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回肠非切除缩短术进行培植羊黄产量的研究,并与末端回肠切除术作比较。实验表明二种不同手术方法均能提高羊黄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中以缩短术操作最简便,而且手术时间短,术后炎症较轻,并发症少,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动尼龙袋法测定单一饲料养分(尤其是氨基酸)在生长猪回肠末端的生物学效价,需在其十二指肠距胃约10 cm处安装"T"型瘘管,并施以辨前端回-直肠吻合术(EE—IRA)。  相似文献   

3.
猪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是合理选择饲料原料,配制全价、平衡、适用日粮的基础,也是养猪生产取得效益的关键。饲料中氨基酸的可利用性的测定一直是动物营养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评定方法上已取得重要进展,其中采用回-直肠吻合术的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法以其准确性、可操作性的优点,被认为是表征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最适宜方法。据此,本研究采用该法评定了高蛋白糙米、普通玉米、普通糙米及普通稻谷的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比较评价4类谷物类型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优劣。1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粉长期以来被添加到米糠中利用,显著降低了其利用率。本试验用三头施以回直肠吻合术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大米粉为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由醋酸纤维素提供粗纤维来测定内源值,测定了大米粉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大米粉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为76.20%,真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5.86%。这些数据可为我国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并且可作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日粮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评定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是目前用来表征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最适宜的方法。由于后段肠道微生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测值有影响,测定氨基酸的消化率时须从回肠末端取样。为此,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各种回肠末端取样法,包括屠宰法、瘘管法、回-直肠吻合术等。本文从概念和由来入手,介绍了各种回肠末端取样法,并根据其特点进行了分类说明,比较了各种方法在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测定等方面的区别,最后提出了评价各种方法优劣的原则和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proliferativeenteritis.PPE)又称为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局部性肠炎、回肠末端炎、猪肠腺瘤,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发生在6~20周龄的生长肥育猪.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下痢、食欲下降和生长缓慢等。病变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目前已经在全世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测定浓缩脱酚棉籽蛋白(CDCP)、2种酶解豆粕[50%酸溶蛋白(SP-50)、20%酸溶蛋白(SP-20)]和肠膜蛋白(DPS)饲喂生长猪消化能、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试验1:选用36头初始体重为(26.67±1.4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以及CDCP、2种酶解豆粕、DPS和鱼粉(FM)饲粮,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消化能和代谢能。试验2:选用12头初始体重为(15.5±0.45) kg安装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成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无氮饲粮以及CDCP、2种酶解豆粕、DPS和FM饲粮,采用指示剂法计算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末端消化率(AID)和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SID)。结果表明:CDCP和SP-50的总能和粗蛋白质含量高于DPS;SP-20的总能高于DPS,低于FM,粗蛋白质含量低于DPS和FM。SP-50的总氨基酸AID显著高于CDCP、SP-20、DPS和FM(P<0.05),CDCP、SP-20和FM的总氨基酸AID显著高于D...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开展2次试验,研究大鼠作为生长猪饲料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的模型动物的可行性和灵敏性.试验1选用30只6周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体重140-160g),随机分成2组.同时选用10头大白×长白公猪(平均体重40kg),随机分成2组.2组大鼠和2组生长猪分别采食含不同品质血粉(Batch干燥法加工的血粉或Ring干燥法加工的血粉)的半纯合饲粮.试验2的设计同试验1,但试验饲粮为含生大豆或热处理大豆的半纯合饲粮.2次试验的预试期和正试期均各为7d.在正试期最后1天,将大鼠和猪屠宰,采集回肠末端食糜,测定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结果显示(1)不同品质血粉的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极显著(P<0.001)的差异.但是,氨基酸(除丝氨酸外)回肠末端消化率在大鼠和生长猪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品质大豆的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极显著(P<0.001)的差异.但是,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在大鼠和生长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对于测定生长猪血粉和大豆的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大鼠似乎是较为合适的模型动物,但对此尚需开展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瘦肉率金华猪回肠和结肠古菌菌群结构的差异,分析其与宿主体脂沉积的相关性。选取35头270日龄金华猪,测定其背膘厚和瘦肉率,从中选择出8头脂肪率最高(高脂组,H组)和8头脂肪率最低(低脂组,L组)的猪,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对其回肠和结肠的古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为回肠和结肠优势菌门;回肠优势菌属为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甲烷粒菌属(Methanocorpusculum),结肠优势菌属为甲烷短杆菌属、Euryarchaeota_norank和热原体属(Thermoplasma);对不同瘦肉率猪的古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H组的菌群多样性高于L组,且不同瘦肉率猪的古菌结构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Nitrosopumilales_norank、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除硫球菌属(Desulfurococcus)、甲烷微球菌属(Methani...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起始体重为(35±1.04)kg的5头健康去势公猪(大白×长白),采用5×5拉丁方设计测定了玉米、豆粕、花生粕和乳清粉的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采用水解酪蛋白法测定了氨基酸的内源损失,并计算得出4种原料的氨基酸回肠末端真消化率。本试验测得的4种原料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与中国饲料数据库2004年第15版推荐范围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1.
采食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吸收和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净吸收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和糙米组成的试验日粮生长猪生长速度最快,显著快于糯米组(P〈0.05),极显著地快于抗性淀粉组(P〈0.01)。生长猪采食抗性淀粉日粮后,葡萄糖和总氮基酸的门静脉净吸收量分别仅为17.84g/100gFI和5.93g/100gFI,显著低于玉米、糙米和糯米组(P〈0.05)。门静脉净吸收氨基酸模式与回肠末端可消化氮基酸模式有很大区别,肠黏膜代谢对氨基酸模式有选择的修饰作用。生长猪增重速度与门静脉总必需氩基酸净吸收量有比较高的相关关系(P=0.0295)。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动物营养学生理学的发展,动物消化器官的瘘管技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尽管瘘管手术原理基本相同,但许多人在瘘管手术中均结合自身试验特点,在试验方法、瘘管材料选择和设计、手术的术部术式都有很大不同。本次试验是为了从猪的十二指肠投入基因食品,采集回肠内食糜进行化验检测,所以进行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T”型瘘管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与评价估计猪回肠末端基本内源粗蛋白质(CP)含量与氨基酸(从)组成的研究数据,这些数据来自33个有关猪(33kg~100kg体重)回肠消化率的研究。不同的方法用于获得这些研究数据:A)无氮日粮法(16个);B)基于含高可消化蛋白源(酪蛋白或小麦面筋蛋白)日粮的回肠消化率的计算值(11个);C)回归法(3个);D)酶解酪蛋白(EHC)法(2个);E)无氮日粮结合静脉灌注从法(1个)。这五种方法估计的回肠基本内源CP流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0.5、12.6、12.0、17.1与12.7g/kgDM摄入量,其总平均值为11.8g/kgDM摄入量。基本内源蛋白质中AA的平均组成(g/16gN)为:异亮氨酸3.2、亮氨酸4.2、赖氨酸3.4、蛋氨酸1.0、胱氨酸1.8、苯丙氨酸2.9、酪氨酸2.6、苏氨酸5.1、色氨酸1.2、缬氨酸4.5、精氨酸3.4、组氨酸1.6。猪回肠基本内源CP和AAs被认为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损失。回肠基本内源蛋白与AAs流量(flow)可用于计算猪饲料组分的回肠真实的(true)或标准化的消化率、或校正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应用饲料组分中比较精确的和具有可加性的AAs回肠消化率值,并借助于补充合成从,可提高猪日粮配方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猪内源氨基酸的估测方法,本试验研究了饲喂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0%、5.0%和8.0%的3种纯合无氮日粮时,荷术猪每天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和排泄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指出:(1)饲喂不同纯合无氮日粮时,荷术猪各天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变异系数(C.V%)随日粮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2)从各组荷术猪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变化规律看,至少需3头试验猪,经预饲3天后,再收集3天食糜才能保证排泄物样品的代表性;(3)回肠末端排泄物中氨基酸含量随着无氮日粮饲喂期的延长呈稳定到锐减的趋势型,因此用无氮日粮法进行内源氨基酸校正时,排泄物采样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猪内源氨基酸的估测方法,本试验研究了饲喂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0%、5.0%和8.0%的3种纯合无氨日粮时,荷术猪每天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和排泄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指出:(1)饲喂不同纯合无氮日粮时,荷术猪各天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变异系数(C.V%)随日粮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2)从各组荷术猪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变化规律看,至少需3头试验猪,经预饲3天后,再收集3天食糜才能保  相似文献   

16.
运用平衡试验法,以在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去势生长公猪为试材,以玉米淀粉-葡萄糖-玉米芯粉为基础饲粮,用待测饲料原料替代玉米淀粉的方法,配制成试验饲粮,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先后评定了生长猪用18种常规饲料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平衡试验法,评定饲料中氨基酸猪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方法是可行的。试验的结果为猪全价无公害饲粮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我国饲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猪的氨基酸消化率测定通常采用回肠末端食糜法。试验在比较回肠末端各种手术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了T型瘘管法,现将该手术方法、术中遇到的问题、术后的效果介绍如下,为改进猪瘘管手术效果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淀粉消化性能的差异对生长猪回肠食糜中微生物氮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4头回肠末端安装有简单T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淀粉来源不同其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差异,在生长猪的回肠末端抗性淀粉有83.07%被消化;糯米淀粉被100%消化,玉米和糙米淀粉介于二者之同,分别有97.63%和96.41%被消化;回肠食糜中氮的流量以采食抗性淀粉日粮组最高(为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7.44 g),而食糜氮中微生物氮所占比例以采食糯米组最高(为72.8%);各组回肠食糜氨基酸流量中微生物氨基酸所占比率变化范围为25.43%(玉米组)~45.09%(抗性淀粉组),其中抗性淀粉组Asp、Glu、Ser和Lys的比率明显高于玉米组(P<0.05),但Tyr却低于玉米组(P<0.05);糙米组Arg显著高于抗性淀粉组,而Ala和Leu却比抗性淀粉组低(P<0.05);糯米组Ala和Leu也明显较抗性淀粉组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明确长顺绿壳蛋鸡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健康、体重无差异的20只27周龄长顺绿壳蛋鸡饲养35 d,随机选择4只,分别提取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的微生物总DNA,对16S rRNA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盲肠OTUs个数最多,其次为回肠,最少为十二指肠。盲肠的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极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1)。回肠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为十二指肠(97.06%)和回肠(96.36%)的优势菌门;拟杆菌门(62.55%)和厚壁菌门(34.05%)为盲肠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为十二指肠(94.133%)和回肠(95.273%)的优势菌属;拟杆菌属为盲肠(40.548%)的优势菌属。PICRUSt功能预测显示,肠道微生物基因主要富集于KEGG的新陈代谢(44.74%~49.34%)通路,其中盲肠营养物质代谢相关通路中富集基因相对丰度较高,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以及辅因子与维生素代谢等。研究表明,随着长顺绿壳蛋鸡肠道延伸,菌群多样性程度明显增加,且盲肠菌群的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20.
食糜样品的代表性是研究养分在猪体内消化过程的关键。通过T型瘘管获得的代表性食糜采样方案必须基于瘘管中食糜养分的流量及指示剂的回收率。本试验以4头在回肠末端安装瘘管的生长猪[(21.3±1.0)kg]为试验对象,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采用3×16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其中采样日设3个水平,即试验期第8、9、10天。日内采样时间设16个水平,即08:00~24:00,每小时通过瘘管采集1次回肠食糜样品,记录鲜食糜的重量并分析食糜样品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及三氧化二铬的含量。研究结果如下:1)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日内采样时间显著地影响了瘘管中食糜的鲜食糜、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和三氧化二铬的流量(P<0.05);在采样日间,瘘管中食糜的鲜食糜、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三氧化二铬的日内平均流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回肠末端食糜的总能流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2)日内16 h累计流经回肠瘘管的食糜及全天流经回肠末端的食糜在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总流量的日间变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试验期第8天的流量均显著地高于第9、10天的相应值(P<0.05),而第9、10天间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瘘管连续收集16 h回肠末端食糜的各养分流量占全天流经回肠末端食糜相应养分总流量的比例都在68%以上,且不同采样日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回肠末端瘘管收集日内16 h食糜的三氧化二铬总流量及回收率在日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回收率为72.9%,变异系数为6.87%。上述结果表明,在3 d的收集中,后面2 d回肠末端食糜养分的平均流量相对稳定。这2 d采食后8 h连续收集食糜有较好的代表性。建议3 d采样中,第1天作为采样预试期,后面2 d作为采样正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