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稻种系统分类研究Ⅱ广西稻种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用亚种-变种-变型三级分类方法,广西栽培稻地方品处可分出籼,粳两个亚种,32个变种,260个变型。其中籼亚种有9个变种,72个变型,分布在全区各地,比较集中在桂中,桂南,桂东南的平原地区;粳亚种有23个变种,189个变型,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山区或其他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3.
广西稻种资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从作物育种和遗传资源学角度探讨了广西稻种资源耐旱种质利用的重大意义和主要进展,分析了广西稻种资源耐旱种质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今后应重视和实施水稻耐旱育种和旱稻育种,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稻种资源,创新抗性育种理念、育种技术、抗性品种及耐旱栽培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收集鉴定广西地方稻种资源,为广西地方稻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的实施,对广西61个县(区、市)188个乡(镇)265个村(屯)的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对收集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种质类型进行分析,对各表型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从广西各地收集地方稻种资源476份。从水平分布来看,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在广西四大稻作区均有分布,稻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融水、上思、凤山、资源、隆林和东兰等6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边远地区。从垂直分布上分析,稻种资源主要分布在0~400 m的低海拔地区,收集资源232份,占收集总数的48.74%。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丰富,包含籼稻、粳稻、早稻、中晚稻、粘稻、糯稻、水稻、陆稻、深水稻及有色稻等类型,且多数的农艺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类型。收集及鉴定评价出香糯、米粉特用、大穗、大粒等珍稀特异地方稻种资源9份。【结论】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丰富,且普遍具有株高较高、穗粒数多、结实率高的特点。收集、鉴定评价出珍稀特异地方稻种资源9份,可用于产业开发及育种。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2,(7)
最近,广西农科院利用野生稻资源育成的华南稻区著名稻种恢复系“桂99”,并用其配组推广的杂交稻组合目前已达14个,累计应用面积达1.5亿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利用野生稻资源培育高产、稳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由广西农科院育成的“桂99”是我国第一个利用野生稻资源育成的恢复系,也是国内所有水稻恢复系中配组面积大应用杂交水稻品种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全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笔者从第三届全国野生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会上了解到,广西农科院利用野生稻资源育成的华南稻区著名稻种恢复系"桂99",并用其配组推广的杂交稻组合目前已达14个,累计应用面积达1000万公顷。没有野生稻就没有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耐盐性强的优异栽培稻种质资源,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品种支持,也为耐盐育种、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芽期鉴定采用1.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相对盐害率为耐盐评级指标;苗期鉴定采用沙培法,用0.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死叶率作为评级指标,以植株矮化率为参考指标.[结果]广西水稻芽期耐盐性等级为3.77级,芽期耐盐资源主要集中于1级和3级,占参试总数的62.53%;苗期耐盐性等级为7.15级,大部分资源耐盐主要集中于7级和9级,占参试总数的75.89%.在水稻不同类型耐盐性比较中,芽期平均耐盐性籼稻(3.64)高于粳稻(4.28),籼稻变异系数(69.12)大于粳稻(60.28);苗期平均耐盐性籼稻(6.91)高于粳稻(8.03),籼稻变异系数(30.21)大于粳稻(18.43);籼稻苗期鉴定株高矮化率(32.73)和变异系数(50.92)均小于粳稻株高矮化率(37.22)和变异系数(63.6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稻(r=0.0667)和粳稻(r=-0.0531)的芽期和苗期耐盐等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对不同稻作区水稻耐盐性进行比较,广西桂南稻作区水稻的平均耐盐性在芽期(3.48)和苗期(6.97)为4个稻作区中最高.[结论]广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芽期耐盐性强于苗期,籼稻耐盐性强于粳稻,以芽期1级和苗期1、3级进行耐盐种质筛选,获得杨村一号等12份优异耐盐种质资源,可作为耐盐育种的亲本选育及在耐盐基因挖掘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全生育期旱胁迫方法,以穗颈粗、单株有效穗、千粒重、穗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7个形态性状的综合抗旱D值为鉴定评价指标,对105份广西地方稻种资源的微核心种质进行了抗旱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单株产量与穗颈粗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5个形态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抗旱指数D值的鉴定评价,本研究获得了7个强抗旱型的地方栽培稻品种,占6.67%。广西的陆稻资源的综合抗旱力较强,可重点用于强抗旱种质材料的筛选。本研究为广西的抗旱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要晒干种子。种子含水量的高低是影响种子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贮藏时必须严格控制种子水分的含量。籼稻种子的含水量为13.5%,粳稻为14%,杂交稻为12%(用牙咬可听到尖脆的响声)。二、要有良好的贮藏条件,种子是有生命的,要进行呼吸,因此不能与化肥、农药、油类等有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
高产新稻种     
最近,菲律宾国际稻谷研究学会的科学家们将高大型热带水稻与来自台湾的矮小型水稻杂交获得成功,可望使水稻产量增加30%。这种新品种水稻在东南亚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13.
<正>稻种有内、外稃,种堆疏松,孔隙大, 易保管。但是,如果贮藏不善,就容易破坏种子的生理系统,直接影响下一年的水稻生产,务必要引起高度注意。下面, 向大家介绍几种贮藏水稻种子的方法。1 仓库贮藏法。分为冷库和暖库贮藏。  相似文献   

14.
怎样贮藏稻种天津市农协(300041)王德民一、贮藏特点1.稻种的休眠后熟期较短,大多数稻谷品种的后熟期不超过一个月,只有少数品种才能达到2个月。2.稻种的胶体结构疏松,对高温的抗性较弱,每经过一次高温,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品质变劣。3.稻种外部被有完...  相似文献   

15.
以前人特别是丁颖五级分类法为基础,运用形指数法、同工酶分析、光温生态试验,亲和力测定等综合分析法,探讨亚洲栽培稻系统分类中的若干重要的、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及修改意义:(1)以形态学、生化学、生态学和亲和力综合分析结果为依据。把亚洲栽培稻分为灿粳 两亚种是合理的;(2)把早中季稻群和晚季稻群改为钝感光稻群和感光稻群,即反映本质,又更具实用性;(3)深水稻应与水、陆稻具同等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专场晾晒。稻种收获后,要专场晾晒,防止混杂。 二、贴上标签。在稻种容器上贴标签,写上该品种的生育期,是早造或是晚造品种,以防早造错插晚造种。  相似文献   

17.
旱地稻种堂皇上市连福有史以来,稻子生产一直是水乡的“专利”,干旱的中西部地区,辽阔的华北平原大地,亿万农民群众早就渴盼有一天能在自己干旱的土地上种上稻子,吃上大米,可以说这早就是一个甜蜜的“梦”。如今,这个“梦”终于让河南省安阳市太行动植物良种场的旱...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沼液浸种的优点及沼液浸稻种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稻种分类,稻种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稻作遗传基础与亲缘关系等方面,综述稻种遗传资源研究概况,并对相关的研究动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