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58-260
选取我国2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五年的截面数据分析,验证"资源诅咒"命题是否在这25个资源型城市成立,并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展开研究,进而为资源诅咒的破解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对制造业、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现阶段,这25个资源型城市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2.
将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领域由矿产资源转向耕地资源,从耕地资源丰裕度和耕地资源依赖度2个层面来验证耕地资源诅咒问题。以我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但是,耕地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制造业投入和政府干预程度这4个因素成为了引发我国耕地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领域由矿产资源转向耕地资源,从耕地资源丰裕度和耕地资源依赖度两个层面来验证耕地资源诅咒问题。以我国31个省区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但是,耕地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制造业投入和政府干预程度这四个因素成为了引发我国耕地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淮南市为例,从劳动力要素、资本投入要素、环境的外部性等方面分析了成熟型资源城市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低于安徽的平均水平,低端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被资源部门挤占,这与现今资源部门高机械化水平,吸纳就业有关;繁荣的资源产业吸引走大量资本,从而导致制造业资本投入不足,当地高素质人才除了流入资源产业,就是迫于非资源产业的低工资水平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资源诅咒"——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悖论关系,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从贸易条件恶化、"挤出效应"、环境、制度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资源诅咒"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探讨矿产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欠发达地区矿产开发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但区域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又会产生"资源诅咒"效应。在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资源地的收益权受到了限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收益,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资源地面临的难题。研究发现"资源诅咒"的发生源于矿产过度开发、低技术开发、区域经济单一化以及制度缺失等。为此,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中,应通过降低对资源部门的依赖度、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度、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增强人才和科技资源的积累等,降低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发挥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晰电力产能和经济联系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国内外资源诅咒演进和水电、火电产能本质的基础上,利用质心椭圆模型、相关性分析和构建综合诅咒系数等方法分别从时空格局动态、相关性和资源诅咒程度三方面探析我国水电、火电产能和经济规模的关联模式。研究发现,在空间格局上水电产能和经济空间系统明显错位,随时间推移偏离程度不断加深,而火电与经济空间系统较为接近;水电产能与经济生产整体上呈负相关性,即水电生产大省多为经济弱势区,包括广西、云南、青海、贵州等;而火电产能与区域经济则大致呈正相关态势,但也存在诸如内蒙古、山西等火电产能大省经济则较落后现象。以上分析显示我国确系存在电力产能的"资源诅咒"现象。研究进一步构建综合诅咒系数测算诅咒程度发现,宁夏为资源诅咒高危区,贵州、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是资源诅咒严重区,安徽、河南、河北等9省处于轻度资源诅咒,上海、山东、天津等16省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8.
矿产开发创造庞大的经济财富使内蒙古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牧民生活仍未摆脱贫困,内蒙古牧区"资源诅咒"现象的确存在。通过内蒙古牧区牧户的实地调查,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和未开发矿产资源区的牧户收入与支出状况进行分析,探析"资源诅咒"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包琳琳  许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67-2969
通过对淮南市2004年消费、生产数据进行生态足迹的分析,得出淮南市生态赤字为12.219 0 hm2/人,其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45倍,这表明淮南市是资源输出型城市,对外以输出矿产资源为主,通过消耗本地的自然资源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2004年生态足迹结果说明当前该市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对此,结合淮南市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中国农药企业业绩整体下行的趋势更为明显。该年度Agro Pages世界农化网发布的中国Top20榜单哀鸿一片,入榜的所有企业中,有11家企业销售额出现了负增长,降幅最高的金帆达竟达45.02%。位于榜首的三家企业南京红太阳、新安化工和华邦颖泰均为负增长。20家企业销售额总和为455.07亿元。与上年的513.21亿元相比,降幅超过两位数,为11.33%。2015年,中国实体经济陷入困境,制造业由"短缺经济"全面  相似文献   

11.
根据资源诅咒破解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核心依据是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通过构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这一代表性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得出内蒙古是否破解资源诅咒的判断.通过分析,文章认为内蒙古在2005年成功破解资源诅咒,但仍处于不稳定的弱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应该尝试探索破解资源诅咒的内蒙古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淮南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促进淮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淮南市生态足迹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14年淮南市人均生态足迹为3.336 226Ha,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15 205Ha,人均生态赤字为3.021 021Ha,淮南市当前的生态经济发展处在不可持续状态;为促进淮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生产效率,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资源诅咒”效应验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自然资源富集但经济相对落后,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我国广东省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是否呈现“资源诅咒”效应,本研究提出4个方面的依据验证新疆在优势自然资源转换中已呈现“资源诅咒”效应。验证结果显示,新疆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贫困指数均大于1;新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匮乏;与资源相对不丰裕的广东省GDP对比,差异悬殊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新疆能源资源开采量增幅远高于新疆GDP增幅等充分表明新疆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相似文献   

14.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免“资源诅咒”,必须走出资源依赖而走一条通过资源产业积累而培育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极”的道路。通过对云南省兰坪县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工业反哺农业”是其中一条可行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工业化起步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引擎。然而,"资源诅咒"理论认为,丰裕的资源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延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到底是其经济增长的一种引擎还是一种限制,通过对延安2000~2016年期间的经济数据分析显示,延安采矿业劳动投入、教育事业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自然资源禀赋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延安作为资源依赖型经济,其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释放制度红利。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以资源型城市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了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的土地流转现状,认知采煤沉陷区实施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炼出沉陷区土地流转新模式——绿馨生态园模式,探索出资源型城市采煤沉陷区土地流转新思路,为淮南市乃至全国资源型城市采煤沉陷区土地的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基于淮南旅游发展的现状,以游客问卷调查和网络搜索两种方式得出游客对淮南市旅游认知的调查结果,并且从旅游地和旅游者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提升其旅游形象的策略,以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近10年来,迪庆州的化肥使用总量和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自2015年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以来,全州的化肥使用总量和化肥使用强度上升的趋势明显得到遏制,甚至在2015和2017年实现了负增长,全州化肥减量工作成效显著。本文对迪庆州近10年和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以来的化肥使用总量和化肥使用强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两系杂交中籼稻品种在淮南市的种植表现,优选适应淮南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两系杂交中籼稻品种,2015年在淮南市进行了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00、Y两优1998、徽两优630、皖稻121适合淮南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经济增长是国家稳定的经济基础。如何保持经济长期增长,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动力问题。综合看,经济增长有三重动力。第一重是要素动力。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等。抛开制度、文化等因素影响,相对而言,拥有丰富要素的国家,自然会比要素稀缺的国家发展更有优势。但要素动力是一种短期动力。因为经济增长若只建立在要素动力的基础上,在要素用尽时,就可能产生"要素诅咒",比如"资源诅咒"等。另外,要素动力也是一种表层动力,因为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