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红袍花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香料及油料树种.花椒全身是宝,其果皮、种子、树皮和木材都有特殊用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花椒根系发达,耐干旱,是营造干旱阳坡经济林的好树种.花椒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适当发展花椒是山区、丘陵区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2.
花椒是我国北方名的香料及油料树种。花椒全身是宝,其果皮、种子、树皮和木材都有特殊用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花椒根系发达,耐干旱,是营造干旱阳坡经济林的好树种。花椒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适当发展花椒是山区、丘陵区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3.
花椒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香料及油料树种。它全身是宝,果皮、种子、树皮和木材都有特殊用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花椒根系发达,耐干旱,是营造干旱经济林的树种,而且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适当发展花椒经济林是山区、丘陵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山西运城市的花椒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花椒是山区绿化的重要经济树种之一,通过育苗实践,总结出了干旱山区花椒采种、种子处理、适时下种、抚育管护等技术措施,为广大椒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花椒,芸香科花椒属,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它具有适应性强、易栽培、好管理、生长快、结果早、收益高等特点,很早就得到丘陵山区群众的厚爱,广泛栽植于低山丘陵、梯田边缘和庭院周围。花椒根系发达,水土保持能力强,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要树种。 实践证明,花椒的适应性虽然很强,但土壤瘠薄加上粗放管理会导致树势衰弱,产量质量下降,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管理措施下,产量质量会有更大的提高。因此山区丘陵旱瘠地栽培花  相似文献   

6.
花椒属芸香科植物,因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等特性,近年来已成为太行山区及西北旱区退耕还林的主栽树种。种植花椒,不仅能绿化荒山、美化环境,而且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树种。但由于多年来习惯性放任生长,生产上普遍存在着树势早衰、结果期短、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为探讨花椒丰产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花椒为芸香料花椒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性喜温凉气候,但不耐寒,容易冻死,比较耐旱,却不耐涝,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香料及油料树种。它全身是宝,果皮、种子、树皮和木材都有特殊用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花椒根系发达,耐干旱,是营造干旱经济林的树种,而且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适当发展花椒经济林是山区、丘陵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花椒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甘肃省的临夏、甘南、武都、天水等地都种植花椒。其具有生长快、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大、用途广、保水固土能力强等特点。花椒既是重要的香料、油料树种,又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甘肃省临夏州刘家峡库区边的积石山、永靖、东乡、临夏四县发展花椒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花椒已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开发的主要乡土造林树种,目前已发展到48.667公顷。但在花椒产业建设中还存在科技服务相对滞后、综合管理水平较低、重栽轻管的现象,缺乏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等问题。为此,由甘肃省林业厅列项,临夏州林木种苗工作管理站开展并完成了“低产花椒综合改造技术”项目。项目实施4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低产花椒园十大综合改造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花椒栽培历史悠久 ,分布很广 ,生态适应性强 ,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原料和油料树种。果皮含有的芳香油是提炼香精的原料 ,种子、果皮可入药 ,木材坚硬 ,能做手杖、伞柄等 ,经济价值高 ,市场前景广阔。且有生长快 ,结果早 ,收益大 ,投资小 ,栽培、管理简便 ,适应性强 ,根系发达等特点 ,倍受群众欢迎 ,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近年来 ,我们在花椒育苗和栽培上都获得了一些经验 ,现将高寒阴湿山区花椒育苗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宜范围 :花椒在海拔 2 2 0 0米~ 2 50 0米 ,气候温凉湿润 ,年平均气温 5 1℃~6 3℃ ,无霜期 1 1 6天~…  相似文献   

10.
花椒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原产于我国,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重要的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它的分布很广,除东北、内蒙古等少数地区以外,现在我国广泛栽培。以陕西、河北、四川、河南、山东、甘肃等省较多。花椒易栽培,好管理,用途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阳坡山地花椒园的立地条件和丰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坡山地花椒园光热充足,但土壤水分、养分条件较差,因而,限制了单株产量。采用园地覆膜、尿素叶面喷肥技术措施能明显提高单株产量,是石灰岩山地花椒园的重要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渭北旱塬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布设试验样地,采取不同覆盖材料和集水整地措施,从土壤温度、含水量等方面分析其对核桃经济林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采取一定的微型集水工程和覆盖措施,在集流节水、抑制蒸发和保蓄土壤水分等方面是有效的,薄膜、麦秸和杂草3种覆盖材料中,以薄膜覆盖集水效果最好,含水量达到21.74%,对0~20 cm土层增温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从而提高核桃经济林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热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梯度观测塔安装的土壤热通量板和净辐射传感器等设备对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热通量的特征及与净辐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cm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均呈现出"S"形,土壤热通量在年度6月达到最大值747.35W·m-2,12月达到最小值-394.55 W·m-2,全年总土壤热通量为738.89 W·m-2,全年土壤总的热通量为正值,土壤为热汇。对5cm土壤热通量和冠层净辐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无论在日尺度还是在年尺度上均达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ocument the effects of canopy change on radiation and energy balances in a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Global solar radiation was highly variable with a maximum close to 28.7 MJ m−2 day−1 and a minimum of about 0.7 MJ m−2 day−1. The high daily variation of net radiation was the result of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rainfall. The mean annual albedo in this study site was 0.126. Seasonal variation of albedo was characterized by steadily decreasing values with leaf-fall, but at the time when new leaves sprouted the trend did turn upwards. The mean annual radiation efficiency at this study site was 0.564,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radiation efficiency was dependent upon the net long-wave radiation rather than albedo. This study also illustrate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actual evaporation to the equilibrium evaporation as a means for estimating the latent heat flux from forest using the equilibrium evaporation model.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actual evaporation to the equilibrium evaporation reflected the physiological and productive activities of trees. Latent heat flux dominated the energy balance and, in particular, reached about 96% of net radiation in July.  相似文献   

15.
花椒干旱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表明,在天水浅山半干旱地区,采取鱼鳞坑工程整地和定植区薄膜覆盖蓄水保墒,苗木根系保湿醮根处理,花椒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第2年新梢平均最长生长量在45 cm以上,分别比一般造林提高30.7%和21.6%;并且提前2~3年挂果受益,第5年平均单株花椒产量在2kg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方式对造林地土壤水分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兰州市徐家山后山干旱造林基地,对采用树盘覆膜、树盘覆砂、树盘覆草不同的覆盖方式的造林地进行表示组内方差;N表示各组的样本容量;自由度为土壤含水率测定,结果表明:树盘覆膜、树盘覆砂、树盘覆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相对于对照差异性显著;树盘覆膜、40;等级分别为2、3、4的q值见表3。树盘覆砂、树盘覆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相互之间差异性显著;几种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表3 q值序是:树盘覆膜>树盘覆砂>树盘覆草。自由度等级q0.05q0.01  相似文献   

17.
刘士军 《防护林科技》2013,(11):29-30,35
在五味子人工种植园通过采用双层黑地膜覆盖、覆草、覆沙等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温湿度及肥力因子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覆盖措施均能明显提高土壤温湿度,以覆双层黑地膜效果最好,在15 cm和20 cm土层地温分别比对照提高50%和30%,含水率比对照提高12.89%~13.05%;覆双层黑地膜能增加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养成分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5.57%、3.60%和2.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宜南方鲜食枣园生草栽培的草种。【方法】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黑麦草为试材,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枣树的光合指标,研究不同生草栽培处理对鲜食枣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3个草种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促进鲜食枣的生长,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株高增幅、地径增幅、枣吊长度、SPAD值分别比对照高出30.94%、9.83%、11.58%、26.39%,优于其他处理。不同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光合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的最大光合速率为16.83 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分别为11.62、3.36 μmol/(m^2·s),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鲜食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11:00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8.79 μmol/(m^2·s)。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而胞间CO_2浓度呈早晚高、中午低的不规则"V"形曲线变化,在13:00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逐渐回升。按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均为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多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1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对照。【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鲜食枣主要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下,鲜食枣可充分利用光合有效辐射和CO_2,提高净光合速率,进而促进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区顶坛花椒适生的土壤水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以盆栽顶坛花椒幼苗为对象,在不同水分梯度及充分供水条件下用CI-301 CO2气体分析仪进行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顶坛花椒1年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益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维持顶坛花椒净光合作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2%,维持顶坛花椒较高蒸腾速率的土壤含水量范围为22.5%~25.6%,气孔导度最大时对应的土壤含水量为25.6%,维持顶坛花椒叶片水分利用效益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8%,根据喀斯特造林的基本构思,可选取维持最佳叶片水分利用效益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和维持最佳净光合速率的土壤含水量低限值作为喀斯特造林树种顶坛花椒的适宜土壤水分的高限值和低限值。这一指标可量化为22%~28%。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油松坐水覆膜造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坐水覆膜与对照相比,土壤的相对含水量提高2.38个百分点,地温提高0.7~1.6℃,油松造林成活率提高17个百分点,生长量提高16.5个百分点。因此,坐水覆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