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京丰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用量氮、磷、钾肥对高山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37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15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9.44%和2.68%;施磷量180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135kg·hm~(-2)处理显著增产17.56%和7.27%;施钾量52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35.08%和15.55%。增加氮、磷、钾的施用量,均有增加甘蓝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总酸含量的趋势,但同时也有增加硝酸盐累积的趋势;增施钾肥还增加了甘蓝VC含量。综上,鄂西高山地区高肥力地块种植结球甘蓝,氮、磷、钾肥推荐量分别为225~300kg·hm~(-2)、180~225kg·hm~(-2)和225~300kg·hm~(-2)。  相似文献   

2.
氮肥对番茄衰老调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粉果番茄"西方519"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氮素水平对番茄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高产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均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超过300kg·hm~(-2)时,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合理施氮可以使番茄植株延缓衰老;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当氮肥使用量在300kg·hm~(-2)时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200kg·hm~(-2)时经济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3.
京郊保护地秋季番茄的氮素供应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氮素供应水平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供应量(N)为225kg·hm~(-2)时番茄的产量最高,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反而有所下降。增施氮肥对番茄地上部N、P、K的吸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京郊传统生产条件下,保护地番茄生产相对合适的氮素供应水平(播前根层起始土壤无机氮含量+化学氮素用量)为510 kg·hm~(-2),但如果考虑番茄生长期间土壤氮素的矿化作用,番茄生产的氮素供应水平应为584kg·hm~(-2)。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湖南地区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费乌瑞它’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马铃薯出苗率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株高、SPAD值、净光合速率总体先增加后趋于平稳;随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施氮量150 kg·hm~(-2)达到最高,较不施氮处理提高60.17%;马铃薯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块茎中总糖及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块茎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湖南地区‘费乌瑞它’秋种推荐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常规施氮量、1/3常规施氮量、1/2常规施氮量和2/3常规施氮量)对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产量、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量施氮不会影响番茄产量。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栽培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EC值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施用氮肥会降低土壤p H值,适当减量施氮可以提高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模式,施氮量为常规1/2即15 kg·(667 m~2)~(-1)时,不仅可以降低氮肥用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还能保证番茄产量,且可额外增加菜豆产量。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对压砂西瓜氮素累积及SPA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压砂西瓜为试材,设置0、45、90、135、180 kg·hm~(-2) 5个氮水平,测定各器官氮素含量、叶片不同部位SPAD值及产量,研究了压砂西瓜氮素吸收及施氮量对压砂西瓜氮素吸收及累积的影响,以期为压砂西瓜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坐瓜期、膨瓜中期、成熟期施氮45~135 kg·hm~(-2)的植株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膨瓜期,施氮45~180 kg·hm~(-2)的茎、叶氮素累积量高于不施氮。坐瓜期施氮45~135 kg·hm~(-2)时,茎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顶部叶SPAD值在施氮量为90~135 kg·hm~(-2)时最高,氮水平为45~135 kg·hm~(-2)时中部叶SPAD值最大,施氮量是135~180 kg·hm~(-2)时基部叶SPAD值最高。施氮量与顶部叶SPAD值在膨瓜前期相关系数为0.972,施氮量与中部叶SPAD值相关系数在伸蔓期和膨瓜后期为0.960、0.959,施氮量与基部叶SPAD值在伸蔓期相关系数为0.988。顶部叶叶片氮素含量与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中期、成熟期相关系数为0.911、0.947、0.844、0.968,中部叶叶片氮素含量与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期相关系数为0.934、0.955、0.988、0.946、0.878,基部叶叶片氮素含量与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前期相关系数为0.875、0.835、0.872。产量与顶部叶SPAD值的相关系数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期为0.881、0.944、0.835、0.975、0.897,产量与中部叶SPAD值在坐瓜期、膨瓜中期和后期、成熟期相关系数为0.961、0.959、0.869、0.997,产量与基部叶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前期和中期相关系数为0.834、0.983、0.987、0.948。施氮可以提高植株氮素累积量和叶片SPAD值,施氮量、叶片氮素含量、产量与中部叶SPAD值相关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肥用量对青花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青花菜产量和Vc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的施氮量有递减的趋势;氮肥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在每9 kg(公斤)/667 m2(平方米)N用量时,既能获得产量和较好的品质,同时也保证了青花菜较低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菠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DA-6)(0、5、10mg·kg~(-1))和不同施用方式(底施、喷施)对菠菜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底施DA-6浓度为5、10 mg·kg~(-1)时,与对照CK1(底施DA-6浓度为0mg·kg~(-1))相比,菠菜分别增产53.05%和61.64%,生物量增幅分别为14.25%和17.82%,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14.17%和34.90%。DA-6浓度为10mg·kg~(-1)处理下菠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处理降低27.14%,且提升了菠菜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促进根系生长,但对菠菜植株全氮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2)喷施DA-6浓度为5、10 mg·kg~(-1)时,与对照CK2(喷施DA-6浓度为0mg·kg~(-1))相比,菠菜产量和生物量均减少,维生素C含量降低,而硝态氮含量升高;因此,底施DA-6浓度为10mg·kg~(-1)处理可提高菠菜产量,提升菠菜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8a生鸭梨树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尿素施用量对鸭梨产量、品质和耕作层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为86.9 kg/667m2的高施氮区增产效果明显高于施用尿素43.4 kg/667m2的中施氮区和施用尿素21.7 kg/667m2低施氮区;梨果品质测定显示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为中施氮区高于高施氮区;土壤耕作层水解性氮含量果实采收后残存量较低.综合鸭梨产量和果实品质均以中施尿素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马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氮肥,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马蹄产量、优品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减少;将氮肥用量与马蹄产量进行回归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9 kg/667 m2,最佳产量为1 704.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盐笋1号的母本96-4-6和父本96-2-4均是从美国引进的耐盐芦笋资源经过驯化栽培筛选出来的优良株系。盐笋1号植株高大,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嫩茎笋头圆,包头紧密,笋条直,粗细均匀,商品性好。耐盐性强,在土壤含盐量为0.2%~0.8%的地块上三年生绿芦笋平均产量超过400kg·(667m2)-1,四年生绿芦笋平均产量超过500kg·(667m2)-1。较耐茎枯病和褐斑病,适宜作绿芦笋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大葱品种小拱棚越冬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大葱品种小拱棚越冬栽培的生长动态、营养品质及主要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大葱生长缓慢,章丘大葱甚至表现出负增长;不同大葱品种的冬性差异显著,收获时春味未发生抽薹,而田喜和章丘大葱的抽薹率分别达到42.6%和81.0%;各品种的经济产量以元藏和春味最高,均达3 500kg.(667 m2)-1以上,较章丘大葱增产540%以上。综合考虑大葱各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商品性状,春味和元藏较适于冬季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西葫芦新品种春玉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美国引进的淡绿色皮西葫芦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9795青-2为母本,以从韩国引进的白皮西葫芦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007-30-1-1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种春玉1号。植株矮生,生长势强,瓜形长棒状,瓜皮嫩白色,瓜纵径26~30 cm,瓜横径8 cm左右。一般保护地栽培产量为4 800 kg·(667 m~2)~(-1),比早青一代(CK)增产11.4%~14.3%,已在陕西、甘肃、河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氮肥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坤  徐峰 《中国蔬菜》1999,1(6):6-0
合理施氮量可促进生姜生长,提高叶片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但氮肥用量过多,可减少养分向根茎的分配率,而造成减产。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以600 kg·hm - 2 为最佳,生姜产量达45 330 kg·hm - 2 ,分别比对照和施氮量1 200 kg·hm - 2 处理增产61 .1 % 和23 .7 % 。  相似文献   

15.
周树彬  汪泉 《中国蔬菜》2006,1(9):33-34
新优35号是以优良四倍体94-08为母本,以二倍体96-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无籽西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86d(天),果实发育期32d(天);果实圆球形,墨绿皮覆黑色齿条带,瓤红色、细脆多汁,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左右;单瓜质量4.0kg左右,每667m~2产量3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丰甜1号(原名超甜711)是由自交系PY7为母本,以自交系PB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超甜玉米一代杂种。该组合生长势强,果穗长筒形,单穗鲜质量278 g,穗长20.47 cm,籽粒排列整齐,粒色鲜黄,果皮薄,可溶性糖含量17.65%,品质优良。一般产量13.5 t·hm~(-2),高抗茎腐病、矮花叶病,抗大、小斑病。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淄白7号属早秋品种,从播种到收获60 d(天)。母本96-9是从台湾耐热白菜杂交后代中经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父本9542-2选自石特变异株。该品种外叶浅绿色,球叶叠抱,倒卵圆形,球顶圆,结球紧实。较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平均单球质量2.5 kg,一般每667 m~2净菜产量3 600~4 000 kg。  相似文献   

18.
菜绿60是从青麻叶材料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1-4-2和从国外引进的早熟一代杂种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3-5-60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球近似直筒形,花心,球高30 cm,横径12 cm,单球质量1.2 kg,一般产量35 496 kg·hm~(-2),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耐热,早熟,生育期52 d(天)。  相似文献   

19.
苦瓜新品种川苦6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强雌系Q01为母本,以抗病力强、品质佳的自交系03038为父本育成的苦瓜一代杂种川苦6号,从播种至始收80~85d(天);瓜短圆柱形,绿色,外形美观,单果质量0.4~0.6kg;平均每667m2产量4000kg左右。对白粉病和枯萎病的抗性较四川长白苦瓜强。现已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江苏等地推广种植600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