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海波  郑燕萍  蒋元广 《森林工程》2010,26(2):46-49,53
综合考虑燃油经济性、电池SOC以及电动机转矩效率特性,针对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轻型客车样车,文章提出一种模糊逻辑的转矩分配策略,仿真实现发动机和电机期望转矩的分配过程,控制了整个行驶工况电池SOC的平缓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样车的稳态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相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可进一步提高整车的节能减排效果,提高电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随着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的目的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对郑州市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进行前景分析的必要性。其次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总体综述,详细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及其分类,探讨了各混合动力汽车类型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国外与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针对郑州市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超级电容器凭借着其在大功率充放电场合的突出优势,在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系统的应用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展现了优良的性能。以应用在并联式混合动力中型液压挖掘机上的由美国MAXWELL公司生产的BM-OD0165P048超级电容单元模块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动态性能测试和参数测定,并制定了其在大功率充放电应用场合的SOC估算策略,最后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内燃动车组动力包噪声控制的措施,从动力包噪声源上进行分析,并从被动降噪方面从整车和动力包角度制定了一系列降噪措施。噪声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包声功率为116 dB(A),虽超过仿真分配值,但整车车内噪声实测值为67 dB(A),车外噪声实测值为78 dB(A),均满足合同要求,达到了预期的降噪效果,为以后类似内燃动车组项目降噪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基于振动损伤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振动损伤识别技术主要是认为损伤将显著改变结构的刚度、质量或耗能能力,进而引起所测结构动力特征或响应的改变。通过从实测数据中提取全桥不同部位动力参数信息或衍生信息,并对比结构无损状态下的相应信息,来实现结构的损伤识别及状态评估。文中对一简单结构悬臂梁模型进行损伤识别仿真分析,研究其动力特性及其衍生信息与损伤位置及程度的关系,得出简单结构悬臂梁模型损伤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动力特性变化及曲率模态实现了对简单结构悬臂梁模型的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6.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上具有1个或2个电机,且装有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在汽车制动时就可以利用电机的再生制动特性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进一步降低油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小污染。在汽车进行制动时,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对回收能量的效率影响很大。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策略,并在ADVISOR软件中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相比传统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能量回收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汽车的动力性能(即牵引性)包括汽车的加速能力,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能力。汽车的动力性能越好,汽车的行驶速度就越高;加速能力越大,克服道路阻力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动力性能对于汽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在分析汽车的动力性能时,常用牵引平衡图、功率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三种方法。用牵引平衡图进行分析,不能直接对不同吨位的汽车作比较。如对有相同牵引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现有内燃液力传动城轨接触网作业车废气污染、噪音较大等问题,改善司乘及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研制了一款混合动力接触网作业车。采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混合动力源,采用交流传统控制技术,实现了精准定距停车、坡道停车、零速锁定、低恒速控制等功能。该车已通过相关试验验证,满足接触网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9.
BF1423型移动式木片筛选机是利用伐区剩余物枝丫材,在山场直接进行木片生产的成套设备之一。该机由林业部哈尔滨林机所设计。现将该机的动力性能测试情况介绍如下。。一、测试方案的确定在动力性能测试之前,对该机车架顺梁及支腿的结构强度进行了静  相似文献   

10.
动力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简称SOC)估算则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是发动机和电机动力分配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电池特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LPV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与安时计量法相结合,实现磷酸铁锂电池SOC的实时估算。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该算法的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张莉  王鹏 《森林工程》2014,(1):146-149
利用ADAMS虚拟技术建立某微型汽车座椅模型,参照国家标准进行汽车在随机路面和脉冲路面时的平顺性试验,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汽车座椅的振动特性偏差,望为汽车座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节能竞技赛车车身造型的CF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节能竞技赛车车身设计要求,确定车身总体方案。利用FLUENT对CATIA软件绘制出的不同车身造型进行数值模拟,优选风阻系数小,升力系数小的符合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车身造型方案为基础车身造型方案。针对基础车身造型模拟其周围流场,模拟结果显示离地间隙越小则风阻系数越小,前轴到车身最前端的距离和车身宽度越大则风阻系数越大。观察相应的外流场与车身表面流态速度和受力的分布情况,根据模拟数据指导车身造型进行局部修改,最终提出节能竞技赛车车身造型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宝昌  董丽 《森林工程》2014,(4):107-109
为了获得发动机盖板最佳的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设计、人工修模和调模等形式进行现场试验,获取最佳的结构和技术参数。但当今车型变化之快、汽车造价不断降低以及高强度铜板的应用,传统的方法已经不适宜现代制造业的需要,本文则通过仿真软件PAM—STAMP2G对汽车发动机盖板加强板进行拉延成形工艺的有限元分析。通过仿真对模面工艺补充的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合理的工艺补充结构针对不同的压边力进行模拟分析,获得较为合理的压边力,并在该压边力下优化拉延筋的工艺参数,提高了模面设计及3-艺参数确定的准确性,从而为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时间,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国浩  严凌 《森林工程》2014,(6):98-103
为定量描述同向双车道中一条车道上前导车的横向偏移以及相邻车道行车状况对跟驰车的影响,建立考虑横向偏移和超车可能性的跟车模型.对不同行驶情况下超车可能性系数进行分类讨论和量化.通过线性稳定性理论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在开放性的边界条件下对不同参数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车流密度较小车速较大时,横向偏移系数越大超车可能性越大,对车流疏通有促进作用,反之,在车流密度较大车速较慢时,会加剧堵塞发生.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也能较客观反映现实中同向双车道上跟车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冰雪条件下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衰减规律,用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衰减数据。结果表明,计算与仿真结论基本一致,不同路面状况下,低速时通行能力差异较小,高速时通行能力随附着系数减小而衰减明显。相同路面状况下,高速公路通行能力随车速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通行能力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种B型铝合金鼓形车体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建立了该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依据相关标准分析了其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及模态频率。结果表明,该车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某轿车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分别提出滑膜变结构控制、PID控制、模糊控制三种控制策略,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构建控制模块,联合ADAMS/Car建立的轿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控制对比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可有效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同时,通过比较发现,三种控制策略各有优缺点,从控制效果来看,滑膜变结构控制相对要好一些,但PID控制模型简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刘政昊  杨学春 《森林工程》2011,(5):37-39,49
指出顺风条件下,滑索在运行时所受到的影响,根据静力平衡构建有荷滑索的曲线方程。在风载作用下对双线滑索小车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有风载时滑索小车的加速度,对双线滑索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在顺风的情况下,风载的大小对滑索小车运行速度及运行状态的影响,并总结出双线滑索小车在不同情况下速度的计算方法,最后举例进行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9.
单轨车是运载设备,在负载和空载状态时单轨车系统有着不同的运行要求,单轨车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安全稳定性是保证单轨车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单轨车总体机构设计方案,在考虑空载和负载两种载荷情况下,从整体上分析研究单轨车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瑞  李佳倩  董涛 《森林工程》2012,28(3):24-26
研究汽车保险杠碰撞试验台,进行试验台的各主体部件的设计,并进行主体结构的分析,试验台可以进行各种保险杠的碰撞试验,研究和分析保险杠的吸能特性,这对于研究汽车的安全性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