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高温时节,时常出现闷热雷雨天气,稍不注意,即会造成泛塘死鱼。根据笔者的实践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水深只有1m左右的池塘,因鱼塘沉积污泥厚,水体太浅,上中下三层鱼分布距离太近,引起缺氧泛塘;二是鱼池内长满了许多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河藕、菱以及沤制了许多大草的鱼池,因严重缺氧,加之大草分解腐烂,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三是过多投喂了人畜粪,使水过肥,遇到恶劣天气,有机物质分解耗氧所致。  相似文献   

2.
1发生的时间氨氮中毒发生在连续晴天的午后。药害不分昼夜,随时都可发生。泛塘发生在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后低气温、天气闷热时。2症状发生氨氮中毒的鱼塘,鱼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上水面呼吸减慢。泛塘时池鱼分散于全塘各处,头浮出水面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嘴  相似文献   

3.
夏季气温高,鱼耗氧量大,水体溶氧减少,往往出现泛塘。一旦出现泛塘征兆,如食欲减弱,甚至不食;小鱼虾池边活动多;底层鱼夜间浮游等,就应及时采取措施。湖北省汉川县部分专业户的经验是: 1.迅速增氧。有增氧机的地方,立即打开增氧机;无增氧设备的鱼塘,用船在池中击浪拍打,或人在池中游泳;小水面可用棍棒强击水面,进行人工增氧。  相似文献   

4.
<正>茂名市罗非鱼养殖面积约26万亩,年产量约22万吨,是中国最大的罗非鱼养殖产地。在文献中,泛塘一般出现在高温季节,同时罗非鱼给人感觉是粗生易养殖的品种,不会出现泛塘大量死亡的情况,但笔者在多年水产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茂名地区冬季易发生罗非鱼养殖泛塘现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在该地区多年调查冬季罗非鱼养殖泛塘的原因、解决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业者参考。一、冬季罗非鱼养殖泛塘原因1.天气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经济价值较高,饲料来源广泛,被一些地区作为池塘的主养对象。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专死草鱼的泛塘1.原因通常泛塘时,其死亡先后顺序一般是鲢、鳙、鳊、草、青、鲤等,草鱼属中等耐缺氧水平的种类。然而,每到草鱼生长旺季,常在养殖区出现一些异常的泛塘现象--死亡的主要是草、编鱼,有时甚至纯死草鱼,且越是大草鱼死得越多,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对象的"草基"鱼塘,一旦发生,往往对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正是很多养殖者深感茫然的问题。专家和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们要求亲鱼产卵多、质量好,那就需要让亲鱼有大量的饵料,特别是鲢,鳙鱼池。要有大量的饵料就必须施放肥料,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供鲢、鳙鱼摄食。由于长年施肥,塘底堆积了大量肥料渣,这些肥料渣及粪肥的分解和大量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气,而二氧化碳浓度则增加,使鱼呼吸困难而浮至水面上来。浮头在气温温暖季节易出现,严重缺氧时,会出现泛塘现象,引起死鱼,尤在天气闷热黎明前的2—3点钟易出现泛塘。泛塘前,池面往往有大量的泡沫出现,水中含氧量急剧下降,池中耗氧量高的小鱼、小虾首先感到缺氧而上浮,群  相似文献   

7.
谢岳成 《内陆水产》2002,27(6):26-26
养鱼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塘鱼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都会死鱼。因此,准确区别中毒与泛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减轻损失,是渔业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一般可从几方面进行区别和解救。1从发生的时间区别塘鱼中毒一般无季节、天气之分,与池塘水质肥瘦、塘鱼放养密度关系不大,多与厂矿排污时有毒污水进入池塘;或是农田施药时在池塘中清洗药器械;以及防治时用药过量或施用方法不当;个别不法分子投毒偷鱼等有关。中毒死鱼,在白天,夜晚都可发生。泛塘则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闷热天气、连续阴雨天和雷…  相似文献   

8.
<正>8月,台风频频来袭,又让我国一些沿海城市的水产业遭受重创。这些年,大家都感慨,养殖的风险越来越高。天灾和病害,成了养殖户最担心的两大问题。确实,水产养殖业,回归到大农业范畴,最大的风险就是天灾。干旱、暴雨、台风等等恶劣天气,都会让这个行业遭受灭顶之灾。前几天"尤特"来袭,广东茂名一带许多鱼塘被水淹没,鱼全部都跑光,养殖户欲哭无泪。这样的场  相似文献   

9.
秋苗产能减少20%.市场缺口大 九月,小小罗非鱼秋苗已经等不及出鱼高峰期的到来而早早游入了池塘。与往年不一样,今年大部分养殖户在9月到来之前就已经着手补苗了。这些补苗并不是以前周期性投放秋苗,更多是因为7月高温天气以来,由于高温、链球菌病暴发造成罗非鱼死亡而采取的补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在鱼病防治工作中,往往遇到有不少鱼病的症状相似,如不认真地观察,只采取一种防治措施,乱用药物,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几种相似症状鱼病的诊断方法总结如下:1 泛塘 泛塘多发生在阴雨天或变化较大的天气,而且绝大多数在黎明、早晨发生。泛塘开始多见白鲢成群上浮水面,随着缺氧的加重,草鱼、鲤鱼等  相似文献   

11.
目前,佛山市南海区水产养殖面积达25万亩,养殖的品种有30多个.高密度,高产出是当前养殖户的追求.但有个别养殖户的追求是盲目的,不科学的,致使当前水产养殖事故不断出现.本人作为一个专业的水产技术员,常深入基层处理各种养殖事故,2006年在我区大大小小的事故出现就有40多起,除有5起是因泛塘引起之外,其余的都是因用药不当引起的中毒事故.为此,笔者总结了鱼塘用药的注意事项,供养殖户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夏秋季节气温高,微生物活跃,鱼塘内如果施肥及投饵量大,很容易发生因缺氧而泛塘(鱼浮头)现象。鱼泛塘后如果不及时解救,就会引起塘鱼窒息死亡。因此,平时要加强鱼塘管理,做好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预防鱼塘浮头、泛池是养殖管理的重要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养殖户往往对连续阴雨天气、晴天下午陡降雷阵雨进行防范,而忽视一些同样会导致浮头、泛池的因素。根据多年的事例归纳如下:1.拉网、扳罾作业后养殖户误认为现有的存塘量比以前减少了,就不会发生浮头、泛池,其实因为拉网、扳罾作业大面积地翻动了底泥,这些沉积的底泥短时间集中分解、大量耗氧,易造成浮头、泛池。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罗氏沼虾管理六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多变天气,给水产养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个季节,池塘水质和底质极易发生恶化。造成鱼虾缺氧泛塘、发病。尤其是罗氏沼虾的养殖管理应当特别小心。根据笔者前段时间的水质检测和近几年技术指导服务中碰到的问题,提醒广大养殖户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重点把握以下六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正>气候变化往往是引起水质变化和诱发水生动物疾病的主要因素,依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和疾病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长期从事水质调控和技术服务的经验进行了概括,以提醒广大水产养殖户时刻注意天气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经济价值较高,饲料来源广泛,被一些养殖单位作为池塘的主养对象。但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专死草鱼的泛僵l、发生原因草鱼生长旺季,常在养殖区出现一些异常的泛塘现象——泛塘死亡的主要对象是草鱼、编鱼,有时甚至纯死草鱼,且规格越大死亡率越高,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对象的“草基”鱼塘内,一旦发生,对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养殖者深感茫然的一个问题。有关人员通过多年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找出泛塘专死草鱼的首要原因是晚间投食过多所致。此类…  相似文献   

17.
养鱼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药害或泛塘事故,严重时都会死鱼。但因两者引起死鱼的原因不同而弃区别,因此,准确地判别泛塘与药害事故,并及时采取解救措施,减轻损失,是养鱼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我们可以从下述三方面进行判别: 一、从发生的时间判别药害一般无季节、天气之分,与池塘水质肥瘦、池鱼稀密关系不大。而与工厂排污,农田施药等有关。因有毒污水进入池塘,或是在池塘中清洗施药器械,以及防治鱼病时用药过最,或施用方法不当等。发生药害死鱼,在白天,夜晚均可发生。泛塘则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气和雷阵雨下得不透的天气,最易发生泛塘事故。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天气两极分化,随着一些消费区域高温天气的到来,以及南方黑鱼发病增加,市场交易维持弱势稳定的局面,鱼价暂时也掉不下去,看情况涨也很难涨上去。预计随着九月份十月份新鱼陆续上市,市场价格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七八月份能卖鱼的养殖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出鱼时间了,不能盲目等价。目前珠三角一带2015年的老鱼还有一定的存塘量,2016年的新鱼的量仍然很大,前一阵子每天上百万斤的存鱼消耗速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4)
<正>鸡中暑又称热衰竭,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总称。本病以鸡急性死亡为特征,是酷暑季节鸡的常见病。据研究显示鸡的理想生长环境温度在20~25℃,过高的环境温度将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死亡。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气温超过36℃时鸡可发生中暑,环境温度超过40℃,可发生大批死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每年夏季均会出现高温天气,尤其是持续的35~38℃的高温天气,且高温天气较以往时间持久,而众多养殖户预防措施未跟上,易导致鸡群发生中暑,甚至大量死亡,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20.
夏季鱼塘水温高,鱼的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较多的肥料。但是,如果施肥不当,就有可能导致鱼大量死亡。因此,在夏季向鱼塘中施肥一定要讲科学。一、所施的肥料,要确保无毒无害。为防止农家肥孪生蝇蛆,不少农户采用喷洒药物的方法进行杀灭。对于这种农家肥,在药性没有消失前,绝对不能施入鱼塘。否则,会使鱼中毒,大量死亡。二、肥料必须经过发酵。实践证明,向鱼塘施腐熟后的肥料,既可以提高肥效,又可以减少鱼病发生,能一举两得。三、要坚持适量施肥。夏季如施肥过量,会导致鱼塘缺氧而泛塘。在一般情况下,水色清淡、透明度超过4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