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的优化复配工艺,考察VE添加量、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单甘脂添加量及卵磷脂用量4因素对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优化复配工艺参数组合为VE添加量0.2%,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1∶6,单甘脂添加量2%及卵磷脂用量0.25%时,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2.
α-亚麻酸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橡胶籽油中的α-亚麻酸,为降低其氧化速度,采用喷雾干燥法对α-亚麻酸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优化微胶囊壁材的组成配比及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微胶囊产品进行电镜观察及氧化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化壁材的组成采用β-环糊精、海藻酸钠、卵磷脂的质量比为7∶2∶1;优化的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为: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5,固形物浓度为20%,乳化剂用量为2.0%,乳化温度为6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制得的α-亚麻酸微胶囊的包埋效果最好,包埋率可达87.6%,微胶囊颗粒圆整,结构致密,氧化稳定性大大优于α-亚麻酸原液。  相似文献   

3.
以冷水可溶性多孔淀粉为壁材,采用超声波法制备VE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对VE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VE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5℃,壁芯比为2.0∶1(g∶g),制得VE微胶囊包埋率为80.06%±0.23%,VE微胶囊呈淡黄色。  相似文献   

4.
开发一款稳定性较好的微胶囊花青素复合盐。首先,以黑米花青素、食盐、阿拉伯胶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原料,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芯壁比、固形物含量、壁材配比乳化物添加量和均质速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为芯壁比1∶7,固形物含量15%,乳化物含量2%,壁材比3∶2 (阿拉伯胶∶羟丙基-β-环糊精),均质速度11 000 r/min。最后,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复合盐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即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100℃,进料速度2 500 mL/h。经过喷雾干燥后,花青素的包埋率为91.31%,其稳定性较包埋前有显著提高。经过微胶囊包埋处理后,微胶囊花青素复合盐成分如下:食盐90%,花青素0.91%,吐温-80 1.82%,阿拉伯胶3.81%,羟丙基-β-环糊精2.55%。  相似文献   

5.
玉米胚芽油微胶囊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胚芽油是一种保健食用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了扩大玉米胚芽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微胶囊技术包埋玉米胚芽油,对微胶囊技术中壁材构成比例、芯材添加量、固形物浓度等进行研究。最后优化结果,壁材β-环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1:1,芯材添加量为40%,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芯材包埋率为90.9%。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蜂胶提取物进行微胶囊化处理,通过测定微胶囊化蜂胶中主要活性物质总黄酮的效率,探讨蜂胶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的工艺。试验表明,以阿拉伯树胶和糊精以1:1比例混合作为壁材,固形物含量为20%,芯材与壁材比例为1:4,进料量20 mL/min,进风压力为0.2 MPa,微胶囊化蜂胶中总黄酮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对沉香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将制备的沉香精油微胶囊添加到卷烟纸中对卷烟进行加香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沉香精油包埋率为响应值做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香精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为明胶∶阿拉伯胶=1∶1(m∶m),壁材总浓度1.07%,芯壁比例3∶2,谷氨酰胺转氨酶浓度0.19%,酶固定化时间6 h,沉香精油的包埋率可达98.18%;制备的微胶囊化沉香精油能有效地掩盖卷烟杂气,降低卷烟刺激性,使卷烟具有甜润感,且烟气柔和细腻。  相似文献   

8.
以低甲氧果胶、黄原胶、聚葡萄糖为复配增稠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增稠剂配方进行优化,以蓝莓、胡萝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低糖蓝莓胡萝卜复合果酱的制作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稠剂最佳配方为:低甲氧果胶添加量0.5%,黄原胶添加量0.2%,聚葡萄糖添加量4%,复合果酱制作工艺的最佳配方为:蓝莓、胡萝卜质量比3.2∶1,白砂糖添加量24%,柠檬酸添加量0.2%,按照以上最佳工艺研制出的复合果酱色泽自然、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火龙果和蜂蜜为主要原料,研制色泽美观、独特风味的低糖保健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果冻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指标,优化果冻生产配方,得到最优果冻工艺为火龙果添加量10%,蜂蜜添加量20%,复配胶添加量2%(魔芋胶∶黄原胶∶卡拉胶=1∶2∶2),柠檬酸添加量0.12%。该产品具有火龙果清香味,色泽均匀、组织形态、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微胶囊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同时为验证微胶囊化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促进作用,以微胶囊化前后的苦杏仁油为对象,采用烘箱加速法进行加速氧化试验,每3 d测定1次苦杏仁油和微胶囊中过氧化值、碘值、酸价、皂化值、共轭二烯烃值,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扫描鉴定其中的官能团。结果表明,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料液比1∶16(g/mL),乳化剂添加量2.1%,芯壁比1∶85(g/mL),微胶囊平均包埋率为84.07%±0.37%,符合预测值。苦杏仁油在(60±1)℃的条件下储藏至第12天时,其过氧化值超过国标中的最低限量标准(0.25 g/100 g);而微胶囊化后的苦杏仁油在整个储藏期间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开发油脂微胶囊化保存手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乳化剂对面条品质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使用4种乳化剂(SSL,CSL,DATE,单甘脂)对面条进行品质改良,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乳化剂的添加量进行优化,并对乳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乳化剂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次序依次为DATE>SSL>CSL>单甘脂;DATE与SSL的交互作用最为强烈,其次是DATE与CSL;乳化剂的最佳添加量为SSL0.048%,CSL0.023%,DATE0.031%,单甘脂0.024%,此时的感官评分为92.1分。  相似文献   

12.
以核桃、银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核桃银耳复合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饮料的配方和复合稳定剂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核桃银耳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核桃浆添加量25%,银耳汁添加量25%,蜂蜜添加量12%,pH值6.5;复合稳定剂配比为CMC-Na添加量0.10%,黄原胶添加量0.20%,单甘酯添加量0.09%,蔗糖酯添加量0.05%。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倍受关注的α-亚麻酸,能够替代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人体发挥重要的保健作用。而亚麻是理想的α-亚麻酸来源,亚麻子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60%。环境因素(如温度、降水量等)和遗传因素对亚麻子中α-亚麻酸积累的影响极为显著。本研究根据α-亚麻酸1968-2014年的研究成果,对α-亚麻酸的保健功能、α-亚麻酸的积累规律、影响α-亚麻酸合成的环境因素和α-亚麻酸合成的相关基因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以包埋率、胃释放率和肠释放率为评价指标,以酸化乙醇法提取的蓝莓花青素为芯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喷雾干燥法制备蓝莓花青素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主要由飞燕草糖苷、矢车菊糖苷、牵牛花糖苷等11种花青素糖苷组成。喷雾干燥法制备蓝莓花青素胶囊的最适工艺为4%蓝莓花青素溶液为芯材,4%SPI+2%PC混合物为壁材溶液,芯、壁体积比1∶4,芯壁混合液pH值2.0,进风温度165℃,出口温度70℃,此时蓝莓花青素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3.52%,肠释放率为92.65%。  相似文献   

15.
以杜仲籽为原料,采用索式提取法对杜仲籽油进行提取及工艺优化研究,并采用复凝聚法研究杜仲籽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萃取杜仲籽油的最优条件为:萃取试剂与杜仲籽比例为7.5:1(mL:g),萃取温度为85℃,萃取时间为6 h,此时出油率为31.55%,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作为壁材微胶囊包埋杜仲籽油的最优条件为:芯材与壁材比例(即杜仲籽油、明胶和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2: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pH值为4,此时油利用率为87.8%,包埋率为34.32%,产品收率为51.16%。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一种新型的、具有功能性的大豆异黄酮无糖果冻,研究大豆异黄酮、复配胶、柠檬酸和木糖醇的添加量对大豆异黄酮无糖果冻质构性能(硬度、弹性和胶着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果冻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果冻最优工艺条件为复配胶添加量1.4%,大豆异黄酮添加量0.4%,柠檬酸添加量0.09%,木糖醇添加量1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果冻具有独特的大豆异黄酮风味,晶莹剔透、酸甜可口、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制一种新型芸豆营养粉条。考察预糊化芸豆全粉添加量、复合磷酸盐用量及瓜尔豆胶的用量3因素对芸豆营养粉条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豆营养粉条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预糊化芸豆全粉添加量30%,复合磷酸盐用量0.5%,瓜尔豆胶用量0.8%时,芸豆粉条产品熟断条率仅为4.8%±0.2%,糊汤透光率高达84.8%±0.3%,综合品质评分高达95.6分。芸豆营养粉条色泽光亮,煮后有弹性和延展性,口感爽滑适口,具有特有的豆香味。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肉桂精油微胶囊,探讨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均质时间、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出风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时间300 s,芯壁比2∶3,固形物含量8 g/100 mL,肉桂精油最佳微胶囊化的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95℃,出风口温度95℃,进料速度60 mL/min,肉桂精油的包埋率为93.36%。  相似文献   

19.
为研制风味独特的低糖果冻,以雪莲果与猕猴桃果汁为原料,采用混料设计优化复配胶(卡拉胶、魔芋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比例,分别讨论复配胶、复合果汁(雪莲果∶猕猴桃=2∶1)、木糖醇及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果冻配方。结果表明,雪莲果猕猴桃果冻的最佳配比为:以500 g果冻为基准,复配胶添加量0.8%,其中卡拉胶∶魔芋胶∶CMC-Na=0.525∶0.355∶0.120,复合果汁添加量25%,木糖醇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1%。在该配方下,所得雪莲果果冻口感细腻,弹性适中,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雪莲果香味。  相似文献   

20.
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配比>芯材与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由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配方的最佳配比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总固形物含量为25%(W/V)。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主次顺序是: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30MPa。在上述条件下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0.2%,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