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减少禾苗病虫害,减少下一年的农药、化肥支出.还可在春季裁禾时免耕,节省人工,获得稻鱼双丰收.自2001年开始,江西省峡江县农业(水产)局连续3年推广冬闲稻田养鱼168公顷,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平均0.067公顷产商品鱼181千克,0.067公顷获纯利698元,投入产出比为1:1.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认为,要搞好冬闲稻田养鱼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正>稻田养鱼是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它是利用稻鱼共生的原理,把水稻种植和稻田水中养鱼紧密结合起来,最后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生产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的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在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共生的原理,把水稻种植和稻田水中养鱼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达到稻鱼互利双增收的目的,实现“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贵州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在黔东、黔南一带侗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稻田养鱼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4.
稻田立体高效养鱼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可使原来的单一种植发展成稻鱼共收的立体农业,投资少、用工少、新增效益较高,是农村调整生产结构中绿色种养的较好方式。稻鱼共生,通过鱼的吃草、除虫、活水、松土、增肥等作用,既可减少稻谷的病虫害,又可节省肥料30%~40%,还可使水稻增收5%~10%,且多年养鱼稻田还可免耕。其工程设施和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那坡的渔业生产力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发展稻田养鱼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山区渔业发展之路.坡荷乡地势相对高于全县的其他乡镇,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高寒山区的气候特征,被当地人称为"小东北",全乡的农作物的生长期较短,稻田每年只能进行中稻生产,闲置的时间长.在坡荷乡果巴村,笔者发现有一种农民自创的"一稻一鱼"的冬闲稻田养鱼模式.该模式利用中稻收割后长达7~8个月闲置时间,将稻田改造成适合养鱼的季节性池塘,进行稻鱼轮作.为了探索提高稻田养鱼经济效益的途径,经过可行性分析,2005年,在坡荷乡果巴村汤达屯农民隆某的稻田进行鱼、鸭子的立体养殖试验,形成了"稻--鱼鸭"稻田生态养殖模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稻田养鱼发展很快,成绩显著。但有些问题需引起注意: 一、要坚持以稻为主、以鱼为辅的原则。有的地方以鱼为主、以稻为辅;有的地方干脆弃稻养鱼,结果鱼未养好,收益还不如完全种稻的。因此,要分清主次,按稻田养鱼的操作规程和办法去做,才能充分发挥稻鱼互利的作用。 二、围田角养夏花。稻田养鱼,靠  相似文献   

7.
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利用水田既种稻又养鱼的一种方式。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巧妙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使原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稻田养鱼的目的是用现代化生物学技术使稻谷增产,同时发展养鱼,使单位面积的收入增加,从而达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003年,我们在旺隆镇新春村选择集中连片、  相似文献   

8.
淮南市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出亩产千斤稻千斤鱼生产模式。两年来,试验的14.7公顷稻田平均亩产稻520公斤,鱼490公斤,最高产稻560公斤,产鱼740公斤,平均亩产值5200元,纯收入30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千斤稻千斤鱼生产技术如下: 1.田块:选择水源方便、不易受旱涝浸袭的田块。面积1亩左右,大田尽量分割成小块。在麦子、油菜收割后,立即施足基肥,翻田耙地。同时开出鱼沟和鱼坑。  相似文献   

9.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相似文献   

10.
标准化稻田养鱼,就是在稻田内挖沟、鱼稻同存、稻鱼并收的一种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 稻田养鱼是把种植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生产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田产出率,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 选好稻田养鱼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日照时间长的稻田。稻田养鱼的工程建设。在冬季就要加高加固加宽田埂,田埂高60~80厘米,宽60~90厘米,开挖鱼坑应占稻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2.
据1990年土壤普查结果,龙岩市年亩产稻谷4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有6566666公顷,占总耕地的494%,其中低产田类包括冷、烂、锈、渍田及沙漏田,面积约占30%。这些田类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渍水。近年来,连城等县利用中低产田发展稻田养鱼,建立起高效的稻鱼共生或稻鱼轮作生态模式,形成稻鱼互相促进的良性系统,平均每007公顷增产稻谷一成以上,增收鲜鱼约50千克,收到很好的成效。1 稻鱼共生,低效变高效 11 增产稻谷,提高品质 低产田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相互促进,可增加稻谷产量,提高稻…  相似文献   

13.
怎样妙用人粪尿养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不仅能促进稻谷生产,提高产量,又能增收水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稻田养鱼的方式和技术要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一)平田式 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50~70厘米,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  相似文献   

14.
稻谷和鱼可以共生或者互生,鱼在稻田生长,稻谷可增产15%,养鱼的收入可增加20—30%。互生的鱼和稻谷,养鱼是第一位,鱼粪可以肥田,其次才是种稻,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一体化农业生产,即使是土地资源、资金、劳力极为有限的小农场主也可搞。比较好的方法是把鸡笼架设在稻田上方,用稻糠饲喂鸡群。笼底最好呈网状,使鸡粪正好落在鱼池避水口的上方,这样,新鲜的鸡粪可以直接进入鱼塘,并倾斜地流向稻田。在高架的笼中养鸭,则更为理想。白天放出鸭子,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无需额外饲喂昆虫、蠕虫和蜗牛。然而一些人埋怨,在这样的池塘养鱼会臭气熏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在尼日利亚Kogi州稻田养鱼示范田中应用灯光诱虫的试验结果:一个生产周期在100m^2试验地内可诱虫135kg,鱼、稻产量分别比未进行灯光诱虫的稻田增加16.7%和10%。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养鱼中应用灯光诱虫辅助投喂,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生态效益明显,这一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实用技术适合在尼日利亚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巧妙地利用冬闲田养鱼,既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稻田病虫害,节约农药、化肥支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等诸多优点,是冬季农民增收的极好途径,值得推广。现将冬闲田养鱼相关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整田用于养鱼的冬闲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性能好的田块。晚稻收割后,将稻田翻犁一次,不必耙碎。并将田埂加固、抬高,保证蓄水70~80cm。在田中间开挖出″井″字形鱼沟,在进水口开出1m左右深度的鱼巢,保证鱼沟、鱼巢相通,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拦鱼网具防逃。然后,每亩施生石灰50~60kg,以杀菌消…  相似文献   

17.
冬闲养鱼,是利用晚稻田里割后至翌年春早稻生长前稻田休闲期养鱼,一般是以养成鱼和鱼种为多。冬闲稻田长时间积水,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丰富,可成为鱼的好饵料,很适合养鱼。利用冬闲田养鱼能为池塘、河沟等培养大规格鱼种;能清除田间杂草,吃掉害虫;能增加  相似文献   

18.
据悉,我国目前稻田养鱼面积已达1900万亩,“九五”期间将加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加速推进“稻鱼工程”,争取实现稻田养鱼面积5000万亩。 农业部副部长张延喜指出,稻田养鱼是农业的一种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是对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践证明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好的特点。同时,稻田养  相似文献   

19.
标准化稻田养鱼,就是在稻田内挖沟、鱼稻同存、稻鱼并收的一种养鱼技术。1严格选址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涨水不淹,枯水不干,水质清  相似文献   

20.
冬闲田里的养鱼技术冬闲养鱼,是利用晚稻割后至翌年春早稻生长前的稻田休闲期养鱼,一般是以养成鱼和种鱼为多,冬闲稻田长时间积水,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丰富,还有谷粒、草籽等残留,可成为鱼的好饵料,很适合养鱼。利用冬闲田养鱼能为池塘、水库培养大规格鱼种;能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