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梨生产现状及主要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是梨树原产地之一 ,梨树是我国继苹果、柑桔之后的第三大栽培果树。我国梨树栽培品种中 ,脆肉、软肉品种兼有 ,以脆肉品种为主 ,这些品种主要分属秋子梨、白梨、砂梨、西洋梨 4个种。1 梨树生产现状2 0 0 0年 ,我国 (不含台湾省 )梨树栽培面积达 1 0 1 4 740 hm2 ,比 1 995年增长了1 8.0 7%。河南、安徽、新疆、湖北、四川、江苏、云南、浙江、贵州 9个省 (区 ) 2 0 0 0年梨树栽培面积比 1 995年增长 40 .2 7%~1 95.81 % ,其梨树栽培面积占全国梨树栽培总面积比 1 995年上升了 0 .48~ 1 .52个百分点。上海市梨树栽培面积 1 995~ 2 0…  相似文献   

2.
由于绝大部分梨树品种具有成花容易,进入结果期早的特点,我国在梨树栽培中充分利用这一特性,积极进行生产变革,实现早果丰产,据笔者在2013年5月份在甘肃、陕西、河南等地考察,我国梨树发展中以下趋势明显,成为引领梨树发展潮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 在浙江省等南方各省,栽培梨树早熟品种具有梨果成熟早、销路好、比较效益高等优势,已经受到南方有关省份的重视。目前,浙江省梨早熟品种的栽培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翠冠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于1979年用幸水与(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梨树新品种,1997年命名,199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翠冠栽培面积占浙江省梨树总面积的41.67%,已经成为浙江省梨树主栽品种。为推动梨新优品种翠冠的发展,提高其品质和产量,现将该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梨不同品种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是我国栽培的主要果树之一,在我国梨树大多栽植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块,为满足梨树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除了常规的节水灌溉、兴修水利等措施外,挖掘梨树本身的抗旱能力、栽植抗旱品种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研究了梨不同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梨树抗旱机理,为筛选抗旱品种和采取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于2005年6—8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网室内进行。试验材料为2年生盆栽梨树,砧木均为杜梨。供试梨品种为华金、八月红、安梨、黄金、华酥、锦香,每品种处理9盆,每盆…  相似文献   

5.
梨树是我国重要果树树种,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梨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品种在我省都不能直立栽培。我省地处祖国北部高寒地带,目前缺少适于高寒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特别是甜脆,耐贮和冻藏品种,我省荒山秃岭很多,适于发展梨果生产。在党的多种经营方针鼓舞下,广大群众对发展梨果生产的劲头很大,对适于我省发展的优良品种要求十分迫切。为此,积极地、快速地选育出适于我省栽培的优良品种则是促进我省梨果生产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果树的种植中,梨已有3000年的历史,种植范围十分广泛,适应能力非常强,且产量很高。对于梨树来说,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梨树采用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介绍了梨树栽培中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栽植方法、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环节的技术措施,以期对梨树栽培者予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明月梨     
明月梨此品种原产日本,是目前我地梨树栽培中的超群品种。我地属高寒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在—20℃左右,几十年实践证明,此品种抗寒力强,一直没有冻害现象发生。果个大、品质佳,耐储运、市场竞争力强,超出现在栽培的一般品种,是寒地梨树发展中一个前途很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12,(5):12-12
梨为我国原产,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梨树栽培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我国各种果树中,梨树面积、产量次于苹果、柑橘,居第3位。然而,梨树病虫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而且对梨树生产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梨树生产和  相似文献   

9.
利用矮化自根砧木或中间砧木是梨树密植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中矮2号(原代号PDR54)由香水梨x巴梨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梨树矮化砧木,1979年杂交,1983年初选.1990年复选,1995年通过专家验收,决选为梨树矮化砧木。利用中矮2号做中间砧进行了梨树露地高度密植栽培、温室栽培及盆栽.效果良好。该品种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备案并定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权 《北方果树》2010,(1):49-49
<正>凌源市是梨树的适宜栽培区,栽培梨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梨树品种单一老化,结构不合理,多为‘安梨’和‘秋白梨’,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为调整梨树品种结构,增加经济效益,开发和占领市场,我乡于2004年从辽宁省果树所引入红色梨品种‘红香酥’进行试栽,经过5年的观察,该品种表现良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1试验园概况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梨树生产中有哪些新技术?哪些品种市场前景看好?省力化栽培模式有哪些优点?梨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有哪些?花果管理和整形修剪方面有哪些新技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参加了2019年1月11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举办的梨树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报告会。  相似文献   

12.
梨树主要病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主要病毒的检测方法吴雅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随着我国果树无毒化栽培的全面推广,梨树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初步调查鉴定,在我国梨的主栽品种中,带有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  相似文献   

13.
果树再植障碍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我国的果树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国果树面积1952年为1027万亩,2000年则为13001.1万亩,增加了12.66倍;果树产量1952年为244万吨,2000年为6237.64万吨,增加了25.56倍,跃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果树品种结构极不合理,如苹果总面积的46%~50%为晚熟品种红富士,而早熟品种比例很低,加工品种严重短缺;梨树中95%以上栽培面积为晚熟品种砀山酥、鸭梨和雪花梨成熟期过于集中,且鸭梨和雪花梨品质一般,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仅是日本梨的1/6左右,因此,我国果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苗木再植现象,对果树再植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梨树是我国南北普遍栽培的一种果树,北自乌苏里江、南迄海南、珠江三角洲,西起新疆伊梨、青藏高原、东及沿海各省,到处都有梨的栽培.梨树栽培管理容易,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不少品种的梨果实脆甜多汁,适合我国人民的口味.所以,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我国梨果产量仅次于苹果和柑桔,居全国果品产量的第三位和世界梨产量的首位.  相似文献   

15.
一、梨树品种概况梨树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的特点,品种资源亦极为丰富。我省各县市均有梨树分布,但主要集中于闽东和闽北地区。据史料,福建省梨树栽培约有近400年的历史,我省最早发展梨树生产是以砂梨系统中的地方品种为主栽品种,并延续了数以百年之久。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白梨系统、西洋梨系统及日本梨系统一些品种的引入,由于外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导致了许多地方品种资源的丧失与破坏。然而,近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烟台是梨树栽培的适宜地区之一,栽培品种有莱阳茌梨、黄县长把梨、巴梨等,种类丰富,但早中熟梨品种较少,且成熟期过于集中。为了改善梨树品种结构,拉长鲜果的供应期,发展高效农业,2010年引进绿宝石、玉香、  相似文献   

17.
梨树同一早熟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其成熟期存在差异,同一早熟品种随着栽培地自北向南推移,其成熟期也相应提前,一般纬度每相差1度,成熟期提前约3天.目前,我国梨成熟期通常以梨的成熟时间作为判断标准,成熟时间早即为早熟品种,成熟时间晚即为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梨树栽培品种单一,仅砀山酥梨和鸭梨两个品种就占梨树总面积的80%以上,急需更新换代,选用优良新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是实现老果园良种化、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梨是大家常见并且喜爱的水果之一。梨树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苹果。梨树全身是宝,梨皮、梨叶、梨花、梨根均可入药,有润肺、消痰、清热、解毒等功效。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梨树的栽培给农户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梨树叶片出现梨树缺铁性黄化现象,发病严重的梨树叶子整片整片地变白、脱落,甚至整株枯死,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农户经济收入降低。  相似文献   

20.
我国梨的抗病性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旭东 《西南园艺》1999,27(2):17-18
我国梨树分属15个种,商业栽培的主要有白梨、砂梨、秋子梨和西洋梨,新疆梨、褐梨在局部地区有少量栽培,其余9种多处于野生状态,主要用作砧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拥有梨品种2000个以上,仅中国果树所兴城国家梨资源圃就搜集种植梨品种500余个。我国梨树的病害有8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和为害严重的有黑星病、锈病、轮纹病、腐烂病、黑斑病、干枯病、白粉病等。对梨树抗病性的研究开展较晚,80年代初以来做了一些工作,主要集中在黑星病、轮纹病和锈病上。为有利于今后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