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低温淀粉酶对玉米生料发酵酒精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粉碎度为40目,活性干酵母加量0.3%时,玉米淀粉生料发酵制备酒精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底物质量分数为30%,发酵温度30℃,搅拌转速为75 r/min,自然初始pH值,低温淀粉酶加量为200 U/g(液化酶100 U/g,糖化酶100 U/g),在此条件下,发酵醪的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6.4%。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生料发酵制备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商品复合酶和生淀粉酶对马铃薯生料直接发酵转化乙醇的影响,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马铃薯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生淀粉酶为糖化剂的发酵液中乙醇体积分数远远高于商品复合酶的乙醇体积分数,辐照处理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生料转化乙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木薯淀粉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坤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6):119-123
木薯生淀粉生产酒精工艺淀粉需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工序所需能耗占整个酒精生产30%左右,研究木薯生淀粉生产酒精工艺能降低生产所需能耗,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木薯生淀粉发酵生产酒精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条件优化,得出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为发酵时间,生淀粉酶用量和酵母接种量等,木薯生淀粉发酵生产酒精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2.5,生淀粉糖化酶用量315 U/g,酵母接种量7500 cfu/mL,发酵时间5天。发酵醪酒精浓度可达到12.9%(v/v),残糖含量为0.38%,淀粉利用率为73.86%。淀粉利用率不高与低温水解发酵工艺相比尚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4.
以蟠桃原浆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分析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糖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以及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酒精度对醋酸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29℃,初始糖度12%,此条件下酒精体积分数为6.5%。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0℃,初始酒精体积分数为6.5%,此条件下总酸质量浓度为4.6 g/100 mL。  相似文献   

5.
介绍沙枣果醋的酿制方法。研究以新疆大沙枣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沙枣果醋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为,酒精发酵的温度为30℃,糖度为16%,酒用酵母接种量为1%;醋酸发酵的温度为32℃,酒精度为7%,醋酸菌接种量为8%,pH值调至4.0。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和大米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蕃茄果醋,并对番茄果醋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复合番茄果醋的发酵工艺为:在34~36℃条件下酒精发酵6d,当酒精含量达到8.5%~8.8%,再在38~40℃下醋酸发酵16d,待醋酸含量达6.5%~7.0%时,结束发酵。  相似文献   

7.
利用马铃薯生产酒精发酵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为原料,经液化、糖化等处理后发酵生产酒精,以出酒率为指标,研究发酵工艺中的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糖化液初始糖度为16°Bx,接入酵母量为0.8%,发酵温度32℃,发酵60h,酒精出酒率可达17.12%。  相似文献   

8.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及发酵工艺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界中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为工业生产淀粉酶提供储备菌株。利用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的直径比和单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高产淀粉酶的菌株,运用均匀试验设计,结合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从温度和pH值两方面改良并优化发酵条件,提高菌株产酶能力。结果表明,经筛选后得到的产淀粉酶菌株为米曲霉QA96.8(Aspergillus oryzae),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40℃,培养基pH值4.0。由其发酵所得的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值5.0,同时测得酶活力为3900U/mL。  相似文献   

9.
玉米胚芽油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胚芽是玉米淀粉工业和酒精工业的副产品,由于玉米胚芽油中亚油酸含量高,长期食用对高血压、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有益。文章主要阐述了玉米胚芽油在国内外的开发现状以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胚芽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砀山梨果醋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梨果醋是以新鲜梨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以砀山梨为原料,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的研究,得到了梨果醋。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的最佳比例,以及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对果醋产品混浊的原因及其澄清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砀山梨果醋风味纯正,并具有水果香味,是一种价值较高的营养保健型果醋。  相似文献   

11.
对绿茶酒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绿茶酒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酒精发酵采用活性干酵母添加量6%,初始糖度为20%,发酵温度为28℃,酒精发酵时间为7d,体积分数为9.0%。成品酒呈亮黄色,具有茶和酒的香气,茶酒味适中。  相似文献   

12.
柿子醋人工发酵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柿子为主要原料,采用活性干酵母和醋酸菌为发酵剂,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醋酸发酵阶段的温度、醋酸菌接种量、酒精浓度等因素对柿子醋发酵的影响,优化醋酸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柿子醋醋酸发酵阶段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醋酸菌接种量9%,酒精浓度7%。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柿子醋中醋酸含量可达4.363 g/100 m L。  相似文献   

13.
以药食两用的资丘木瓜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然发酵、酵母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先后顺序接种发酵、酵母菌-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先后顺序接种发酵3种工艺制备木瓜酵素,并对其发酵过程中的3种清除自由基能力、淀粉酶和有机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工艺制得的木瓜酵素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在80%以上,其中自然发酵制备的酵素清除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工艺相对稳定;人工接种-嗜热链球菌后可以提高木瓜酵素清除DPPH·和O2-·的能力,分别提高30%和10%;自然发酵的淀粉酶活力最高,大约是人工接种的2号和3号发酵工艺的3倍,有机酸含量也最高,但人工接种发酵工艺所制得酵素产品活菌数比自然发酵的高,其中3号发酵工艺所得酵素产品的益生菌数量是自然发酵的2倍多,2号和3号发酵工艺中增加了乙酸种类。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玉米波杂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玉米波杂饮料自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制剂添加量3.0%,煮制时间50 min,第2次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5℃。此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波杂饮料总糖含量6.43 g/L,总酸含量2.73%,酒精含量2.60%(V/V),感官品质得分95分,饮料呈米黄色,泡沫洁白细腻,酒香味浓郁,有愉快的偏酸味和较强的杀口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利用北京平谷地区的桃木屑与玉米农业废弃物混合在日光温室栽培大球盖菇的最适配方和工艺。设置了3个工艺共6个配方,综合比对理化性状、子实体性状、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指标。生料工艺在农艺性状与产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发酵料。发酵料+短时高温在产量与农艺性状等方面略优于发酵料。在生料工艺中,S-1(桃木屑、玉米芯)配方产量最高为11.97 kg/m2,其生物学效率99.75%,子实体性状优良。S-2(桃木屑、玉米秸秆)配方在菇形指数、单菇重等子实体性状方面最好,播种至出菇的时间较短,产量、生物学效率也较高。S-3(桃木屑、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多原料混合有利于前期产量的形成,这3种配方的生料工艺栽培均适合在北京地区栽培大球盖菇。本文为推广栽培大球盖菇和消纳北京平谷地区的桃木屑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番茄醋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原料发酵酿造番茄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6℃,pH值4.6,接种量0.04%;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装瓶量为40%,接种量10%。得到的成品果醋,醋味浓郁、口感、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7.
确定山楂果醋的最优酒精发酵工艺和醋酸发酵工艺,并调配山楂果醋饮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调整山楂果汁糖度为13%、pH值为4,接入0.2%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d;调整山楂酒液酒度至6%,接入10%醋酸菌,在30℃下发酵4d。取酸度为4.5%的山楂醋10%,添加山楂果汁15%、蜂蜜5%、绵白糖10%,调配而成的山楂果醋饮料具有食醋的清香和山楂的果香,产品酸甜爽口、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8.
以苦瓜为原料研制一种苦瓜保健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取苦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50℃,加酶量24 m L,酶解p H 4.0;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酵母接种量0.05%、糖度18°BX;醋酸发酵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6%,装瓶量为20%,酒精含量8%,发酵温度30℃。上述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苦瓜醋呈淡绿色,口感微酸、微苦,组织细腻柔和,澄清透明,无沉淀和杂质,不黏稠,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纤维素的来源、基本特征以及化学特性,重点阐述了纤维素发酵生产酒精工艺中的预处理、水解以及发酵工艺的技术特点,综述了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巴西、中国在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方面的发展现状,并且对纤维素发酵生产酒精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从不同条件自然发酵的苹果酒醪中,采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分离得到13个菌株,通过多项试验筛选,最终获得1株编号为9号的最佳菌株,其主要性能特点为:菌落乳白色、圆形较大、中间突起、湿润有光泽、边缘呈浸润状;细胞椭圆形,周边出芽繁殖,繁殖速度快;能在含10%~40%的葡萄糖或蔗糖培养液中生长产酒精,其中以质量分数为25%的葡萄糖培养液最适宜;生长温度为8~32℃;在pH值4~6生长繁殖快,最适pH值为5;在含酒精度为22%的糖发酵液中仍有近50%的酵母菌活细胞生存;在温度8~10℃的低温中经5kg苹果汁的小型发酵试验,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菌(K酵菌)。结果表明,被选的9号酵母菌适用于苹果酒的酿造,而且最适宜于苹果收获后的低温季节酿造优质苹果酒,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