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多目标规划理论,以2015年为规划年,根据洛阳市所属区域用水特点建立了多目标规划初始水权配置模型,并利用地表水、地下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模型计算采用随机模拟遗传算法,应用MATLAB计算初始水权分配,给出各区域水权配置的界定值。结果表明,洛阳市初始水权配置合理,实现了水量供需平衡。居民生活主要水源是地下水,水质安全可靠;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主要依靠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适当控制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开采。研究成果对洛阳市的初始水权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水源短缺,目前官厅、密云两座水库水源只能保障城市和工业的最低需要,农业用水已无保障,迫使有关地区将开采地下水源改成井灌。由于城市和工业农业过量开采,地下水长期以来得不到补给,致使水位急剧下降,机井出水量递减,单井  相似文献   

3.
1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随着沈阳城乡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在地下水资源富集区,开采量也在逐年加大,工农业自备井和市政水源井分布密度极大。沈阳市地下水开采现状为:工业开采地下水4.62亿m3,农业开采地下水13.34亿m3,生活用水开采地下水4.18亿m3,合计地下水开采总量  相似文献   

4.
武威市凉州区位于石羊河流域中游,水资源十分紧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地下水可开采水量和水质均已无法满足要求,寻找替代的生活水源已十分迫切.通过分析区域水资源条件,对不同水源供水方案进行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供水水源,并提出可行的供水方案和水权置换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有一半人口利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如密西西比州93%的居民,内布拉斯加州82%的居民,都开采利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美国现有耕地28亿亩。在农田、森林、果园和牧场上施用大量化肥、农药和杀虫剂渗入地下之后,使地下水源受到污染。如果上述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含量过大,对人体和牲畜的健康将造成危害。例如,地下水中如硝酸盐含量超过10PPm,作为饮用水对人体健康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各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迅速影响,重点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环境容量和其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供水水源地长期持续大量开采或超采,引发了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地裂缝、海(咸)水入侵和水质污染等。在现状开采程度下,采用开采潜力指数法和长期开采动态分析法评价全省重点城市供水水源地开采潜力,以济西、大武、下马头和大沽夹河四处水源地开采潜力最大,而德州、菏泽及滨州三城区水源地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  相似文献   

7.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海峡西岸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供水不足严重制约了平潭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结合平潭芦洋埔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初步研究了平潭岛芦洋埔北部兴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确定了地下水库库址,规划了地下水库地下坝、回灌系统和开采系统,并利用Visual MODFLOW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在芦洋埔北部可以兴建地下水库,地下水库实际总库容约2 689万m3;(2)在没有外调水源的情况下,通过收集芦洋埔降雨地面径流,作为地下水库的人工回灌补给水源,未来二十年,芦洋埔地下水库可以满足生活、生态、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年最大用水量为4 357万m3,但需要进一步加大枯水年后地下水回灌的力度;(3)由于地下水库不占用耕地、无移民搬迁问题且水量蒸发损失少,因此地下水库是提高海岛地区雨洪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有助于控制由于开采地下水导致的降落漏斗扩大和防治海水入侵。研究成果可为平潭岛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规划参考使用,同时也为我国沿海岛屿兴建地下水库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作为河南省主要供水水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为加强地下水保护,维护生态环境,本文提出了节约用水、水源替代、计量监测、强化管理等对策措施,以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水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城乡饮用水供水安全提升,为生态文...  相似文献   

9.
对地下水超采治理中水利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井灌区高效节水中应采取的水利工程措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措施,建立从水源到田间的完善的灌溉体系,充分利用地表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井灌区高效节水,是指对井灌区,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地下水开采。文中分析了不同工程措施的适用情况,并以河北省馆陶县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工程为例,介绍了不同水利工程措施在地下水超采治理中的实践应用,为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节水改造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灌区的节水改造是一项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根据浙江省大型灌区水源工程状况,对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此进行了灌区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资源平衡计算。根据实施节水改造灌区的效益情况,对节水改造规划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下水均衡模型,分析了陕西泾惠渠灌区不同频率典型年的地下水均衡状况,结果表明降水入渗补给、渠系渗漏及田间灌溉入渗补给、井灌回归补给是灌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占总补给量的85.99%~82.89%;而人工开采是灌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农灌地下水开采量、人畜和工业用水开采量占总排泄量的69.7%~72.86%.以2010年为现状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结合灌区发展规划,设置了4种不同的灌区发展情景模式,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均衡模型计算了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地下水位埋深,其变化范围为0~0.07 m;以地下水位变幅最小为准则,得出了不同频率典型年合理的渠井用水比例范围为1.49~1.53,从而为灌区地下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目前全球性水资源危机,提出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性,以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水资源合理配置。采用水资源综合短缺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对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客水等多种水源统筹考虑,对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环境等不同用水需求,用权重区别对待,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灌区的节水改造是一项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根据浙江省大型灌区水源工程状况,对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此进行了灌区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资源进行平衡计算,根据实施节水改造灌区的效益情况,对节水改造规划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镇工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已经造成许多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因此,对农村饮用水源进行卫生防护,已成为饮水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多年来对已建农村人畜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在水源勘察选择和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注重水源保护和加强水源水质监测的重要性;评述了根据不同水源的特点及卫生特征采用相应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的措施;指出了缺水区必须合理开采地下水,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辐射井最早是城市、工业、交通部门用子开采埋深浅、厚度小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作为工业,交通及民用水源。一般造价比较高。七十年代初期,我国陕西省将辐射井应用于黄土高原,在过去认为“贫水”的黄土层中开采出了丰富的地下水。比同样深度的简井出水最大6~15倍,大大促进了黄土高原的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作者根据辐射井的排水原理,认为将其运用于农田排水,具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土壤盐碱化比较重、水文地质条件差、咸淡水分布比较复杂的平原灌区,采用辐射井排水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田灌溉限量开采地下水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急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农田灌溉限量开采地下水指标的确定、实施限量开采地下水的主要途径、方法、组织机构、测试技术、水价体系与政策等进行了研究,并就实施问题作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多目标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羊河流域建立了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以工业用水效益为基准,将生活、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效益折算为可公度效益,然后用权重系数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从36组最优解中筛选出11组非劣解,最后采用近似理想点排序法得到均衡解,即得到有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条件下各用水部门(工业、生活、生态、农业)间最优的配水方案。通过该应用实例验证了近似理想点排序法在水资源的多目标决策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农田灌溉限量开采地下水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急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农田灌溉限量开采地下水指标的确定、实施限量开采地下水的主要途径、方法、组织机构、测试技术、水价体系与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就实施问题作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以及解析单元法基本原理,以地下水流运移至水源井的时间长短为标准,利用解析单元法对龙口市的2个地下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分,并针对不同级别保护区提出了地下水保护的具体措施。对龙口市今后制订地下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它地区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东省特别是鲁北地区引黄发展过程的研究,定量分析了鲁北地区大规模引黄灌溉前后地表径流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降雨量基本相同时,区域地表径流系数随引黄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大规模引黄灌溉后,增加了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量,并且成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可利用黄河水替代深层地下水,控制和停止开采深层地下水或回灌深层承压含水层,能缓解淡水地下水漏斗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