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西茶叶唐入《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可是近代却远远落后,缺乏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品牌。本文介绍了江西茶叶品牌发展现状,结合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著名茶叶品牌立顿和西湖龙井品牌发展的经验启示,提出江西应建立和完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对商标进行保护、注重茶叶专业化经营以及实施茶叶营销战略等茶叶品牌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4年3月)说明:表中所列品牌来自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序号品牌名称类别地区1长清茶茶叶济南市2胶南绿茶茶叶胶南市3莒南绿茶茶叶莒南县4沂蒙绿茶茶叶临沂市  相似文献   

3.
茶业兴,婺源兴。2005年8月1日,作为“中国茶叶之乡”的江西省婺源县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全县茶叶品牌,推出了“婺源茗眉”主打品牌,确定了“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出台了《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从而使得茶业这一婺源传统支柱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茶叶在中国不少省份的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营销能力和加工水平的限制,各地方茶叶一直以来只停留在初加工层面,长时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随着近年来茶叶品牌意识的觉醒,实施品牌战略成为国内各级政府和众多茶叶企业的首要选择.品牌个性是品牌的灵魂,对地方茶叶企业品牌战略中品牌个性缺失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地方茶叶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推广等方面,探讨了茶叶品牌个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名茶却鲜有名牌的产茶大国,茶叶强势品牌的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的瓶颈。笔者通过对中国茶叶市场品牌状况的分析,旨在探索中国茶叶如何打造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曹淑华  张谋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519-520,522
针对安徽省茶叶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相应对策,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茶叶产量;积极探索茶叶产业化多种组织形式;加强对"绿色壁垒"的研究,发展有机茶;加强茶叶市场营销力度;多种形式发展茶叶深加工;加强对商标和品牌的管理;探索茶叶交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5月20日,记者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悉,西湖龙井等10个品牌被组委会授予"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福鼎白茶等17个品牌被组委会授予"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推选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介绍,为做强中国茶产业、做大中国茶品牌、做深中国茶文化,本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组织了"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推选工作。组委会专门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茶叶品牌如何走出困局?未来5年,是茶叶企业的决战期,是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好阶段。 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饮用茶叶的国家,辉煌的茶文化使“茶”俨然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然而,时至今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利润与品牌的匮乏却成为心头之痒。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商标翻译的特点、功能意义,并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基础,指出在商标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商标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翻译商标时,译者首先应该了解商标的语言特点及其功能,同时,还要考虑中外文化的差异,其中包括心理因素,价值观念,宗教习俗,美学特征等,使商标在其他国家受到与本国同样的欢迎度,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视角下看英汉商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起着宣传产品的作用,目的是促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这一目的性决定了商标翻译应遵循目的论的原则,以"信息、文化、审美、联想"等作为衡量英汉商标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灵活选用"音译、直译、臆造、缩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农村新技术》2011,(3):6-6
专家指出,推广中华茶文化,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应以文化打头阵,走食品工业发展之路。一、业界:茶产业发展应以“茶文化”打头阵 据了解,中国饮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目前却没有国际知名的中国茶品牌。业内人士认为,中西方截然不同的茶叶消费模式和关注重心,是导致中国茶叶品牌走不出国门的重要原因。对于茶叶消费,西方人更关注的是“健康”,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得到推广和接受。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中国的特产,在很多地方是重要的产业。同时我国拥有众多的知名茶叶品牌,茶叶品 牌自身拥有地域性、品牌垄断性、高附加值性的特征,其保护和建设不断推进。地理标志作为商标法 的法律制度,能够与茶叶品牌的保护和建设紧密契合,发挥其独特作用,但面临权属不清、管理不周、 品牌意识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业科技》2014,(7):62-62
由广元市农业局申报的“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于近日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定,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品牌的创建和打造,对加速推进广元市名优富硒富锌茶、有机茶、高香茶、保缝茶基地建设,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茶业发展支撑能力,做大做强米仓山茶叶品牌,挖掘和弘扬博大精深的茶叶文化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专家指出,推广中华茶文化,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应以文化打头阵,走食品工业发展之路。一、业界:茶产业发展应以"茶文化"打头阵据了解,中国饮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目前却没有国际知名的中国茶品牌。业内人士认为,中西方截然不同的茶叶消费模式和关注重心,是导致中国茶叶品牌走不出国门的重要原因。对于茶叶消费,西方人更关注的是"健康",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得到推广和接  相似文献   

15.
张国华 《农业展望》2007,3(7):33-35
在知识经济时代,茶叶品牌的作用已日益明显。茶叶品牌建设能够提高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无形资产,有利于形成茶叶经营企业特有的商业文化。中国茶叶品牌建设迫在眉睫。在法律体系逐渐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经营者应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好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商业秘密等重要权益,为茶叶品牌的生成和发展创造出一个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政和县的农民意识到农产品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靠品牌、靠质量。政和县澄源乡澄源村茶叶加工大户许云寿为自己加工的锦屏仙岩茶注册了商标后,他的茶叶畅销北京、天津及日本和港澳地区,今年上半年他又接到了200多万元茶叶销售订单,前不久,老许选送的锦屏仙岩茶还在中日韩星级茶王电视公开赛中获得“五星级国际茶王”殊荣。  相似文献   

17.
名优茶叶的采摘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名优品牌茶畅销国内外,如三杯香、雪龙、香菇寮白毫等。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名优茶叶的采摘与加工,是促进我县茶叶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国,但茶叶大市场小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中国茶叶国际地位提出了挑战。基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立足全球茶叶市场,运用UN Comtrade链接WITS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测算中国茶叶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价格,将测算结果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茶叶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但优势不如早期明显;茶叶出口价格呈现出先下降后稳定上升的走势,茶叶价值在国际市场得到了认可;经过绿色贸易壁垒磨炼之后,茶产业形成了新的资产所有权优势,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研究表明,中国茶叶的优势与不足并存,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品质提升与品牌创建。因此,提出了建立以茶企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加快茶叶技术立法、大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提升茶叶组织行业自律水平和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标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商品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商标翻译不仅考察译者的文字处理能力,还涉及到语言、文化等因素。本文就商标翻译中存在的有关文化差异的问题,提出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态文明发展与福建茶叶品牌运营的现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福建茶叶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可行途径,并基于茶叶品牌竞争力的要素分析而从品牌资源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关系能力、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对福建茶叶品牌竞争力提升机制。最后提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福建茶叶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