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大菱鲆是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及天津等地,不同地区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不尽相同,养殖过程中的技术环节也有区别,而采用不同养殖技术路线对大菱鲆的生产成本产生明显影响。大菱鲆养殖在我国主要有开放式工厂化流水养殖、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网箱养殖三种模式。大菱鲆属冷温型鱼类,其养殖水温通常在8~20℃,而循环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硝化菌需要在15℃以上时  相似文献   

2.
<正>大菱鲆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易集约化养殖等特点,自1999年创立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以来,山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厂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大菱鲆养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量超过6万吨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菱鲆的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越来越严重地制约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盾纤毛虫病被广泛认为是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其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造成损失大。本研究中,我们选取山东省的莱州、昌邑、海阳,辽宁省的兴城、绥中,以  相似文献   

3.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是近二十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海水鱼养殖新兴产业。基于大菱鲆优于其它鱼种的诸多优势,一经从国外引进并突破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关口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环黄渤海沿岸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兴产业带,从辽宁、河北、  相似文献   

4.
杨化林  孙波 《齐鲁渔业》2009,(12):38-38
1鱼类 在鱼类冬季养殖中,大菱鲆等鱼类数量最多,它们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6~22℃。近年来,许多养殖业已逐步由海面网箱转向工厂化养殖,并且利用深海水进行养殖,因为深处海水的温度可以达到12℃左右,大大降低了能耗。室内工厂化养殖的海水需人为更换,而在冬天为了保温,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北省沧州市自引进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以来,养殖病害也呈多发态势,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常见并且危害最大的疾病应是腹水病和肠炎病,本文详述了沧州市工厂化井盐水养殖大菱鲆过程中腹水病和肠炎病主要症状、发病机理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的井盐水有效利用,增加养殖收益,降低养殖成本,我所于2004年利用养殖大菱鲆后的井盐水养殖金鳟、虹鳟鱼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宋锋  孔祥青 《齐鲁渔业》2008,25(6):19-19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菱鲆养殖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和总结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工厂化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50家,2万余立方米水体,养殖幼参150余万头。现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模式已在我国北方得到推广和普及,由于养殖设施、养殖技术等细节上的不同,造成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还偶发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研究养殖环境及养殖生产中影响大菱鲆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调研国内多家大型养殖企业,针对养殖场设计、苗种、水质、饲料、药物、日常管理6个方面,提出了操作性、适用性更强的大菱鲆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这将对规范大菱鲆养殖技术与提高大菱鲆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的引进一方面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另一方面又创立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新模式,大大丰富了工厂化养鱼的内容,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形成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大菱鲆温室大棚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养殖技术,以促进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条斑星鲽俗称"花豹子"、"花边爪"。笔者从2005年开始进行条斑星鲽的养殖生产,试验表明,条斑星鲽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厂化养殖优良品种。现将其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养殖设施目前,条斑星鲽的养殖方法与其他鲆鲽类相似,工厂化养殖是条斑星鲽的主要养殖方式。可利用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池,养殖池面积一般为30~60米2,池深60~70厘米。  相似文献   

11.
雷霁霖  门强 《齐鲁渔业》2002,19(12):48-49
4大菱鲆的病害防治 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大环境的影响,在短短的3年里,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纷至沓来。由于病害的影响,某些养殖场养成期的成活率还不到70%,甚至全军覆灭,目前由病害造成的损失可高达3亿人民币。病害成为制约大菱鲆养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疾病的综合防治成为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的重要内容。4.1病毒病 国内养殖大菱鲆发生的病毒病,目前比较常见的有淋巴囊肿病,其症状、流行情况、危害和防治方法同其它鱼类基本一样。已报道过的病毒病还有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IPN)、大菱鲆旋转病毒病(TRV)、红细胞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疱疹病毒病、神经  相似文献   

12.
大菱鲆盾纤虫病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菱鲆盾纤虫病(嗜腐虫病、指状拟舟虫病)发病率高,流行时间长,经常同其他细菌性疾病并发,在鱼体内寄生,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养殖死亡率较高,是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作为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品种,引入我国已有近十年时间,其中开展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也有5~6年时间。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中苗种培育期间疾病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4.
吴倩倩 《齐鲁渔业》2020,37(3):26-27
潍坊市北部沿海具有丰富的浅层地下卤水资源,适宜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自2000年以来,大菱鲆、半滑舌鳎、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逐渐成为潍坊市水产养殖主要产业,养殖面积达103万m^2,进水水源有海水、地下卤淡水、地下淡水。临朐县冶源镇、东城街办和青州南部库区具有丰富的冷水资源,主要养殖鲟鱼、虹鳟等冷水鱼,养殖面积42万m^2。工厂化养殖通过人工干预,养殖环境最大程度适应养殖品种的生长、繁殖,养殖密度大、生长快、代谢快,获得高经济效益,但因养殖水体缺乏完整的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差,致使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化合物,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李国江 《齐鲁渔业》2009,26(2):58-59
近年来,工厂化养鱼成为莱州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是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适应市场需求,莱州市水产苗种生产企业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为工厂化养殖提供优质高效的新品种,先后繁育和推广了大菱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星突江鲽、条斑星鲽、圆斑星鲽、条石鲷等渔业养殖新品种。大力改善提高工厂化养殖模式,其中,工厂化养殖和配套池塘的搭配生产对地下海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的结合使条石鲷等新品种在莱州的养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可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水质净化用的硝化细菌的筛选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实验筛选得到了1株高净化能力的硝化细菌X3,其在28℃水温下对大菱鲆养殖水体中NO2--N的净化效果可达31.9%。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认为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  相似文献   

17.
汪燕玲 《内陆水产》2004,29(9):25-25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防治养殖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微生物制剂是由一些对人类和养殖对象无致病危害并能改良水质、抑制水产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制成,主要包括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枯草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链球菌和EM微生物菌群等。它具有改良水质、增加溶氧、降低氨氮、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动物体内水环境生态平衡、提高动物抗病与免疫力,促进养殖对象生长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菱鲆自在我国推广养殖以来,已成了一个初具产业化规模的海水养殖品种,目前全国年产值约为40亿元左右,而山东省的大菱鲆养殖约占全国的70%,产值在30亿元左右。自2006年11月上海首次曝出“多宝鱼药残”事件后,对大菱鲆养殖尤其是山东省的大菱鲆养殖负面影响非常大,从上至下、蔓延全国,而且至今没有根本好转。山东共有三冢发现药残的工厂化养殖企业的大菱鲆被深埋,其余多家养殖场也都暂停销售。从市场方面来看,目前广东、深圳市场的大菱鲆价格为46~5O元/千克,仅为上市初期的1/10,已跌破其养殖成本价。这是药残的发生对养殖业产生损失的最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地区养殖大菱鲆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是原产于欧洲沿海的一种名贵比目鱼,自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以来,以其特有的高生长速度、优良品质和强抗病害能力逐渐成为我国北方优秀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其繁殖难度大、成活率低、白化率高,制约了大菱鲆养殖的进一步发展,且伴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品种的退化,大菱鲆的病害问题目趋严重.根据近几年的生产经验,现将大菱鲆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与同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工厂化海水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它利用人为制造的适宜环境来养殖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由于其丰厚的投资回报,近几年在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较为迅速,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为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形成了相当规模。到2000年,大菱鲆养殖已迅速扩展到渤海沿岸的各省市,形成了环渤海大菱鲆养殖圈。近两年,还辐射到了长江口、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目前,仅山东省就已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面积近90万m^2,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并且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