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色技术在工夫红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工夫红茶代表性产品祁门红茶为对象,应用测色技术及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干茶外观色泽,干茶粉末色泽,茶汤色泽,完整叶底色泽及偻末叶底色泽各色度值与工夫红茶品质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广谱电磁波辐射萎凋叶提高红茶品质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复 《贵州茶叶》1995,(3):29-33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为国际上公认的茶叶品质成份。氮、磷、钾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与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与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量的施氮对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不足或过量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茶树有喜铵耐铵的特性,施用NH4+—N肥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磷能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对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也有影响;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影响不同,就提高茶叶氨基酸的效果而言,以硫酸钾最好。氮、磷、钾三种元素配合施用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良好的效果,单施其中一种不仅无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而会使茶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育粳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密度对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肥施用量能提高稻米出糙率,而栽插密度则对出糙率无显著影响,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对精米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随着密度的加大显著下降,且两者对精米率的互作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整精米率也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上升,随着密度的加大是先上升后下降,两者互作效应不显著。(2)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均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下降。(3)直链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显著下降,栽插密度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胶稠度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呈变软趋势,随着栽插密度的加大而先变软后变硬,差异显著。(4)粗蛋白随着施氮量的加大而显著的上升,栽插密度和施肥量对粗蛋白影响存在极显著的互作。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施氮量对蒲公英生长和品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蒲公英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其生长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蒲公英净光合速率、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面积和单株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粗纤维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其他处理相比,施氮量为每kg基质0.250g氮,即每生产1kg鲜商品蒲公英施入4.4g氮的处理下,蒲公英具有最高的单株叶面积、单株产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低的粗纤维含量,硝酸盐含量较低,同时绿原酸、V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熊昌云  彭远菊 《茶业通报》2006,28(4):155-157
红茶色素(茶红素、茶黄素)是红茶生产过程中茶多酚类物质经过多种氧化而形成的,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物质;作为纯天然的有机色素,红茶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突变、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红茶色素与红茶品质关系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水浇地高产麦田研究了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各产量构成因素的水平,因而产量增加,过量施用氮肥虽可以增加公顷穗数,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而导致产量降低。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能够改善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改善的幅度降低。综合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效应,认为在较高土壤肥力的麦田适宜施氮量为240kg/ 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酿酒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糯高粱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为实现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以西南地区主要推广品种‘泸糯8号’和‘泸州红1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施氮水平(N 75、120、165 kg/hm~2,P 75 kg/hm~2,K 112.5 kg/hm~2)和4个施氮时期(返青肥:拔节肥:穗肥)为0.2:0.2:0.6、0.2:0.6:0.2、0.3:0.7:0、0.6:0.2:0.2,研究了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酿酒糯高粱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N 75~120 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N 120 kg/hm~2,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显著。施氮时期方面,2个品种的产量均以返青肥:拔节肥:穗肥处理为0.2:0.6:0.2时最高,‘泸糯8号’达8005.5 kg/hm~2,‘泸州红1号’达6421.1 kg/hm~2,但4种施氮时期间差异均不显著。粗蛋白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粗淀粉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N 120 kg/hm~2时达最高。施氮时期对单宁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对其余4个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酿酒糯高粱高产与优质的适宜施氮量为N 120 kg/hm~2,施氮时期为返青肥:拔节肥:穗肥为0.2:0.6:0.2。  相似文献   

11.
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试验基地进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和扬麦15,B因素为3个施氮量水平180、210、240kg/hm2(底施纯氮105kg/hm2,于拔节期追施剩余氮量),探究施氮量对北部冬麦区种植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80~240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及生物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总量及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增加幅度高于清蛋白和球蛋白,与施氮量180kg/hm2相比,210、240kg/hm2处理谷醇比分别降低0.27和0.41个百分点;容重、硬度和出粉率均表现为扬麦22>扬麦15;2个小麦品种的沉淀值、湿面筋、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评价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5.53%、2.54%、0.54%、17.82%、7.07%和14.17%;弱化度随施氮量...  相似文献   

12.
茶叶吸附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吸附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一般定义为一种稀疏相的物质被密度较大相的物质表面所吸取的现象。如气体(或液体)分子被固体物质所吸取,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这时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气体或液体分子称为吸附质。吸附量通常以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以百分率表示。  相似文献   

13.
张明汉 《茶业通报》1999,21(3):27-27
“安徽红茶”以拼配产品为主,近年也有少量加工产品原箱出口。其工夫茶拼配原料祁红工夫、池红工夫又分别以祁红毛茶和池红毛茶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1 祁毛红:是以祁门县为产地的红毛茶。高档毛茶条索紧细,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有明显“金黄圈”,滋味醇厚,回味甘,具甜香。低档茶梗头偏重,色泛枯红,香气仍有,但不明显。祁毛红身骨重实,条索挺直,精制工夫茶制率高,但收购价格略高。2 池毛红:是指石台、东至、贵池以及黟县等地所产的红毛茶。制法上与祁毛红相同,但毛茶品质水平相对较低。贵池、石台、东至、黟县所产毛茶因…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顷施用300 kg氮素仅比施225 kg的处理增产3.1%,因此,中产条件下施用氮素以225 kg/hm2左右较为适宜。施氮处理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可溶性蛋白)影响小,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贮藏蛋白)影响大。施氮可显著提高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进而改善加工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与对照相比,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性等重要烘焙品质指标均有改善。但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有些品种的某些指标差别较大,但其面包体积和评分接近。  相似文献   

15.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互作对小麦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鲁西南地区小麦的最佳耕作方式与施氮量,以‘山农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秸秆不还田免耕(T1)、秸秆还田免耕(T2)、秸秆还田两旋一耕(T3)、秸秆还田深耕(T4)4种耕作方式和225(N1)、165(N2)、300 kg/hm2(N3) 3种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施氮水平下,T4产量最高,达8210.59 kg/hm2,较T1、T2、T3分别增产2.25%、5.71%、8.61%;在同一耕作方式下,小麦籽粒产量300 kg/hm2(N3)时最高。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互作效应极显著,并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T4明显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施氮量增加了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吸水量。因此,鲁西南地区实施深耕配施氮肥300 kg/hm2,是小麦生产实现高产和优质的最佳耕作和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6.
滁州茶叶品质因不同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从对皇甫山、老加山、花山、下蜀系黄土区的茶叶理化审评分析,发现品质好的茶区森林覆盖率高、阔叶林多,空气湿度大、雾日多、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偏酸、肥力高、通透性好的茶区,茶叶产量高、品质好。据此,提出了改善品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王东  于振文 《作物学报》2007,33(9):1439-1445
为了探讨施氮量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调控的生理基础,选用强筋品种济麦20,在山东省龙口市前诸留村和中村(在中村进行了连续两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田间高产条件下,小麦氮与硫积累和再分配与籽粒品质的关系及施氮量对其调控的效应。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由0增加至195~204 kg hm-2,开花期营养器官中氮和硫的积累量及开花后吸收分配至籽粒的氮量和硫量增加,开花后各营养器官中的氮向籽粒的再分配量及叶片和穗轴+颖壳中的硫向籽粒的再分配量增加,籽粒中氮和硫含量提高,氮、硫含量比(N/S比)由16.38~16.98降至14.22~14.48,谷蛋白含量比例提高,籽粒品质改善;施氮量为276~285 kg hm-2时,植株氮积累量无显著变化,茎秆+叶鞘中氮转移量减少,残留量增多,抑制了硫向籽粒的转移,导致籽粒硫积累量和含量降低,N/S比升高至15.20~15.27,谷蛋白含量占总蛋白质含量的比例减少,籽粒品质下降。说明施氮量影响了植株氮、硫积累量及向籽粒再分配的数量,调节了籽粒氮和硫含量及N/S比,导致籽粒蛋白质组分比例的差异,进而影响了籽粒的加工品质。使品质改善的适宜籽粒N/S比为14.22~15.27。兼顾高产和优质的适宜施氮量为195~204 kg hm-2。  相似文献   

18.
黄星明 《茶业通报》1992,14(2):35-36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习惯以产地命名。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品种不同,其红毛茶外形内质都有各自的特点。现将本人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归纳如下。一、精制的目的精制茶厂收购的红毛茶,品质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必须经过精制加工才能符合国内外销售的品质要求。精制目的有: 1.划分品级:通过精制加工将毛茶的老嫩、形状、轻重划分清楚。嫩叶做出的毛茶条索细紧而重实,老叶做出的毛茶条索粗而轻飘。划分品级,除了分别老嫩,也分别形状。  相似文献   

19.
优化茶叶自然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茶树栽培研究大都偏重于产量的提高 ,对于茶叶品质 ,则过分依赖于从制茶工艺上下功夫。茶鲜叶化学成分(自然品质 )是茶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茶叶品质的高低 ,除与品种特征、制茶工艺密不可分外 ,采摘、修剪、施肥、土壤物理条件等栽培技术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喝上优质茶。因此 ,茶树栽培学科的发展方向已由原来的重产量转而注重于质量的提高 ,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已成为中心议题。近年 ,土壤化学营养研究报道较多 ,而有机肥和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则极为鲜见 ;在采摘方面 ,报道较多的是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