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甲竹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主要影响因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以2年生龟甲竹为研究对象,测定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并拟合得出多个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龟甲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9:00左右,约4.25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9.18μmol/(m2·s),光补偿点为14.93 μmol/(m2·s),光饱和点为812.58 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53,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通径系数分析表明,影响龟甲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为大气湿度>叶温>气孔导度>光照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2.
滨海滩涂洋白蜡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白蜡作为引进种,已在我国广泛种植.以上海南汇滨海森林公园内5年生洋白蜡树种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叶片光响应曲线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发现,洋白蜡光补偿点为32.69 μmoL/(m2·s),光饱和点为948.55 μmoL/(m2·s),暗呼吸速率为1.06 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最大值为(11.37±2.14)μmol/(m2·s),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与气孔导度、温度、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几种乡土树种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几种乡土树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椿叶花椒、构树、臭椿和翅荚木的光补偿点分别为45.8、40.5、36.4和17.8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为607.3、624.9、573.4和373.8μmol/(m2.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分别为0.055 7、0.046 6、0.044 1和0.047 0;②CO2补偿点分别为91.3、77.3、83.1和81.5μmol/mol,CO2饱和点分别为1 668.2、1 077.9、1 518.1和1 251.7μmol/mol,羧化效率分别为0.071 2、0.081 9、0.087 2和0.072 7;③4个树种的光合能力为椿叶花椒>构树>臭椿>翅荚木。  相似文献   

4.
桂林岩溶石山光蜡树群落常见植物夏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的光蜡树Fraxinus griffithii、一叶萩Securinegasuf-fruticosa和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在夏季中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夏季,林冠层光蜡树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064μmol/(m2.s)和20μmol/(m2.s);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12:00时,其值为4.45μmol/(m2.s),16:00时出现第二个峰值2.74μmol/(m2.s),与最大峰值相比降幅达38.43%。光合有效辐射V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EWUE的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日变化呈"W"型曲线。光蜡树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林下植物一叶萩和粗糠柴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396,562μmol/(m2.s)和7,5μmol/(m2.s)。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红榉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当大气CO2浓度为400μmol/mol时,红榉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回归方程为Pn=-9×10-6PAR2+0.021 2PAR+0.592,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177.8μmol/(m2.s)、20.0μmol/(m2.s)、0.034 5 mol/mol;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002 5PAR+4.535(R2=0.816 9,n=4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PAR之间的回归方程:WUE=-2×10-6PAR2+0.003 3PAR+0.193 9(R2=0.822 2,n=48);②1 200μmol/(m2.s)PAR条件下,Pn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Pn=-2×10-5C2CO2+0.062 1CCO2-5.501 8(R2=0.936,n=48),CO2饱和点、补偿点、羧化速率分别为1 552.5μmol/mol、84.8μmol/mol、0.040 3 mol/(m2.s);Tr随CCO2增强基本保持稳定不变;WUE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3×10-6C2CO2+0.010 5 CCO2-0.944 2(R2=0.894 1,n=48)。  相似文献   

6.
小叶杨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年生小叶杨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其光合指标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同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一致,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为先下降再升高的单峰型曲线;小叶杨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19.39μmol/(m2·s),光饱和点(Is)为1 680.60μmol/(m2·s),光补偿点(Ic)为28.97μmol/(m2·s),是一种具有耐阴能力的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水曲柳和紫椴、怀槐、五角枫、蒙古栎5种阔叶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光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和怀槐既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又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的光强范围是460~600 μmol/(m2·s).五角枫、紫椴和蒙古栎既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又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的光强范围是900μmol/(m2·s)左右.  相似文献   

8.
金森女贞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金森女贞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结果表明:金森女贞的单日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造成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相似,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Ci和PAR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Tr与PAR、RH和VP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金森女贞的光补偿点(LCP)为16.67 μmol/(m2·s),饱和点(ISP)约为1 000 μmol/(m2·s),属于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闽楠幼林光合特性,采用Li-6400(Li-Cor,美国)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3年生闽楠幼树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闽楠Pn、Tr、Ci、Gs、WUE日进程分别呈"双峰型"、"单峰型"、"倒S型"、"双峰型"、"倒Z型"曲线,其日均值分别为2.33μmol/(m~2·s)、1.23μmol/(m~2·s)、259.45μmol/mol、0.029mmol/(m~2·s)、2.43μmol/mmol;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闽楠幼苗LCP较低,为36.07μmol/(m~2·s),LSP较高,为1 434.58为μmol/(m~2·s),对光的利用范围相对较广,属于耐荫植物但又能忍受一定的光强;光响应下Pmax值为4.98μmol/(m~2·s),CO2响应下为10.01μmol/(m~2·s),均较小,说明闽楠光合潜力较低,是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南岭森林3种常见树种光合-蒸腾作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Licor-6400对南岭森林3个常见树种的光合和蒸腾作用日进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藜蒴Castanopsis fissa日均光合速率为(4.33±0.17)μmol·m-2 s-1,日均蒸腾速率为1.57 mmol·m-2s-1,日均水分利用效率(WUE)为(3.02±0.07)μmol/mmol;羊角杜鹃Strophanthus divaricatus日均光合速率为(6.41±0.20)μmol·m-2s-1,日均蒸腾速率为(2.36±0.16)mmol·m-2s-1,日均水分利用效率为(2.74±0.06)μmol/mmo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日均光合速率为(9.28±0.39)μmol·m-2s-1.日均蒸腾速率为(3.15±0.16)mmol·m-2s-1,日均水分利用效率为(3.18±0.07)μmol/mmol.(2)日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因树种与林冠位置而异,藜蒴顶部在9:22左右出现,中部在10:30左右,下部在11:40左右;羊角杜鹃顶部在10:30左右出现,中部在11:30左右,下部在14:40左右;香樟顶部在10:22左右出现,中部在10:30左右,下部在13:30左右.(3)蒸腾速率日变化典型"双峰"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因树种、林冠位置而略有差异,藜蒴下部第一峰值出现在11:40左右·第二峰值在13:30左右;羊角杜鹃顶部第一峰值出现在10:30左右,第二峰值在14:30左右;香樟顶部第一峰值出现在10:30左右,第二峰值在12:30左右.(4)水分利用效率因不同树种而异,同一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因叶片所处林冠不同位置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