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外围的天然植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一片极端士昌的荒漠,生态环境严酷,脆弱;植物区系组成贫乏。根据植被生存所需要的水分来源,本文将绿洲外围的天然植被粗略地划分为雨育植物群落,毛管水植物群落,以及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散流渗透和土壤包气带中的水汽维持生存的兼性植物群落,主要靠大气降水从沙层中吸收凝结水维持生命活动的兼性植物群落;上述各类天然植物群落是保护绿洲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使绿洲免于减轻风沙流入侵。 相似文献
2.
策勒绿洲外围的天然植被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观测资料,分析提出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绿洲外围,恢复和发展绿洲外围天然植被的关键问题,即利用夏季洪水灌溉,这在治理沙漠,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区,研究该区早春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分布,并探讨其防风效应。① 过渡带的自然植被以灌木为主,梭梭是优势种。不同样地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差异都较大。② 对自然植被的平均高度、覆盖度、地势起伏度与0.5 m和1.5 m高度的平均风速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只有地势起伏度与0.5 m和1.5 m高度的平均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平均风速随植被平均高度和覆盖度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③ 以Wasson 和 Nanninga 的第一种建模思路为基本模型,构建了自然植被覆盖度与相对风速的数学模型,发现两者存在负指数函数关系,并预测不同风速下,在0.5 m高度,当有效植被覆盖度达到23.16%时,自然植被的防风效能为60%;而在1.5 m高度,当有效植被覆盖度达到36.33%时,自然植被的防风效能为50%。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额济纳绿洲为例,采用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的基础上采用阿维里扬诺夫方法估算绿洲植被生态需水。结果表明:现状2009年绿洲植被最低生态需水总量为4.72262×108m3。从地区分布看,东河上段、东河中段、东河下段、西河、两湖区和中戈壁的植被生态需水分别占绿洲植被总需水量的8.8%、2.8%、34.3%、46.3%、6.8%、1.0%。要将植被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规模,绿洲植被最低生态需水总量为7.12841×108m3。从地区分布看,东河上段、东河中段、东河下段、西河、两湖区和中戈壁的植被需水占绿洲植被总需水量的12.7%、4.5%、30.6%、39.6%、10.6%、2.0%。在现状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下,平水年和枯水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量。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目前实施的生态水量调度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MODIS的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典型沙漠绿洲-民勤绿洲为研究区,利用MODIS陆地3级标准数据产品MOD13,通过改进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对2000~2010年7月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并对其进行分级,通过空间叠置定量分析了不同级别植被覆盖度的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从2000~2010年11年间,民勤绿洲轮廓变化明显,绿洲面积明显缩小,荒漠进一步扩张,极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增加1106.01km2,相当于研究区总面积26.95%,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分别减少133.63km2和54.75km2,各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6%和1.33%;研究表明,11年来民勤绿洲面积萎缩明显,岛状绿洲大量消失,其中以西北部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额济纳旗 36年来的绿洲植被封育更新工作进行了总结 ,肯定了封育更新这一有效方法 ,并从更新幼树的密度、生长状况及作用因子等方面对封育后的管理措施进行了初步分析 ,对封育后更新状况差异大、经营管理粗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绿洲与荒漠交错带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绿洲与荒漠交错带的不同类型防护林和不同荒漠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作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的类型防护林含水量整体上远低于对照;说明在无灌溉补充水分的条件下,林木的蒸腾作用耗水量大,土壤含水量低,为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应该在夏季及时补水;不同荒漠植被恢复区的土壤水分远高于空旷的沙地,说明不同荒漠植被恢复区,... 相似文献
8.
民勤绿洲边缘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旱缺水是导致民勤绿洲边缘植被退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民勤绿洲边缘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限制因子。恢复存在着一个过去时间的参照系,要恢复民勤绿洲边缘植被到过去某一时期的状态是不可能的;提取地下水灌溉恢复退化植被只能加速植被的进一步退化;采用滴灌灌溉目前还不具备条件;集流降水也于事无补;而目前尚无抗逆性更强的植物种用以取代退化植被。目前只能做到:⑴实施封育保护,使其进入退化→自然稀疏→沙丘活化→储存降水→自然演替的过程,使其形成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的植物群落或植被;⑵破坏土壤表面结皮,储存有限降水提高沙丘水分;⑶充分利用农田边缘和渠道渗漏剩余水;⑷农业节水是根本。 相似文献
9.
策勒绿洲边缘自然植被恢复重建的盖度指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策勒绿洲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边缘的自然植被带是保护绿洲的天然屏障,近50年来,绿洲边缘的自然植被带遭到严重破坏,绿洲生态系统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恢复重建绿洲边缘自然植被带的限制因素是水,通过综合研究确定具备可靠防护功能的不同植被类型的盖度指标,是恢复重建绿洲边缘自然植被过程中节约用水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策勒绿洲边缘沙物质的粒度分析,起动风速的风洞实验,绿洲边缘风速的长期测定以及不同植被类型防护效益的野外观测,确定策勒绿洲边缘不同植被类型的盖度指标为:●柽柳灌木群落盖度:≥20%;●骆驼刺草本植物群落盖度:≥30%;●花花柴草本植物群落盖度:≥30%;●芦苇草本植物群落盖度:≥30%。 相似文献
10.
绿洲边缘白刺林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针对绿洲边缘天然白刺灌丛植被退化发生机制 ,采取平茬和人工降雨两种措施 ,从白刺灌丛的生长量、生物量、物种多样性以及沙丘内部水分变化量等方面入手 ,对白刺灌丛的复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平茬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白刺个体的生长并较小范围内改善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对结皮不同程度处理并结合人工降雨措施 ,均能促进白刺灌丛的生长 ,对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具有较大幅度的影响 ,但对深层土壤水分条件不产生影响。 0 - 1 40cm范围内土壤水分条件的优劣是白刺灌丛生存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改善该范围内沙丘内部水分条件对白刺灌丛的复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北屯绿洲选择了3组不同年限的次生盐渍化弃耕农田,分别计算了样地内每种植物的重要值,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测定了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3组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优势种更替明显.3组群落构成依次为,一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小半灌木、多年生草本 灌木.物种多样性表现为2年群落>5年群落>13年群落;群落均匀度表现为2年群落>5年群落,而5年与13年群落相当,但是生态优势度却表现出与物种多样性相反的趋势,即2年群落<5年群落<13年群落. 相似文献
12.
荒漠植被自然建群现象与绿洲界外区的生态复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培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Z1)
<正> 绿洲界外区是在干旱区开发过程中,与绿洲并行发生而异向发展所形成的实体,是开发造成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它紧紧包围绿洲而外接未受开发影响的自然荒漠,但不同于自然绿洲与荒漠间的过渡带,它不是作为两带间相互转变的场所,而是两者间的裂谷或生态断裂带。它是开发过程资源被过度利用而导致生态系统濒临瓦解,它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生态与环境脆弱,平原非灌区天然植被主要依靠汲取浅层地下水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本文利用遥感技术、水文地质调查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埋深和天然植被分布面积,应用GIS技术划定计算单元,利用典型地下水均衡试验场潜水蒸发和蒸腾试验成果确定各计算单元的潜水蒸发系数和植被系数,进而计算出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为5.37×108m3,其中林灌地生态需水量为0.95×108m3,占17.71%,草地生态需水量为4.42×108m3,占82.29%。 相似文献
14.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不同植被沙丘表面风沙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不同植被类型下沙丘表层风沙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荒漠植被类型下风沙沉积物的沉积规律.结果 表明:胡杨、骆驼刺、柽柳、花花柴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均以极细砂(57.20%-60.37%)为主,其次为极粗粉砂(18.47%-21.34%)和细砂(16.56%-19.03%),骆驼... 相似文献
15.
基于RDVI的尉犁绿洲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植被覆盖度是绿洲生态环境变化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在尉犁地区地形图数字数据和土地利用图数字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遥感技术 ,使用不同年份同一季相的 TM图像数据为基础底料编制重规一化植被指数图 ( RDVI) ,根据尉犁绿洲的生态环境特征 ,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的结果 ,研究植被指数灰度级与盖度级的对应函数关系 ,将其转换成植被覆盖度图。最终利用植被覆盖度度度图像所提供的各盖度级的数量和空间分配状况来评价图像所包括时段 ,即 1 991年至 2 0 0 0年期间植被环境质量的变化 ,并阐明原因 ,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毋兆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2):249-256
绿洲是维系干旱地区人类生存、活动与发展的基本场所。探讨植被盖度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及由此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对合理利用绿洲国土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研究利用1990年到2005年遥感数据资料,计算了博尔塔拉河、精河流域绿洲植被盖度,分析了该地区植被盖度的历史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1990~2000年期间,植被退化型所占比例最大,弃耕型所占比例最低;(2)2000~2005年期间,植被恢复型所占比例最大,弃耕型所占比例最低;(3)1990~2005年的16年间,研究区总体呈现植被恢复趋势。结果也表明:影响研究区绿洲植被盖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而人口剧增带来的水土资源开发强度增大则是主要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民勤荒漠区植被退化动态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白刺、沙蒿、麻黄是民勤荒漠区的主要植物种类,梭梭是当地主要固沙造林树种。定位监测表明:民勤5月下旬土壤含水率与灌木、草本植物和优势种密度及植被总盖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6~7月的降水量与灌木密度和植被总盖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5~7月的降水量和土壤水分是限制当地荒漠植被密度、盖度的关键因子。从群落类型看,深根性的麻黄和梭梭盖度比较稳定。从地貌看,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上的植被较稳定,固定沙丘植被普遍严重退化。设置黏土沙障易形成沙面结皮,阻止降水下渗,不利于接收和保存有限的天然降水。 相似文献
18.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盐生植被进行双向指示种分类和模糊数学排序,结果显示:以柽柳和芦苇为优势种的群落V具有最强的耐盐能力;以柽柳、盐穗木和盐节木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Ⅲ耐盐能力次之;以梭梭为单优势种的群落Ⅳ耐盐能力相对较弱;其他植物群落则属于中间过渡类型.柽柳、盐穗木在高盐环境下,具有很强的种间竞争能力,是绿洲盐渍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NDVI的干旱区典型绿洲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以策勒绿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绿洲是干旱气候特有的产物,植被变化可以很好反映绿洲的展缩,而策勒绿洲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因此,文中选取策勒绿洲两个不同时期的TM影像,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00年策勒绿洲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此期间策勒绿洲植被呈退化、绿洲缩减、荒漠化加剧;最后结合自然与社会因素对植被覆盖变化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