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阐述了"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利弊,认为外语语言的学习在于习得,在于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师角色,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正>职高的学生相对普高学生来说,自制力稍差一点,学习没动力,学习积极性低,自卑心理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下面是笔者的经验总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的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学习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以人为中心"作为该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倡导意义学习和自我评价。基于这种观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改变教学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传统的生理学教学在医学生未接触临床的前提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在器官系统模式下医学生可以"早临床、多临床",从而有更多动力和兴趣来学习生理学知识。而面对医学教育体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困难,生理学教师应跨越以前的学科界限、拓展自身知识面、多接触临床、多与其它学科教师交流学习以适应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下跨学科、跨系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如果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们就会克服一切困难,积极主动的去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以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走进课堂,成为辅助教学的有利工具,为翻转课堂及线上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学习内容深,教学难度大,对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了挑战,可在其教学中引入蓝墨云班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在线学习阶段(课前、课下)和课堂教学阶段,每一阶段运用云班课的不同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通过期末访谈、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和态度进行的实证探究,表明云班课辅助的"高级英语"混合课堂教学提高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及学习效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处在哪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知识能力、逻辑思维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且这些不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随着年龄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这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本文简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并着重在教学理念,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职业院校《ERP沙盘模拟》课程为研究对象,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力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讲授、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实证,重构《ERP沙盘模拟》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让学生从"听众"变成"演员",教师从"演员"变成"裁判",从"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学生学习内容从单纯来自教师、来自课内转变为既有教师课内又有其他学生和课外。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从"翻译练习"向"翻译实习"转变;从老师的"独自点评"向师生"互动点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改进和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引入PBL教学模式,旨在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自觉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研究,主动完成学业目标。PBL模式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要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