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粒咖啡初加工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初加工是影响咖啡产品品质的核心因素,不同方法加工的咖啡产品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通过概述目前11种咖啡初加工方法、技术流程及优缺点,以期为云南咖啡初加工技术改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粒咖啡原产埃塞俄比亚,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国际市场中,云南小粒咖啡是加工优等咖啡较好的原料之一,但在低海拔干热河谷种植区,由于气候的特殊性,传统栽培技术适用性不高,给咖啡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自90年代初以来,经过近10年的实践、总结和研究,摸索出一套在干热环境条件下栽种咖啡的技术.现在种植面积已达一定规模,对发展热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含有花色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质量分数及料液比为自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提取的影响。模拟得到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提取工艺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40℃,提取剂质量分数80%,料液比1:20。在此提取工艺下可以较好地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进行提取,为后期花色苷分离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咖啡营养特性及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料作物咖啡(Coffea)为茜草科咖啡属的多年生灌木或者小乔木,在我国主要种植于云南与海南两省。本文概述了咖啡的主要营养特性及咖啡营养诊断方面的研究概况,并指出咖啡营养诊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云南省咖啡产业不断扩大的需要,市场亟需能够实现批量化、工业化生产加工的机器。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咖啡初加工组合成套设备,集咖啡的生熟果分离、脱皮、脱胶3道工序于一体的咖啡初加工组合机,经加工后的咖啡豆可直接进入干燥环节,从而提高了咖啡初加工的效率,满足咖啡产业规模化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种子科技》2013,31(3)
2012年12月12日,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宣布全球第6个、亚洲第1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在云南普洱正式投入运营.普洱除了拥有普洱茶以外,又拥有了一个新的标签——咖啡.要知道,早在3年前,星巴克已经引进了4种优秀的阿拉比卡咖啡品种在云南试种,预计将在2015年看到5年不断坚持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非洲紫叶咖啡是个一树多用的经济树种,它的果实可用来做咖啡,花可提炼香料,植株可用来园林绿化。它来源于非洲,是也门的国花、国树,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的国树,在中国的海南岛和云南有栽培。非洲紫叶咖啡(Coffea arabicavar.Jamaica)是茜草科咖啡属小粒  相似文献   

8.
最好的咖啡应该产自北纬15°至北回归线之间。海南岛北部和云南省的南部,恰处于这一黄金地带。处于这一地带的夏威夷没有大山,没有浓雾,沙特阿拉伯的沙漠无水,咖啡不能安居落户。因此,世界上最佳的咖啡产地在中国。特别是云南咖啡,浓而不苦,香  相似文献   

9.
以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云南小粒咖啡果皮粉、蔗糖、琼脂,直投式发酵菌种为发酵剂,以酸奶感官品质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确定最佳的云南小粒咖啡果皮粉发酵酸奶的工艺与配方。结果表明:咖啡果皮粉添加量为鲜奶量的0.63%,蔗糖为鲜奶量的7.50%,琼脂为鲜奶量的0.55%,发酵时间6.6h时,获得的发酵酸奶的感官品质评分为91分,产品组织状态均匀,口感细腻,略带有咖啡香味,感官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小粒咖啡产品品质的影响,开展水洗、日晒、厌氧日晒和厌氧水洗4种咖啡鲜果加工方法对咖啡生豆内含物含量、生豆烘焙曲线及感官评价等相关参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初加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咖啡生豆理化指标和咖啡感官评价指标,其中厌氧日晒处理的咖啡生豆理化指标优异,日晒处理的咖啡烘焙豆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咖啡渣作为咖啡加工副产物产量巨大,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多糖等成分,对其综合利用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咖啡渣在生活中、养殖业、种植业方面的发展,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旨在为咖啡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青元 《贵州茶叶》2002,30(3):13-15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并对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文中还对云南普洱茶加工拓展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咖啡干豆脱壳是云南小粒咖啡初加工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脱壳机是该工艺的主要设备,传统的设备结构复杂,使用过程中存在进料不均、脱壳不匀、容易堵塞等情况。通过大量的理论及生产实践,对进料箱、脱壳箱、排料管和进料仓等装置进行合理设计,研制出的高效咖啡干豆脱壳机具有上料均匀、节省人力物力、脱壳率高、破损率小等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咖啡豆奶加工工艺,采用感官评定确定了咖啡豆奶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3%的接种量,豆奶发酵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比为1∶1,乳糖3%,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6h;咖啡豆奶的最佳配方为:酸豆奶55mL,咖啡量0.5g,水45mL;稳定剂的添加量为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海藻酸钠0.01%。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在同一栽培环境条件下,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红碎茶品质成分差异原因,推动云南红茶品种改良,对16个云南茶树品种及5个肯尼亚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红碎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黄素(TF)、茶红素(TR)、茶褐素(TB)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红碎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品种加工的红碎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水浸出物及TF、TR、TB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是云南红碎茶中氨基酸、TF含量总体低于肯尼亚红碎茶,5个肯尼亚红碎茶TF≥1.00%,仅有2个云南红碎茶TF≥1.00%。云南及肯尼亚红碎茶的TF、TR及TB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云南红碎茶的TF:TR:TB=1:9.4:10.3,肯尼亚红碎茶的TF:TR:TB=1:5.7:5.3。总体上,云南红碎茶的汤色多为红亮,而肯尼亚红碎茶多为红艳明亮,云南红碎茶的甜香总体上不如肯尼亚红碎茶的浓郁持久,而且滋味浓强及鲜爽度也弱于肯尼亚红碎茶。但是‘云抗50号’、‘云抗43号’、‘云抗37号’、‘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加工的红碎茶综合品质感官审评得分接近或超过肯尼亚茶树品种,可作为优质红茶品种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6.
普洱市咖啡主要的病虫害有咖啡锈病、咖啡炭疽病、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咖啡旋皮锦天牛等.主要探讨了几种主要咖啡病虫害的症状、防治策略,以期为咖啡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出口绿茶加工及其配套技术研究初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绿茶加工及其配套技术研究初级吴汉谟,陈福林,吴文华(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430209)由于中低档的夏秋茶按传统工艺加工,因出现松、杂、碎的毛病,本品达不到出口要求。为此,提出出口绿茶加工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一、试验地点、原料和测定方法试验地点:红...  相似文献   

18.
食用鲜花已成为烘焙行业创新新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7日,由云南花卉产业办公室主办、云南玖香鲜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花知道2012烘焙财富论坛”在昆明举办。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食用花卉行业的指导和监管,搭建行业合作和交流平台,探索和解决云南食用花卉加工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云南食用花卉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咖啡果皮进行加糖、加酸处理,干燥后利用烘焙机于160℃和180℃条件下进行烘焙,通过探讨4种处理对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影响,以此确定咖啡果茶的制作工艺及品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全红果加工的果茶,加糖处理后会增加茶汤的甜感和浓醇度,加酸处理的会延缓果皮晾晒过程中的褐变,茶汤黄亮。加糖和加酸处理的口感风味最佳,可提升茶汤品质。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农业部实施“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以来,这项旨在实现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为主、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的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市场竞争力的行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的企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