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维生素C(VC)和锰添加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及配种性能的影响。按照2因子3水平交叉分组设计试验,VC添加量分别为0、100和300mg·kg^-1,锰添加量分别为50、100和150mg·kg^-1。将36周龄的良凤花父母代种公鸡135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为12周。试验结果表明,日粮VC水平在0—300mg·kg^-1时,对种公鸡精液的pH、精子活力、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300mg·kg^-1处理组极显著提高了种公鸡的精液量(P〈0.01);日粮锰水平在50-150mg·kg^-1时,对种公鸡pH、精子活力、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100和150mg·kg^-1处理组极显著减少公鸡的精液量(P〈0.01);VC和锰之间没有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种公鸡日粮添加VC至300mg·kg^-1有利于提高种公鸡的精液量,而锰的用量不宜过高,以50mg·kg^-1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2.
山鸡,又叫野鸡,学名雉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现将其主要饲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适时合群,比例得当山鸡品种不同,性成熟期亦不同。美国山鸡一般6月龄性成熟,每年3月份进入产蛋期,开始公母合群,9~10月份停产,年产蛋100枚左右。中国山鸡10月龄性成熟,5月份为产蛋期,4月末公母合群,7~8月份停产,年产蛋40~50枚左右.合群过早,公鸡求偶,母鸡惧怕;合群过晚则影响种蛋受精率。公鸡少,易漏配,公鸡多易斗架,影响鸡群安宁,受精率也不高。公母的比例以1∶6最为适宜,受精率可达89%,孵化率可达90%。种母鸡可留用2年,种公鸡留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2005,(7):7-7
一、种蛋来源健康种鸡是获得优质雏鸡的基础,种鸡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种蛋和雏鸡的质量。只有对种鸡群喂给营养全价的日粮、适时免疫、精心管理,才能保持种鸡健康良好的种用体况和繁殖能力,保证有高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及孵化率。种鸡群的健康状况决定了种蛋的质量,也就决定了孵化的各项指标及雏鸡的质量。二、种蛋的选择及保存1.种蛋选择即使优良健康的蛋鸡所产的蛋也不都适合上孵,要进行挑选。种蛋要清洁无污染,蛋重在52克~68克之间,蛋形指数为0.72~0.75,比重在1.08左右,剔除钢皮蛋、砂皮蛋和皱纹蛋及碎蛋、裂纹蛋等,蛋壳颜色应符合本品…  相似文献   

4.
一、种公鸡的选择实践证明.选择好的公鸡作种用可明显提高种用期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延长种用时间.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公鸡的选择一般分3次进行.其时间和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种公鸡24-40周龄,种蛋受精率89%。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种母鸡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  相似文献   

6.
柳州麻花鸡     
一、父母代体形外貌及生产性能:羽毛以黄麻、黑麻为主,单冠直立,公鸡冠高而大,母鸡冠中等,冠、肉髯、耳叶为红色,喙、胫为黄色或黑色,皮肤为黄色。成年公鸡体重3.2公斤,母鸡2.7公斤。母鸡开产日龄150~168天,68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187枚以上,蛋重54±8克,种蛋合格率93%1)1上,种蛋受精率93%1).2上,人孵蛋孵化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与自然交配相比,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人工授精能充分发挥优秀公鸡的利用率,减少公鸡的饲养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克服公母鸡的个体体重差异、品种间差异及笼养种母鸡自然交配困难,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8.
饲养产蛋鸡的任务,是提高种蛋的产量、质量及受精率、孵化率,即获得高产优质的种蛋。  相似文献   

9.
养好肉用种公鸡,不仪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而且对发挥种鸡生产潜力,提高优良种鸡的种用价值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科学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结合实践,就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的几点体会与做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种蛋的质量是否优良,为胚胎提供的外界条件是否合适,对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有很大影响。现将提高种蛋孵化率的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春季至初夏,是鸡的孵化旺季,孵化率的高低,与种蛋的质量有关,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种蛋,在满足母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为什么呢?因为维生素C有提高母鸡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作用。卵在鸡机体内形成时,需要较多的钙质。饲料中骨粉、石粉、贝壳粉等矿物质被鸡的胃肠消化吸收后贮存在骨骼中,不能直接形成蛋壳,必须有维生素C的参与,钙质才能发挥作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中,维生素C能促进钙从骨骼中分泌出来,使鸡的机体内血浆中的钙含量增加,经过血液循环到其生殖器中…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因素对建昌鸭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道了静置状态下种慢不同贮存时间,贮存位置,饲料中添加硒,维生素E和不同饲养方式,蛋重分级,晾蛋,喷水对建昌鸭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蛋贮存84小时和108小时孵化率最高,分别为85.85%和87.50%;尖端向上竖放孵化率最高,为84.95%;但对受精率无明显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硒,维生素E能提高受精率1.11%,孵化率2.65%,增加蛋重0.23g。自由放牧受精率显(P<0.01)高于圈养;随着蛋重增加受精度增高,中等大小(70.0-74.9g)的蛋孵化率较高;晾蛋,喷水对受精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使孵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冬春至次年的初夏,是鸡产蛋和孵化的旺季,孵化率的高低,与种蛋的质量有关。维生素C有提高母鸡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作用。饲料中的骨粉、石粉、贝壳粉等矿物质被鸡  相似文献   

14.
以传统的肉种鸡公母混养方式作对照 ,对小栏法和扣网法两种公母分饲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实行公母分饲制度能够使种公鸡减轻体重 1 3%~ 1 8% ,种公鸡自然淘汰率大大减少 ,种蛋受精率提高 3.3~ 4.3个百分点。比较两种分饲方法 ,以小栏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孙梅 《北京农业》2007,(12):37-38
种公鸡的选择和培育对于种鸡场的生产和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公鸡从出壳开始,它的选择、体重控制、饲喂都影响到日后受精率的高低,要想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提高种蛋的受精率,首先要提高公鸡本身的质量,因此必须从育雏开始对种公鸡精心饲养,以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蛋鸡的高效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地面散养时,公母是按一定比例放养的,平时收集的种蛋其受精率都比较满意。种鸡一旦笼养,其公母鸡就分开养,此时要收集受精种蛋就很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情况下,一只种公鸡每周的精液可输30~50羽母鸡,种蛋受精率可达93%-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种蛋的质量直接影响孵化率和雏鸡的品质,还会影响到以后雏鸡的成活率、健康状况及成鸡的生产性能。因此,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严格选择。1.种蛋来源。种蛋必须来自高产、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正确、配偶比例适当的种鸡群,才能保证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2.种蛋要新鲜。用来孵化的种  相似文献   

18.
王敏 《农村科技》2004,(11):20-21
种蛋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但是种蛋孵化率高低除了和孵化技术直接相关外,还间接的和种蛋的质量密切相关,如种蛋来源(鹅种的饲养、公母比例、防疫卫生等)、保存时间、蛋重、蛋形、蛋壳质量和清洁度等,为了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必须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19.
鸵鸟种蛋孵化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对鸵鸟种蛋孵化率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5,6,7,10,11月份入孵的种蛋孵化率高于其他几个月份,变温孵化优于恒温孵化,可提高孵化率6.6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比消毒液水洗效果好,可提高孵化率3.21%,蛋重1200-1700g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校高,超过2000g和低于1000g的种蛋很难孵化成功,蛋形指数以0.83最为理想,种蛋存放时间以6d为好,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20.
采集成年种公鸡精液在磁场内经磁力线切割后,输入母鸡输卵管,结果种蛋受精率有所提高,种蛋出雏率提高幅度较大,种蛋抗冻性和雏鸡成活率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