,表层土(0~20 cm)TN含量分别提高589.77%、356.93%和70.00%,深层土(20~40 cm)TN含量分别提高266.46%、718.22%和148.70%。菜地各处理组两土层T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整体上对于表层土而言,除了CK下降9.66%外,其余3个处理组TP含量分别提高了0.14%、4.53%、3.09%;对于深层土,4个处理组TP含量均有下降,分别下降16.63%、8.65%、18.89%...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草畜平衡遥感监测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草原畜牧业是青海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草畜平衡是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畜牧业高效生产的前提。利用遥感信息与地面调查数据探讨草畜平衡监测评估方法,为青海省草原资源合理化利用和保护、畜牧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建立地面调查可食产草量与NDVI数据间定量关系模型,结合干鲜草折算系数和放牧利用率对不同类型天然草地产草量进行反演;再基于各类牲畜养殖数量的入户调查资料和合理载畜量有关标准,对2017年青海省草畜平衡进行定量评估。【结果】青海省不同草地类型产草量与NDVI呈显著指数函数关系;草地干草总产量为2 774.49万t,其中西宁市、海北州和黄南州干草单产最大,超过1 000 kg/hm~2,西北部荒漠草原区单产最小,在300 kg/hm~2以下;人工草地产草量为补饲来源最主要部分,达1 548.22万t,青稞饲料次之,为917.19万t,再次为秸秆补饲量775.93万t,粮食补饲量最少,为418.91万t。【结论】2017年青海省牧区县合理载畜量为3 378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3 748万羊单位,载畜平衡指标为11%,总体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其中东部和南部地区超载状态严重,西部地区载畜不足,中部地区载畜平衡;半牧区合理载畜量为212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283万羊单位,载畜平衡指标为33%,严重超载。  相似文献   

20.
村域城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递进阶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法和演绎归纳法,研究传统村域城镇化的发展历史和演绎机制。结果表明,新型村域城镇化与传统村域城镇化有本质区别:指导思想应该从以经济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必须坚持以内生动力为主,发展模式变“被动”为“主动”;评价标准由城镇化水平上升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人口土地数量指标转变为基础设施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质的指标。提出新型村域城镇化应该是“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农村全域化的规划建设理念、农民市民化的生活质量”的新的“主动”城镇化,而非传统“被动”的城镇化,创新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