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为掌握Ⅱ优936新组合作中稻栽培的配套技术,进行了插植规格、不同施氮量和不同生育期氮肥分配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插植规格以20 cm×20 cm为宜;适宜的氮肥用量为11~13 kg/667 m2;在60%氮肥用于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以蘖肥:穗肥:粒肥=2:1:1为优.  相似文献   

2.
实施了金两优36栽植规格、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和设置的水平下,金两优36栽植规格以16.7 cm×30 cm或23.3 cm×23.3 cm为宜,施氮以每667 m211~13 kg为宜,氮肥运筹方式其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比例以60%∶20%∶10%∶10%为宜。  相似文献   

3.
福薯3282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育成的甘薯福薯3282品种,其插植密度与施肥量、施肥方法经正交试验结果,获得优化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案为:每公顷插植60000株,施氮素97.5kg、钾素262.5kg、氮肥基追各半分配。  相似文献   

4.
以每丛插植不同谷粒数苗、不同插植密度、不同施氮量和同氮量下不同时期追肥比例等来研究光优6063的有关高产栽培措施,结果表明:丛插1粒谷苗与2粒谷苗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插植密度为20cm×16.7cm 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光优6063是个较耐肥的组合。每公顷施氮量180kg 的产量最高。且在较高氮肥水平下每公斤氮的稻谷转化率高于低氮水平下的。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亩插0.7万~1.3万穴时,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且亩插1.3万穴时产量最高,亩插1.1万穴次之,与亩插0.9万穴(对照)产量差异显著;当亩插植超过1.3万穴时,产量大幅下降。分析得出优质香稻川优6203在南郑地区中上等肥力田获得高产的最佳插植密度为每亩1.3万穴。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分析我国西南区域不同粒重类型杂交籼稻新品种在不同钵苗机插密度配置下氮肥吸收、利用、转运情况及氮肥利用效率与产量的特征,选取代表性大粒型品种内6优107和中粒型品种旌优华珍,以钵苗插秧机配置24、16和12 cm株距构建3个等梯度密度处理LD、MD和HD,并以当地常用人工手插宽行窄株栽培模式为对照(CK),在总施氮量比习惯用量减少的基础上,研究钵苗机插密度对新品种的氮肥吸收、转运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粒型品种内6优107相比,中粒型品种旌优华珍的千粒重较低,但其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较高,产量较优;同时,两品种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含氮率差异较小,但旌优华珍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吸氮量、植株各阶段吸氮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均较高,而其氮素表观转运率、氮素贡献率、氮肥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收获指数低于内6优107。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粒重类型品种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且均以MD处理产量最高,大粒型品种内6优107在MD处理下分别较LD、HD和CK增产15.81%、4.29%和29.08%,而中粒型品种旌优华珍分别增产8.78%、5.03%和27.69%。两个品种的植株吸氮能力和氮肥利用能力受机插密度的影响表现基本一致:不同机插密度处理间,植株含氮率在水稻生长前期差异不明显,但在生育后期随着机插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植株阶段吸氮量在前期主要随机插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在生育后期均以MD处理较高,且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吸氮量均表现为HD>MD>LD>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氮素转运量均以LD处理最小,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机插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而叶茎鞘氮素转运率、氮肥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收获指数均随机插密度增加而降低。钵苗机插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能力,且通过适量增加密度能够显著提高不同粒重类型杂交籼稻新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钵苗机插株距16 cm配置,有利于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提高齐穗期至成熟期的氮素转运量,实现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协同提升。上述结果对高产高效绿色水稻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超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每公顷施氮120kg、165kg、210kg 3种水平下,剑叶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汕优63高,这可能是两优培九、金两优36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每公顷施氮120-210kg的范围内,两优培九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金两优36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在公顷施氮165kg最高,增加到210kg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优质甘薯新品种福薯2号,本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头设计,设置栽插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和氮肥施用方法四个处理,进行栽培技术研究以及开展鲜薯保鲜、淀粉提取和黄心薯脯加工等技术研究,通过试验明确不同利用方式及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每666.7m2的插植密度、施肥量以及生长期分别是:①优质食用类型插植3 100株、施氮量10 kg、钾17.5 kg,氮肥施用前多后少,生长期160 d;②淀粉加工类型插植3 000株、施氮量12.5 kg、钾17.5 kg,氮肥施用前少后多,生长期180 d;③薯脯加工类型插植4 000株、施氮量7.5 kg、钾17.5 kg,氮肥施用前后等量均施。  相似文献   

9.
相同密度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机插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稻采用栽27万穴/hm^2高密度时,一生总氮掌握在360kg/hm^2、氮肥运筹比例6:4时,产量最高为10065.0kg/hm^2。  相似文献   

10.
Y两优087插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插植18.0万~36.0万蔸时,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当每公顷插植超过36.0万蔸时,产量随之下降。本试验中每公顷插植36.0万蔸的产量最高、每公顷插植31.5万蔸的产量次之,与每公顷插植22.5万蔸(对照)的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施氮肥对播种和分栽结缕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3年在山东省胶州市研究了施肥对不同建植方式(植株分栽、种子播种)结缕草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分栽和种子播种建植结缕草种子田,第3年可取得同样的种子生产效果;适量的施氮肥可提高结缕草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种子播种和分栽小区均施氮肥30 kg·ha-1 (秋季20 kg·ha-1 +春季10 kg·ha-1) 效果最好,其生殖枝数分别为3 343和2 941个/m2,随着施氮肥水平的提高,生殖枝数并未增加,反而降低;施氮肥能增加结缕草的穗长、小穗数/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千粒重及结实率;适量施氮肥可提高结缕草种子产量,以播种和分栽小区施氮肥30 kg·ha-1(秋季20 kg·ha-1 +春季10 kg·ha-1)种子产量最高,分别达到844.50和874.65 kg·ha-1;分栽结缕草种子田生产的种子要比播种种子田的种子千粒重大,而且穗轴长。结缕草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盛花期后第36天 (6月15日前后),此时种子含水量为26%~28%。  相似文献   

12.
改良型强化栽培条件下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群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杂交水稻组两优培九在不同改良强化栽培条件下的群体形成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改良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生育后期的功能叶面积下降缓慢,叶绿素衰减幅度减小,粒叶比增大,群体质量明显改善,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采用SRI核心技术,双本插植与单本插植产量差异不显著;直播可以减少水稻的插植的用工量,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丹参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丹参移栽时作基肥的氮肥不能施用太多,否则会影响成活,即使成活,苗期也会出现烧苗症状。生长中期可施用适量的氮肥,以利于茎叶生长,为后期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光合产物。氮:磷=1:1时,产量比对照提高112.9%;氮:磷:钾=1:2.5:2时,丹参素和总丹参酮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5.9%和18%;总丹参酮的含量与根直径呈负相关,细根影响产量及外观品质,建议生产上应适当密植。  相似文献   

14.
良种要有良法,为了确保能充分发挥新品种优良特性,加快推广步伐,在推广利用中提供科学依据,对秋薯"龙薯3号"进行了栽插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及氮肥施用法四因素正交高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3(A1B3C3D3)即每666.7m2插植3000株、施氮12 kg、施钾18 kg,氮肥施法采用前多后少为最优组合,小区平均产量最高达68.4 kg;其次为组合7(A3B1C2D2)即每666.7m2插植4000株、施氮8kg、施钾18kg,氮肥施法采用等量分施,小区平均产量达65.2 kg.施钾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氮肥施用法的影响最小.同时,就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结构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蔬菜和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有机无机氮肥配旅对小白菜和空心菜及供试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氮肥比例为1:1(质量比)时,小白菜和空心菜以及土壤硝酸盐含量均为最低。所有供试蔬菜(鲜样)亚硝酸盐含量均没有超过相关国家标准(〈4mg/kg)。不同有机无机氮肥配比没有明显影响小白菜和空心菜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单旅无机氮肥相比,有机无机氮肥配比为1:1时对小白菜和空心菜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当有机肥比例在70%或以上时,会显著降低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玉丰点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以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玉丰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插植密度、施N量×插植密度之间有显著的产量差异,30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80kg/ha和纯N210kg/ha的施N水平,24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210kg/ha的施N水平,36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50kg/ha的施N水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测土配方施肥对双季晚稻的增产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灰埭田土种进行晚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应最高,平均增产48.1%;磷肥次之,平均增产9.2%;钾肥平均增产8.6%。晚稻每667m^2最佳施肥量氮肥10.00~11.46kg、磷肥3.16~4.51kg、钾肥4.90~7.05kg,N:P2O5:K2O最佳配比为1:0.3~0.5:0.4~0.7。  相似文献   

18.
投施肥料结构对沿黄稻麦轮作产量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设于黄河北岸黄灌区和南岸井灌区的沿黄稻麦轮作肥料定位试验,3年6季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特别是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稻麦产量;单施有机肥或氮肥的增产效果不如有、无机肥配合施用,产量始终以MNPK或MNP区最高;6季作物的肥料效应约为总产的45.8%~53.2%,其中氮肥约为27.5%,磷肥约为6.9%~11.8%,而钾肥肥效不明显;基础地力对产量贡献约占46.8%~54.2%;5季作物轮作后,不同肥料投施结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始表现差异,土壤有机质、N、P、K全量、土壤三相比率及容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机无机肥配合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糯稻新品种龙糯496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插植规格、施氮量和不同生育期肥料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试验条件和设置水平下,龙糯496插植规格以17 cm×20 cm为宜,适宜的氮肥用量为165~195 kg/hm2,基肥、蘖肥、穗肥、粒肥的施用比例以60%、20%、10%、10%为优,生产上要重视基肥、穗肥和粒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在不同土壤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草甸黑土、黑土肥力高,增产潜力大,土壤提供玉米产量为88.6~96%;白浆化黑土和破皮黄肥力较低,增产潜力小,土壤提供玉米产量为60~70%;因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增产潜力对作物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氮肥施用量与产量相应,施量继续增加增产幅度下降。不同土质对氮肥的增产效果:草甸黑土和白浆土每公斤尿素增产玉米2~3公斤。黑土每公斤尿素增产玉米3.32~6.56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