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汝城白毛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城白毛茶是一个有突出育种价值的优异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对茶碎茶四套样地区优异红茶品种的选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手工名优绿茶的提毫技术殷建平文锦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湖南省农垦茶厂·长沙·410006)名优绿茶,应当是质优形美的上品茶叶,其形美如人的衣着一样给人们第一感性印象,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一般都看重名优绿茶外形白毫的多少,银光闪闪...  相似文献   

4.
5.
仁化白毛茶是广东特有的地方名优绿茶,具有芽头肥硕,满披银毫,滋味甘醇,汤色清澈,香气清幽如兰五大特点,在广东省多次名优茶竞赛中均获名茶称号。仁化白毛茶加工工艺一般经过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烘干几道主要工序。由于仁化白毛茶以大叶类为主的群体品种,芽头硕大,内含物质丰富,加工难度较大,而正因为如此,高质量的仁化白毛茶,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仁化白毛茶加工及产品质量状况。 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华南农业大学刘佩娥等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改变了传统的加工技法,加工工艺和质量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持…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对104株汝城白毛茶茶树资源春季芽叶生化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基于特异性生化成分初步筛选出一批特异单株。  相似文献   

7.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凌云白毛茶、阳春白毛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白毛茶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引物扩增平均表现的多态性为75.00%;6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以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914),凌云白毛茶与曲江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712),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乐昌白毛茶(0.4605)、曲江白毛茶(0.4406)、仁化白毛茶(0.4232)、凌云白毛茶(0.2968)和阳春白毛茶(0.266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乐昌白毛茶特化型(黄芽与紫芽)无性系种株,具有与群体不同的形态特征,可能为一特有的变种。通过自然杂交后观察,其株型、叶型与花型,多数表现以母体显性为主的遗传性状。从总体遗传动态分析,叶片性状的变异大于花器性状,说明性器官的遗传性较稳定。也表现这一特化型植株,具有较强的母系遗传力。因而,利用其后代作生产栽培或作杂交亲本材料,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是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茶树良种的推广应用是实现茶叶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途径。仁化白毛茶是广东省优秀的地方良种。虽然生产的起点较低。但由于其特有的品种特性,在我省的名茶生产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仁化县白毛茶的品种选育和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推广无性系良种相关的各项生产技术也日趋成熟,无性系良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实现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的指导思想已基本树立,并使仁化县白毛茶的生产取得了新的发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9条能在双亲中检出 ,另 1条为 1F1自身的特异带 ,卡平方检验表明在 1F1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第 2个杂交后代( 2F1)中共扩增出 75条谱带 ,在第 3个杂交后代 (  相似文献   

11.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粤、湘、赣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76%,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是粤北白毛茶的主要原产地。仁化白毛茶是广东省地方特有的名茶品种,在1980年至1981年的粤北白毛茶品种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粤北野生白毛茶资源的分布最广的地区是乐昌与仁化交界的山区,其中又以仁化县红山镇小楣水一带最为集中,而分布在仁化的  相似文献   

12.
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对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单株扩增的谱带数最多时为13条,最少时为10条;DNA多态性最高为92.31%,最低为70.00%,平均为85.40%。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汝城白毛茶种群单株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882,最大为0.57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中有些单株聚类很近,遗传基础比较一致,有些聚类较远,显示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种群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呈现连续性,当结合距离I为0.14时,汝城白毛茶种群可分为6个类型,这与其表观形态类型相符。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汝城白毛茶的核心种质基因群在汝城县白毛茶示范场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程静  龚正礼 《福建茶叶》2009,32(4):14-17
本实验通过对卷曲形茶叶在提毫工序中的提毫开始水分、提毫叶温、提毫时间等因子的正交比较试验,按照卷曲形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制成成品,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茶叶最佳的提毫工艺参数是:提毫开始水份20%、提毫叶温50℃(应该是由低到高变化的)、提毫时间8min。  相似文献   

14.
横县南山白毛茶又名“圣种白毛茶”,是在国际博览会上最早获奖的中国名茶之一,因其茶叶披背白色茸毛而得名。据《横县县志》记载:“南山茶,叶背自茸似雪,萌芽即采。细嫩如银针,饮之清香沁齿,有天然的荷花香。”《粤西植物记要》称“南山茶色胜龙井”。1810年,即清朝嘉庆十五年,横县南山白毛茶被列为我国24种名茶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以碧香早品种夏茶一芽三、四叶为原料,在黑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在杀青前,加入"做青工艺",以摇青次数、渥堆程度和干燥温度为参考因素加工黑毛茶,分别对成品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为摇青3次、轻度渥堆、120℃干燥温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茶叶生产也随之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要。进入九十年代我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传统名茶,研究创新名优茶,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提高广东茶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罗定仙境茶叶有限公司,抓着调整茶叶品种结构,开放茶叶市场的机遇,研制开发系列名茶,从而增加花色,丰富市场,获得较好的自身经济效益。仙境银毫茶(绿茶类)是创新名茶,采制技术精细,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为试验对象,研究高温下遮阴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可有效降低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的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提高幼龄茶树成活率,并降低后期补苗成本。其中,以8针遮阳网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较不遮阴处理降低57.65、41.77个百分点,成活率提升43.68个百分点,每666.7 m2补苗成本降低58.44%。综上所述,认为在原生境外移植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后,加以8针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可显著提升汝城白毛茶的移栽表现及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08~2010年8个茶树品种春、夏、秋三季共72个样品的鲜叶生化成分与黑毛茶感官品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浸出物含量、EGCG含量和儿茶素总量与黑毛茶感官品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粗纤维含量与黑毛茶感官品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在进行共线性诊断的基础上,剔除了EGCG、EGC、GCG三个多重共线性自变量,建立了以感官审评得分为因变量,其余10个生化成分的含量水平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中,标准化回归系数正相关大小顺序依次为儿茶素总量、ECG、水浸出物、总色素,说明这些成分对黑毛茶品质起正效作用,其中儿茶素总量的正效作用最大;负相关绝对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咖啡碱、粗纤维、DL-C、EC、氨基酸总量,说明这些成分对黑毛茶品质起负效作用,其中咖啡碱的负效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种绿茶鲜叶的不同摊青时间和方法处理.进行样品生化分析和毛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摊青过程鲜叶中的多酚类、儿茶素(尤其酯型儿茶素)含量逐步减少,氨基酸、水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酚氨比值下降,经摊青处理的绿毛茶茶汤醇度、鲜爽味和香气均明显提高,说明摊青有助干改善大叶种绿茶品质.但摊青需适度,过度摊青反而降低制茶品质。摊青适宜的时间是6—10小时,含水量71—73%,宜采用萎凋措自然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