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化学除草在江北区已有较长历史,但存在问题依然较多。据统计,每年因草害而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在10%左右,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类型除草剂也引起草相发生一些变化。1999年对江北区不同栽培类型的稻田进行杂草发生情况调查的结果:杂草种类变化不大,比1986年调查的12个科(不包括田埂杂草)仅增加1种鸭跖草科的疣草,但田间草相发生了显著变化,从80年代的稗草、牛毛毡、节节菜为主演变为稗草、矮慈菇、千金子为主的稻田杂草群落。植株高度高于水稻的杂草有稗草、千金子、扁杆草等,稗草为害早稻重于晚稻;植株高度低于水稻的杂草有矮慈菇、节节菜…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稻田杂草种类较多,且分布广、危害重,产量损失大。随着化学除草技术的普及,除草醚、丁草胺等除草剂在稻田较长时间单一使用,使稗草、牛毛毡、三棱草等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的发生逐渐减少,而鸭舌草、矮慈姑以及节节菜等阔叶杂草数量急剧增加。9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苄嘧黄隆或以苄嘧黄隆为主的各种复配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开垦初期,农田杂草主要以荒地杂草为主。60年代初期,随着开荒年限延长,农田杂草迅速侵入,以一年生稗草、狗尾草、藜、蓼、苋、鸭跖草、苍耳等为主,共12科50多种;其中禾本科13种,菊科12种,蓼科18种。因受耕作等因素的影响,农田杂草向以问荆、苣荬菜、刺儿菜、大蓟、蒿类等多年生杂草为主的方向演变。当时采取的是以机械为主的机械化综合灭草措施。据1962—1964年调查,多年生杂草在麦地占30—60%;玉米地占30—50%;大豆地占40—50%。1962年在麦田、玉米田开始试验推广2,4-滴灭草,到70年代中期,农田杂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东部地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已成为田间主要杂草,占70—80%;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下降为次要杂草。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与防除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 2 0 0 0年在浙江省水稻直播田开展了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和农美利应用技术研究。调查表明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共 4 1科 77属 131种和 2变种。根据杂草发生频率、密度和危害综合分析 ,稗草等 15种为优势种群 ,杂草群落中各种群的组成及其比率随地区、时间及耕作栽培制度而变化。杂草于水稻播种后 3~ 4d开始出土 ,至第 7d(单季晚稻 )或第 15~ 2 1d(早稻 )达到高峰 ,第 4 2~ 70d时又出现一个较小的出草高峰。禾本科草出土较早 ,其次为阔叶草 ,莎草和部分阔叶草出土最迟。田间试验表明 ,农美利、扫特、杀草丹、去稗安、拜田净、千金、威霸、二氯·苄对直播稻田杂草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旱播水管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旱播水管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出草期长,多数田块是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水稻播后苗前用丁·恶混剂对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水稻苗期用二氯喹啉酸,对稗草有较好的防效.氰氟草酯可同时防除稗草和千金子.二氯喹啉酸 苄磺隆能防除稗草与阔叶杂草.异恶草松 吡嘧磺隆能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乙苄配方除草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以稗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的危害得到了较好控制,而以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以野荸荠、三棱草等莎草科的危害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危害面积在逐年扩大。尤其是水稻田野荸荠和三棱草的防治与化除已成为水稻区生产上的难题;虽然目前有一  相似文献   

7.
(一)稻田杂草种群变化概况: 70年代我县耕作制度以双三熟制为主。稻田杂草以牛毛草、异型莎草、节节菜和稗草为主。以1975年为例,前季稻田牛毛草覆盖度达12.5~30%,每平方米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15.3株,节节菜4.6株,稗草0.81株。近年已成为以阔叶杂草(瓜皮草、鸭舌草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苏省水稻直播田杂草约有22科35属41种和1变种,稗草等15种为优势种群,杂草群落中各种群的组成及其比率随地区、时间及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杂草于水稻播种后3~4 d开始出土,第10~20 d达到出土高峰,第25~40 d又出现一个较小的出草高峰。禾本科杂草出土较早,莎草和部分阔叶草出土最迟。直播稻田杂草的综合防除要贯彻“化学防治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原则,化除的关键是“一除二封三杀四补”。新野(丁.恶)、扫特、速除(异丙.丁.苄)、杀草丹、千金、二氯.苄对直播稻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氰氟草酯加专用助剂防除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直播田杂草较多,通常情况下禾本科杂草与阔叶类杂草并生,使用常规除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杂草相对较困难。鉴此,荆州市植保站试验,氰氟草酯加专用助剂对水稻直播田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效果,且对水稻安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传民 《植物保护》1992,18(5):48-48
水稻是我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在1万亩以上。由于杂草危害,常导致严重减产。 1989年前,我场先后引进杀草丹、禾大壮、二甲四氯、苯达松、百草敌、丁草胺等多种稻田除草剂。采取系统防治的方法,即苗期施用杀草丹或禾大壮防除秧田稗草,移栽后返青前施用丁草胺防除本田稗草和部分阔叶草,水稻分蘖后施用苯达松或百草敌加二甲四氯防除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这种防治方法,施药次数多(一般施药2-3次),防治适期不易掌握,容易错过最佳施药时间,而且  相似文献   

11.
正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及藻类杂草。各地水稻田杂草群落受栽培方式、除草剂的应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发生变化。掌握及识别水稻田主要杂草的特征对防除水稻田杂草非常重要。1水稻田主要杂草类别据田间调查,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可分为四大类。1.1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稻稗、匍茎剪股颖(爬蔓草或鸡爪草)、稻李氏禾、看麦娘、芦苇等。  相似文献   

12.
10%韩秋好EC对直播稻田稗草、千金子有较好防效,且对水稻安全。使用剂量以70~80 mL/hm2为宜。当田间单双子叶杂草混生时,建议与其他防除阔叶类杂草除草剂混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33%二甲戊灵乳油防治水稻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研究了33%二甲戊灵乳油对于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742.5~990.0g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和尖瓣花等阔叶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F(油悬浮剂剂型缩写)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水稻田复配除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0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F对水稻直播田中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防效良好。在80m L~200m L/667m~2制剂用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及发育。推荐施用剂量为80m L~120m L/667m~2,施药适期为水稻2叶1心后,稗草2~3叶期施药。  相似文献   

15.
除草醚、丁草胺可有效地控制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但由于连年使用,致使稻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明显的演化,矮慈姑、丁香蓼、眼子菜、陌上菜、节节菜等阔叶杂草逐步上升为主要恶性杂草,对水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又随着苄黄隆等除草剂的推广应用,部分稻区的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又有所回升。显然除草剂单剂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村迫切要求杀草谱广的一次性除草剂。稻草敌可湿陛粉剂是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近年来开发成功的一次性稻田除草剂,经过1993年多点田间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肯定该产品具有高效、广谱、经济、对水稻安全等特点,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单、双子叶杂草,一次用药,可保全季无草害。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稻田杂草群落及其演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柳青  江荣昌 《杂草科学》1993,(4):21-23,48
浙江省稻田杂草优势群落,早稻为稗草群落,晚稻田为阔叶草群落。随着化学除草剂使用的延长,稻田杂草群落的演替速度加快,群落结构中的多年生难除草四叶萍、水莎草、双穗省稗和空心莲子草的发生频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嘧草醚及其相关除草剂混用对移栽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和后茬作物的安全性,于2018年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嘧草醚WP对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有优异的防除效果,有效剂量45~120 g/hm~2处理药后45 d对早稻和晚稻田稗草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水稻和后茬作物油菜、白菜、紫云英、小麦和马铃薯生长安全,但对阔叶类鸭舌草和莎草类异型莎草的防效较差;10%嘧草醚WP分别与10%苄嘧磺隆WP和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对早稻和晚稻田稗草、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而与扑草净混用对杂草的防效略低,且对水稻会产生药害,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对于以稗草为优势种群的水稻田,可选用10%嘧草醚WP 45~60 g/hm~2进行防治;对于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发生并重的水稻田,可选择10%嘧草醚WP 30~45 g/hm~2与10%苄嘧磺隆WP或25 g/L五氟磺草胺OD 20~30 g/hm~2混用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苄·异丙草防除抛秧田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苄.异丙草为苄嘧磺隆与异丙草胺复配的稻田除草剂。30%苄.异丙草20~30 g/667m2防除抛秧田杂草,药后30 d对稗草株防效为85.1%~94.6%,对阔叶杂草株防效为82.9%~95.9%。药后50 d对稗草株防效为88.1%~95.2%,鲜重防效为88.1%~95.2%,对阔叶杂草株防效为79.5%~94.0%,鲜重防效为78.6%~93.8%。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农得时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试验李日福,陈喜劳(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510500)我省以丁草胺为主防除水稻田杂草时间较长,稻田杂草谱发生了变化,部分以稗草为主的地区目前被阔叶草所代替。近年来大面积推广抛秧技术,解放劳力,减少用工,这是我省耕作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对几种抛秧田除草剂进行防除水稻免耕抛秧田田间杂草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30g/666.7m2和35%苄.丙草可湿性粉剂60g/666.7m2能较好地防除水稻免耕抛秧田田间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药后40d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在推荐用量下,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