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探究石金钱龟板来源的寡肽KNGP能否作为COX-2(环氧合酶-2)的新型抑制剂,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金钱龟板肽YPTP、合成肽段KNGP和RG的IC50值,利用内源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光谱和ANS(1-苯胺基-8-萘磺酸)荧光探针法分析KNGP对COX-2的疏水性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KNGP与COX-2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果显示,YPTP、KNGP和RG的IC50值分别为0.609、0.046和0.056 mg/mL,KNGP的IC50值低于阳性药布洛芬(IC50=0.217 mg/mL),说明KNGP对COX-2具有显著的抑制潜力。内源荧光结果显示KNGP对COX-2的作用为静态猝灭且有单一作用位点,同时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KNGP和COX-2的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是主要驱动力,且KNGP和COX-2结合的是由熵驱动的自发过程。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探针结果显示COX-2中的酪氨酸与色氨酸的疏水环境发生变化,且其表面的疏水性减弱。KNGP与COX-2的分子对接显示,KNGP分子主要通过NH基团、C=O结构、吲哚和咪唑结构与COX-2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并通过形成静电作用增强结合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表明, KNGP能与COX-2的单一位点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复合物,并改变酶的二级结构来抑制其活性。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素同系物对巨噬细胞膜蛋白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腥草素同系物(HOU-Cn)对巨噬细胞膜蛋白构象的影响.荧光分析表明鱼腥草素在浓度低于1.6×10-4 mol/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上升,能迅速地淬灭酪氨酸残基的发射荧光强度.每个巨噬细胞可以结合1.70×1017分子的HOU-Cn,且随着碳链的延长,结合数略有增加.结果表明HOU-Cn通过疏水作用与巨噬细胞膜蛋白结合,由此改变膜蛋白的构象和激活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鱼腥草素同系物(HOU-Cn)对巨噬细胞膜蛋白构象的影响.荧光分析表明鱼腥草素在浓度低于1.6×10-4 mol/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上升,能迅速地淬灭酪氨酸残基的发射荧光强度.每个巨噬细胞可以结合1.70×1017分子的HOU-Cn,且随着碳链的延长,结合数略有增加.结果表明HOU-Cn通过疏水作用与巨噬细胞膜蛋白结合,由此改变膜蛋白的构象和激活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4.
水体溶解氧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水体溶解氧的各种检测方法及原理,重点讨论了一种新的光学检测方法--荧光淬灭法.该方法使用钌的络合物作为荧光敏感剂,在激发光的照射下发出荧光,该荧光可被分子氧有效地淬灭,其淬灭过程符合Stem-Volmer方程,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就可以推导出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前文已证明La(Ⅲ)与查尔酮合成酶(CHS)多肽链上O或者N原子发生作用,进而影响CHS分子内部酪氨酸(Tyr)、色氨酸(Trp)残基,导致CHS微结构改变。但随着La(Ⅲ)浓度的改变,Tyr和Trp残基随之发生改变的机理尚不清楚。CHS分子中的Tyr及Trp残基有内源荧光,同步荧光光谱是研究蛋白质与外源物质作用的有效方法。鉴此,本文以不同剂量La(Ⅲ)和UV-B辐射胁迫处理后的CHS为研究对象,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波长差(Δλ)=70nm),初步研究了La(Ⅲ)和UV-B对CHS分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牛精子膜用非离子去污剂 NP-40增溶,经固相凝集素亲和层析,初步分离了精子膜麦芽凝集素结合糖蛋白,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显示出了四条蛋白质带,分子量分别为78,60.42和33 kD。用分离到的糖蛋白制备抗血清,对牛精子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结果顶体区显示为强阳性,与麦芽凝集素亲和细胞化学的染色一致。用抗血清处理精子再进行亲和细胞化学染色时,顶体区的麦芽凝集素结合糖残基多数被封闭,揭示麦芽凝集素结合糖残基是构成抗原决定簇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鱼腥草素同系物(HOU-Cn)对巨噬细胞膜蛋白构象的影响.荧光分析表明鱼腥草素在浓度低于1.6×10-4mol/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上升,能迅速地淬灭酪氨酸残基的发射荧光强度.每个巨噬细胞可以结合1.70×10^17分子的HOU-Cn,且随着碳链的延长,结合数略有增加.结果表明HOU-Cn通过疏水作用与巨噬细胞膜蛋白结合,由此改变膜蛋白的构象和激活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8.
采用PMSF、PCMB、NBS、TNBS、SUAN、DTT、IAc、BrAc等化学修饰剂在一定的条件下选择性修饰罗非鱼ALP,研究罗非鱼ALP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酶活性中心的关系.结果表明:PMSF、NBS等两种化学修饰剂能显著抑制酶的活力,而PCMB、TNBS、SUAN、DTT、IAc、BrAc等对酶的活力影响不大.说明对丝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后对酶的活力影响很大,而酶分子中的其他功能基团不在酶的活性中心,修饰后对酶的活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5种二价金属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通过生物大分子猝灭反应机制和结合位点模型研究发现锌离子Zn2+,镍离子Ni2+,钴离子Co2+ 和钙离子Ca2+ 均可导致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猝灭,Zn2+,Ni2+ 和Co2+ 离子半径处在正常范围,能有效进入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位点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形成超分子配合物,使牛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静态猝灭。Ca2+离子半径较大,受空间位阻影响不能有效进入结合位点对BSA二级结构影响较小,不能与BSA形成配合物,表现为动态猝灭;而Mg2+ 由于大的水合半径阻碍了Mg2+ 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有效碰撞,使电子或能量的转移受阻,从而导致Mg2+ 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无猝灭作用。图3表2参16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eO2-BaO-Eu2O3玻璃中Eu离子掺杂浓度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分别用TU-1901 UV-VIS紫外可见光谱仪和F-2500荧光光谱仪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结果表明:所有的样品在330 nm左右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带;Eu-O电荷迁移带的强度与Eu离子掺杂浓度密切相关;相对于基质吸收,Eu离子的本征吸收强度随掺杂离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在394 nm光的激发下,Eu离子发光主要位于594 nm和615nm左右,相对于5D0→7F1,5D0→7F2跃迁发射受Eu离子掺杂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白藜芦醇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荧光猝灭机理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根据不同温度下防己诺林碱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白藜芦醇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6.11×104(25℃)、4.46×104(35℃)和3.84×104(45℃)。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白藜芦醇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36 nm(25℃)、2.73 nm(35℃)和2.48 nm(45℃)。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该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白藜芦醇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碳点(CDs)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以季也蒙毕赤酵母菌(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PG-1)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良好、光学性质稳定的蓝色荧光碳点,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衍射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CDs进行表征。获得的CDs近似圆形,尺寸在11 nm左右,表面含有大量亲水性官能团,432 nm处有最强的发射光谱。进一步将CDs用于水中微量盐酸四环素(TC)的检测。结果显示,基于静态猝灭和内滤效应,TC能够快速猝灭碳点荧光,荧光猝灭效率在0.02~0.18 g·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碳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TC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矢车菊-3-O-葡萄糖苷能使B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理。25℃和30℃下,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BSA的静态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3.7×104 L.mol-1,4.1×104 L.mol-1,结合常数为1.1×105 L.mol-1,1.5×105 L.mol-1,结合位点数为1。根据Fò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BSA之间的作用距离约为5.6 nm,能量转移效率为0.085。热力学分析表明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BSA存在疏水相互作用,矢车菊-3-O-葡萄糖苷对BSA构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A dynamic fluorescence image index system capable of non-destructive assessment of water stress in cabbage seedlings was developed. The quenching curves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 to the plant's water stress status under reduced excitation energy were acquired via a multispectral imaging system. The dynamic fluorescence index (DFI), a fluorescence index derived from quantitative modeling of the quenching curves in this study, was found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indices such as the fluorescence decrease ratio (Rfd) in evaluating water stress status in cabbage seedlings, with respect to due mainly to i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measuring time and enhanced precision of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responses. The best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model to predict water stress status of seedlings using the dynamic fluorescence index were r = 0.944 and SEE = 0.286 MPa using the 720 nm channel. The blue (460 nm) LED-excited fluorescence multispectral imaging system (FMSIS) coupled with DFI provides a powerful research tool for plant physiology studies as well as for improving greenhouse and agriculture management practices wher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water potential in leafy plants is critical.  相似文献   

15.
实验发现纳米金(AuNPs)能有效地猝灭碳点(CDs)的荧光.考察了CDs质量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多种因素对荧光猝灭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猝灭常数为9.1×108 L/mol.此外,加入猝灭剂AuNPs前后CDs的荧光寿命基本不变;且随温度升高,猝灭常数减小.因此,推测AuNPs对CDs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头孢硫脒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头孢硫脒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结合位点数n和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位于BSA的亚结构ⅡA中。通过计算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头孢硫脒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头孢硫脒与BSA作用前后BSA的构型变化。Hill系数nH<1,表明头孢硫脒有弱的负协同作用。此研究不仅对于揭示体内药物动力学问题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药物分子设计及新药开发等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牟少华  郭起荣  王真  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50-17452
[目的]为了研究厚竹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异质性.[方法]运用调制荧光成像系统Mini-IMAGING-PAM的叶绿素荧光和成像技术,测量厚竹叶片叶绿素荧光,计算各荧光参数.[结果] PSⅡ最大量子产量(Fυ/Fm)和叶片吸光系数(Abs)均质性较高,实际量子产量(Y)、非光化学淬灭(NPQ/4)、光化学淬灭(qP)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S/50)的异质性都很强.Y、qP和PS/50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横向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趋势,即靠近叶片边缘数值高,靠近叶脉部分数值低.叶片纵向(从上到下)的Y、qP和PS/50变异系数逐渐减小,说明从叶子尖端到叶子基部异质性逐渐降低.PS/50和NPQ/4呈相反变化趋势.[结论]厚竹叶片各荧光参数有不同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荧光光谱手段及分子模拟实验研究了在pH=7.4的生理酸度条件下氯氰菊酯(C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证实了CM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计算了热力学参数,由△H和△s值推断CM与B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G〈0表明此作用过程是自发的。分子模拟实验说明结合位点为siteⅡ。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烟酸(NT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TA主要以动态猝灭的方式使BSA的内源性荧光下降.通过计算得出了在测定温度(T)为293和310 K时,NTA与BSA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31.9和72.9 L·mol-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NTA与BSA之间以疏水力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技术分析表明,NTA对BSA的构象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器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研究了中性红(Neutral Red,N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证实了NR有很强地箨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试验数据,得到在25~43℃度时相互作用的生成常数K。B(平均值为4.250×10^4kJ/mol)、热力学参数(△H^θ、△G^θ和AS^θ的平均值分别为-6.432kJ/mol、-21.38kJ/mol和-48.68J/K)和结合位点数(平均值为1.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