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卫 《中国蜂业》2007,58(9):26-26
为了利用自然分蜂时蜂群发展的积极性,我设计利用多功能巢门上隔王栅门边的单向雄蜂巢门孔,将单向雄蜂通道上的挡片掀起,插入一根长约  相似文献   

2.
蜂事趣说     
李龙标 《蜜蜂杂志》2015,35(3):46-47
<正>小小蜜蜂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虽然它们的生命如此短暂,但给人留下的勤劳、勇敢、奉献精神却是那样的高贵。岁月如歌,平凡的养蜂经历,引发出许多蜂事的感慨。1国不可一日无君以营社群生活的蜜蜂,蜂王是其群体的核心。中蜂对蜂群失王的反应十分敏感,生活状态在失王后的短时间内就可以表现出来:若失王群内还有卵有小虫,失王次日一般会出现改造王台,培育新王;如果是已经断子的蜂群失王,则在失王又受到惊扰后蜜蜂  相似文献   

3.
<正>在饲养中蜂过程中,中蜂箱有不同规格,有不同饲养方法,到底哪一种最好,最适合中蜂?我认为它们各有所长,难以武断。2010年在龚凫羌老师那里邮购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自制了一些GN式蜂箱,一部分使用,大部分还是10框标准箱。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用GN箱三箱体饲养中蜂,确实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春天,我用3个弱群共7脾蜂开始春繁。经过1年的精心管理,越冬定群时,蜂群繁殖到61箱,64只蜂王,335脾越冬蜂。这样的繁蜂结果,确实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这年春天,万荣县李蜂友买了我40箱蜂,剩下3个弱群共7脾蜂。蜂拉走的第二天,即2月13日的早上,我把2个2脾群组成1个双王群,另一个3脾群也改成双王群(蜂友给了1只蜂王),用2个16  相似文献   

5.
蜜蜂在采完蜜拖着装满蜜的肚子向上爬,钻过隔王板很费力。因此,我把继箱开一个巢门,在流蜜期让蜜蜂走上巢门,蜜蜂不用钻隔王板,减轻采集蜂劳动强度,蜂群里进蜜也就快了。操作方法是把继箱前脸下口锯一个1.5cm长,2cm高的巢门,把锯下的木块钉在原处作巢门。在木块上方钉一弯钉子同定住木块。  相似文献   

6.
李继莲 《中国蜂业》2006,57(6):43-44
众所周知,移王法是预防分蜂的最好方法,以Demaree名字命名,在1884年,G.W.Demaree首次发表了有关文章。移王法主要是用来扩大子脾区域,人为将蜂王和大部分蜂子分开,蜂王放入底箱中,底箱只留2张未封盖子脾,其余子脾调到上面的箱内,并加上隔王板。由于大部分蜂子调到上巢箱内,底箱只有少量蜂子和蜂王,所以中间箱是用于蜂王产卵扩大子脾区域。移王法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7.
<正>继箱开巢门进蜜快,转地放蜂更显优势。关巢门运蜂到场地后,打开继箱巢门蜜蜂蜂拥而出,自然习惯从上巢门进出。蜜蜂采蜜归来腹部大,经过隔王板费劲,而它习惯把蜜贮存在继箱。继箱开巢门方法简单,在继箱下端锯一个长13 cm大小的口,高1 cm,锯口时要斜着锯,把锯下来的木块钉在原处,因锯下的木块有斜角,把斜角向内的一头用小钉子钉上,把向外的一头露在外面,这样便于开关。在开口处放一块比开口大一些的铁片,方便蜜蜂起落。夏天天热蜜蜂还可以在上巢门处乘凉,形成蜂胡须。  相似文献   

8.
<正>1利用废旧隔王板防蜂王飞逃在蜂群的增殖期或繁殖旺季时,最让养蜂人防不胜防的就是蜂群产生分蜂热,蜂群和蜂王飞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能被收回,可有的只能望蜂兴叹。如果将废旧的隔王板裁截一小条粘在蜂箱的前下口处,然后再将巢门板安放好,这样就有效地限制了蜂王的飞逃,给养蜂者留出了处理分蜂热的时  相似文献   

9.
温小慎 《中国蜂业》2006,57(1):23-23
一、浅继箱:养蜂人春繁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蜂群经一段时间繁殖(不管双王、单王)增殖到巢箱快满时,尤其是双王箱,上继箱的话,气温不稳定为时尚早;不上的话,巢箱空间又小连饲喂器都放不下。我的方法是做6cm到8cm高的浅继箱就可解决无处放饲喂器的问题,双王群中间加一根直板条防止蜂王越过,待时机成熟时才加继箱生产。此方法方便管理,又有利保温。我场多年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饲养意蜂大多采用单王群和双王群.双王群的优点是繁殖快,能维持强群,利于蜂王浆生产.在生产蜂王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同龄幼虫,培育幼虫都是用单王群和双王群,双王群分区管理也是单王饲养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2月16日,我一个在200 km外的亲戚说,他家在半山腰的木房子老屋,两层的,在二楼天花板上悬有2群蜂,呈圆形,大概有脸盆口大(直径40 cm,见图1)。过了春节想出去,自己又不会养,让我去收。我从没收过这么大群的蜂,而且当时气温较低(6~10℃),  相似文献   

12.
《饲养双王群的几点体会》一文在《蜜蜂杂志》2008年第2期刊载后,陆续收到十多个省市百十位蜂友的来信.现根据蜂友意见,笔者再择要补充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永亮 《中国蜂业》2013,(11):19-19
笔者多年观察,饲养双王群比单王群,工蜂密集,采集力强,卵虫脾整齐,能保持强大群势。到立秋蜂群经历了夏季的炎热,双王群加继箱必然能保持强大群势。继箱不仅能通风散热,疏散工蜂,管理也十分方便。尤其是用十六框箱饲养意蜂,采用分区管理,每区放7张脾,各放1只蜂王。处暑前每区满6框子,由于玉米粉充足,每区至少有1框粉蜜脾。继箱放6~7张巢脾,其中2张粉蜜脾,其余为封盖子脾。巢箱与继箱之间放隔王板,隔王板的中间梁正对巢箱中间隔堵板。继箱两边各放1块15cm宽的厚木板。20框左右的蜂群在管理上比十框加继箱、双王管理的蜂群省工省力,群势也强大,在处暑时很难去掉继箱。  相似文献   

14.
谈人为分蜂     
<正>人为分蜂,是把老王所在的脾提走单独组成一群,给老王群提入1脾蜜粉脾。原群失王,工蜂会改造王台数个,到第10天只留1个封盖王台,其余除尽。人为分蜂之后3天都有老蜂飞回原群,此时不要饲喂蜜糖,否则蜜蜂会飞来飞去地盗蜜。如把老王留在了原群,就分反了,新群会越来越小。要立即搬回原群,宣告这次人为分蜂失败,过半个月看发展情况。4~10脾蜂满  相似文献   

15.
正1能召回的有效时间分蜂团离巢后在附近合适位置集结时,一般都会停留5 h以上,也有个别直接飞奔新居的。对不做就近集结的分蜂团是不能召回的,因为找到新居后一是距离较远找不到回程,二是找到新居后已完成分蜂成了完全独立的2个蜂群,分出群不会再管母群了。没找到新居前的分蜂团与母群还是藕断丝连的,比如分出后提走分蜂团中的蜂王自动返回母群就是证明。2如何让母群立即产生失王感有人认为:提走王台脾、抖蜂提走卵与小幼虫  相似文献   

16.
<正>蜜蜂是人们研究得最多的社会性昆虫,群体内具有明确而细致的劳动分工,其社会性行为高度发达。蜂王垄断蜂群的生殖大权,专职产卵,因而正常情况下蜂群中只有1只蜂王[1]。如果出现2只蜂王相遇,则会互相咬杀。蜂王咬斗时,先用上颚钳住对方,通过其产卵器特化成的螫针刺入另一只蜂王体内,排出毒液将其杀死或厮杀至重伤而死,直至剩下1只蜂王[2]。在常规的蜂群饲养管理过程中,一般通过闸板或隔王板将蜂箱分成蜂王不能通过的2个产卵区,即饲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位于我国黄河平原,是华夏文明之根——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其中安阳、洛阳、开封、许昌都是多个朝代的定都之地。上溯可直追帝尧、商周,下延至隋、唐、北宋,故河南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当然,这里也曾是中华蜜蜂的聚集之地,许多文人墨客为此留下了许多有关蜜蜂的诗作,如唐代诗人孟郊,清明时曾踏青河南济源,留下了"济源寒食诗七首",其中有"蜜蜂辛苦踏花来,抛却黄糜一瓷碗"(黄糜即蜂花粉)之句。  相似文献   

18.
<正>准备收蜂:事先准备好西标蜂箱,在箱内一侧放3个西标空框,在框上涂抹一层蜂蜜,将此箱放到特定的位置上(独树下、房沿下等目标突出,前面开阔,少有障碍物的地方)。当蜂进入其内时,会自动在框下结团。当天夜里用1∶1糖水奖饲,以后按饲管中蜂的方法管理蜂群。收到蜜蜂,不管是春末夏初分蜂高潮时,还是秋末跑蜂时,都可以依照下面方法做:事先准备好西标箱、西标框或中蜂活框巢脾(脾上最好有各龄幼虫或  相似文献   

19.
杜晓惠 《蜜蜂杂志》2008,28(10):31-31
2008年6月23日上午,我查蜂时惊讶地发现蜂王在隔工板上(安有巢门隔王片),继箱蜂苗多,巢箱内工蜂停止造脾,上次加入的1/3巢础没有变化,另一子脾上无成蜂,而且大大小小的蜂儿都已死亡,蜂儿尸体上有黑色污迹,牙签一刺就流液.于是我提出死蜂的脾,加入1张造好的空脾.上次杏蜂是2008年6月21日上午,当时提了一封盖子脾到继箱,留下一已经接造到下框梁并产满了卵的脾,加入1个1/3巢础的框.  相似文献   

20.
李宗厚 《蜜蜂杂志》2018,(11):I0005-I0005
5月4日中午,我正在检查蜂,刚端下继箱,只听“哄”的一声,这箱蜂逃跑了,一时间满天蜂乱飞,不一会儿都落在附近的1棵大树上,在大树枝上结团。我找来竹竿,绑上收蜂袋,怎奈树太高,蜂团在树干上,只收下一小部分。我一查看有蜂王,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收到蜂王,其余的蜂会自动进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